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日不落帝國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作者:藍天冰牛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羽道:“那肯定是真的,不然倭寇是怎麽來到大明的?”
朱棣繼續追問道:“可是有時候7月份倭寇也會出現。”
陳羽道:“都說了這隻是自然氣候所形成的災害,他們對於海域的氣象有一定了解,可以根據雲的形狀去判斷是否出現所謂怪風。”
想到這裏陳羽就感覺元朝敗的是真憋屈。
那種猛烈的台風,哪怕7月份左右出現的幾率會高一點,但也是一種偶然現象。
而元朝兩次出海都碰到了,真也隻能說是背到家了。
陳羽長歎一聲,無奈的說道:
“唉,倘若今天我是與當今的永樂帝交談,我還會建議他趁著倭寇心中,以為神風能庇佑島國而放鬆警惕之際,讓大明偽裝成倭寇商隊登陸,然後趁其不備以最小的傷亡攻克倭寇,雖然讓倭寇兩班倒,沒日沒夜的給大明挖銀礦。”
倭寇所在的島國,雖然地震頻發,資源匱乏。
但是海上的地理位置極好。
如果占領,那麽以後再也不會有封鎖華夏的第一島鏈。
有的隻有華夏第一神盾!
朱棣聽著雙眸頓時一亮,就差沒有拍著桌子大聲吼道:
老子就是永樂帝。
陳羽剛剛講解的台風形成原理與什麽地理包括亞熱帶低氣壓,他沒有聽懂。
但是總結下來,避開七月份左右的天氣就可以得到銀礦,他聽懂了。
接下來就是要動刀兵了。
陳羽說的計策不錯,那些倭寇不是以為什麽狗屁神風可以保護他們嗎?!
輕敵可是戰場大忌。
這樣的局麵,對於明軍來說勝負已經沒有懸念了。
而最後唯一要解決的就是一點:
開戰理由!
華夏出兵,從來都講求一個師出有名。
總不可能是打著為大明開采銀礦出兵吧!
寒磣!
那大明周邊的國家,都會將大明當成強盜!
這樣的話,也不利於以後大明與周邊國家做貿易。
朱棣可沒有忘記陳羽所說,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條長久買賣。
要是打著幫元朝找場子出兵……
那不是變相讓大明承認元朝正統。
絕對不行。
至於大明海疆常年被倭寇偽裝的強盜騷擾,這些都沒有什麽實質性證據。
不好定性。
該找個什麽理由呢?
等等……
朱棣微微頷首看著陳羽,在自己麵前不就有一個現成的大才。
在陳羽將神風的真實剝開之後,朱棣此時對陳羽那是徹底信服。
朱棣臉上帶著笑容,對著陳羽問道:
“掌櫃的,恐怕你就算告訴了永樂帝大明,也沒有辦法直接對倭寇動手。”
“畢竟華夏自古以來講究師出有名,總得有個理由不是?”
陳羽看了一眼滿臉期待看著他的老朱,與自從聽到能夠奪取百萬噸級別銀礦,就樂的合不攏嘴的老夏。
果然,商人就是商人。
要是人家永樂帝,估計知道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會去翻找史書。
從蛛絲馬跡中找到開戰理由。
就像朱棣攻打漠北,有次對麵已經服了。
但是朱棣迴頭就找了一個一千多年前,漢高祖劉邦被圍困白登山的事情。
打著為劉邦報仇的旗號,再次找漠北算賬。
陳羽想了想,準備給自己倒上一杯酒。
這個時候,夏原吉眼疾手快,立馬殷勤的站起身來,拿起酒壇給陳羽倒滿了一杯。
夏原吉這一舉動,看的朱棣都驚掉了下巴。
老頑固也有這樣一麵?
陳羽笑著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隨後說道:
“開戰的理由實在太簡單了,就比如秦朝始皇帝與徐福的故事,你們都知道吧?”
朱棣點了點頭,始皇帝死後,他的功績雖然被儒家抹黑,但是對於出身在帝王家的朱棣來說,清楚的知道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道理。
他也知道如果沒有始皇帝,目前的大明絕不會有今天遼闊的疆域。
始皇帝是被後世所有掌權者都認可的皇帝,畢竟不認可的掌權者,都被其他勢力崛起的過程吞並了。
陳羽繼續說道:
“徐福當年受始皇召命,前往蓬萊仙島尋求所謂長生藥,且攜帶三千童男童女。”
“可是最後始皇到死,也沒有等來徐福的長生藥。”
“要知道始皇帝值壯時身體就每況愈下,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原因,無非就是常年吃徐福走之前煉製的丹藥,那種東西蘊含劇毒,這也是後世沒有任何皇帝在服用長生藥的原因,知道那些東西是虛假的。”
“可這件事與倭寇有什麽關係?”
朱棣疑惑的問道。
陳羽歎息一聲,道:
“關係可太大了,徐福根本不可能找到什麽狗屁蓬萊仙島,畢竟那種東西根本不存在。”
陳羽看著老朱問道:“可既然不存在,那麽徐福會去哪呢?!”
“倭寇所在的島國?!”朱棣脫口而出。
這實在太好猜了。
根據大秦當時的造船技術,根本無法做到遠距離航行。
蓬萊仙島與倭寇所在的島國,高度契合。
朱棣皺眉,他心中想到了一件不好的事情。
要知道當初徐福可是船上,可是攜帶了三千名童男童女。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說……
陳羽點了點頭:
“不錯,隻能是倭寇所在的島國,這也說明那什麽狗屁的神風,根本不存在。”
“徐福欺騙了始皇帝,根本沒有什麽不死藥,這是欺君之罪!而且徐福為始皇帝煉製的丹藥更是毒藥,這是謀逆之罪。”
“恕罪並罰,徐福當誅十族。”
朱棣微微皺眉說道:“可徐福都死一千多年了。”
陳羽點了點頭道:“老朱,前有伍子胥為報仇掘墓鞭屍一事,今為什麽大明不能有幫始皇報仇,去倭寇刨徐福之墓鞭屍之事!”
“始皇帝可是所有帝王真正的開端,正統中的正統,誰要是不承認始皇帝,也就變相的不承認自己的正統性。”
“那老朱你來說一下,你要是永樂帝的話,你該不該幫始皇帝報仇!”
“嘶!”
朱棣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個出師……實在太有名了。
身為後世帝王,為六合一統的始皇帝報仇,很合理。
這個計謀稱可以說是一條陽謀,大明拿出這個理由出兵倭寇。
倭寇連自證的機會都沒有。
一千多年前的事情,你要是能給證明,那麽朱棣還真挺佩服。
如果證明不了,那不好意思,你們的所有土地,大明接管了。
大明想在哪裏挖,就在哪裏挖。
至於挖到的是銀礦,還是徐福的墓。
一切全憑天意。
不服!那就看誰的拳頭大了!
“掌櫃的,這個辦法好啊!”
朱棣心情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舒暢,好像看見銀礦在向自己招手。
十幾年了,
自己這個皇帝,終於可以體驗一把富裕的感覺。
陳羽咂了咂嘴:“老朱,永樂帝各方麵能力確實沒得說,就偏偏國家財政是硬傷。”
“永樂帝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要是永樂帝得到這樣一座銀礦,然後再來一個全球殖民,估計以後整個世界都隻能講漢語!”
陳羽一想起小時候學習英語背單詞,那種背了就忘忘了繼續背的痛苦循環,現在迴想起來還有一種記憶猶新的感覺。
根據專家所說,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沒有之一。
就應該讓那些老外也嚐嚐學習語言帶來的痛苦。
說不定以後學習資料的時候,也沒有語言障礙。
不至於每次隻能聽懂幾句。
…
朱棣現在對陳羽口中的全球殖民, 已不再陌生。
知道這隻是用全球資源,來供養大明的政策。
以後他一定會實施。
隻是,他有些搞不懂為什麽陳羽好像對全球殖民……
有一股特別的……執念!
朱棣心情大好,對著陳羽說道:
“掌櫃的,你放心,大明殖民的道路,很快就會開始。”
可不是嗎,朱棣已經等著迴去就召見朱高煦商談如何建立‘永樂公司’的事情。
估計不出意外,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事情,十天之後就可以進行。
陳羽本來借著酒勁,暢享著大明拳打約翰牛腳踢白頭鷹的場景,聽見老朱的話,突然打破幻想,沮喪起來,沒好氣的說:
“你咋不說大明過幾年成為日不落帝國?!!”
“日不落……帝國?”朱棣低聲又念叨了幾句:
“日不落的……帝國?!”
朱棣繼續追問道:“可是有時候7月份倭寇也會出現。”
陳羽道:“都說了這隻是自然氣候所形成的災害,他們對於海域的氣象有一定了解,可以根據雲的形狀去判斷是否出現所謂怪風。”
想到這裏陳羽就感覺元朝敗的是真憋屈。
那種猛烈的台風,哪怕7月份左右出現的幾率會高一點,但也是一種偶然現象。
而元朝兩次出海都碰到了,真也隻能說是背到家了。
陳羽長歎一聲,無奈的說道:
“唉,倘若今天我是與當今的永樂帝交談,我還會建議他趁著倭寇心中,以為神風能庇佑島國而放鬆警惕之際,讓大明偽裝成倭寇商隊登陸,然後趁其不備以最小的傷亡攻克倭寇,雖然讓倭寇兩班倒,沒日沒夜的給大明挖銀礦。”
倭寇所在的島國,雖然地震頻發,資源匱乏。
但是海上的地理位置極好。
如果占領,那麽以後再也不會有封鎖華夏的第一島鏈。
有的隻有華夏第一神盾!
朱棣聽著雙眸頓時一亮,就差沒有拍著桌子大聲吼道:
老子就是永樂帝。
陳羽剛剛講解的台風形成原理與什麽地理包括亞熱帶低氣壓,他沒有聽懂。
但是總結下來,避開七月份左右的天氣就可以得到銀礦,他聽懂了。
接下來就是要動刀兵了。
陳羽說的計策不錯,那些倭寇不是以為什麽狗屁神風可以保護他們嗎?!
輕敵可是戰場大忌。
這樣的局麵,對於明軍來說勝負已經沒有懸念了。
而最後唯一要解決的就是一點:
開戰理由!
華夏出兵,從來都講求一個師出有名。
總不可能是打著為大明開采銀礦出兵吧!
寒磣!
那大明周邊的國家,都會將大明當成強盜!
這樣的話,也不利於以後大明與周邊國家做貿易。
朱棣可沒有忘記陳羽所說,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條長久買賣。
要是打著幫元朝找場子出兵……
那不是變相讓大明承認元朝正統。
絕對不行。
至於大明海疆常年被倭寇偽裝的強盜騷擾,這些都沒有什麽實質性證據。
不好定性。
該找個什麽理由呢?
等等……
朱棣微微頷首看著陳羽,在自己麵前不就有一個現成的大才。
在陳羽將神風的真實剝開之後,朱棣此時對陳羽那是徹底信服。
朱棣臉上帶著笑容,對著陳羽問道:
“掌櫃的,恐怕你就算告訴了永樂帝大明,也沒有辦法直接對倭寇動手。”
“畢竟華夏自古以來講究師出有名,總得有個理由不是?”
陳羽看了一眼滿臉期待看著他的老朱,與自從聽到能夠奪取百萬噸級別銀礦,就樂的合不攏嘴的老夏。
果然,商人就是商人。
要是人家永樂帝,估計知道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會去翻找史書。
從蛛絲馬跡中找到開戰理由。
就像朱棣攻打漠北,有次對麵已經服了。
但是朱棣迴頭就找了一個一千多年前,漢高祖劉邦被圍困白登山的事情。
打著為劉邦報仇的旗號,再次找漠北算賬。
陳羽想了想,準備給自己倒上一杯酒。
這個時候,夏原吉眼疾手快,立馬殷勤的站起身來,拿起酒壇給陳羽倒滿了一杯。
夏原吉這一舉動,看的朱棣都驚掉了下巴。
老頑固也有這樣一麵?
陳羽笑著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隨後說道:
“開戰的理由實在太簡單了,就比如秦朝始皇帝與徐福的故事,你們都知道吧?”
朱棣點了點頭,始皇帝死後,他的功績雖然被儒家抹黑,但是對於出身在帝王家的朱棣來說,清楚的知道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道理。
他也知道如果沒有始皇帝,目前的大明絕不會有今天遼闊的疆域。
始皇帝是被後世所有掌權者都認可的皇帝,畢竟不認可的掌權者,都被其他勢力崛起的過程吞並了。
陳羽繼續說道:
“徐福當年受始皇召命,前往蓬萊仙島尋求所謂長生藥,且攜帶三千童男童女。”
“可是最後始皇到死,也沒有等來徐福的長生藥。”
“要知道始皇帝值壯時身體就每況愈下,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原因,無非就是常年吃徐福走之前煉製的丹藥,那種東西蘊含劇毒,這也是後世沒有任何皇帝在服用長生藥的原因,知道那些東西是虛假的。”
“可這件事與倭寇有什麽關係?”
朱棣疑惑的問道。
陳羽歎息一聲,道:
“關係可太大了,徐福根本不可能找到什麽狗屁蓬萊仙島,畢竟那種東西根本不存在。”
陳羽看著老朱問道:“可既然不存在,那麽徐福會去哪呢?!”
“倭寇所在的島國?!”朱棣脫口而出。
這實在太好猜了。
根據大秦當時的造船技術,根本無法做到遠距離航行。
蓬萊仙島與倭寇所在的島國,高度契合。
朱棣皺眉,他心中想到了一件不好的事情。
要知道當初徐福可是船上,可是攜帶了三千名童男童女。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說……
陳羽點了點頭:
“不錯,隻能是倭寇所在的島國,這也說明那什麽狗屁的神風,根本不存在。”
“徐福欺騙了始皇帝,根本沒有什麽不死藥,這是欺君之罪!而且徐福為始皇帝煉製的丹藥更是毒藥,這是謀逆之罪。”
“恕罪並罰,徐福當誅十族。”
朱棣微微皺眉說道:“可徐福都死一千多年了。”
陳羽點了點頭道:“老朱,前有伍子胥為報仇掘墓鞭屍一事,今為什麽大明不能有幫始皇報仇,去倭寇刨徐福之墓鞭屍之事!”
“始皇帝可是所有帝王真正的開端,正統中的正統,誰要是不承認始皇帝,也就變相的不承認自己的正統性。”
“那老朱你來說一下,你要是永樂帝的話,你該不該幫始皇帝報仇!”
“嘶!”
朱棣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個出師……實在太有名了。
身為後世帝王,為六合一統的始皇帝報仇,很合理。
這個計謀稱可以說是一條陽謀,大明拿出這個理由出兵倭寇。
倭寇連自證的機會都沒有。
一千多年前的事情,你要是能給證明,那麽朱棣還真挺佩服。
如果證明不了,那不好意思,你們的所有土地,大明接管了。
大明想在哪裏挖,就在哪裏挖。
至於挖到的是銀礦,還是徐福的墓。
一切全憑天意。
不服!那就看誰的拳頭大了!
“掌櫃的,這個辦法好啊!”
朱棣心情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舒暢,好像看見銀礦在向自己招手。
十幾年了,
自己這個皇帝,終於可以體驗一把富裕的感覺。
陳羽咂了咂嘴:“老朱,永樂帝各方麵能力確實沒得說,就偏偏國家財政是硬傷。”
“永樂帝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要是永樂帝得到這樣一座銀礦,然後再來一個全球殖民,估計以後整個世界都隻能講漢語!”
陳羽一想起小時候學習英語背單詞,那種背了就忘忘了繼續背的痛苦循環,現在迴想起來還有一種記憶猶新的感覺。
根據專家所說,漢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沒有之一。
就應該讓那些老外也嚐嚐學習語言帶來的痛苦。
說不定以後學習資料的時候,也沒有語言障礙。
不至於每次隻能聽懂幾句。
…
朱棣現在對陳羽口中的全球殖民, 已不再陌生。
知道這隻是用全球資源,來供養大明的政策。
以後他一定會實施。
隻是,他有些搞不懂為什麽陳羽好像對全球殖民……
有一股特別的……執念!
朱棣心情大好,對著陳羽說道:
“掌櫃的,你放心,大明殖民的道路,很快就會開始。”
可不是嗎,朱棣已經等著迴去就召見朱高煦商談如何建立‘永樂公司’的事情。
估計不出意外,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事情,十天之後就可以進行。
陳羽本來借著酒勁,暢享著大明拳打約翰牛腳踢白頭鷹的場景,聽見老朱的話,突然打破幻想,沮喪起來,沒好氣的說:
“你咋不說大明過幾年成為日不落帝國?!!”
“日不落……帝國?”朱棣低聲又念叨了幾句:
“日不落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