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陽光宛如一層薄紗,透過雕花窗欞,輕柔地灑在屋內的茶案上,泛起一片暖黃而靜謐的光暈,仿佛給這方小小的空間鍍上了一層金邊。李小白與杜之甫相對而坐,茶煙嫋嫋升騰而起,在空中悠悠地打著旋兒,茶香也隨之彌漫開來,縈繞在兩人身旁,似是要將這塵世的喧囂隔絕在外。


    李小白伸出修長的手指,緩緩端起茶盞,送至唇邊輕抿一口,那溫熱的茶湯滑過喉嚨,帶來一絲熨帖的暖意。他輕輕放下茶盞,目光透過那縷如絲如縷的茶霧,仿若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片刻後,若有所思地開口說道:“之甫啊,你瞧這世間眾人,恰似那撲火的飛蛾,忙忙碌碌、來來往往,無一不是被名利二字驅趕著。”說著,他的手指不自覺地輕輕叩著桌麵,那有節奏的叩擊聲,仿佛是在敲打著歲月的鼓點,又似是在為這紛擾的人世歎息。


    杜之甫微微點頭,目光隨著那嫋嫋茶煙緩緩飄散,眼神中透著一絲感慨,又帶著些許無奈,應聲道:“是啊,小白,天下熙熙皆因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名利二字,宛如一張無形的大網,不知困住了多少人的身心,叫人掙脫不得。”言罷,他輕輕歎了口氣,那聲音裏滿是對世人的憐憫與對世事的洞明。有感於此,杜之甫站起身來,走到書案前,提起筆,飽蘸墨汁,揮筆寫下:


    《七絕·放下》


    放下名枷心自贖,


    放下利鎖意知足。


    放下嗔癡得解脫,


    放下貪怨走寬途。


    李小白眼神一凝,神情瞬間變得莊重而肅穆起來,他的目光落在那剛寫就的詩句上,輕聲吟道:“放下名枷心自贖。”隨即,他抬起頭,看向杜之甫,目光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說道:“你瞧這‘名枷’二字,名聲於世人而言,豈不正像一副沉重無比的枷鎖?就說那些文人墨客吧,為了能讓自己的詩作聲名遠揚,不惜搜腸刮肚、苦吟雕琢,甚至不惜在背後相互詆毀、打壓,隻為了能在那青史留名簿上爭得小小一席之地。卻渾然不知在這追逐虛名的過程中,自己的本心早已迷失在茫茫名利場中,被那虛無的名聲死死套牢,可悲可歎啊!”說到此處,李小白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沉痛之色,仿佛那些文人的遭遇就發生在他眼前一般。


    杜之甫手撫胡須,微微閉上眼睛,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確如你所言,這‘贖’字當真是用得精妙絕倫啊!放下名聲的束縛,又何嚐不是一場對自我靈魂的救贖呢?”他頓了頓,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向往之色,“遙想那陶潛公,不為五鬥米折腰,毅然決然地歸隱田園,從此掙脫名韁利鎖,這才尋得了內心深處的寧靜淡泊。這世間之人,若是都能早早明白這‘名枷’之累,懂得自我救贖之道,又何愁心靈不能得到解脫呢?”杜之甫的聲音越發沉穩,仿佛在這一瞬間,他也體悟到了那超脫名利的心境。


    李小白嘴角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那微笑中滿是對杜之甫感悟的欣慰。他接著說道:“再看這‘放下利鎖意知足’,利益啊,就如同是一把堅固無比的鎖,牢牢地鎖住了人的欲望。如今這商業繁雜之地,處處都是誘惑,多少人在利益的漩渦中拚命掙紮,為了那一點錢財,日夜操勞,勾心鬥角,卻全然忘了生活原本的模樣,實在是本末倒置啊!”李小白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眉頭也微微皺起,似是對世人陷入利益泥沼深感痛心。


    杜之甫微微皺眉,目光中透著深深的憂慮,說道:“小白,你說得極是。就像那市井中的商販,常常為了幾枚銅板便爭得麵紅耳赤,甚至不惜與鄰裏反目成仇,卻根本不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倘若他們能放下對利益的貪求,安於本分,或許就能發現那些被自己長久忽略的生活中的美好了。”杜之甫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勸誡,又似是在自我警醒。


    李小白輕輕點了點頭,目光變得柔和起來,續道:“知足者,方能心定。當我們不再被利鎖牽絆,內心便會騰出一片廣闊的空間,用來盛放那些真正珍貴的東西,比如溫暖的親情、真摯的友情,還有那自然賜予的清風明月、鳥語花香。這些才是人生真正的財富啊!”說到此處,李小白的臉上洋溢出一種向往的神情,仿佛已經看到了那美好的生活圖景。


    此時,陽光悄然在屋內移動,茶煙依舊悠悠地升騰著。李小白的神色愈發沉靜如水,又道:“‘放下嗔癡得解脫’,嗔癡乃是人心深處的兩大毒瘤啊。嗔怒能使人瞬間喪失理智,就如同那發狂的惡犬一般,傷人傷己;而愚癡則會讓人深陷執念,無法自拔,如同在黑暗中徘徊的迷途者,苦苦追尋著那根本不存在的幻影,徒增煩惱罷了。”李小白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悲憫,仿佛看到了世間眾生在嗔癡中掙紮的痛苦模樣。


    杜之甫深以為然,不住地點頭說道:“在這人際繁雜之世,嗔怒引發的紛爭實在是數不勝數。鄰裏之間常常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瑣事便怒目相向,多年的情誼就這樣毀於一旦。而那些愚癡之人,往往執著於虛幻不實之物,好似鏡花水月,明明知道不可得,卻還是苦苦追尋,到最後也隻能是一場空,唉!”杜之甫的臉上滿是惋惜之色,為世人的愚癡感到無奈。


    李小白目光深邃,仿佛能夠穿透這塵世的表象,看到那隱藏在背後的真相,說道:“唯有放下嗔癡,方能解脫心靈的枷鎖。就如同那修行之人,以慈悲為懷,用寬容和善良去化解嗔怒;以智慧為燈,照亮前行的道路,驅散愚癡的迷霧。如此,心境方能澄澈如水,不為外物所擾,從而獲得自在解脫的境界。”李小白的聲音平和而堅定,仿佛在訴說著一個永恆的真理。


    杜之甫端起茶盞,卻並未急著飲茶,隻是將那茶香輕輕縈繞在鼻尖,細細品味著,片刻後說道:“這最後一句‘放下貪怨走寬途’,貪念與怨恨,實實在在是人生旅途上的絆腳石啊。在官場之中,貪權者為了上位不擇手段,爾虞我詐,到最後往往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怨恨者心懷仇恨,猶如背負著一塊沉重的巨石,每走一步都艱難無比,不僅傷害了別人,也折磨了自己。”杜之甫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警醒,似乎在告誡自己千萬不要走上這樣的歧途。


    李小白目光堅定地看著杜之甫,聲音沉穩有力:“放下貪怨,前路自寬。當我們不再被貪婪蒙蔽雙眼,不再被怨恨填滿心胸,便能以一種豁達的胸懷去迎接生活中的種種境遇。就如同那揚帆起航的小舟,擺脫了沉重的負擔,方能在廣闊無垠的江河湖海中乘風破浪,駛向那充滿希望的遠方。”李小白的話語中充滿了力量,仿佛在為杜之甫,也為自己加油鼓勁。


    杜之甫將茶盞中的茶一飲而盡,那動作幹脆利落,似是下了某種堅定的決心,說道:“小白,今日你這四句詩,猶如醍醐灌頂,讓我對這世間的名利、嗔癡、貪怨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悟。我們當以這詩為誡,時刻修身正心,放下那些無謂的負累,努力尋得內心的安寧與人生的寬途啊。”杜之甫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仿佛已經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李小白微笑著站起身來,拿起茶壺,為杜之甫續上茶,說道:“之甫,你我今日這番茶敘,又何嚐不是一場心靈的修行呢?願你我能在這紛擾的人世間,始終堅守本心,堅定不移地踐行這放下之道。”


    陽光漸漸西斜,屋內的茶香愈發醇厚濃鬱,彌漫在每一個角落。李小白和杜之甫的談話聲卻並未停歇,在這冬日的午後,他們的話語久久迴蕩著,那是對人生深深的思索與徹悟,宛如一曲悠揚的樂章,在時光的長河中緩緩流淌,訴說著關於放下與解脫的永恆智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詩魂落魄迷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哥YYD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哥YYDS並收藏詩魂落魄迷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