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清晨,寒意如絲般從窗縫中悄無聲息地鑽進來,那絲絲縷縷的寒冷,仿佛是冬的觸手,輕輕觸碰著屋內的一切。李小白在這若有若無的微光中悠悠轉醒,他的意識還在夢境與現實的邊緣徘徊,眼神有些迷離。他習慣性地伸手摸向枕邊,手指觸碰到日曆的那一刻,像是觸動了某個神秘的開關。他緩緩翻開日曆,目光落在今日的日期上,旁邊赫然寫著“國際寬容日”幾個字。他微微一怔,眼眸中閃過一絲驚訝,仿若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將他的思緒瞬間牽向了遠方。他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觸動,像是平靜的湖麵被投入了一顆石子,泛起層層漣漪。這漣漪中,有對這個特殊日子的敬重,也有對寬容這一概念的深深思索。
他披衣起身,每一個動作都帶著一絲莊重,踱步走向書房。書房中靜謐安寧,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書桌上,宛如金色的紗幔,給這一方天地增添了幾分神聖。恰有一本古籍攤開,那微微泛黃的書頁在陽光的映照下,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而那《滿朝歡》詞所在之處,就像是故事的核心。李小白凝視著詞頁,眼神漸漸明亮,似有靈光在眸中閃現。他的心中像是燃起了一團火焰,那是創作的激情在燃燒。他提起筆,飽蘸墨汁,在紙上揮灑起來,每一筆都飽含著他的情感,每一個字都像是他對寬容的深情唿喚。
《滿朝歡·國際寬容日》
國際寬容,歲時銘記,和平民主之要。教科文倡,宣言初立,此日永留光照。追溯其源,九三決議,九五歲華堪傲。後續行、活動紛繁,育民醒世收效。
寬容豈為輕貌。權利承認,自由包容皆妙。文化多元,理想各異,責任共擔互抱。國際關係,千年宣言,價值基石長耀。願人間、處處寬容,休起紛爭相笑。
寫完最後一筆,李小白長舒一口氣,那口氣中帶著滿足與欣慰。他放下筆,靜靜地看著自己寫下的詞句,眼中閃爍著光芒,仿佛看到了這些文字所承載的希望在世間傳播。正自迴味,忽聞身後有輕微的腳步聲,那聲音很輕,卻在這安靜的書房中格外清晰。他轉頭望去,隻見妻子白風夕正嫋嫋婷婷地走來。她身著素色棉衣,那棉衣的顏色就像冬日的初雪,純淨而淡雅。她的麵容溫婉,宛如春日的暖陽,眼中透著聰慧,似繁星閃爍。
“夫君,你又在作詩填詞了?”白風夕輕聲問道,聲音如同山間的清泉,清脆悅耳。她的目光落在那紙上的詞句,眼中露出好奇之色,那是對丈夫創作內容的期待。
“娘子,今日是國際寬容日,我有感而發,寫了這首《滿朝歡》。”李小白微笑著說道,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絲自豪,眼神中滿是對妻子分享的渴望。
“哦?這《滿朝歡》詞牌我倒是知曉一些,可你這詞中所寫的國際寬容日,我卻不太了解,夫君可否為我講講?”白風夕眼中的好奇更甚,她微微歪著頭,像個求知若渴的孩童,眼神中閃爍著疑惑的光芒。
李小白拉著白風夕在書桌旁坐下,他的動作輕柔而溫暖。他緩緩說道:“娘子,這國際寬容日是每年的公曆 11 月 16 日,是個意義非凡的紀念日。它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他的眼神中透著敬意,那是對這個節日所代表的價值的尊重。
“為何要設立這樣一個節日呢?”白風夕歪著頭,一臉疑惑,她的眉頭微微皺起,眼中滿是不解。
“1995 年,正值聯合國成立 50 周年,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的費德裏科·馬約爾寫了一篇文章,題為‘寬容 - 全球安全不可或缺的要求’。文中指出,寬容是一種道德情操和政治義務,是維護人權和民主的責任所在。就在同年 11 月 16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8 屆大會通過了《寬容原則宣言》,宣布每年的這一天為‘國際寬容日’。”李小白解釋道,他的眼神變得深邃,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當年的場景,心中對那些推動寬容事業的先輩們充滿了敬意。
“原來如此,那這之後可有什麽相關活動?”白風夕追問道,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急於了解更多關於這個節日的信息。
“自是有的。自那之後,開展了一係列以教育機關和一般民眾為對象的活動,提倡寬容。這一係列活動啊,其實是聯合國大會 1993 年宣布 1995 年為聯合國容忍年的後續行動,而這容忍年又是在教科文組織大會的倡議下宣布的。1995 年 11 月 16 日,教科文組織成員國還通過了《容忍原則宣言》和《容忍年後續行動計劃》呢。”李小白詳細地說著,手在空中輕輕比劃,他的神情專注而認真,仿佛在描繪一幅宏偉的畫卷。
白風夕微微點頭,她的眼神中透著理解,“那這國際寬容日是如何誕生的呢?”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議下,聯合國大會 1993 年決定將 1995 年定為‘國際寬容年’,就在那年,形成了每年 11 月 16 日為‘國際寬容日’的提案。”李小白說道,他的語氣平穩而堅定,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傳達著信息。
“這國際寬容日有何國際影響呢?”白風夕又問道,她站起身來,走到窗邊,眼神望向遠方,似乎在想象這個節日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
李小白也站起身,走到窗邊,與白風夕並肩而立。他望著窗外的景色,緩緩說道:“這國際寬容日可有著重大影響。它集中了世界的注意力,讓人們認識到寬容是和平、民主和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本條件。你看,世界領導人在 2000 年通過《千年宣言》時就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將寬容作為二十一世紀國際關係必須建立其上的根本價值之一呢。”他的眼神中透著憧憬,希望這個世界能因寬容而變得更加美好。
白風夕轉頭看著李小白,“夫君,你在詞中提到寬容並非簡單之事,這是何意?”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困惑,又有著對答案的渴望。
李小白轉頭看著白風夕,眼中透著深邃的光芒,說道:“娘子,寬容可不是簡單指‘容忍他人行為’。它更深層次的含義是指承認他人的權利與自由,包容各國的理想與文化,我們不僅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他人負責啊。就像這世間萬物,各有其存在的道理,我們若不能寬容以待,隻憑一己之見去評判,那這世界便會紛爭不斷。”他的語氣有些沉重,心中對那些因不寬容而導致的紛爭感到痛心。
白風夕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夫君所言極是,可這世間之人,形形色色,要做到真正的寬容,談何容易?”她的心中有些無奈,深知人性的複雜。
“娘子,正因為不易,才更顯這寬容的珍貴啊。”李小白握住白風夕的手,感慨道,他的手溫暖而有力,傳遞著他的信念。“你看古往今來,多少戰亂紛爭,皆因人心狹隘而起。若人人都能有一顆寬容之心,那這世界將是何等美好。”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向往,仿佛看到了那個美好的世界就在眼前。
“夫君,你說這《滿朝歡》詞牌,可有什麽特別的來曆?”白風夕話題一轉,看向李小白,眼中重新燃起了好奇的火花。
李小白沉思片刻,眼神中透著思索的光芒,說道:“娘子,這《滿朝歡》詞牌,據古籍記載,其起源於唐宋時期。當時,文人雅士們常聚於一堂,或宴飲遊樂,或詩詞唱和。那是一個文化繁榮、思想碰撞的時代,充滿了歡樂與激情。這《滿朝歡》便是在那樣的氛圍中誕生的。它的格律韻律,都有著獨特的韻味,適合表達歡樂、祥和、莊重等多種情感。”他的眼中閃爍著對那個時代的向往,仿佛看到了那些文人雅士吟詩作詞的場景。
“那這詞牌在古代文學中有何地位呢?”白風夕好奇地問,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它雖不像《沁園春》《西江月》等詞牌那般廣為人知,但也有其獨特之處。許多文人用它來描繪盛大的場麵、慶祝佳節或是表達對國家、對生活的美好祝願。這詞牌就如同一條隱匿於文學長河中的溪流,雖不洶湧澎湃,卻也有著自己的靈動之美。它默默地流淌著,滋潤著那些文人墨客的心靈,為他們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李小白說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對《滿朝歡》詞牌的喜愛。
“那在格律上,它有什麽講究呢?”白風夕追問道,她靠近書桌,看著那紙上的詞句,眼神專注。
李小白迴到書桌旁,拿起筆,在紙上邊寫邊說:“娘子,你看,《滿朝歡》在字數上有一定要求,上下闋字數分布較為規整。平仄方麵,也有其特定規律,像這‘國際寬容,歲時銘記’,平仄相間,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節奏感。韻律上,它押的韻使得整首詞在吟唱時更加和諧動聽,猶如黃鶯出穀,餘音繞梁。這種格律的講究,就像是給詞牌穿上了一件精美的外衣,讓它更加動人。”他邊說邊比劃,眼中透著對詩詞格律的精通。
白風夕看著紙上的字,輕輕點頭,眼中露出讚歎之色,“夫君,你用這《滿朝歡》詞牌來寫國際寬容日,倒是極為貼切。這詞牌的歡快莊重之感,與這寬容日的意義相得益彰。”
“娘子慧眼。我正是覺得這《滿朝歡》能更好地表達我對國際寬容日的理解和期望。希望這寬容之念,能如這歡快的詞調一般,傳遍世間每個角落,讓人們都能心懷寬容,摒棄紛爭。”李小白微笑著說道,他的笑容中充滿了希望,仿佛看到了寬容之花在世界各地綻放。
兩人正說著,陽光已漸漸灑滿了書房。白風夕看著那滿桌的書籍,眼中透著對知識的敬重,說道:“夫君,這書中所載,皆是古今智慧。我們今日談論國際寬容日,其實在古時,亦有許多關於寬容的佳話。”
“娘子所言極是。古之仁人誌士,多有寬容大度之風範。藺相如對廉頗的寬容,成就了‘將相和’的美談,使得趙國得以安穩。你想,藺相如當時心中雖有委屈,但他為了國家大局,選擇了寬容廉頗的挑釁。他的心中定是有著對國家的大愛,對和平的向往。唐太宗李世民能容魏征之諫,開創了貞觀之治,讓百姓安居樂業。李世民作為帝王,能放下身段,接受魏征的直言不諱,這需要多麽寬廣的胸懷啊。這些故事,無不彰顯著寬容的力量。”李小白說道,眼中閃爍著光芒,對這些古人的寬容之舉深感敬佩。
“是啊,這些故事流傳千古,為後人所傳頌。可見寬容之德,無論古今,皆為世人所敬重。”白風夕感歎道,她的眼神中透著對古人美德的敬仰。
“娘子,我們也當以這些古人為榜樣,在生活中踐行寬容之道。無論是鄰裏之間,還是對待陌生人,都應以寬容之心相待。”李小白握住白風夕的手,認真地說道,他的眼神堅定,心中已下定決心要在生活中傳播寬容。
“夫君,我明白。就像我們平日裏與他人相處,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若都能換位思考,寬容對方,那便不會有那麽多矛盾了。”白風夕微笑著迴應,她的笑容溫暖而真誠,心中對寬容有了更深的理解。
“嗯,而且這寬容不僅能化解矛盾,還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當我們寬容他人時,他人亦能感受到這份善意,從而迴報以寬容和友愛。如此循環,這世間便會充滿溫暖。”李小白說道,眼神中滿是憧憬,仿佛看到了一個充滿愛與寬容的世界。
他披衣起身,每一個動作都帶著一絲莊重,踱步走向書房。書房中靜謐安寧,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書桌上,宛如金色的紗幔,給這一方天地增添了幾分神聖。恰有一本古籍攤開,那微微泛黃的書頁在陽光的映照下,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而那《滿朝歡》詞所在之處,就像是故事的核心。李小白凝視著詞頁,眼神漸漸明亮,似有靈光在眸中閃現。他的心中像是燃起了一團火焰,那是創作的激情在燃燒。他提起筆,飽蘸墨汁,在紙上揮灑起來,每一筆都飽含著他的情感,每一個字都像是他對寬容的深情唿喚。
《滿朝歡·國際寬容日》
國際寬容,歲時銘記,和平民主之要。教科文倡,宣言初立,此日永留光照。追溯其源,九三決議,九五歲華堪傲。後續行、活動紛繁,育民醒世收效。
寬容豈為輕貌。權利承認,自由包容皆妙。文化多元,理想各異,責任共擔互抱。國際關係,千年宣言,價值基石長耀。願人間、處處寬容,休起紛爭相笑。
寫完最後一筆,李小白長舒一口氣,那口氣中帶著滿足與欣慰。他放下筆,靜靜地看著自己寫下的詞句,眼中閃爍著光芒,仿佛看到了這些文字所承載的希望在世間傳播。正自迴味,忽聞身後有輕微的腳步聲,那聲音很輕,卻在這安靜的書房中格外清晰。他轉頭望去,隻見妻子白風夕正嫋嫋婷婷地走來。她身著素色棉衣,那棉衣的顏色就像冬日的初雪,純淨而淡雅。她的麵容溫婉,宛如春日的暖陽,眼中透著聰慧,似繁星閃爍。
“夫君,你又在作詩填詞了?”白風夕輕聲問道,聲音如同山間的清泉,清脆悅耳。她的目光落在那紙上的詞句,眼中露出好奇之色,那是對丈夫創作內容的期待。
“娘子,今日是國際寬容日,我有感而發,寫了這首《滿朝歡》。”李小白微笑著說道,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絲自豪,眼神中滿是對妻子分享的渴望。
“哦?這《滿朝歡》詞牌我倒是知曉一些,可你這詞中所寫的國際寬容日,我卻不太了解,夫君可否為我講講?”白風夕眼中的好奇更甚,她微微歪著頭,像個求知若渴的孩童,眼神中閃爍著疑惑的光芒。
李小白拉著白風夕在書桌旁坐下,他的動作輕柔而溫暖。他緩緩說道:“娘子,這國際寬容日是每年的公曆 11 月 16 日,是個意義非凡的紀念日。它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他的眼神中透著敬意,那是對這個節日所代表的價值的尊重。
“為何要設立這樣一個節日呢?”白風夕歪著頭,一臉疑惑,她的眉頭微微皺起,眼中滿是不解。
“1995 年,正值聯合國成立 50 周年,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的費德裏科·馬約爾寫了一篇文章,題為‘寬容 - 全球安全不可或缺的要求’。文中指出,寬容是一種道德情操和政治義務,是維護人權和民主的責任所在。就在同年 11 月 16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8 屆大會通過了《寬容原則宣言》,宣布每年的這一天為‘國際寬容日’。”李小白解釋道,他的眼神變得深邃,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當年的場景,心中對那些推動寬容事業的先輩們充滿了敬意。
“原來如此,那這之後可有什麽相關活動?”白風夕追問道,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急於了解更多關於這個節日的信息。
“自是有的。自那之後,開展了一係列以教育機關和一般民眾為對象的活動,提倡寬容。這一係列活動啊,其實是聯合國大會 1993 年宣布 1995 年為聯合國容忍年的後續行動,而這容忍年又是在教科文組織大會的倡議下宣布的。1995 年 11 月 16 日,教科文組織成員國還通過了《容忍原則宣言》和《容忍年後續行動計劃》呢。”李小白詳細地說著,手在空中輕輕比劃,他的神情專注而認真,仿佛在描繪一幅宏偉的畫卷。
白風夕微微點頭,她的眼神中透著理解,“那這國際寬容日是如何誕生的呢?”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議下,聯合國大會 1993 年決定將 1995 年定為‘國際寬容年’,就在那年,形成了每年 11 月 16 日為‘國際寬容日’的提案。”李小白說道,他的語氣平穩而堅定,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傳達著信息。
“這國際寬容日有何國際影響呢?”白風夕又問道,她站起身來,走到窗邊,眼神望向遠方,似乎在想象這個節日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
李小白也站起身,走到窗邊,與白風夕並肩而立。他望著窗外的景色,緩緩說道:“這國際寬容日可有著重大影響。它集中了世界的注意力,讓人們認識到寬容是和平、民主和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本條件。你看,世界領導人在 2000 年通過《千年宣言》時就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將寬容作為二十一世紀國際關係必須建立其上的根本價值之一呢。”他的眼神中透著憧憬,希望這個世界能因寬容而變得更加美好。
白風夕轉頭看著李小白,“夫君,你在詞中提到寬容並非簡單之事,這是何意?”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困惑,又有著對答案的渴望。
李小白轉頭看著白風夕,眼中透著深邃的光芒,說道:“娘子,寬容可不是簡單指‘容忍他人行為’。它更深層次的含義是指承認他人的權利與自由,包容各國的理想與文化,我們不僅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他人負責啊。就像這世間萬物,各有其存在的道理,我們若不能寬容以待,隻憑一己之見去評判,那這世界便會紛爭不斷。”他的語氣有些沉重,心中對那些因不寬容而導致的紛爭感到痛心。
白風夕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夫君所言極是,可這世間之人,形形色色,要做到真正的寬容,談何容易?”她的心中有些無奈,深知人性的複雜。
“娘子,正因為不易,才更顯這寬容的珍貴啊。”李小白握住白風夕的手,感慨道,他的手溫暖而有力,傳遞著他的信念。“你看古往今來,多少戰亂紛爭,皆因人心狹隘而起。若人人都能有一顆寬容之心,那這世界將是何等美好。”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向往,仿佛看到了那個美好的世界就在眼前。
“夫君,你說這《滿朝歡》詞牌,可有什麽特別的來曆?”白風夕話題一轉,看向李小白,眼中重新燃起了好奇的火花。
李小白沉思片刻,眼神中透著思索的光芒,說道:“娘子,這《滿朝歡》詞牌,據古籍記載,其起源於唐宋時期。當時,文人雅士們常聚於一堂,或宴飲遊樂,或詩詞唱和。那是一個文化繁榮、思想碰撞的時代,充滿了歡樂與激情。這《滿朝歡》便是在那樣的氛圍中誕生的。它的格律韻律,都有著獨特的韻味,適合表達歡樂、祥和、莊重等多種情感。”他的眼中閃爍著對那個時代的向往,仿佛看到了那些文人雅士吟詩作詞的場景。
“那這詞牌在古代文學中有何地位呢?”白風夕好奇地問,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它雖不像《沁園春》《西江月》等詞牌那般廣為人知,但也有其獨特之處。許多文人用它來描繪盛大的場麵、慶祝佳節或是表達對國家、對生活的美好祝願。這詞牌就如同一條隱匿於文學長河中的溪流,雖不洶湧澎湃,卻也有著自己的靈動之美。它默默地流淌著,滋潤著那些文人墨客的心靈,為他們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表達方式。”李小白說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對《滿朝歡》詞牌的喜愛。
“那在格律上,它有什麽講究呢?”白風夕追問道,她靠近書桌,看著那紙上的詞句,眼神專注。
李小白迴到書桌旁,拿起筆,在紙上邊寫邊說:“娘子,你看,《滿朝歡》在字數上有一定要求,上下闋字數分布較為規整。平仄方麵,也有其特定規律,像這‘國際寬容,歲時銘記’,平仄相間,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節奏感。韻律上,它押的韻使得整首詞在吟唱時更加和諧動聽,猶如黃鶯出穀,餘音繞梁。這種格律的講究,就像是給詞牌穿上了一件精美的外衣,讓它更加動人。”他邊說邊比劃,眼中透著對詩詞格律的精通。
白風夕看著紙上的字,輕輕點頭,眼中露出讚歎之色,“夫君,你用這《滿朝歡》詞牌來寫國際寬容日,倒是極為貼切。這詞牌的歡快莊重之感,與這寬容日的意義相得益彰。”
“娘子慧眼。我正是覺得這《滿朝歡》能更好地表達我對國際寬容日的理解和期望。希望這寬容之念,能如這歡快的詞調一般,傳遍世間每個角落,讓人們都能心懷寬容,摒棄紛爭。”李小白微笑著說道,他的笑容中充滿了希望,仿佛看到了寬容之花在世界各地綻放。
兩人正說著,陽光已漸漸灑滿了書房。白風夕看著那滿桌的書籍,眼中透著對知識的敬重,說道:“夫君,這書中所載,皆是古今智慧。我們今日談論國際寬容日,其實在古時,亦有許多關於寬容的佳話。”
“娘子所言極是。古之仁人誌士,多有寬容大度之風範。藺相如對廉頗的寬容,成就了‘將相和’的美談,使得趙國得以安穩。你想,藺相如當時心中雖有委屈,但他為了國家大局,選擇了寬容廉頗的挑釁。他的心中定是有著對國家的大愛,對和平的向往。唐太宗李世民能容魏征之諫,開創了貞觀之治,讓百姓安居樂業。李世民作為帝王,能放下身段,接受魏征的直言不諱,這需要多麽寬廣的胸懷啊。這些故事,無不彰顯著寬容的力量。”李小白說道,眼中閃爍著光芒,對這些古人的寬容之舉深感敬佩。
“是啊,這些故事流傳千古,為後人所傳頌。可見寬容之德,無論古今,皆為世人所敬重。”白風夕感歎道,她的眼神中透著對古人美德的敬仰。
“娘子,我們也當以這些古人為榜樣,在生活中踐行寬容之道。無論是鄰裏之間,還是對待陌生人,都應以寬容之心相待。”李小白握住白風夕的手,認真地說道,他的眼神堅定,心中已下定決心要在生活中傳播寬容。
“夫君,我明白。就像我們平日裏與他人相處,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若都能換位思考,寬容對方,那便不會有那麽多矛盾了。”白風夕微笑著迴應,她的笑容溫暖而真誠,心中對寬容有了更深的理解。
“嗯,而且這寬容不僅能化解矛盾,還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當我們寬容他人時,他人亦能感受到這份善意,從而迴報以寬容和友愛。如此循環,這世間便會充滿溫暖。”李小白說道,眼神中滿是憧憬,仿佛看到了一個充滿愛與寬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