冬日的晨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絲絲縷縷地灑落在窗前的書桌上,李小白悠悠轉醒,他慵懶地伸手揉了揉還帶著些惺忪睡意的雙眼,順手翻開了桌上那本日曆。“哦,今天是聖誕節啊。”他輕聲喃喃自語道,目光停留在那被紅色圈起的日期上,一瞬間,心中湧起一陣難以名狀的思緒,既有著對當下節日氛圍的感慨,又有著對本土文化的隱憂。他緩緩起身,走到書桌前,拿起那支許久未用的毛筆,輕輕蘸了蘸墨汁,眉頭微蹙,沉吟片刻後,揮毫寫下:


    《臨江仙·聖誕節》


    耶穌嘉辰今又至,


    歐美歡慶紛揚。


    教堂彌撒韻味昂。


    火雞香滿案,賀語寄情長。


    商肆借名興市景,


    人潮熙攘繁忙。


    可憐傳統幾曾傷。


    且思華夏俗,當振舊綱常。


    剛寫完最後一筆,妻子白風夕端著一杯熱氣騰騰的茶走了進來,她的眼神不經意間掃到了丈夫寫的詞,便輕輕念出聲來:“且思華夏俗,當振舊綱常。小白,你這是對聖誕節有不少感觸啊。”她的聲音輕柔,卻帶著一絲好奇與探究,目光投向李小白,似乎想要看透他內心的想法。


    李小白接過茶,微微仰頭抿了一口,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淡淡的悵惘,他微微點頭應道:“是啊,你看如今這聖誕節,外麵到處都是熱鬧非凡的景象,可這熱鬧背後,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麽至關重要的東西。”他的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腦海中浮現出街頭那些千篇一律的聖誕裝飾和熙熙攘攘卻又略顯浮躁的人群,心中滿是對節日文化本質的思索。


    白風夕在一旁緩緩坐下,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輕聲說道:“這聖誕節如今在中國確實很流行,走到哪兒都能看到聖誕樹和聖誕老人的身影,不過我也覺得有些變味了。你說這聖誕節到底是怎麽來的呢?”她的眼神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既對這個西方節日的起源感到好奇,又有著對其在中國發展現狀的一絲困惑。


    李小白放下茶杯,眼神變得深邃起來,仿佛穿越時空迴到了過去,緩緩說道:“聖誕節又稱耶誕節,譯名為‘基督彌撒’,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多數教派定在每年 12 月 25 日。這彌撒是教會的一種莊重的禮拜儀式,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所以叫‘耶誕節’。其實啊,聖經裏並沒有確鑿記載耶穌誕生的日期,這隻是後來一些教派公定的罷了。”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對曆史的敬畏和對文化演變的感慨。


    “那這節日是怎麽發展起來的呢?”白風夕向前傾了傾身子,眼睛緊緊地盯著李小白,迫不及待地追問,她的雙手交疊在一起,顯示出內心的急切與好奇。


    “它最初起源於對耶穌出生的紀念,後來隨著羅馬教會的成立,影響力逐漸擴大。再加上聖誕老人等元素的出現,給這個節日增添了許多神秘和歡樂的氛圍。到了十九世紀,聖誕卡開始廣泛流行,聖誕老人的形象也深入人心,聖誕節這才漸漸在西方流行開來,成為了一個全民歡慶的節日。先是在北歐地區風靡一時,隨後整個歐洲、美洲都沉浸在這節日的歡樂之中,還衍生出了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聖誕文化。”李小白詳細地解釋著,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仿佛在講述一個生動的故事,眼神中透露出對文化傳播曆程的深刻理解。


    白風夕若有所思地靠在椅背上,眼神有些迷離,輕聲說道:“那它是什麽時候傳到中國的呢?”她的心中隱隱約約有著一種對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思考,既想知道這個西方節日是如何在中國落地生根的,又擔心它對本土文化的衝擊。


    “十九世紀中葉,隨著西方文化的東漸,聖誕節傳播到了亞洲,日本、韓國、中國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日益頻繁,聖誕節在中國的傳播速度尤為驚人。到了二十一世紀初,聖誕節甚至巧妙地結合了中國當地的一些習俗,像吃蘋果寓意平安、帶聖誕帽增添節日氛圍、寄送聖誕賀卡傳遞祝福、參加聖誕派對享受歡樂時光、聖誕購物滿足消費欲望等等,這些都不知不覺地成了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李小白一邊說,一邊無奈地搖了搖頭,臉上浮現出一絲憂慮的神情,他想起了那些被商業化包裝得幾乎失去本來麵目的西方節日,心中滿是對本土文化傳承的擔憂。


    “我覺得這些習俗挺有意思的啊,大家就是圖個熱鬧,有什麽不好呢?”白風夕微微歪著頭,臉上帶著一絲疑惑,她覺得節日就是讓人們放鬆和歡樂的,不明白丈夫為何如此糾結。


    李小白站起身來,緩緩走到窗前,雙手背在身後,靜靜地看著窗外街道上漸漸熱鬧起來的景象。街道兩旁的商店張燈結彩,掛滿了聖誕裝飾,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說道:“風夕,你看現在外麵那些商場、超市,都借著聖誕節的名義大搞促銷活動,人潮熙熙攘攘,可這真的是在過節嗎?這隻不過是一種純粹的商業行為罷了。西方的傳統節日在這種商業化的浪潮下,其原本深厚的文化內涵被一點點地稀釋,那些真正值得傳承的傳統習俗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削弱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痛心和惋惜,仿佛看到了那些珍貴的文化瑰寶在商業利益的侵蝕下漸漸失去光彩。


    白風夕也站起身來,走到窗前,順著丈夫的目光看去,片刻後,她輕輕歎了口氣,說:“你說得也有道理,那我們是不是就不應該過聖誕節呢?”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迷茫,既認同丈夫對文化內涵的堅守,又有些舍不得那些已經成為生活一部分的節日樂趣。


    李小白轉過身來,看著妻子,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深沉的思考,他緩緩說道:“我不是說不能過,隻是我們應該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對於我們這些沒有基督文化背景的人來說,聖誕節更多的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購物或者出國遊玩的時間點,它並沒有承載著我們內心深處的文化記憶和情感寄托。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忽略了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啊。我們有春節,那是家人團聚、辭舊迎新的溫馨時刻,充滿了濃濃的親情和對未來的美好期望;中秋佳節,那一輪明月寄托著我們對親人的無盡思念和對團圓的深切向往;端午節,那一艘艘龍舟、一個個粽子,蘊含著我們對屈原的深切緬懷和對愛國精神的代代傳承。這些節日的意義和價值是任何外來節日都無法替代的,它們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基,是我們靈魂深處的精神家園啊。”他的聲音微微顫抖,眼神中閃爍著對本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強烈的責任感。


    白風夕輕輕點了點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恍然和堅定,說:“我明白了,就像你詞裏寫的‘且思華夏俗,當振舊綱常’,我們應該重視和振興我們自己的傳統習俗和文化綱常,讓我們的後代也能感受到這些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她的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仿佛找到了在文化浪潮中堅守的方向。


    李小白欣慰地笑了,臉上的皺紋也似乎舒展開來,他說:“對,我們可以去了解西方的節日文化,拓寬我們的視野,但更要用心傳承和大力發揚我們自己的文化。我們要讓孩子們知道,我們的傳統節日有著多麽深厚的底蘊和獨特的魅力。”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傳統文化在新一代身上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這時,門鈴突然清脆地響了起來。白風夕轉身去開門,原來是鄰居家的孩子,他的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手裏拿著一張自己親手製作的聖誕賀卡,笑著說:“叔叔阿姨,聖誕快樂!這是我自己做的賀卡,送給你們。”


    李小白和白風夕接過賀卡,臉上也露出了和藹的笑容,他們笑著向孩子道謝。孩子蹦蹦跳跳地走後,白風夕看著手中的賀卡,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這孩子挺有心的,不過我們也得讓他知道我們自己的節日有多好。”她的心中暗暗下定決心,要為傳承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小白說:“是啊,等有機會,我們可以組織一些社區活動,向孩子們宣傳我們的傳統文化,讓他們在體驗傳統節日樂趣的同時,也能增強民族自豪感,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憧憬和希望,仿佛已經看到了社區裏孩子們對傳統文化充滿熱情的場景。


    兩人正說著,電話鈴聲急促地響起,李小白走過去接起電話,原來是他的好友打來的,邀請他們參加晚上的聖誕派對。李小白微笑著婉拒了:“謝謝你的邀請,不過我們今天想在家好好聊聊傳統文化,就不過去了。”他的語氣堅定而溫和,沒有絲毫的猶豫。


    掛了電話,白風夕有些擔心地說:“這樣會不會不太好?會不會讓朋友覺得我們不合群呢?”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安,既不想讓丈夫為難,又擔心因此影響了朋友之間的關係。


    李小白輕輕地搖了搖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從容和自信,說:“沒什麽不好的,我們有自己的選擇和堅守。而且我覺得,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和傳承傳統文化時,我們的民族精神才能更加凝聚,我們的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獨樹一幟,綻放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獨特光彩。”他的話語擲地有聲,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執著與熱愛。


    白風夕緊緊握住李小白的手,眼神中充滿了信任和支持,說:“那我們就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的生活充滿傳統文化的氣息,讓我們的行動影響身邊的人。”她的心中充滿了力量,仿佛已經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戰的準備。


    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戶,暖暖地灑在房間裏,李小白和白風夕繼續討論著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傳承傳統文化的方法和途徑。他們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仿佛看到了那些古老的傳統習俗在新時代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華夏大地的文化天空,指引著人們在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穩步前行。他們深知,自己肩負著傳承文化的重任,要讓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得以延續,讓那悠久而燦爛的文明在歲月的長河中永遠閃耀著獨特的光芒,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不可磨滅的明珠。他們相信,隻要每個人都能心懷文化傳承的使命感,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詩魂落魄迷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哥YYD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哥YYDS並收藏詩魂落魄迷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