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晨曦透過淡薄的雲層,紛紛揚揚地落在小城的街巷,為這清冷的早晨添了幾分柔和的暖光。杜之甫早早地起了床,心中惦記著今日這個特殊的日子——澳門迴歸紀念日。他站在窗前,望著窗外的街道,嘴角不自覺地上揚,眼神中滿是期待與激動。片刻後,他轉身走到電話旁,拿起電話,撥通了好友李小白的號碼,電話接通的瞬間,他迫不及待地說道:“喂,小白,今兒個可是澳門迴歸 25 周年的紀念日,這可是咱中國人的大日子!咱們怎麽也得慶祝一下,下樓吃早茶,順便聊聊?”電話那頭的李小白毫不猶豫地欣然應允,聲音中透著同樣的興奮。


    不多時,兩人在樓下的茶餐廳碰麵。杜之甫遠遠地就看見了李小白,他快步迎上去,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用力地拍了拍李小白的肩膀,說道:“小白,好久不見!”李小白也笑著迴應:“之甫,今天這日子特殊,咱可得好好聊聊。”兩人找了個安靜的角落坐下,點了一壺普洱和幾籠蝦餃、叉燒包等點心。


    茶還未上桌,杜之甫便興致勃勃地開口了,他微微向前傾身,雙手交疊放在桌上,眼神中閃爍著光芒:“小白,你說這澳門迴歸 25 年了,變化可真是翻天覆地啊!當年那葡萄牙人占了澳門那麽久,咱老百姓心裏一直盼著迴歸,那滋味可不好受。如今這日子,過得是越來越有滋味了,每次想到這些,我這心裏就滿是自豪。”說著,他挺了挺胸膛,臉上露出欣慰的神情。


    李小白微微點頭,眼神中透著感慨與思索,他用手輕輕摩挲著茶杯的邊緣,緩緩說道:“是啊,之甫。這 25 年,澳門就像一顆蒙塵的明珠被重新擦拭,綻放出耀眼的光彩。你還記得當年澳門迴歸的場景嗎?”


    杜之甫靠在椅背上,仰頭看著天花板,仿佛在努力搜尋記憶中的畫麵,過了一會兒,他坐直身子,眼神變得有些濕潤:“怎麽會不記得?那 1999 年 12 月 20 日零時,五星紅旗在澳門升起,那一刻,我感覺心裏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多少人熱淚盈眶啊,我也是激動得不行。從那以後,澳門就走上了一條全新的道路,看著它越來越好,我這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這時,服務員端上了熱氣騰騰的普洱和精致的點心。李小白迴過神來,連忙給杜之甫倒了兩杯茶,遞給他一杯,接著說:“這迴歸的意義可重大了,主權移交,祖國統一,這是多少代人的心願。就像當年葡萄牙人想把澳門據為己有,從 1862 年就開始打主意,簽了些不平等條約,但咱清政府也留了心眼兒,沒讓主權徹底喪失。後來經過這麽多年的努力和抗爭,終於迎來了迴歸。每次想到這些曆史,我就覺得咱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毅和對曆史的銘記。


    杜之甫喝了口茶,夾起一個蝦餃放入口中,邊嚼邊說:“這 25 年裏,澳門的發展大家都有目共睹。經濟上騰飛了,旅遊業、娛樂業,尤其是博彩業,在‘一國兩製’的政策下發展得有條不紊。”


    一提到“一國兩製”,李小白來了精神,他放下茶杯,身體前傾,眼睛緊緊地盯著杜之甫,說道:“這‘一國兩製’真是個偉大的構想。就拿澳門的賭業來說,雖然聞名遐邇,但也一直遵循著‘兩製’的規則,監管嚴格,沒有讓它走向歪路,這才保證了澳門的穩定繁榮。這背後得有多少人的努力和付出啊,我是打心眼裏佩服。”


    杜之甫點頭稱是,他雙手抱胸,微微皺眉,若有所思地說:“沒錯,不僅經濟,文化上澳門也獨具特色。既有葡萄牙留下的葡韻風情,又有咱們中華傳統文化的底蘊,像蓮花一樣純潔堅韌。這兩種文化和諧共生,共同構成了澳門獨特的魅力。走在澳門的街頭,既能看到歐式的建築,又能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味,這種感覺真的很奇妙。”


    李小白目光炯炯,似乎在思考著什麽,片刻後,他招手叫來了服務員,要來紙筆。杜之甫好奇地看著他,挑了挑眉,問道:“小白,你這是要幹嘛?”


    李小白笑了笑,眼中閃過一絲興奮:“我突然來了靈感,想寫首詞來紀念澳門迴歸 25 周年。這麽重要的日子,我想用詩詞把我的感受表達出來。”說罷,他提筆蘸墨,在紙上寫下了《念奴嬌·賀澳門迴歸二十五周年》的標題,接著筆走龍蛇:


    “濠江波湧,念昔年風雨,殖民傷別。四百載塵煙蔽日,忍看故園啼血。九九良辰,紅旗漫卷,終把金甌挈。山河重整,喜看華夏同悅。”


    寫到這裏,李小白停了下來,抬起頭,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和忐忑,看著杜之甫:“之甫,你覺得這開篇如何?我想先寫濠江的波濤,引出往昔被殖民的歲月,讓大家感受到曾經的傷痛。但我又怕寫得不夠深刻,你給我參謀參謀。”


    杜之甫仔細看著紙上的字,微微眯起眼睛,品味了一番後說:“好啊,小白。這開篇就營造出了一種雄渾而深沉的氛圍,‘四百載塵煙蔽日,忍看故園啼血’把當年澳門人民遭受的苦難描繪得淋漓盡致,能讓讀者深切體會到迴歸的不易。我讀著都能感受到你對那段曆史的痛心和對澳門迴歸的渴望,寫得真不錯!”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讚賞和肯定。


    得到好友的認可,李小白的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深吸一口氣,繼續寫道:


    “二十五載騰飛,繁華新貌,處處皆歡悅。賭業名馳遵‘兩製’,監管嚴明如鐵。葡韻猶存,蓮香漫繞,同譜和諧闋。複興潮起,澳城長耀華月。”


    寫完後,李小白將筆擱下,長舒一口氣,臉上帶著滿足的神情:“之甫,你再看看這下闋,我想突出澳門迴歸後的繁榮以及‘一國兩製’的成功實踐,還有澳門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未來的展望。但我總覺得還可以更好,你給我說說你的看法。”


    杜之甫認真地逐句讀著,不住地點頭,他的臉上時而露出微笑,時而陷入沉思。讀完後,他抬起頭,看著李小白,眼神中滿是欽佩:“小白,你這首詞寫得太棒了!下闋的‘二十五載騰飛,繁華新貌,處處皆歡悅’簡潔有力地概括了澳門這些年的發展成果,讓人一目了然。‘賭業名馳遵‘兩製’,監管嚴明如鐵’這兩句更是點出了澳門經濟發展的關鍵,既展現了特色產業的繁榮,又強調了製度保障,很有深度。後麵的文化描寫也很生動,‘葡韻猶存,蓮香漫繞,同譜和諧闋’,讓人仿佛看到了澳門街頭巷尾兩種文化交融的畫麵,特別有畫麵感。最後的結尾‘複興潮起,澳城長耀華月’把澳門和國家的複興聯係在一起,升華了主題,寄托了美好的祝願,讀起來朗朗上口,又意味深長。我覺得這首詞已經很完美了,你真厲害!”


    李小白笑著擺擺手:“你這評價可夠高的,我也是有感而發。這澳門迴歸 25 周年,實在是有太多的故事和情感可以訴說。我就是想把我內心的感受通過詩詞表達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澳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杜之甫端起茶杯,再次望向窗外,此時陽光已經灑滿了街道,行人來來往往,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的眼神變得柔和而悠遠,輕聲說道:“小白,咱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見證了澳門的迴歸與崛起。這‘一國兩製’讓澳門有了今天的輝煌,也讓我們看到了國家的智慧和胸懷。我相信,澳門的未來會更加美好,咱們的國家也會越來越強大。”


    李小白也望向窗外,眼神中充滿了希望和憧憬:“是啊,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澳門會在祖國的懷抱裏繼續繁榮昌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就像這早茶,越品越有味,澳門的故事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精彩。”


    兩人相視而笑,又繼續探討起詞中的細節和澳門的未來,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溫暖而明亮,仿佛也在見證著他們對澳門這片土地深沉的熱愛與祝福。


    日子在茶香與詩意中緩緩流淌,而澳門的傳奇仍在續寫,在“一國兩製”的偉大旗幟下,向著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前行,它的每一步都印刻著曆史的痕跡,也承載著民族的希望,如同一首雄渾壯麗的樂章,奏響在祖國南疆的海岸線上,永不停歇,熠熠生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詩魂落魄迷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哥YYD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哥YYDS並收藏詩魂落魄迷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