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侯府和離一事牽連出了四個士族。
慶陽侯一脈徹底無用是個人都看得出來,另外三個侯爺都巴不得離他遠些,波譎雲詭的朝堂之上,誰都不想被這灘渾水給牽連。
平昌伯一脈,本就式微,如今老伯爺離世,膝下皆是年幼的子嗣,家族中也缺乏在朝堂上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在這人才輩出、競爭激烈的朝堂之上,想要再度輝煌,簡直難如登天。俊雲集的朝堂之上很難再輝煌。
而此事中的兩位女眷,雲河施家,戰功赫赫,一門忠烈,且向來老實安分。施菀帶著孩子迴了娘家,本是家族裏最受寵的嫡姑娘,落得如此下場,個個都氣憤不已。施家哪能咽下這口氣,在朝堂之上,施家義憤填膺地參了慶陽侯與沛南蔣氏一本,狀告他們傷風敗俗、有辱門風。
沛南蔣氏 “教女無方” 的名頭一壓下來,影響可不小,連身處深宮中的蔣惠妃都受到了牽連。
鍾粹宮主殿內一片狼藉,價值連城的擺件被砸得稀爛,伺候的宮人們嚇得戰戰兢兢,全都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豔妝華服的惠妃娘娘,此刻麵容扭曲,怒不可遏地怒吼道:“蠢貨!一群蠢貨!” 尖銳的聲音,仿佛要穿透這宮殿的牆壁。
泰王李承坤踏入殿門,他剛一進來,險些被破碎飛濺的瓷器碎片劃傷臉。他下意識地皺了皺眉,看著眼前混亂的場景,高聲喊道:“母妃!”
蔣惠妃見來者是自己的皇兒,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猛然伸出手,緊緊抓住了他的手臂,眼睛瞪得滾圓,神色激動地說道:“坤兒,她想害母妃,她想害你,她想害我們!” 此刻的她,情緒已經完全失控,言語中滿是恐懼與憤怒。
“母妃,你冷靜一下!” 泰王李承坤見此情景,趕忙一個眼神示意,屏退了四周的宮人。隨後,他輕輕抱住情緒偏激、渾身劇烈顫抖的蔣惠妃,耐心地安慰道:“外祖會懲治她的,父皇罰您不過是為了堵悠悠之口,母妃何必如此在意呢。”
“不!坤兒,你要坐上那把椅子,母妃才安心!”
蔣惠妃卻像是魔怔了一般,根本聽不進兒子的勸慰,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瘋狂的執念,仿佛隻有兒子登上皇位,她才能真正安心。
“母妃!” 李承坤聽到母親如此直白大膽的話語,心中一驚,趕緊打斷她,神色緊張地說道:“母妃小心隔牆有耳。” 在這深宮裏,到處都是眼線,稍有不慎,一句話就能招來殺身之禍。
“做甚阻攔,淳王無心朝政,齊願生的又是個哥兒,陛下再怎麽看重他,皇位怎可能真的傳到一個哥兒手裏,坤兒,太子之位早晚是你的啊。”
蔣惠妃依舊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她對太子之位勢在必得,在她看來,李承胤身為一個哥兒,根本沒有資格繼承皇位。
李承坤其實內心也這麽覺得,他從來沒覺得明仁帝真的會把江山社稷交到李承胤手裏。一個小哥兒能有什麽作為,到頭來還不是要和女人一樣,待在後宅裏相夫教子。
他甚至暗自揣測,父皇之所以對朝堂上的這些爭鬥不插手,就是為了看清楚朝堂上那些人的異心,好讓他即位之後,能夠輕而易舉地掃除一切障礙。
不過,他表麵上卻不動聲色,隻是不動聲色地轉移話題,說起了別的事情:“蔣家隻要沒被查出來貪墨,就還能為我所用。”
蔣惠妃聽到這裏,臉上的表情突然一僵,但她反應極快,瞬間就掩飾了過去,沒被李承坤給看到。
沒人注意的角落,一個不起眼的小宮女,趁著眾人慌亂之際,偷偷溜出了鍾粹宮,一路小跑著去了王皇後所在的坤寧宮。到了坤寧宮後,她跪在王皇後跟前,把蔣惠妃母子倆的對話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都說了出來。
王皇後聽後,倒是沒什麽太大的反應,她依舊不緊不慢地修剪著盆栽,隻是饒有興致地 “哦” 了一聲。
王皇後膝下隻有一個常寧公主,她在修養期間遭了深宮裏那些醃臢手段的迫害,從此再也無法生育。
嫁入帝王家,表麵上風光無限,實則背後的心酸與無奈隻有她自己清楚。每到夜深人靜,她獨自一人時,那些無法言說的歎息便會在空蕩蕩的宮殿裏迴蕩。
帝王敬重她,是因為她是皇後,母儀天下;帝王對她感到愧疚,也是因為她再也無法生育。
她見過帝王愛而求其全的一麵,關起門來仔細一想,所謂的愛意,也不見得有幾分真心。
鸞妃還在的時候,最喜歡來她宮裏解悶。王皇後很喜歡聽她講和瞿狀元的故事,充滿愛意的故事,仿佛能為這沉悶的後宮帶來一絲不一樣的色彩。
鸞妃走後,王皇後也大病了一場,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日子又重新變得沉悶起來,就像一潭死水,毫無波瀾。
她臨走前,特意叮囑王皇後盯牢蔣凝蘭,也就是如今的蔣惠妃,她也一直照做著,隻是萬萬沒想到,這蔣惠妃居然蠢成這樣。
小宮女走後,王皇後放下手中的剪子,微微歎了一口氣,輕諷道:“蠢貨。”
明仁帝難得來到坤寧宮,坐下來與王皇後敘話。王皇後見皇帝來了,便命人奉茶,帝後二人隨意聊了幾句家常後,便陷入了沉默。
明仁帝也沒有要走的意思,就這麽靜靜地坐著。良久,王皇後才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淡淡的哀傷:“她的祭日快要到了。”
又是一陣沉默,昏暗的燭光在微風中搖曳,映照著明仁帝的臉龐,讓人看不清他的表情,隻聽見他低沉地說:“快過年了。”
王皇後聽了明仁帝的話,微微一怔,隨即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是啊,快過年了。” 王皇後輕聲附和著,嘴角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今年的年節,宮裏怕是要比往年熱鬧些。”
“熱鬧?” 明仁帝冷笑一聲,“這宮裏的熱鬧,不過是表麵罷了。暗地裏,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在算計著。”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毫不掩飾的疲憊與厭倦,這些年在朝堂與後宮之間周旋,他早已身心俱疲。
王皇後看著明仁帝,麵上沒什麽表情。
.
近日,京都街頭巷尾都在熱議一件奇事:聽聞有個富商一路北上,所到之處,一路撒錢。這撒的錢可不是普通的銅錢,而是銀葉子和金葉子,出手之闊綽,令人咋舌。
消息迅速傳遍了四方,如今誰都知道了這事兒,引得無數人都想去城門口候著,盼望著能趁機撈上一把,發一筆橫財。
在翰林院當差的奚昀自然也聽聞了此事。他揉了揉發酸的手腕,就聽到同事們在熱烈討論。他一邊聽著,一邊感歎著這巨大的貧富差距,隨後又埋下頭去,奮筆疾書寫著公文,努力幹活,掙錢養家,他月錢都被夫郎克扣減半了。
翰林院裏現在都在說這個富商,就連姚柏都混跡其中聽了兩耳朵。
一位同事口若懸河地描述著:“據說那馬車大得能五駕齊驅,車簾用的是最好的蘇繡,繡工精細得喲,那花鳥魚蟲栩栩如生。車廂更是不得了,到處都鑲嵌著玉石,在太陽底下一閃一閃的,晃得人眼睛都睜不開。不止如此,那富商的護衛個個穿金戴銀,連馬鞍都是銀製的,乖乖,你們能想象嗎?就連那車輪子,都抹上香膏!”
奚昀原本還在埋頭工作,聽到這番描述,他抬起頭,目瞪口呆地聽著。
人怎麽能這麽有錢,連車軲轆都得抹香膏,這得講究到什麽程度啊。
“還打著一麵‘齊’字商號的旗幟,就朝著京都方向浩浩蕩蕩地過來了。” 那同事接著補充道。
汲取到關鍵信息,奚昀耳朵頓時一收,猛地轉頭,看向一旁的齊鴻之。
齊鴻之察覺到奚昀的目光,見狀這麽快被發現也瞞不過了,隻好輕咳一聲,故作鎮定地說道:“我舅舅確實比較敗家。”
奚昀:!!!
慶陽侯一脈徹底無用是個人都看得出來,另外三個侯爺都巴不得離他遠些,波譎雲詭的朝堂之上,誰都不想被這灘渾水給牽連。
平昌伯一脈,本就式微,如今老伯爺離世,膝下皆是年幼的子嗣,家族中也缺乏在朝堂上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在這人才輩出、競爭激烈的朝堂之上,想要再度輝煌,簡直難如登天。俊雲集的朝堂之上很難再輝煌。
而此事中的兩位女眷,雲河施家,戰功赫赫,一門忠烈,且向來老實安分。施菀帶著孩子迴了娘家,本是家族裏最受寵的嫡姑娘,落得如此下場,個個都氣憤不已。施家哪能咽下這口氣,在朝堂之上,施家義憤填膺地參了慶陽侯與沛南蔣氏一本,狀告他們傷風敗俗、有辱門風。
沛南蔣氏 “教女無方” 的名頭一壓下來,影響可不小,連身處深宮中的蔣惠妃都受到了牽連。
鍾粹宮主殿內一片狼藉,價值連城的擺件被砸得稀爛,伺候的宮人們嚇得戰戰兢兢,全都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豔妝華服的惠妃娘娘,此刻麵容扭曲,怒不可遏地怒吼道:“蠢貨!一群蠢貨!” 尖銳的聲音,仿佛要穿透這宮殿的牆壁。
泰王李承坤踏入殿門,他剛一進來,險些被破碎飛濺的瓷器碎片劃傷臉。他下意識地皺了皺眉,看著眼前混亂的場景,高聲喊道:“母妃!”
蔣惠妃見來者是自己的皇兒,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猛然伸出手,緊緊抓住了他的手臂,眼睛瞪得滾圓,神色激動地說道:“坤兒,她想害母妃,她想害你,她想害我們!” 此刻的她,情緒已經完全失控,言語中滿是恐懼與憤怒。
“母妃,你冷靜一下!” 泰王李承坤見此情景,趕忙一個眼神示意,屏退了四周的宮人。隨後,他輕輕抱住情緒偏激、渾身劇烈顫抖的蔣惠妃,耐心地安慰道:“外祖會懲治她的,父皇罰您不過是為了堵悠悠之口,母妃何必如此在意呢。”
“不!坤兒,你要坐上那把椅子,母妃才安心!”
蔣惠妃卻像是魔怔了一般,根本聽不進兒子的勸慰,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瘋狂的執念,仿佛隻有兒子登上皇位,她才能真正安心。
“母妃!” 李承坤聽到母親如此直白大膽的話語,心中一驚,趕緊打斷她,神色緊張地說道:“母妃小心隔牆有耳。” 在這深宮裏,到處都是眼線,稍有不慎,一句話就能招來殺身之禍。
“做甚阻攔,淳王無心朝政,齊願生的又是個哥兒,陛下再怎麽看重他,皇位怎可能真的傳到一個哥兒手裏,坤兒,太子之位早晚是你的啊。”
蔣惠妃依舊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她對太子之位勢在必得,在她看來,李承胤身為一個哥兒,根本沒有資格繼承皇位。
李承坤其實內心也這麽覺得,他從來沒覺得明仁帝真的會把江山社稷交到李承胤手裏。一個小哥兒能有什麽作為,到頭來還不是要和女人一樣,待在後宅裏相夫教子。
他甚至暗自揣測,父皇之所以對朝堂上的這些爭鬥不插手,就是為了看清楚朝堂上那些人的異心,好讓他即位之後,能夠輕而易舉地掃除一切障礙。
不過,他表麵上卻不動聲色,隻是不動聲色地轉移話題,說起了別的事情:“蔣家隻要沒被查出來貪墨,就還能為我所用。”
蔣惠妃聽到這裏,臉上的表情突然一僵,但她反應極快,瞬間就掩飾了過去,沒被李承坤給看到。
沒人注意的角落,一個不起眼的小宮女,趁著眾人慌亂之際,偷偷溜出了鍾粹宮,一路小跑著去了王皇後所在的坤寧宮。到了坤寧宮後,她跪在王皇後跟前,把蔣惠妃母子倆的對話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都說了出來。
王皇後聽後,倒是沒什麽太大的反應,她依舊不緊不慢地修剪著盆栽,隻是饒有興致地 “哦” 了一聲。
王皇後膝下隻有一個常寧公主,她在修養期間遭了深宮裏那些醃臢手段的迫害,從此再也無法生育。
嫁入帝王家,表麵上風光無限,實則背後的心酸與無奈隻有她自己清楚。每到夜深人靜,她獨自一人時,那些無法言說的歎息便會在空蕩蕩的宮殿裏迴蕩。
帝王敬重她,是因為她是皇後,母儀天下;帝王對她感到愧疚,也是因為她再也無法生育。
她見過帝王愛而求其全的一麵,關起門來仔細一想,所謂的愛意,也不見得有幾分真心。
鸞妃還在的時候,最喜歡來她宮裏解悶。王皇後很喜歡聽她講和瞿狀元的故事,充滿愛意的故事,仿佛能為這沉悶的後宮帶來一絲不一樣的色彩。
鸞妃走後,王皇後也大病了一場,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日子又重新變得沉悶起來,就像一潭死水,毫無波瀾。
她臨走前,特意叮囑王皇後盯牢蔣凝蘭,也就是如今的蔣惠妃,她也一直照做著,隻是萬萬沒想到,這蔣惠妃居然蠢成這樣。
小宮女走後,王皇後放下手中的剪子,微微歎了一口氣,輕諷道:“蠢貨。”
明仁帝難得來到坤寧宮,坐下來與王皇後敘話。王皇後見皇帝來了,便命人奉茶,帝後二人隨意聊了幾句家常後,便陷入了沉默。
明仁帝也沒有要走的意思,就這麽靜靜地坐著。良久,王皇後才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淡淡的哀傷:“她的祭日快要到了。”
又是一陣沉默,昏暗的燭光在微風中搖曳,映照著明仁帝的臉龐,讓人看不清他的表情,隻聽見他低沉地說:“快過年了。”
王皇後聽了明仁帝的話,微微一怔,隨即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是啊,快過年了。” 王皇後輕聲附和著,嘴角勉強擠出一絲笑容,“今年的年節,宮裏怕是要比往年熱鬧些。”
“熱鬧?” 明仁帝冷笑一聲,“這宮裏的熱鬧,不過是表麵罷了。暗地裏,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在算計著。”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毫不掩飾的疲憊與厭倦,這些年在朝堂與後宮之間周旋,他早已身心俱疲。
王皇後看著明仁帝,麵上沒什麽表情。
.
近日,京都街頭巷尾都在熱議一件奇事:聽聞有個富商一路北上,所到之處,一路撒錢。這撒的錢可不是普通的銅錢,而是銀葉子和金葉子,出手之闊綽,令人咋舌。
消息迅速傳遍了四方,如今誰都知道了這事兒,引得無數人都想去城門口候著,盼望著能趁機撈上一把,發一筆橫財。
在翰林院當差的奚昀自然也聽聞了此事。他揉了揉發酸的手腕,就聽到同事們在熱烈討論。他一邊聽著,一邊感歎著這巨大的貧富差距,隨後又埋下頭去,奮筆疾書寫著公文,努力幹活,掙錢養家,他月錢都被夫郎克扣減半了。
翰林院裏現在都在說這個富商,就連姚柏都混跡其中聽了兩耳朵。
一位同事口若懸河地描述著:“據說那馬車大得能五駕齊驅,車簾用的是最好的蘇繡,繡工精細得喲,那花鳥魚蟲栩栩如生。車廂更是不得了,到處都鑲嵌著玉石,在太陽底下一閃一閃的,晃得人眼睛都睜不開。不止如此,那富商的護衛個個穿金戴銀,連馬鞍都是銀製的,乖乖,你們能想象嗎?就連那車輪子,都抹上香膏!”
奚昀原本還在埋頭工作,聽到這番描述,他抬起頭,目瞪口呆地聽著。
人怎麽能這麽有錢,連車軲轆都得抹香膏,這得講究到什麽程度啊。
“還打著一麵‘齊’字商號的旗幟,就朝著京都方向浩浩蕩蕩地過來了。” 那同事接著補充道。
汲取到關鍵信息,奚昀耳朵頓時一收,猛地轉頭,看向一旁的齊鴻之。
齊鴻之察覺到奚昀的目光,見狀這麽快被發現也瞞不過了,隻好輕咳一聲,故作鎮定地說道:“我舅舅確實比較敗家。”
奚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