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傍晚,寒風如刀割般無情地刮過大街小巷,那凜冽的氣勢,似要將世間一切溫暖都搜刮殆盡。行人們在這狂風的驅趕下,紛紛加快腳步,縮著脖子,將自己盡可能地包裹在棉衣之中,隻盼能快些迴到溫暖的家中。在這城市的一角,有一家毫不起眼的小酒館,它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靜靜地佇立在那裏。店內昏黃的燈光透過那蒙著一層薄塵的窗戶紙,透出幾分溫暖,宛如這寒冷世界裏的一處避風港。店中彌漫著酒香與爐火的氣息,那酒香醇厚,像是歲月沉澱下來的韻味,爐火則劈裏啪啦地燃燒著,偶爾還夾雜著食客們的低語聲,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充滿煙火氣的畫卷。


    李小白與杜之甫這對摯友,如同往常一般,默契地選擇了酒館角落的那張舊木桌。歲月在這張桌子上留下了斑駁的痕跡,桌麵的木紋如同歲月的皺紋,見證了無數人的悲歡離合。桌上擺著幾碟簡單的小菜,雖不是什麽山珍海味,但每一道都飽含著家常的味道。一壇散發著醇厚香氣的美酒擺在中央,酒壇上的泥封已經有些鬆動,仿佛在迫不及待地向世人展示其中的佳釀。兩人對坐,臉上帶著歲月留下的痕跡,那一道道皺紋是他們人生閱曆的見證,眼中卻閃爍著睿智的光芒,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


    李小白提起酒壺,那酒壺在他手中顯得有些沉重,卻又被他穩穩地握住。他為杜之甫和自己斟滿酒,酒液在杯中蕩漾,宛如一麵小巧的鏡子,映出兩人的麵容。那酒液清澈中帶著微黃,似在訴說著它的古老與醇厚。李小白輕抿一口,酒液滑過喉嚨,帶來一陣暖意。他緩緩說道:“之甫啊,近日我心中頗有感觸,這世間人情冷暖,猶如這冬日之寒,常讓人心生涼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淡淡的憂傷,仿佛在迴憶那些讓他心寒的過往。


    杜之甫放下酒杯,微微皺眉,他那濃密的眉毛就像兩團烏雲,凝聚著他的關切:“小白,你所指何事?莫不是又遇到了什麽煩心事?”他的聲音低沉而醇厚,如同這酒館裏的美酒,帶著一絲撫慰人心的力量。


    李小白搖頭苦笑,那笑容中帶著一絲無奈:“非也,隻是近日思索人與人相處之道,發覺諸多問題皆源於自身。”說罷,他望向酒館中來來往往的人,眼神中透著一絲深邃,那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們的表象,看到他們內心的複雜情感。


    “哦?願聞其詳。”杜之甫來了興致,身子微微前傾,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他那原本靠在椅背上的身子,現在幾乎要趴在桌上,急切地想要知道李小白的想法。


    李小白沉吟片刻,仿佛在整理自己的思緒。他微微眯起眼睛,開口道:“人不敬我,是我無才啊。你看這世上,若自身無才學,無能力,又怎能期望他人敬重?就如同那山中璞玉,若未經雕琢,便無人能識其價值。璞玉雖美,但被土石掩蓋,若沒有工匠的慧眼與巧手,它便隻能永遠埋沒於深山之中。人亦如此,若無才學與能力,即便有再多的閃光點,也難以在眾人中脫穎而出,更何談他人的敬重呢?”


    杜之甫點頭稱是,他的頭如搗蒜般上下晃動:“有理,有才之人,猶如明珠,自會散發光芒,引得他人敬仰。然這世間,也不乏有眼無珠之輩。就像那和氏璧,卞和獻玉,卻被楚王認為是石頭,還遭受了殘酷的刑罰。但即便如此,真金總會發光,隻要自身有足夠的才華,終有被人發現的一天。”


    李小白微微一笑,嘴角微微上揚,如同春風拂過湖麵:“話雖如此,但我不敬人,便是我無德。無論他人如何,我們若失了敬重之心,便是自己德行有虧。德者,人之根本,若無德,即便才高八鬥,亦難成大事。敬重他人,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對人性的尊重。我們不能因為他人的地位、財富或其他外在因素而改變對他們的態度,這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


    杜之甫深以為然,拿起酒杯一飲而盡,酒水順著他的嘴角流下,他卻毫不在意。他一抹嘴巴,說道:“是極,德才兼備,方為君子。有才無德,如利刃在握,傷人傷己。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那些有才卻無德之人,雖能一時得意,但最終都會因自己的德行問題而自食惡果。”


    此時,酒館的門被一陣寒風吹開,冷風唿嘯而入,如同一頭兇猛的野獸,在酒館中橫衝直撞。冷風夾雜著雪花,引得眾人一陣寒顫。人們紛紛拉緊自己的衣服,縮成一團。李小白拉了拉身上的棉衣,又道:“人不容我,是我無能。若我們有足夠的能力,能應對各種困境,又怎會讓他人無法容納?就像那江河之水,若能順勢而為,奔騰不息,便不會為堤岸所阻。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適應和改變,就會被他人視為異類,難以融入其中。”


    杜之甫夾起一筷菜放入口中,邊嚼邊說:“可這世間,人心複雜,有時並非自身無能,而是他人心胸狹隘。有些人,總是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容不得與自己不同的人。就像那三國時期的周瑜,容不下諸葛亮的才華,最終被氣死,實在是可悲。”


    李小白笑道:“即便如此,若我們能提升自身,讓自己無所不能,又何懼他人不容?況且,我不容人,便是我無量。一個人的度量,決定了他能走多遠。大海之所以能容納百川,便是因其有廣闊的胸懷。我們不能因為他人的過錯而讓自己變得狹隘,應該以寬容之心對待他人,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心境更加開闊。”


    杜之甫拍案叫絕,他的手掌拍在桌子上,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吸引了周圍食客的目光。他卻渾然不覺,興奮地說道:“妙啊!小白,你今日之言,真如醍醐灌頂。這人與人相處,度量實在重要。若總是斤斤計較,睚眥必報,隻會讓自己陷入困境。就像那藺相如,對廉頗處處容忍,最終成就了‘將相和’的美談,成為千古佳話。”


    酒過三巡,李小白的眼神愈發明亮,就像夜空中燃燒的篝火。他拿起酒杯,輕輕晃了晃,那酒液在杯中旋轉,形成一個小小的旋渦:“人不助我,是我無為。若自己碌碌無為,又怎能奢望他人相助?我們需有自己的誌向,為之努力奮鬥,方能在需要之時,得他人援手。一個沒有目標和行動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航向的船,在茫茫大海中漂泊,最終隻能被風浪吞噬。隻有當我們展現出自己的努力和價值時,才會有人願意伸出援手,與我們一起前行。”


    杜之甫眼中閃過一絲思索,他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凝重:“確實,自助者天助。隻有自己積極進取,做出一番事業,才能贏得他人的支持與幫助。就像那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奮發圖強,最終贏得了百姓的支持和大臣的輔佐,成功複國。”


    李小白放下酒杯,語氣變得嚴肅,那嚴肅的神情仿佛在舉行一場莊重的儀式:“而我不助人,便是我無善。善乃人性之光,若我們見他人有難而不施援手,便是泯滅了心中的善念。一個無善之人,如同行走在黑暗之中,找不到方向。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當我們伸出援手時,不僅是在幫助他人,也是在點亮自己心中的那盞善燈。”


    杜之甫點頭讚同,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善有善報,助人者,人恆助之。我們在這世間,當以善為本,多行善事。就像那《了凡四訓》中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們多做善事,不僅能讓他人受益,也能為自己和子孫後代積福。”


    兩人陷入了一陣沉默,各自沉浸在對這些話語的思考中。酒館裏的喧鬧聲仿佛漸漸遠去,隻有爐火燃燒的劈啪聲在耳邊迴響。那聲音像是在為他們的思考伴奏,又像是在訴說著古老的智慧。


    過了一會兒,李小白站起身來,他的動作緩慢而堅定。他在酒館的角落找來紙筆,那紙有些發黃,帶著歲月的痕跡,筆則是一支有些磨損的毛筆,但筆尖依然鋒利。他鋪好紙張,拿起毛筆,蘸了蘸墨汁,那墨汁在筆尖上凝聚,宛如一顆黑色的寶石。他對杜之甫說:“之甫,今日之言,不可忘卻,我欲將其寫成一詩,名為《七律·自省》,你我以此共勉。”


    杜之甫也站起身來,走到李小白身邊,他的腳步輕盈而穩重。他看著李小白揮毫潑墨,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李小白筆走龍蛇,寫道《七律·自省》:


    人不敬我吾無才,吾不敬人我德淺。


    人不容我吾無能,吾不容人我量減。


    人不助我吾無為,吾不助人我善短。


    修身克己常三省,悟道高下自渡卷。


    放下筆,長舒一口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釋然,仿佛完成了一項重大的使命:“修身克己,每日三省吾身,方能在這紛繁複雜的世間悟道,超脫於世俗的高低之爭,自我救贖。我們要時刻審視自己的行為和思想,不斷改進自己,才能在這喧囂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寧靜。”


    杜之甫看著紙上的《七律·自省》,眼中滿是讚歎:“小白,此詩甚好!這短短幾句,涵蓋了為人處世的至理。我們當將其銘記於心,時刻以此自省。這詩就像一麵鏡子,能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是我們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明燈。”


    李小白看著杜之甫,眼中閃著堅定的光芒:“之甫,人生之路漫長,我們會遇到無數的人和事。唯有不斷自省,才能讓我們的心靈不被世俗所染,保持純淨與高尚。我們不能被世俗的功名利祿所迷惑,要堅守自己的內心,以善為本,以德為先。”


    杜之甫握住李小白的手,他的手溫暖而有力:“不錯,我們當以這詩為座右銘,在這世間行走,不迷失自己。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誘惑,我們都要時刻想起這詩中的教誨,保持清醒的頭腦,做一個有道德、有才華、有度量、有作為、有善心的人。”


    此時,酒館中的其他食客似乎也感受到了兩人之間濃厚的氛圍,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但李小白和杜之甫卻渾然不覺,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人生的感悟和對未來的期許。他們就像兩個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的旅人,帶著堅定的信念,準備踏上新的征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詩魂落魄迷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哥YYD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哥YYDS並收藏詩魂落魄迷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