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清晨,寒風凜冽,霜花滿地。李小白早早地起身,坐在溫暖的屋內,卻聽到了一則令人肅穆的新聞播報:“第十一批在韓中國人民誌願軍烈士遺骸今天迴國。”這消息如同重錘,敲擊在他的心間,激起千層思緒。


    李小白心懷激蕩,筆墨紙硯伺候,揮毫寫下了《水調歌頭·迎忠骨歸鄉》:


    異域埋忠骨,浩氣貫長虹。當年烽火雖滅,英魄尚留蹤。鴨綠江邊曾記,熱血兒郎奔去,何懼戰雲濃。奮勇驅頑寇,霜雪書軍功。


    星鬥轉,山河換,意難窮。今迎十一批,歸自韓邦中。故土親人迎候,車隊徐行莊肅,悲喜匯雙瞳。酹酒祭英烈,青史載豐崇。


    剛擱下筆,就聽得門外傳來一陣熟悉的敲門聲,原來是好友杜之甫前來相約散步。李小白連忙起身相迎,隻見杜之甫身著厚實的棉袍,頭戴暖帽,眉眼間透著關切,臉上還帶著一絲急切,搓著手說道:“小白兄,今日這天氣雖寒,卻也正適合咱們走走,暢談一番。”


    李小白微微點頭,應道:“正有此意,杜兄快請進。”


    兩人一同在屋內坐下,杜之甫一眼便瞧見了案台上墨跡未幹的詞作,不禁輕聲誦讀起來。讀完,他抬起頭,眼中滿是敬佩之色,激動地說道:“小白兄,此詞大氣磅礴,飽含深情,實在是佳作啊!小弟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李小白輕歎一聲,眉頭微皺,神色凝重地說道:“杜兄,聽聞今日又是一批誌願軍烈士遺骸歸國,我這心中感慨萬千呐。想當年,他們在異國他鄉奮勇作戰,如今終於能魂歸故土,怎能不讓人動容?”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敬意和緬懷,仿佛思緒已經飄向了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眼神有些迷離,又透著堅定,“每念及此,我便仿若看到他們在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的身影,心中既敬佩又悲痛,這股情緒如潮水般在心底翻湧,難以平息。”


    杜之甫微微頷首,感慨萬千,眼眶微紅地說道:“是啊,每一批誌願軍烈士遺骸迴國,都是一件大事。這讓我們銘記那段曆史,不忘先烈的犧牲。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是國家的脊梁啊!”說著,他的聲音微微顫抖,似乎在極力壓抑著內心的激動,“我每次想到他們為了國家和人民,義無反顧地投身戰場,就覺得熱血沸騰,可又為他們遭受的苦難和犧牲而心痛不已,這兩種情感交織在心頭,實在是難受。”


    李小白站起身來,踱步至窗前,望著窗外的雪景,緩緩說道:“你看這上闋,‘異域埋忠骨,浩氣貫長虹’,他們雖身葬他鄉,可那浩然之氣直衝雲霄,永留世間。每當想到此,我便覺得胸中有一團烈火在燃燒。”他的目光堅定而熾熱,緊握著拳頭,手臂微微顫抖,“那是一種怎樣的壯烈與豪邁,即便身死,精神卻能跨越國界與時空,震撼著我們的心靈,讓我深感自己的渺小與肩負的責任之重。”


    杜之甫走到李小白身旁,眉頭緊鎖,沉思片刻說道:“‘當年烽火雖滅,英魄尚留蹤’,戰爭的硝煙雖已消散,但英雄的魂魄永遠留在了戰場上。這一句真讓人痛心又感慨,他們的精神永遠不滅。”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憂傷,像是陷入了對往昔慘烈戰事的沉思,“我仿佛能看到那戰後滿是瘡痍的土地上,英雄們的英魂仍在徘徊,守護著他們用熱血澆灌的土地,這份執著與忠誠,怎能不讓人落淚。”


    李小白神色莊重,繼續說道:“‘鴨綠江邊曾記,熱血兒郎奔去,何懼戰雲濃’,這幾句真真切切地描繪出了誌願軍戰士們的英勇無畏,讓人仿佛看到了他們義無反顧奔赴戰場的情景。每次想到那畫麵,我都忍不住熱淚盈眶。”他的聲音微微顫抖,眼中閃爍著淚光,臉上的肌肉也微微抽搐,“我在想,他們告別家鄉親人時,心中該是怎樣的決絕與不舍,可麵對強敵,卻又如此果敢,那是對國家和人民最深沉的愛啊。”


    杜之甫微微眯起眼睛,神情肅穆,說道:“是啊,小白兄,那是怎樣的一種決心和勇氣,才能讓他們如此無所畏懼,向著戰火奔去。”他的眼神中滿是驚歎與崇敬,像是在努力想象著當時的場景,“我想,他們心中定是有著堅定的信念,那就是保衛祖國,守護和平,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這種信念如同璀璨星辰,在黑暗的戰場上熠熠生輝。”


    李小白握緊拳頭,激動地說:“‘奮勇驅頑寇,霜雪書軍功’,他們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與敵人拚殺,功績如霜雪般高潔不朽。想到他們所受的苦,所立的功,我這心裏就滿是敬佩和痛惜。”他的額頭青筋暴起,情緒愈發激動,“那冰天雪地之中,他們以血肉之軀對抗鋼鐵槍炮,每一場戰鬥都是生死考驗,每一次勝利都是用生命換來的榮耀,他們的堅韌與頑強,是我們永遠無法企及的高峰。”


    杜之甫點頭道:“下闋‘星鬥轉,山河換,意難窮’,歲月變遷,祖國已然大變樣,但我們對烈士的思念和敬意永無盡頭。每每念及此,都覺得責任重大,我們不能辜負先烈們的付出。”他抬起頭,眼神中透著堅定與決心,“看著如今繁榮昌盛的祖國,我們更應銘記曆史,傳承他們的精神,讓烈士們的犧牲有價值,讓他們的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光芒。”


    李小白轉過頭,看著杜之甫,目光深邃地說道:“‘今迎十一批,歸自韓邦中’,這是莊重而肅穆的時刻。每一次迎接,都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莊重與敬畏,“當烈士的遺骸踏上故土的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們的靈魂在歡唿,在欣慰,而我們這些後人,要用最誠摯的心去迎接他們歸來。”


    杜之甫點頭應和道:“‘故土親人迎候,車隊徐行莊肅,悲喜匯雙瞳’,此景想想都令人熱淚盈眶,親人們的悲喜交加,實在是令人感慨。那種複雜的情感,非親身經曆不能體會啊。”他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悲戚,“親人們盼了多少年,才盼到英雄歸來,可歸來的卻是冰冷的遺骸,這其中的悲痛難以言表,但又為他們終於魂歸故裏而感到一絲慰藉,這種悲喜交雜的心情,如同刀絞般刺痛著人心。”


    李小白握緊雙手,聲音激昂地說道:“‘酹酒祭英烈,青史載豐崇’,我們以酒祭奠英烈,他們的功績必將永載史冊,被後人敬仰。這是我們應有的敬意,也是我們的使命。”他的眼神中透著決然,像是在對天地宣誓,“我們要讓後人永遠銘記他們的奉獻,讓他們的故事成為中華民族不朽的傳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鬥。”


    杜之甫拍了拍李小白的肩膀,目光堅定地說道:“小白兄,你的這首詞,不僅是對英烈的緬懷,更是對後人的一種激勵。讓我們銘記曆史,珍惜當下。我們定要將這份敬意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的偉大。”


    李小白目光堅定,重重地點了點頭,說道:“杜兄所言極是。每當想起這些烈士,我便覺得自己應當更加努力,不負這盛世。”


    兩人又探討了許久,迴憶著那些感人至深的烈士事跡,心中充滿了敬佩和感慨。


    時光匆匆,不知不覺已過了晌午。李小白和杜之甫方才結束了這場深刻的交流,各自離去。


    李小白迴到書房,再次凝視著自己所作的詞,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將這份敬意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誌願軍烈士的偉大。


    此後的日子裏,李小白常常與他人講述誌願軍的故事,每一次講述,他的心中都湧起無限的崇敬。而那首《水調歌頭·迎忠骨歸鄉》也在民間流傳開來,感動了無數人。


    歲月流轉,誌願軍烈士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永遠照耀著後人前行的道路。而李小白,也在傳承這份精神的道路上,不斷砥礪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詩魂落魄迷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哥YYD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哥YYDS並收藏詩魂落魄迷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