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透過窗欞,輕柔地灑在李小白的床榻上,那絲絲縷縷的光線,如同金色的絲線,編織著清晨的寧靜。今日是小雪,李小白悠悠轉醒,他眨了眨眼睛,意識從睡夢中逐漸清晰。帶著一絲期待,他起身望向窗外,原以為會是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就像往年小雪時節那般,雪花紛紛揚揚地給大地披上一層潔白的盛裝。然而,映入眼簾的卻是暖陽灑落,金色的光輝如同一層璀璨的金紗,鋪滿了大地。雖沒有雪花飛舞,但那冬日的暖陽卻營造出一種別樣的歡快氛圍,仿佛天地之間有一股無形的韻味在悠悠流淌,如同悠揚的樂曲,縈繞在他的心間。
李小白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愜意的微笑,那笑容如同暖陽般燦爛。他的眼中閃爍著愉悅的光芒,心中滿是歡喜。他緩緩踱步至書桌前,每一步都帶著輕鬆的韻律。此時,他的腦海中浮現出種種美好的畫麵,那些畫麵如同幻燈片一般在他眼前閃過:雪花飄落的輕盈姿態、梅花在雪中綻放的嬌豔模樣、闔家團圓吃糍粑的溫馨場景……靈感如泉湧,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筆,蘸飽墨汁,在紙上揮筆寫下:
《雪梅香·小雪未雪》
霜風緩,暖陽灑落意飛揚。恰小雪時節,卻無玉屑飄揚。雖缺瓊花韻猶在,且看天地韻悠長。心歡暢,笑對時光,詩意徜徉。
情昂。憶過往,雪舞梅香,畫卷琳琅。今歲雖遲,卻期美夢盈倉。且待銀裝裹塵世,再邀祥瑞滿華堂。歌聲亮,共慶豐年,同譜新章。
他正沉浸在自己所寫之詞的美妙意境中,房門“吱呀”一聲被輕輕推開。妻白風夕走了進來,她身著一襲素色衣衫,那衣衫的顏色宛如冬日的初雪,純淨而淡雅。她的麵容溫婉動人,雙眸如同清澈的湖水,泛著溫柔的波光,恰似這冬日裏的暖陽,給人一種溫暖而寧靜的感覺。
“夫君,你又在作詩啦?”白風夕輕移蓮步,她的腳步輕盈得如同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她來到李小白身邊,微微俯身,看向那墨跡未幹的紙張,眼中露出好奇與期待的神色。
李小白微笑著點頭,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絲自豪與滿足,眼中滿是對妻子分享的渴望,“今日小雪,卻未下雪,這情景真是奇妙,讓我心生諸多感慨,便忍不住寫下此詞。”他邊說邊用手輕輕撫摸著紙張,仿佛在撫摸一件珍貴的寶物。
白風夕輕念著詞句,她的聲音輕柔婉轉,如同山間的溪流,潺潺流淌。念罷,她眼中滿是讚賞,那目光猶如明亮的星辰,熠熠生輝,“夫君此詞,甚是歡快,頗有韻味呢。”她微微歪著頭,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不過,這《雪梅香》詞牌,你可與我說說它的來曆?”她看著李小白,眼神中充滿了求知的渴望,就像一個渴望探索新世界的孩子。
李小白拉著白風夕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他的動作輕柔而自然,仿佛他們之間有一種無形的默契。他緩緩說道,眼中透露出一種對古老文化的崇敬之情,“這《雪梅香》詞牌,乃是古人所創,其格律精巧得如同巧匠精心雕琢的美玉,音韻和諧得就像仙樂在雲端奏響。它就像一個神奇的寶盒,可以容納無數情思,承載著古人的喜怒哀樂。古人用此詞牌,或讚美景,那是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眼中所見之山川河流、花草樹木,皆能化作筆下的絕妙之詞;或歎流年,當歲月流逝,青春不再,他們的感慨與惆悵也能在這個詞牌中找到寄托。就如同這小雪之景,雖有不同姿態,或有雪紛飛,或如今日暖陽相伴無雪之態,卻都能在這詞牌中找到契合之處,讓我們能借古人之智慧,抒今日之情懷。”他說得繪聲繪色,沉浸在對詞牌文化的闡述中,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
白風夕微微點頭,她的眼神專注而認真,像是在用心品味李小白的話語,“原來如此。那小雪節氣,也有諸多講究呢。”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好奇,腦海中開始想象小雪節氣的種種奇妙之處。
李小白興致勃勃地說道,他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就像一個發現了寶藏的探險家,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是啊。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記載:‘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此節氣一到,天氣便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操控著,越來越冷,那寒冷如同潮水般逐漸蔓延。降水量也漸增,因寒之故,雨化為雪,隻是雪量尚小,故而稱之‘小雪’。其時間通常在每年公曆 11 月 22 或 23 日,這可不是隨意而定的,乃是古代中國人長期觀測天文、氣象和物候變化所得,與太陽到達黃經 240°之時相對應,這其中蘊含著古人的大智慧啊。”他的聲音洪亮而富有激情,對古人的智慧充滿了敬佩。
白風夕聽得入神,她的眼睛睜得大大的,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星,明亮而耀眼,“那這小雪節氣在氣候上有何意義?”她微微向前傾身,眼神緊緊盯著李小白,仿佛不想錯過任何一個字。
李小白站起身來,他的動作幹脆利落,帶著一種學者般的自信。他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景色,眼神變得深邃而悠遠,仿佛能看穿時空,看到小雪在曆史長河中的影響,“小雪乃氣候之重要標識。於北方而言,它就像是一個無聲的信號,意味著開始進入寒冰封凍之期。小雪過後,北方的氣溫就像墜落的風箏,漸降至零攝氏度以下,大地像是被大自然蓋上了一層厚厚的冰被,封凍起來,河流湖泊亦像是被施了魔法,慢慢結冰,那冰層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而南方雖雪少見,但降溫明顯,天氣愈發寒冷濕冷,那寒冷如同鬼魅一般,悄無聲息地鑽進人們的衣服裏,故而人們需注意防寒保暖,就像鳥兒在寒冬來臨前築起溫暖的巢穴。”他邊說邊用手比劃著,生動地描繪著南北氣候的變化。
白風夕起身,她的動作優雅輕盈,如同一位仙子。她為李小白和自己各倒了一杯熱茶,熱氣騰騰的茶水在杯中翻滾,散發出陣陣清香。她將一杯茶遞給李小白,說道:“這節氣對農事想必也有影響吧?”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對農事的關心,作為家庭的一員,她深知農事對生活的重要性。
李小白接過熱茶,輕抿一口,那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流下,讓他感到一陣舒適。他微微點頭,說道:“那是自然。於農業而言,小雪節氣意義非凡。在北方,有農諺‘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小雪之雪,就像是大自然賜予的厚禮,可暖土壤,如同給大地穿上了一件保暖的棉衣,護其熱量,使農作物能在嚴寒中安然越冬。雪融後,又能增土壤水分,為春耕播種造良墒,那融化的雪水就像滋潤萬物的甘霖,且能凍死害蟲,減病蟲害,讓莊稼免受蟲害之苦。南方此時,小麥、油菜等農作物正值生長關鍵期,農夫們就像嗬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會加強田間管理,施肥、中耕之類,為它們提供充足的養分,促其茁壯成長,期待著來年的豐收。”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農民辛勤勞作的敬意,仿佛看到了田間忙碌的身影。
白風夕微微皺眉,她的眉頭如同兩片輕輕皺起的柳葉,思索片刻,又問:“那小雪之時,民間有何風俗?”她的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對民間風俗充滿了興趣,仿佛那些風俗是一扇扇通往不同文化世界的大門。
李小白笑道,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絲對民俗文化的喜愛,“風俗頗多。其一為醃臘肉。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禦冬’之俗。小雪後氣溫驟降,天氣幹燥得如同被火烤過一般,正是加工臘肉之佳時。人們將豬肉、牛肉等肉類精心挑選出來,用鹽、花椒、八角、桂皮等香料細細醃製,那每一塊肉都像是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然後掛於通風處晾曬,那些肉在風中微微晃動,像是在向人們展示它們即將成為美味的蛻變。經風幹、煙熏,臘肉變得色澤紅亮,那紅亮的色澤就像冬日裏的篝火,充滿了誘惑,味道鮮美得讓人垂涎欲滴。此不僅為美味之儲食法,亦為新年備重要食材,當新年的鍾聲敲響,這些臘肉就會成為餐桌上的佳肴,承載著團圓和歡樂。”
白風夕眼中一亮,她的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就像一個孩子看到了心愛的玩具,“這臘肉我也愛吃,吃起來真是別有風味。那還有呢?”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腦海中浮現出臘肉的美味。
“還有吃糍粑。南方部分地區,小雪有吃糍粑之俗。糍粑以糯米蒸熟,那蒸熟的糯米散發著陣陣香氣,如同甜蜜的誘惑。然後放於石臼,用杵臼舂搗而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迴蕩在屋中,大家齊心協力地舂搗糯米,那場景熱鬧非凡,其樂融融。每一下舂搗都像是在敲打幸福的鼓點,製作出的糍粑口感軟糯,香甜可口,仿佛將所有的美好都凝聚其中。吃糍粑寓意團圓、豐收,象征家庭生活甜蜜美滿,就像糍粑的味道一樣,甜蜜而溫馨。”李小白說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這種家庭團聚場景的向往。
“聽起來真有趣,一家人一起做糍粑,定是溫馨極了。”白風夕微笑著說道,她的笑容如同盛開的花朵,美麗而溫暖,眼中滿是對這種溫馨場景的想象。
“沿海地區之漁民,小雪會曬魚幹。此時空氣幹燥,陽光溫和得如同母親的手,輕輕撫摸著大地,正適曬魚。漁民們將捕之魚洗淨,那魚在陽光下閃爍著銀色的光芒,然後用鹽醃製,晾曬於竹竿或繩上。一排排魚幹在陽光下晾曬,像是一幅獨特的畫卷。魚幹易存,可成冬季餐桌上之佳肴,如清蒸魚幹,那清蒸後的魚幹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保留了魚的鮮美;紅燒魚幹則色澤誘人,味道濃鬱,讓人迴味無窮。”李小白繼續說道,他的描述仿佛讓魚幹的香味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白風夕點頭,“這魚幹我也知曉,味道十分鮮美。那最後一個風俗呢?”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對最後一個風俗充滿了好奇。
“賞雪景啊。”李小白眼中滿是向往,他的眼神變得悠遠而迷離,仿佛已經置身於雪景之中,“小雪時節,北方部分地區已有雪,雖雪量不大,但那雪花就像天使的羽毛,輕輕飄落。人們亦會出門賞雪,孩子們在雪地裏嬉笑玩耍,他們的笑聲如同銀鈴般在空氣中迴蕩。於園林、庭院等地,文人墨客們則會靜靜地賞雪花飄落之美,他們眼中的雪花仿佛是大自然的詩篇,感大自然之寧靜純潔。賞雪亦是文人墨客之愛,他們於雪中吟詩作畫,留下諸多描繪雪景之佳作,那些作品就像雪地裏的腳印,見證了他們對雪景的熱愛和讚美。”
白風夕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暖陽,她的眼神變得柔和而溫暖,感慨道:“這小雪節氣,真是既有詩意,又充滿了生活的氣息。雖今日無雪,但聽你這般一說,仿佛能看到那雪花飄落的美景,聞到臘肉、糍粑的香味,感受到人們在雪中嬉戲的歡樂。”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心中充滿了對小雪節氣的喜愛。
李小白走到白風夕身邊,握住她的手,他的手溫暖而有力,傳遞著他的愛意,“是啊,這節氣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將自然、人文、生活都串聯起來。我們雖在這屋中,卻能通過詩詞、風俗,領略到這大千世界在小雪之時的韻味。”他看著白風夕,眼中滿是深情,仿佛他們是這美好世界的一部分,共享著這份獨特的韻味。
李小白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愜意的微笑,那笑容如同暖陽般燦爛。他的眼中閃爍著愉悅的光芒,心中滿是歡喜。他緩緩踱步至書桌前,每一步都帶著輕鬆的韻律。此時,他的腦海中浮現出種種美好的畫麵,那些畫麵如同幻燈片一般在他眼前閃過:雪花飄落的輕盈姿態、梅花在雪中綻放的嬌豔模樣、闔家團圓吃糍粑的溫馨場景……靈感如泉湧,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筆,蘸飽墨汁,在紙上揮筆寫下:
《雪梅香·小雪未雪》
霜風緩,暖陽灑落意飛揚。恰小雪時節,卻無玉屑飄揚。雖缺瓊花韻猶在,且看天地韻悠長。心歡暢,笑對時光,詩意徜徉。
情昂。憶過往,雪舞梅香,畫卷琳琅。今歲雖遲,卻期美夢盈倉。且待銀裝裹塵世,再邀祥瑞滿華堂。歌聲亮,共慶豐年,同譜新章。
他正沉浸在自己所寫之詞的美妙意境中,房門“吱呀”一聲被輕輕推開。妻白風夕走了進來,她身著一襲素色衣衫,那衣衫的顏色宛如冬日的初雪,純淨而淡雅。她的麵容溫婉動人,雙眸如同清澈的湖水,泛著溫柔的波光,恰似這冬日裏的暖陽,給人一種溫暖而寧靜的感覺。
“夫君,你又在作詩啦?”白風夕輕移蓮步,她的腳步輕盈得如同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她來到李小白身邊,微微俯身,看向那墨跡未幹的紙張,眼中露出好奇與期待的神色。
李小白微笑著點頭,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絲自豪與滿足,眼中滿是對妻子分享的渴望,“今日小雪,卻未下雪,這情景真是奇妙,讓我心生諸多感慨,便忍不住寫下此詞。”他邊說邊用手輕輕撫摸著紙張,仿佛在撫摸一件珍貴的寶物。
白風夕輕念著詞句,她的聲音輕柔婉轉,如同山間的溪流,潺潺流淌。念罷,她眼中滿是讚賞,那目光猶如明亮的星辰,熠熠生輝,“夫君此詞,甚是歡快,頗有韻味呢。”她微微歪著頭,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不過,這《雪梅香》詞牌,你可與我說說它的來曆?”她看著李小白,眼神中充滿了求知的渴望,就像一個渴望探索新世界的孩子。
李小白拉著白風夕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他的動作輕柔而自然,仿佛他們之間有一種無形的默契。他緩緩說道,眼中透露出一種對古老文化的崇敬之情,“這《雪梅香》詞牌,乃是古人所創,其格律精巧得如同巧匠精心雕琢的美玉,音韻和諧得就像仙樂在雲端奏響。它就像一個神奇的寶盒,可以容納無數情思,承載著古人的喜怒哀樂。古人用此詞牌,或讚美景,那是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眼中所見之山川河流、花草樹木,皆能化作筆下的絕妙之詞;或歎流年,當歲月流逝,青春不再,他們的感慨與惆悵也能在這個詞牌中找到寄托。就如同這小雪之景,雖有不同姿態,或有雪紛飛,或如今日暖陽相伴無雪之態,卻都能在這詞牌中找到契合之處,讓我們能借古人之智慧,抒今日之情懷。”他說得繪聲繪色,沉浸在對詞牌文化的闡述中,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
白風夕微微點頭,她的眼神專注而認真,像是在用心品味李小白的話語,“原來如此。那小雪節氣,也有諸多講究呢。”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好奇,腦海中開始想象小雪節氣的種種奇妙之處。
李小白興致勃勃地說道,他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就像一個發現了寶藏的探險家,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是啊。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記載:‘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此節氣一到,天氣便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操控著,越來越冷,那寒冷如同潮水般逐漸蔓延。降水量也漸增,因寒之故,雨化為雪,隻是雪量尚小,故而稱之‘小雪’。其時間通常在每年公曆 11 月 22 或 23 日,這可不是隨意而定的,乃是古代中國人長期觀測天文、氣象和物候變化所得,與太陽到達黃經 240°之時相對應,這其中蘊含著古人的大智慧啊。”他的聲音洪亮而富有激情,對古人的智慧充滿了敬佩。
白風夕聽得入神,她的眼睛睜得大大的,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星,明亮而耀眼,“那這小雪節氣在氣候上有何意義?”她微微向前傾身,眼神緊緊盯著李小白,仿佛不想錯過任何一個字。
李小白站起身來,他的動作幹脆利落,帶著一種學者般的自信。他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景色,眼神變得深邃而悠遠,仿佛能看穿時空,看到小雪在曆史長河中的影響,“小雪乃氣候之重要標識。於北方而言,它就像是一個無聲的信號,意味著開始進入寒冰封凍之期。小雪過後,北方的氣溫就像墜落的風箏,漸降至零攝氏度以下,大地像是被大自然蓋上了一層厚厚的冰被,封凍起來,河流湖泊亦像是被施了魔法,慢慢結冰,那冰層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而南方雖雪少見,但降溫明顯,天氣愈發寒冷濕冷,那寒冷如同鬼魅一般,悄無聲息地鑽進人們的衣服裏,故而人們需注意防寒保暖,就像鳥兒在寒冬來臨前築起溫暖的巢穴。”他邊說邊用手比劃著,生動地描繪著南北氣候的變化。
白風夕起身,她的動作優雅輕盈,如同一位仙子。她為李小白和自己各倒了一杯熱茶,熱氣騰騰的茶水在杯中翻滾,散發出陣陣清香。她將一杯茶遞給李小白,說道:“這節氣對農事想必也有影響吧?”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對農事的關心,作為家庭的一員,她深知農事對生活的重要性。
李小白接過熱茶,輕抿一口,那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流下,讓他感到一陣舒適。他微微點頭,說道:“那是自然。於農業而言,小雪節氣意義非凡。在北方,有農諺‘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小雪之雪,就像是大自然賜予的厚禮,可暖土壤,如同給大地穿上了一件保暖的棉衣,護其熱量,使農作物能在嚴寒中安然越冬。雪融後,又能增土壤水分,為春耕播種造良墒,那融化的雪水就像滋潤萬物的甘霖,且能凍死害蟲,減病蟲害,讓莊稼免受蟲害之苦。南方此時,小麥、油菜等農作物正值生長關鍵期,農夫們就像嗬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會加強田間管理,施肥、中耕之類,為它們提供充足的養分,促其茁壯成長,期待著來年的豐收。”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農民辛勤勞作的敬意,仿佛看到了田間忙碌的身影。
白風夕微微皺眉,她的眉頭如同兩片輕輕皺起的柳葉,思索片刻,又問:“那小雪之時,民間有何風俗?”她的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對民間風俗充滿了興趣,仿佛那些風俗是一扇扇通往不同文化世界的大門。
李小白笑道,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絲對民俗文化的喜愛,“風俗頗多。其一為醃臘肉。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禦冬’之俗。小雪後氣溫驟降,天氣幹燥得如同被火烤過一般,正是加工臘肉之佳時。人們將豬肉、牛肉等肉類精心挑選出來,用鹽、花椒、八角、桂皮等香料細細醃製,那每一塊肉都像是被賦予了特殊的使命。然後掛於通風處晾曬,那些肉在風中微微晃動,像是在向人們展示它們即將成為美味的蛻變。經風幹、煙熏,臘肉變得色澤紅亮,那紅亮的色澤就像冬日裏的篝火,充滿了誘惑,味道鮮美得讓人垂涎欲滴。此不僅為美味之儲食法,亦為新年備重要食材,當新年的鍾聲敲響,這些臘肉就會成為餐桌上的佳肴,承載著團圓和歡樂。”
白風夕眼中一亮,她的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就像一個孩子看到了心愛的玩具,“這臘肉我也愛吃,吃起來真是別有風味。那還有呢?”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腦海中浮現出臘肉的美味。
“還有吃糍粑。南方部分地區,小雪有吃糍粑之俗。糍粑以糯米蒸熟,那蒸熟的糯米散發著陣陣香氣,如同甜蜜的誘惑。然後放於石臼,用杵臼舂搗而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迴蕩在屋中,大家齊心協力地舂搗糯米,那場景熱鬧非凡,其樂融融。每一下舂搗都像是在敲打幸福的鼓點,製作出的糍粑口感軟糯,香甜可口,仿佛將所有的美好都凝聚其中。吃糍粑寓意團圓、豐收,象征家庭生活甜蜜美滿,就像糍粑的味道一樣,甜蜜而溫馨。”李小白說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這種家庭團聚場景的向往。
“聽起來真有趣,一家人一起做糍粑,定是溫馨極了。”白風夕微笑著說道,她的笑容如同盛開的花朵,美麗而溫暖,眼中滿是對這種溫馨場景的想象。
“沿海地區之漁民,小雪會曬魚幹。此時空氣幹燥,陽光溫和得如同母親的手,輕輕撫摸著大地,正適曬魚。漁民們將捕之魚洗淨,那魚在陽光下閃爍著銀色的光芒,然後用鹽醃製,晾曬於竹竿或繩上。一排排魚幹在陽光下晾曬,像是一幅獨特的畫卷。魚幹易存,可成冬季餐桌上之佳肴,如清蒸魚幹,那清蒸後的魚幹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保留了魚的鮮美;紅燒魚幹則色澤誘人,味道濃鬱,讓人迴味無窮。”李小白繼續說道,他的描述仿佛讓魚幹的香味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白風夕點頭,“這魚幹我也知曉,味道十分鮮美。那最後一個風俗呢?”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對最後一個風俗充滿了好奇。
“賞雪景啊。”李小白眼中滿是向往,他的眼神變得悠遠而迷離,仿佛已經置身於雪景之中,“小雪時節,北方部分地區已有雪,雖雪量不大,但那雪花就像天使的羽毛,輕輕飄落。人們亦會出門賞雪,孩子們在雪地裏嬉笑玩耍,他們的笑聲如同銀鈴般在空氣中迴蕩。於園林、庭院等地,文人墨客們則會靜靜地賞雪花飄落之美,他們眼中的雪花仿佛是大自然的詩篇,感大自然之寧靜純潔。賞雪亦是文人墨客之愛,他們於雪中吟詩作畫,留下諸多描繪雪景之佳作,那些作品就像雪地裏的腳印,見證了他們對雪景的熱愛和讚美。”
白風夕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暖陽,她的眼神變得柔和而溫暖,感慨道:“這小雪節氣,真是既有詩意,又充滿了生活的氣息。雖今日無雪,但聽你這般一說,仿佛能看到那雪花飄落的美景,聞到臘肉、糍粑的香味,感受到人們在雪中嬉戲的歡樂。”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心中充滿了對小雪節氣的喜愛。
李小白走到白風夕身邊,握住她的手,他的手溫暖而有力,傳遞著他的愛意,“是啊,這節氣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將自然、人文、生活都串聯起來。我們雖在這屋中,卻能通過詩詞、風俗,領略到這大千世界在小雪之時的韻味。”他看著白風夕,眼中滿是深情,仿佛他們是這美好世界的一部分,共享著這份獨特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