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之際,知府差人送來了消息,邀請此次考中秀才的傑出青俊到府上一聚。
奚昀帶來的衣衫過於簡樸,在齊鴻之提議下他花重金買了一件符合小三元形象的錦袍,料子不是最好的但也分外細膩精細,翠竹的顏色領口一圈銀邊,袖口還繡著鶴紋,穿上顯得人格外板正,俊秀非常。
果然是人靠衣裝馬靠鞍啊。
到場後落座,許多人向他們投來目光。這四位公子皆是相貌氣質出眾之人,很難不注意到,尤其齊鴻之湯均益這兩個每次揭榜都站立於樹下裝深沉雲淡風輕的人,然後打聽這兩人名次居然這麽靠前,算是被他們給裝了把大的。
“那位就是小三元奚昀了吧?穿翠綠衣衫那位。”在場有不認識奚昀的書生,悄聲問身邊的同伴。
那個同伴瞧了瞧,確切的點了頭道:“是他,沒有錯。”
聽到這番對話的書生紛紛朝那個翠綠的身影好奇的看了過去,心裏想著該如何與之交友攀談,若是和其他三位公子也交上友也是極好,畢竟在座各位都是文化人,或許能成為誌同道合的朋友。
知府等一眾大人物沒來,現在就是自由交友,擴充自己人脈的時候。
奚昀坐在齊鴻之身邊,淺淺微笑,對朝他點頭微笑的書生以示友好。
有人見奚昀性情溫潤有禮並無高傲之色,便上前攀談。
奚昀與他交談幾句,爽朗的互換了姓名,與其點頭別過,一旁人見罷也圍了上來,一時之間他們前麵突兀的多了一群人。
“哈哈,有禮有禮,都有禮。”
奚昀拿捏著分寸,不過於熱情也不過於疏遠,嘴角一直掛著一抹如沐春風般的微笑,對每一個人都報以溫潤的語氣。他臉都快笑僵了,暗道果然還是不適應這種場合,心中默默祈禱知府大人快點來。
“與他交談我竟覺得十分愜意舒坦,果然是能拿到小三元的人”一位書生朝身邊同伴說道:“氣度堪比世家大族子弟,這樣的人生於小城卻能平步青雲。”
同伴也讚同的點了點頭,道:“溫文爾雅,平易近人,我該向他學習。”
“你說得對, 我也該向他學習。”
知府大人掐著點來,在座各位連忙起身向他行禮。
“學生參見知府大人。”他們已是秀才,可以見官不拜,這是一份獨屬於他們的榮耀。
“不必多禮,都坐下吧,在座各位皆是我上淩青年才俊,上淩日後有你們我就放心了,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知府大人五十上下的年紀,留著髯須,一雙星目,是個標準的美髯公。
知府一來,一些通人情世故的書生便圍了上去,舉杯敬酒,湯均益作為知府直係下屬的兒子,率先奉上了第一杯酒。
知府笑嗬嗬的接受,並沒有多過問湯縣令而是圍繞湯均益本人誇了又誇:“有其父必有其子啊,賢侄這次考得甚好,鄉試定也能夠大放光彩。”
他沒有點破湯均益的父親是誰,但是眾人一番話聽下來都已經心中了然,這位公子來頭不小。
湯均益笑著謝過知府,又與他寒暄幾句便退了場,將機會留給別人。
奚昀見上前去敬酒的人這麽多暫時打消了念頭,何為寬是想去但是有點怵,齊鴻之就更不必說,已經拿起筷子開始吃東西了,姿態隨意,似乎並不覺得知府是個多大的官。
雖然這小子從未明說,但奚昀心中隱隱有了幾分猜測,如果真是這樣,那他確實是來頭不小。
整個大晉姓齊的富商屈指可數。
皇商麽……也是商,但齊鴻之說過他改了姓入了齊氏族譜,那他為什麽還可以參加科舉呢。
總而言之這個小子非常不簡單,若他外家真是皇商,他也真是低調到極致了,奚昀還一直以為他是首富家的旁支子弟,畢竟富可敵國的齊家主家就是手指縫裏漏點出來也能養活一個縣的人。
齊鴻之若有所感的轉過頭來,挑著一邊眉,麵上表情似乎在問他“你看我幹什麽”。
“齊兄這麽不前去敬酒,與知府接觸的機會甚少,不把握把握這個機會嗎?”奚昀笑著問道。
齊鴻之咽下口中的乳酪,緩緩說道:“你不也沒去。”
“我想去啊,可是去的人太多了。”
“那就不去。”他為自己和身邊兩個人都斟了一盞茶,道:“去了郡城會看到郡守,到了京都能看到更大的官,甚至瓊林宴上你還可以看到那位。”
奚昀若有所思:“你說的也是。”
“你說的對。”但何為寬還是站了起來,手中握著杯盞,道:“但我應該沒辦法走遠,所以我要去和知府大人客套客套。”
奚昀和齊鴻之定定的看著他,幾秒之後,齊鴻之率先笑了出來,他道:“你去罷,好好表現。”
“我去啦!”何為寬備受鼓舞,飛快跑出了自己的席位奔向高台,一個側身見縫插針的擠了進去。
過了好一會兒,知府大人經不住被眾學生輪流敬酒了,於是都讓他們入席,他起身敬了大家一杯酒。
下人開始將一道道精美的菜肴端上桌,奚昀正等著一飽口福,就在所有菜品全部擺放整齊,他正準備握筷享受美食之際,突然間聽到了知府大人點名喚他。
奚昀隻得站起身來走出席位站定在中央,恭敬行禮,並道:“學生在。”
其實,知府大人對奚昀並不陌生。早在之前的院試考試當中,他就曾站立在他眼前,但那時並未引起這個學生的半分波動,靜如沉潭,又似浩渺無垠的深淵般沉穩內斂。
此刻,隻見知府麵帶微笑,緩緩開口道:“奚昀,你的那篇院試策論可是在上淩府衙掀起了一片嘩然。”
聽聞此言,奚昀心頭猛地一震,.....是存在什麽爭議不成。
正當他心生疑慮之時,隻聽知府接著說道:“本官手下的幾位提督學政看過之後,皆對你所寫文章讚譽有加,甚至特地呈送給我閱覽。”
說話間,知府輕輕撫摸著自己下巴處的胡須,臉上依舊掛著和藹可親的笑容,繼續追問道:“你倒是膽大,不妨跟本官講講當時撰寫此文時究竟是作何考量的吧。”
麵對知府的詢問,奚昀急忙再次躬身施禮,態度越發謙遜有禮,迴應道:“學生惶恐,實在當不起大人如此誇讚。學生文章不過是將心中所想如實道出,所作皆是天下人所願。”
此言一出現場具是一片安靜,說他狂妄麽,竟以一己之書擔天下眾願,可他多麽有勇氣。
知府突然大聲笑了出來,一連說了三個“好”。
“是我上淩小三元該有的作為,本官便賜你八十兩白銀,本官期待與你同朝為官。”
同朝為官。
這是對一個剛躋身成為秀才的人的最衷心的祝福,奚昀此刻不為那八十兩銀子隻為這句話的分量而感動,他鄭重道:“多謝大人美言,多謝大人賞賜,學生定不會辜負大人心意。”
知府捋著他的一把美髯,笑意揮之不去。
以他多年為官的經驗來看,奚昀他前途是光明的,他或許能比自己走的更遠更高。
隻是他沒想到,在座各位也沒想到,這個年輕的書生,從鄉野之中走出爬到了遙不可及的位置,為大晉效忠,鞠躬盡瘁,協助開創了大晉盛世。
而這小小的宴席中,上淩府城出來的同期為官者多達七位,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上淩府,鬆水縣,洵陽村,在一片靜和中慢慢名滿天下。
奚昀帶來的衣衫過於簡樸,在齊鴻之提議下他花重金買了一件符合小三元形象的錦袍,料子不是最好的但也分外細膩精細,翠竹的顏色領口一圈銀邊,袖口還繡著鶴紋,穿上顯得人格外板正,俊秀非常。
果然是人靠衣裝馬靠鞍啊。
到場後落座,許多人向他們投來目光。這四位公子皆是相貌氣質出眾之人,很難不注意到,尤其齊鴻之湯均益這兩個每次揭榜都站立於樹下裝深沉雲淡風輕的人,然後打聽這兩人名次居然這麽靠前,算是被他們給裝了把大的。
“那位就是小三元奚昀了吧?穿翠綠衣衫那位。”在場有不認識奚昀的書生,悄聲問身邊的同伴。
那個同伴瞧了瞧,確切的點了頭道:“是他,沒有錯。”
聽到這番對話的書生紛紛朝那個翠綠的身影好奇的看了過去,心裏想著該如何與之交友攀談,若是和其他三位公子也交上友也是極好,畢竟在座各位都是文化人,或許能成為誌同道合的朋友。
知府等一眾大人物沒來,現在就是自由交友,擴充自己人脈的時候。
奚昀坐在齊鴻之身邊,淺淺微笑,對朝他點頭微笑的書生以示友好。
有人見奚昀性情溫潤有禮並無高傲之色,便上前攀談。
奚昀與他交談幾句,爽朗的互換了姓名,與其點頭別過,一旁人見罷也圍了上來,一時之間他們前麵突兀的多了一群人。
“哈哈,有禮有禮,都有禮。”
奚昀拿捏著分寸,不過於熱情也不過於疏遠,嘴角一直掛著一抹如沐春風般的微笑,對每一個人都報以溫潤的語氣。他臉都快笑僵了,暗道果然還是不適應這種場合,心中默默祈禱知府大人快點來。
“與他交談我竟覺得十分愜意舒坦,果然是能拿到小三元的人”一位書生朝身邊同伴說道:“氣度堪比世家大族子弟,這樣的人生於小城卻能平步青雲。”
同伴也讚同的點了點頭,道:“溫文爾雅,平易近人,我該向他學習。”
“你說得對, 我也該向他學習。”
知府大人掐著點來,在座各位連忙起身向他行禮。
“學生參見知府大人。”他們已是秀才,可以見官不拜,這是一份獨屬於他們的榮耀。
“不必多禮,都坐下吧,在座各位皆是我上淩青年才俊,上淩日後有你們我就放心了,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知府大人五十上下的年紀,留著髯須,一雙星目,是個標準的美髯公。
知府一來,一些通人情世故的書生便圍了上去,舉杯敬酒,湯均益作為知府直係下屬的兒子,率先奉上了第一杯酒。
知府笑嗬嗬的接受,並沒有多過問湯縣令而是圍繞湯均益本人誇了又誇:“有其父必有其子啊,賢侄這次考得甚好,鄉試定也能夠大放光彩。”
他沒有點破湯均益的父親是誰,但是眾人一番話聽下來都已經心中了然,這位公子來頭不小。
湯均益笑著謝過知府,又與他寒暄幾句便退了場,將機會留給別人。
奚昀見上前去敬酒的人這麽多暫時打消了念頭,何為寬是想去但是有點怵,齊鴻之就更不必說,已經拿起筷子開始吃東西了,姿態隨意,似乎並不覺得知府是個多大的官。
雖然這小子從未明說,但奚昀心中隱隱有了幾分猜測,如果真是這樣,那他確實是來頭不小。
整個大晉姓齊的富商屈指可數。
皇商麽……也是商,但齊鴻之說過他改了姓入了齊氏族譜,那他為什麽還可以參加科舉呢。
總而言之這個小子非常不簡單,若他外家真是皇商,他也真是低調到極致了,奚昀還一直以為他是首富家的旁支子弟,畢竟富可敵國的齊家主家就是手指縫裏漏點出來也能養活一個縣的人。
齊鴻之若有所感的轉過頭來,挑著一邊眉,麵上表情似乎在問他“你看我幹什麽”。
“齊兄這麽不前去敬酒,與知府接觸的機會甚少,不把握把握這個機會嗎?”奚昀笑著問道。
齊鴻之咽下口中的乳酪,緩緩說道:“你不也沒去。”
“我想去啊,可是去的人太多了。”
“那就不去。”他為自己和身邊兩個人都斟了一盞茶,道:“去了郡城會看到郡守,到了京都能看到更大的官,甚至瓊林宴上你還可以看到那位。”
奚昀若有所思:“你說的也是。”
“你說的對。”但何為寬還是站了起來,手中握著杯盞,道:“但我應該沒辦法走遠,所以我要去和知府大人客套客套。”
奚昀和齊鴻之定定的看著他,幾秒之後,齊鴻之率先笑了出來,他道:“你去罷,好好表現。”
“我去啦!”何為寬備受鼓舞,飛快跑出了自己的席位奔向高台,一個側身見縫插針的擠了進去。
過了好一會兒,知府大人經不住被眾學生輪流敬酒了,於是都讓他們入席,他起身敬了大家一杯酒。
下人開始將一道道精美的菜肴端上桌,奚昀正等著一飽口福,就在所有菜品全部擺放整齊,他正準備握筷享受美食之際,突然間聽到了知府大人點名喚他。
奚昀隻得站起身來走出席位站定在中央,恭敬行禮,並道:“學生在。”
其實,知府大人對奚昀並不陌生。早在之前的院試考試當中,他就曾站立在他眼前,但那時並未引起這個學生的半分波動,靜如沉潭,又似浩渺無垠的深淵般沉穩內斂。
此刻,隻見知府麵帶微笑,緩緩開口道:“奚昀,你的那篇院試策論可是在上淩府衙掀起了一片嘩然。”
聽聞此言,奚昀心頭猛地一震,.....是存在什麽爭議不成。
正當他心生疑慮之時,隻聽知府接著說道:“本官手下的幾位提督學政看過之後,皆對你所寫文章讚譽有加,甚至特地呈送給我閱覽。”
說話間,知府輕輕撫摸著自己下巴處的胡須,臉上依舊掛著和藹可親的笑容,繼續追問道:“你倒是膽大,不妨跟本官講講當時撰寫此文時究竟是作何考量的吧。”
麵對知府的詢問,奚昀急忙再次躬身施禮,態度越發謙遜有禮,迴應道:“學生惶恐,實在當不起大人如此誇讚。學生文章不過是將心中所想如實道出,所作皆是天下人所願。”
此言一出現場具是一片安靜,說他狂妄麽,竟以一己之書擔天下眾願,可他多麽有勇氣。
知府突然大聲笑了出來,一連說了三個“好”。
“是我上淩小三元該有的作為,本官便賜你八十兩白銀,本官期待與你同朝為官。”
同朝為官。
這是對一個剛躋身成為秀才的人的最衷心的祝福,奚昀此刻不為那八十兩銀子隻為這句話的分量而感動,他鄭重道:“多謝大人美言,多謝大人賞賜,學生定不會辜負大人心意。”
知府捋著他的一把美髯,笑意揮之不去。
以他多年為官的經驗來看,奚昀他前途是光明的,他或許能比自己走的更遠更高。
隻是他沒想到,在座各位也沒想到,這個年輕的書生,從鄉野之中走出爬到了遙不可及的位置,為大晉效忠,鞠躬盡瘁,協助開創了大晉盛世。
而這小小的宴席中,上淩府城出來的同期為官者多達七位,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上淩府,鬆水縣,洵陽村,在一片靜和中慢慢名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