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軍工複合體思想雛形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作者:藍天冰牛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有一個更大的作用?
夏原吉詫異的看著陳羽,耐心等著陳羽的下文。
隻見陳羽緩緩開口道:
“既然軍火成為了一件商品,那麽隻要是商品進入市場都將遵循供需關係,而這供需關係則代表了大明可以獲利的程度,如果運用得好那大明單靠每一年的軍火貿易,就可以賺取國庫一年甚至更多的賦稅。”
“要知道世界上不是每一個地區都會誕生一個能夠六合一統的始皇帝,所以放眼全球,大部分的地區都是常年不斷征伐的小國,就拿大明的南邊國家舉例,小國的數量足足有十幾個。”
“那麽對於這些林林總總的小國,由於沒有經受過書同文的洗禮,所以宗教和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文化差異不同自然也就導致了社會製度不同,在此基礎上的領土爭端就會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而如今隨著他們造船業的發達,也將導致海上貿易中路線和資源競爭非常激烈,直到最後為了競爭也將爆發衝突。”
陳羽說到這裏頓了頓,伸出了兩根手指頭,
“而這供需關係有兩種:可以自然產生;也可以人為幹預!”
“自然產生就是之前說的那第一種,戶部聯合兵部、工部將每一年積壓淘汰的廢舊軍火販賣到這些小國,當然海上絲綢之路如果擴展,那麽當然也可以賣到全世界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
“這些國家存在著外部矛盾,為了提升自身國防實力,多多少少都會購買一些,這種辦法雖可以賺取錢財,但終究太少。”
此話一出,
夏原吉咂了咂嘴,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這錢還少?
這個辦法實施後,自己終於可以不再為軍費開支發愁了,畢竟這一塊的消耗實在太大。
如今已經想出了他國分攤的好計策,按照陳羽的說法,等到鄭和開辟海上絲綢之路後,大明的軍火財政又會有許多國家來送錢。
這些夏原吉已經很滿足了。
總比他東摳下來一點,西擠出來一點,最終拚湊到軍費開支,要好太多了。
可這陳羽還不滿足,竟還嫌少?
但如果能有更賺錢的辦法,那自己以後豈不是再也不用因錢的事情,為軍費發愁了?
於是陳羽在夏原吉一臉期待的目光中,開口道:
“第二種人為幹預從而製造地區衝突,那簡直就是想要賺多少就有多少,甚至可以間接的榨幹一個國家的財富!”
“而要想實現第二種的前提就是贈送軍火,免費的東西才是最貴的放在任何地方都適用。想要打破一個地區的平衡很簡單,那就向該地區其中一個國家單方麵輸送軍火,如此做後,這個地方自然就會爆發戰爭。”
“要知道軍火可是消耗品,戰爭來臨的時候,無疑就是軍火需求暴增的時候,而在此期間大明同樣掌控了該地區的停火能力。畢竟最終決定勝負的很大一定程度,還是在大明販賣的軍火輸出上,也就是看大明這個錢想要賺多久,賺多少!”
軍火貿易運用的好,那就是獨霸全球的的暴力機構。
通過軍火製造地區衝突,最後再用軍火收割其他國家的資產。
雖套路猥瑣,但屢試不爽!
畢竟戰亂中的最大受益者,一定是‘軍火商’。
二十一世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武器販賣和轉讓,被視為重要的外交政策工具!
簡單理解,
那就是軍火銷售不僅是一種商業行為,更能直接影響地區的安全局勢。
說白了就是想讓哪亂,哪兒就會出現軍火商的軍火。
但是產生這一條件的前提是軍火商擁有碾壓級別的實力,這樣才可以完成這樣的交易。
而永樂時期的大明,放眼整個世界綜合國力斷層第一。
按照後世的話來說,就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
…
夏原吉聽著陳羽的這一番話,表情也是嚴肅起來。
他現在已經不認為這是一場關於廢舊武器處理的問題了,而是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外交手段,這種事情如果運用好的話,那麽以後大明就掌握了發動戰爭的權力!
這種事情本來應該掌握在交戰國雙方,可如今卻因軍火貿易,被掌握在來大明手中。
這聽起來著實有些荒謬。
可按照陳羽的說法,還真有可能實現。
畢竟,白送武器你不要?
那好,我立馬轉身送給你的周遭國家,你敢保證周遭國家實力強大後不會對你發起進攻?
就拿大明舉例,南邊同樣有許多國家,可卻一直安分守己,並沒有像漠北一樣,對大明侵襲。
這是因為南邊國家友善?
當然不是。
夏原吉雖是戶部尚書,可對於這麽簡單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還是很清楚。
產生這樣的原因隻有一個,那麽就是他們的實力加起來也遠遠不如大明!
如果不是他們那地區貧瘠,大明的鐵騎早就蕩平過去了。
所以當接受大明軍火的一方強大之後,戰爭必然如期而至。
而這樣的一場戰爭要打多久,則是由打破平衡的人決定,畢竟誰要是占了上風,那麽就對占據上風的一方武器貿易少做一點,另一方多做一點。
通過外力強行平衡。
也就是說戰爭打的越久,隨著戰爭中軍火的消耗大明賺的錢也自然越多。
這樣的計策實在太大了,夏原吉可拍板決定不了。
他挺直了腰杆,保持工作時的狀態,將陳羽說的一番話在腦海中過了一遍,爭取能夠做到迴去之後一字不差的全權稟報給朱棣。
夏原吉本身就是一個記憶力不錯的人,在沉吟了半盞酒的時間後,才開口說道:
“掌櫃的,如此說來,如果大明戶部能夠按照這樣的貿易辦法去處理,將這些廢舊的武器賣給小國,就可以用賺來的錢打造新的裝備來武裝大明士卒。”
“同時還能夠借著軍火貿易來攪動各方局勢,從而讓大明成為一個暗中的巨大受益者!”
陳羽點了點頭,肯定的說道:
“不錯,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工部不僅是一個高消費部門,其實還是一個極具潛力的賺錢部門。”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許多事情都是相對存在。
就比如戰爭有多燒錢,相應的就會有多賺錢。
美國作為二十一世紀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戰爭販子稱號蓋在身上已經很多年了。
而在這之前美國隻是一個小小的國家,那麽一個小國如何成為後來的超級大國?
秘訣就是:
保持中立,兩頭發財!
一戰,美國中立,使得戰爭期間的歐洲各國紛紛向美國借錢。戰爭結束後,英法兩國欠下了美國巨額的債務,直接導致這兩個老牌強國被掏空國庫。然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這樣的情景再現,直接讓美國成為了世界最富有的國家。
而如今如果大明走上了這樣的賺錢道路,那麽對於此時的霸主大明,將會變得更加強大。
無人再可以撼動其霸主地位。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就是鄭和大航海藍圖布局能夠成功!
“陳兄弟,你的才識遠在我之上,我敬你一杯。”
讓夏原吉說出一番吹噓的話,還是比較難的。
畢竟他這種人就是不善於交際,而將所有的技能點數都加在了工作上,而也恰恰是他的這種性格,才會讓洪武帝、永樂帝包括大明後兩代皇帝對他如此放心。
夏原吉一口幹了之後,舒坦的吐出一口濁氣。
哪怕如此,也壓不住他那因激動而撲通撲通小心髒的跳動。
他真沒想到,一件軍火貿易不僅牽扯到巨大利益的同時,也牽扯了巨大的政治。
這樣的計策如果不是陳羽提出來,夏原吉自認無論如何自身也想不出來。
不僅是他,恐怕整個滿朝文武也想不出來。
這倒不是說他們愚蠢,而是他們的思想受到了曆史的局限性。
腦海中哪怕想到了軍火貿易,可能也會第一時間否定,畢竟販賣大明軍火就意味著與敵國勾結。
估計也隻有陳羽這樣的謫仙人,才能在思想上別出心裁的想出與小國販賣軍火生意。
這裏麵的可行性,夏原吉認為很高。
他心中已經暗自下定決心,待會迴去之後就將此事立馬寫奏疏呈給朱棣,趁著各國使臣在京師做貿易的還未離去,可以在這段時間開啟大明第一批國與國軍火貿易的先河!
夏原吉詫異的看著陳羽,耐心等著陳羽的下文。
隻見陳羽緩緩開口道:
“既然軍火成為了一件商品,那麽隻要是商品進入市場都將遵循供需關係,而這供需關係則代表了大明可以獲利的程度,如果運用得好那大明單靠每一年的軍火貿易,就可以賺取國庫一年甚至更多的賦稅。”
“要知道世界上不是每一個地區都會誕生一個能夠六合一統的始皇帝,所以放眼全球,大部分的地區都是常年不斷征伐的小國,就拿大明的南邊國家舉例,小國的數量足足有十幾個。”
“那麽對於這些林林總總的小國,由於沒有經受過書同文的洗禮,所以宗教和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文化差異不同自然也就導致了社會製度不同,在此基礎上的領土爭端就會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而如今隨著他們造船業的發達,也將導致海上貿易中路線和資源競爭非常激烈,直到最後為了競爭也將爆發衝突。”
陳羽說到這裏頓了頓,伸出了兩根手指頭,
“而這供需關係有兩種:可以自然產生;也可以人為幹預!”
“自然產生就是之前說的那第一種,戶部聯合兵部、工部將每一年積壓淘汰的廢舊軍火販賣到這些小國,當然海上絲綢之路如果擴展,那麽當然也可以賣到全世界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
“這些國家存在著外部矛盾,為了提升自身國防實力,多多少少都會購買一些,這種辦法雖可以賺取錢財,但終究太少。”
此話一出,
夏原吉咂了咂嘴,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這錢還少?
這個辦法實施後,自己終於可以不再為軍費開支發愁了,畢竟這一塊的消耗實在太大。
如今已經想出了他國分攤的好計策,按照陳羽的說法,等到鄭和開辟海上絲綢之路後,大明的軍火財政又會有許多國家來送錢。
這些夏原吉已經很滿足了。
總比他東摳下來一點,西擠出來一點,最終拚湊到軍費開支,要好太多了。
可這陳羽還不滿足,竟還嫌少?
但如果能有更賺錢的辦法,那自己以後豈不是再也不用因錢的事情,為軍費發愁了?
於是陳羽在夏原吉一臉期待的目光中,開口道:
“第二種人為幹預從而製造地區衝突,那簡直就是想要賺多少就有多少,甚至可以間接的榨幹一個國家的財富!”
“而要想實現第二種的前提就是贈送軍火,免費的東西才是最貴的放在任何地方都適用。想要打破一個地區的平衡很簡單,那就向該地區其中一個國家單方麵輸送軍火,如此做後,這個地方自然就會爆發戰爭。”
“要知道軍火可是消耗品,戰爭來臨的時候,無疑就是軍火需求暴增的時候,而在此期間大明同樣掌控了該地區的停火能力。畢竟最終決定勝負的很大一定程度,還是在大明販賣的軍火輸出上,也就是看大明這個錢想要賺多久,賺多少!”
軍火貿易運用的好,那就是獨霸全球的的暴力機構。
通過軍火製造地區衝突,最後再用軍火收割其他國家的資產。
雖套路猥瑣,但屢試不爽!
畢竟戰亂中的最大受益者,一定是‘軍火商’。
二十一世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武器販賣和轉讓,被視為重要的外交政策工具!
簡單理解,
那就是軍火銷售不僅是一種商業行為,更能直接影響地區的安全局勢。
說白了就是想讓哪亂,哪兒就會出現軍火商的軍火。
但是產生這一條件的前提是軍火商擁有碾壓級別的實力,這樣才可以完成這樣的交易。
而永樂時期的大明,放眼整個世界綜合國力斷層第一。
按照後世的話來說,就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
…
夏原吉聽著陳羽的這一番話,表情也是嚴肅起來。
他現在已經不認為這是一場關於廢舊武器處理的問題了,而是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外交手段,這種事情如果運用好的話,那麽以後大明就掌握了發動戰爭的權力!
這種事情本來應該掌握在交戰國雙方,可如今卻因軍火貿易,被掌握在來大明手中。
這聽起來著實有些荒謬。
可按照陳羽的說法,還真有可能實現。
畢竟,白送武器你不要?
那好,我立馬轉身送給你的周遭國家,你敢保證周遭國家實力強大後不會對你發起進攻?
就拿大明舉例,南邊同樣有許多國家,可卻一直安分守己,並沒有像漠北一樣,對大明侵襲。
這是因為南邊國家友善?
當然不是。
夏原吉雖是戶部尚書,可對於這麽簡單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還是很清楚。
產生這樣的原因隻有一個,那麽就是他們的實力加起來也遠遠不如大明!
如果不是他們那地區貧瘠,大明的鐵騎早就蕩平過去了。
所以當接受大明軍火的一方強大之後,戰爭必然如期而至。
而這樣的一場戰爭要打多久,則是由打破平衡的人決定,畢竟誰要是占了上風,那麽就對占據上風的一方武器貿易少做一點,另一方多做一點。
通過外力強行平衡。
也就是說戰爭打的越久,隨著戰爭中軍火的消耗大明賺的錢也自然越多。
這樣的計策實在太大了,夏原吉可拍板決定不了。
他挺直了腰杆,保持工作時的狀態,將陳羽說的一番話在腦海中過了一遍,爭取能夠做到迴去之後一字不差的全權稟報給朱棣。
夏原吉本身就是一個記憶力不錯的人,在沉吟了半盞酒的時間後,才開口說道:
“掌櫃的,如此說來,如果大明戶部能夠按照這樣的貿易辦法去處理,將這些廢舊的武器賣給小國,就可以用賺來的錢打造新的裝備來武裝大明士卒。”
“同時還能夠借著軍火貿易來攪動各方局勢,從而讓大明成為一個暗中的巨大受益者!”
陳羽點了點頭,肯定的說道:
“不錯,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工部不僅是一個高消費部門,其實還是一個極具潛力的賺錢部門。”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許多事情都是相對存在。
就比如戰爭有多燒錢,相應的就會有多賺錢。
美國作為二十一世紀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戰爭販子稱號蓋在身上已經很多年了。
而在這之前美國隻是一個小小的國家,那麽一個小國如何成為後來的超級大國?
秘訣就是:
保持中立,兩頭發財!
一戰,美國中立,使得戰爭期間的歐洲各國紛紛向美國借錢。戰爭結束後,英法兩國欠下了美國巨額的債務,直接導致這兩個老牌強國被掏空國庫。然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這樣的情景再現,直接讓美國成為了世界最富有的國家。
而如今如果大明走上了這樣的賺錢道路,那麽對於此時的霸主大明,將會變得更加強大。
無人再可以撼動其霸主地位。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就是鄭和大航海藍圖布局能夠成功!
“陳兄弟,你的才識遠在我之上,我敬你一杯。”
讓夏原吉說出一番吹噓的話,還是比較難的。
畢竟他這種人就是不善於交際,而將所有的技能點數都加在了工作上,而也恰恰是他的這種性格,才會讓洪武帝、永樂帝包括大明後兩代皇帝對他如此放心。
夏原吉一口幹了之後,舒坦的吐出一口濁氣。
哪怕如此,也壓不住他那因激動而撲通撲通小心髒的跳動。
他真沒想到,一件軍火貿易不僅牽扯到巨大利益的同時,也牽扯了巨大的政治。
這樣的計策如果不是陳羽提出來,夏原吉自認無論如何自身也想不出來。
不僅是他,恐怕整個滿朝文武也想不出來。
這倒不是說他們愚蠢,而是他們的思想受到了曆史的局限性。
腦海中哪怕想到了軍火貿易,可能也會第一時間否定,畢竟販賣大明軍火就意味著與敵國勾結。
估計也隻有陳羽這樣的謫仙人,才能在思想上別出心裁的想出與小國販賣軍火生意。
這裏麵的可行性,夏原吉認為很高。
他心中已經暗自下定決心,待會迴去之後就將此事立馬寫奏疏呈給朱棣,趁著各國使臣在京師做貿易的還未離去,可以在這段時間開啟大明第一批國與國軍火貿易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