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清晨,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灑在窗前的書桌上。李小白穿著寬鬆的棉袍,坐在桌前,手指隨意地在日曆上滑動著。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臘月十六”這幾個字上,嘴角微微上揚,輕聲說道:“風夕,今天可是尾牙呢。”
白風夕端著兩杯熱氣騰騰的茶,從廚房走了過來,她將一杯茶放在李小白麵前,好奇地問道:“尾牙?這名字倒是有趣,我知道春節、中秋,這尾牙到底是個什麽節日?”
李小白笑著拉過白風夕,讓她坐在自己身邊,說道:“這尾牙啊,可是咱東南沿海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老有講究了。它起源於福建商人,每年農曆臘月十六就是尾牙。在這一天,商家行號都要備辦三牲粿合、五味碗、白斬雞等祭品去孝敬土地公呢。”
白風夕輕抿一口茶,眼中滿是好奇:“為什麽要在臘月十六這天呢?還有,這‘尾牙’的名字聽起來怪特別的,有啥來曆呀?”
李小白興致勃勃地解釋道:“每年12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閩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都叫做‘做牙’。2月二日是最初的做牙,叫‘頭牙’,而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就叫‘尾牙’啦。至於‘牙’的本義,是軍中帳前的大旗,叫‘牙旗’。以前大軍出征前,都要祭拜大旗,求個旗開得勝、一路平安,這叫‘祃牙’。後來商號沿用了這個典禮,每年過完年後第一次開市時也來個祭典,希望財源廣進、生意興旺,他們祭拜的主要就是福德正神,也就是土地公,這祭禮就被稱為‘牙祭’或者‘做牙’。”
白風夕恍然大悟,點了點頭:“原來是這樣,那這尾牙在現在都有啥活動呀?”
李小白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在台灣和福建地區,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還要在門前設長凳,供上五味碗,燒經衣、銀紙,祭拜地基主。各商家行號呢,會在今天大肆宴請員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就像福建晉江,一直都保持著尾牙日的活動。”
白風夕靠在李小白的肩頭,感慨道:“這小小的尾牙,沒想到有這麽多的故事和講究,真不愧是源遠流長的風俗。”
李小白看著窗外漸漸熱鬧起來的街道,心中湧起一股詩意,他起身走到書桌前,鋪開宣紙,揮筆寫下:
《西江月·尾牙》
臘月尾牙情厚,閩南風俗源長。
祭神祈運福盈堂,商海財湧千行。
百姓誠心敬奉,員工快意歡暢。
趕工結賬歲流蕩,收官迎新展望。
白風夕走到李小白身後,看著宣紙上的字跡,輕聲念了出來。念完後,她笑著說:“你這詩把尾牙的情景都寫活了,不過我還想好好聽聽你每一句的心思。”
李小白拉著白風夕在椅子上坐下,開始逐句解讀:“‘臘月尾牙情厚,閩南風俗源長’,‘臘月尾牙’就點明了時間是農曆臘月的尾牙日。尾牙在臘月十六,是東南沿海很重要的節日,承載著大家深厚的情感,所以說‘情厚’。‘閩南風俗源長’是強調尾牙是閩南地區由來已久的傳統風俗,它的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也是為後麵寫尾牙的活動做鋪墊。”
白風夕微微皺眉,思考了一下說:“我覺得這兩句雖然簡潔,但是一下子就讓人對尾牙有了個整體的印象,而且‘情厚’兩個字,讓人感覺到這個節日裏濃濃的人情味。那下一句‘祭神祈運福盈堂,商海財湧千行’呢?”
李小白耐心地解釋道:“‘祭神祈運福盈堂’描繪的是尾牙節最核心的活動——祭祀。人們在這一天懷著虔誠的心去祭祀神靈,就是希望好運能降臨,福氣能充滿自家的廳堂,這反映出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商海財湧千行’則是從商業的角度來說,尾牙對於商家意義重大,他們通過祭祀,祈願在商業活動中財源廣進,各行各業都能紅紅火火。這一句把尾牙和商業聯係起來,體現了這個風俗在經濟生活方麵的影響。”
白風夕輕輕點頭,眼神中透露出欣賞:“你這麽一說,我就更明白了。這祭祀不僅是一種信仰,還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那‘百姓誠心敬奉,員工快意歡暢’又該怎麽理解呢?”
李小白微笑著說:“‘百姓誠心敬奉’是接著祭祀的主題,再次強調普通百姓在尾牙節時對祭祀的真誠態度。這種誠心不隻是對傳統習俗的尊重,更是對未來生活的一種信念寄托。而‘員工快意歡暢’則是從另一個角度展現尾牙的場景。在尾牙這天,雇主會犒賞員工,員工們忙碌了一年,在這一天能參加尾牙宴,享受美食和歡樂的氛圍,自然是快意歡暢的,這也體現了尾牙節在人際交往和社會關係方麵起到的積極作用。”
白風夕靠在李小白懷裏,感慨地說:“這尾牙節還真是個能凝聚人心的節日。那最後一句‘趕工結賬歲流蕩,收官迎新展望’呢?感覺這一句很有深意。”
李小白望著窗外,緩緩說道:“‘趕工結賬歲流蕩’描述的是臘月尾牙時節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年末了,工人們忙著趕工完成最後的任務,商家也在忙著結賬清算一年的賬目。‘歲流蕩’三個字有一種時光匆匆流逝的感覺,讓人能感受到一年即將結束時的忙碌和緊張。而‘收官迎新展望’是對全詩的總結和升華。‘收官’意味著一年工作的結束,人們在完成各項事務後,就開始展望新的一年。這裏體現了一種對過去的總結和對未來的期待,傳達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也符合尾牙節作為年末節日承上啟下的特殊意義。”
白風夕聽後,眼中閃爍著光芒:“小白,你這首詩和你的解讀讓我對尾牙節有了全新的認識。這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期盼。”
李小白輕輕握住白風夕的手,說:“是啊,這些傳統節日就像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每一個都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情感。我們應該好好傳承和發揚它們。”
這時,窗外傳來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李小白和白風夕走到窗前,看到幾個孩子正在街邊放著小鞭炮,他們的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白風夕笑著說:“你看,孩子們總是這麽快樂,尾牙節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就是有好吃的,有好玩的。”
李小白點頭道:“其實,無論年齡大小,尾牙節都有著不同的意義。對於孩子們來說是歡樂,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奮鬥一年後的放鬆和對未來的憧憬,對於老年人來說,可能就是對過去歲月的迴憶和對傳統的堅守。”
白風夕轉身看著屋內,說:“要不我們也過過這個尾牙節吧,雖然我們不在福建,但也可以感受一下這個節日的氛圍。”
李小白笑著說:“好啊,我們也可以準備一些簡單的祭品,祭拜一下土地公,祈求來年平安幸福。晚上我再給你做一頓豐盛的晚餐,就當是我們的尾牙宴了。”
白風夕開心地笑了起來:“那我可得好好期待一下你的手藝了。對了,我們還可以給遠方的朋友們打個電話,分享一下尾牙節的故事。”
李小白點頭讚同:“這個主意不錯,讓更多的人了解尾牙節,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播。”
於是,在這個冬日的尾牙,李小白和白風夕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去市場買了一些新鮮的水果和糕點作為祭品,在門前簡單地擺放好,進行了一場小小的祭祀儀式。雖然沒有盛大的場麵,但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生活的敬畏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到了晚上,李小白在廚房大展身手,一道道美味的菜肴擺滿了餐桌。白風夕點亮了蠟燭,溫馨的氛圍彌漫在整個房間。兩人舉起酒杯,相視而笑。
李小白說:“風夕,在這個尾牙節,我希望我們未來的日子能像這燭光一樣,明亮而溫暖,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能攜手走過。”
白風夕眼中閃爍著淚光,輕輕碰了碰李小白的酒杯:“我也希望我們能一直這樣,珍惜每一個平凡而又美好的日子,傳承和感受這些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這個溫馨的夜晚,李小白和白風夕一邊享受著美食,一邊分享著彼此的夢想和對未來的規劃。他們的笑聲迴蕩在房間裏,也為這個傳統的尾牙節增添了一份別樣的浪漫。
白風夕端著兩杯熱氣騰騰的茶,從廚房走了過來,她將一杯茶放在李小白麵前,好奇地問道:“尾牙?這名字倒是有趣,我知道春節、中秋,這尾牙到底是個什麽節日?”
李小白笑著拉過白風夕,讓她坐在自己身邊,說道:“這尾牙啊,可是咱東南沿海地區的民間傳統節日,老有講究了。它起源於福建商人,每年農曆臘月十六就是尾牙。在這一天,商家行號都要備辦三牲粿合、五味碗、白斬雞等祭品去孝敬土地公呢。”
白風夕輕抿一口茶,眼中滿是好奇:“為什麽要在臘月十六這天呢?還有,這‘尾牙’的名字聽起來怪特別的,有啥來曆呀?”
李小白興致勃勃地解釋道:“每年12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閩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都叫做‘做牙’。2月二日是最初的做牙,叫‘頭牙’,而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就叫‘尾牙’啦。至於‘牙’的本義,是軍中帳前的大旗,叫‘牙旗’。以前大軍出征前,都要祭拜大旗,求個旗開得勝、一路平安,這叫‘祃牙’。後來商號沿用了這個典禮,每年過完年後第一次開市時也來個祭典,希望財源廣進、生意興旺,他們祭拜的主要就是福德正神,也就是土地公,這祭禮就被稱為‘牙祭’或者‘做牙’。”
白風夕恍然大悟,點了點頭:“原來是這樣,那這尾牙在現在都有啥活動呀?”
李小白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在台灣和福建地區,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還要在門前設長凳,供上五味碗,燒經衣、銀紙,祭拜地基主。各商家行號呢,會在今天大肆宴請員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就像福建晉江,一直都保持著尾牙日的活動。”
白風夕靠在李小白的肩頭,感慨道:“這小小的尾牙,沒想到有這麽多的故事和講究,真不愧是源遠流長的風俗。”
李小白看著窗外漸漸熱鬧起來的街道,心中湧起一股詩意,他起身走到書桌前,鋪開宣紙,揮筆寫下:
《西江月·尾牙》
臘月尾牙情厚,閩南風俗源長。
祭神祈運福盈堂,商海財湧千行。
百姓誠心敬奉,員工快意歡暢。
趕工結賬歲流蕩,收官迎新展望。
白風夕走到李小白身後,看著宣紙上的字跡,輕聲念了出來。念完後,她笑著說:“你這詩把尾牙的情景都寫活了,不過我還想好好聽聽你每一句的心思。”
李小白拉著白風夕在椅子上坐下,開始逐句解讀:“‘臘月尾牙情厚,閩南風俗源長’,‘臘月尾牙’就點明了時間是農曆臘月的尾牙日。尾牙在臘月十六,是東南沿海很重要的節日,承載著大家深厚的情感,所以說‘情厚’。‘閩南風俗源長’是強調尾牙是閩南地區由來已久的傳統風俗,它的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也是為後麵寫尾牙的活動做鋪墊。”
白風夕微微皺眉,思考了一下說:“我覺得這兩句雖然簡潔,但是一下子就讓人對尾牙有了個整體的印象,而且‘情厚’兩個字,讓人感覺到這個節日裏濃濃的人情味。那下一句‘祭神祈運福盈堂,商海財湧千行’呢?”
李小白耐心地解釋道:“‘祭神祈運福盈堂’描繪的是尾牙節最核心的活動——祭祀。人們在這一天懷著虔誠的心去祭祀神靈,就是希望好運能降臨,福氣能充滿自家的廳堂,這反映出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商海財湧千行’則是從商業的角度來說,尾牙對於商家意義重大,他們通過祭祀,祈願在商業活動中財源廣進,各行各業都能紅紅火火。這一句把尾牙和商業聯係起來,體現了這個風俗在經濟生活方麵的影響。”
白風夕輕輕點頭,眼神中透露出欣賞:“你這麽一說,我就更明白了。這祭祀不僅是一種信仰,還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那‘百姓誠心敬奉,員工快意歡暢’又該怎麽理解呢?”
李小白微笑著說:“‘百姓誠心敬奉’是接著祭祀的主題,再次強調普通百姓在尾牙節時對祭祀的真誠態度。這種誠心不隻是對傳統習俗的尊重,更是對未來生活的一種信念寄托。而‘員工快意歡暢’則是從另一個角度展現尾牙的場景。在尾牙這天,雇主會犒賞員工,員工們忙碌了一年,在這一天能參加尾牙宴,享受美食和歡樂的氛圍,自然是快意歡暢的,這也體現了尾牙節在人際交往和社會關係方麵起到的積極作用。”
白風夕靠在李小白懷裏,感慨地說:“這尾牙節還真是個能凝聚人心的節日。那最後一句‘趕工結賬歲流蕩,收官迎新展望’呢?感覺這一句很有深意。”
李小白望著窗外,緩緩說道:“‘趕工結賬歲流蕩’描述的是臘月尾牙時節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年末了,工人們忙著趕工完成最後的任務,商家也在忙著結賬清算一年的賬目。‘歲流蕩’三個字有一種時光匆匆流逝的感覺,讓人能感受到一年即將結束時的忙碌和緊張。而‘收官迎新展望’是對全詩的總結和升華。‘收官’意味著一年工作的結束,人們在完成各項事務後,就開始展望新的一年。這裏體現了一種對過去的總結和對未來的期待,傳達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也符合尾牙節作為年末節日承上啟下的特殊意義。”
白風夕聽後,眼中閃爍著光芒:“小白,你這首詩和你的解讀讓我對尾牙節有了全新的認識。這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期盼。”
李小白輕輕握住白風夕的手,說:“是啊,這些傳統節日就像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每一個都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情感。我們應該好好傳承和發揚它們。”
這時,窗外傳來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李小白和白風夕走到窗前,看到幾個孩子正在街邊放著小鞭炮,他們的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白風夕笑著說:“你看,孩子們總是這麽快樂,尾牙節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就是有好吃的,有好玩的。”
李小白點頭道:“其實,無論年齡大小,尾牙節都有著不同的意義。對於孩子們來說是歡樂,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奮鬥一年後的放鬆和對未來的憧憬,對於老年人來說,可能就是對過去歲月的迴憶和對傳統的堅守。”
白風夕轉身看著屋內,說:“要不我們也過過這個尾牙節吧,雖然我們不在福建,但也可以感受一下這個節日的氛圍。”
李小白笑著說:“好啊,我們也可以準備一些簡單的祭品,祭拜一下土地公,祈求來年平安幸福。晚上我再給你做一頓豐盛的晚餐,就當是我們的尾牙宴了。”
白風夕開心地笑了起來:“那我可得好好期待一下你的手藝了。對了,我們還可以給遠方的朋友們打個電話,分享一下尾牙節的故事。”
李小白點頭讚同:“這個主意不錯,讓更多的人了解尾牙節,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播。”
於是,在這個冬日的尾牙,李小白和白風夕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去市場買了一些新鮮的水果和糕點作為祭品,在門前簡單地擺放好,進行了一場小小的祭祀儀式。雖然沒有盛大的場麵,但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生活的敬畏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到了晚上,李小白在廚房大展身手,一道道美味的菜肴擺滿了餐桌。白風夕點亮了蠟燭,溫馨的氛圍彌漫在整個房間。兩人舉起酒杯,相視而笑。
李小白說:“風夕,在這個尾牙節,我希望我們未來的日子能像這燭光一樣,明亮而溫暖,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能攜手走過。”
白風夕眼中閃爍著淚光,輕輕碰了碰李小白的酒杯:“我也希望我們能一直這樣,珍惜每一個平凡而又美好的日子,傳承和感受這些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這個溫馨的夜晚,李小白和白風夕一邊享受著美食,一邊分享著彼此的夢想和對未來的規劃。他們的笑聲迴蕩在房間裏,也為這個傳統的尾牙節增添了一份別樣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