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二楊一謝開小會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作者:藍天冰牛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妙雲看著朱棣這副小孩脾氣,噗呲一聲,沒忍住笑了。
“真是個驢脾氣。”
徐妙雲用手戳了戳朱棣腦袋,笑道:“這才是臣妾認識的陛下,什麽天意,當年靖難的時候怎麽不考慮天意!”
朱棣有了徐妙雲的鼓勵,心情舒暢了不少。
徐妙雲繼續說道:“如今整個大明都在陛下手中,陛下隻需要做好當下,珍惜眼前,有空多陪陪兒子就足夠了。”
談到兒子,徐妙雲眼中的神色明顯黯淡下去。
自從他們一家子進入南京城之後。
她能感覺一家雖然幾口還是與之前一樣,但是味道卻變了。
“陛下,臣妾給你生的幾個兒子不是你的敵人,都是我肚子裏生出來的,也是你的親骨血,不要一天天的像是防賊一樣,尤其是高熾,我見他看到陛下隻打哆嗦。”
朱棣無奈的說道:“妙雲,高熾他是太子,是大明未來的儲君,朕給他一點壓力,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這些你不用管,朕自有分寸。”
徐妙雲心中輕歎了一口氣,高熾目前的處境,可是朱棣這個做父親一手推上去的。
但她也沒有辦法,畢竟大明需要一位英明的太子。
有時候徐妙雲多希望高熾並不是太子儲君,而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兒子。
也不至於這樣辛苦。
…………
太子府。
一道胖胖的身影坐在主座之上,他喝了一口茶之後,用手帕擦了擦嘴角,淡淡的說道:
“事情就是這麽個事情,不知各位有什麽辦法?”
廳內下方還有三道人影。
分別是楊士奇,楊榮,解縉。
朱高熾一大早把他們召來,隻告知了三百年周期亡國論的事情。
下西洋與陳羽的事情,全然沒說。
這三人都是太子府的智囊團,朱高熾想要看看他們能不能想出一些更好的辦法。
如果想不出,那麽隻能按照陳羽所說,這一次下西洋的錢由士紳階級平攤。
如果來強的,朱高熾並不擔心那些人不交錢。
畢竟像是朱棣這種手握兵權的馬上皇帝,不給就等死吧。
可是那些士紳階級大多是朱高熾的基本盤,先拋開殖民不說,如果第一次下西洋沒有賺到錢,那麽他操作起來相當於自斷臂膀。
而且也會動搖大明的統治。
但卻不得不那麽做。
楊士奇抬頭看了朱高熾一眼,隻見這個太子目前雙眼布滿血絲,顯得有些滄桑。
他想了想後,既沒有表態,也不再有任何舉動。
而是端著茶一動不動坐在原地。
楊榮臉上的笑容收了起來。
“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這種話都能說出口。
鬼知道待會自己要是參與進去,以後九族還能不能一起愉快的唿吸空氣了。
明哲保身,方為上上策。
解縉與‘二楊’不同,他琢磨了半晌之後,臉上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解學士有何見解?”朱高熾看著解縉道。
解縉連忙說道:“這王朝三百年紅線可是道衍大師所提?”
解縉心中,隻有道衍那個不弱於劉伯溫級別的大才,才能發現自己都看不出的國運問題。
而這個問題從太子口中說出,應該是還沒有找到解決辦法。
隻要自己能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那麽以後平步青雲將指日可待。
朱高熾素有仁愛,性情溫和,但此時卻也有些惱怒:“我找你來是解決問題的,不該問的,不要問。”
解縉點了點頭,心中已經篤定是道衍所出。
他微微頷首道:“雖然這裏麵的王朝周期有三百年紅線,但是曆朝曆代卻還是有很多朝代不是如此,我們隻需要借鑒並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足矣。”
楊榮看了解縉一眼,暗暗點頭。
解縉總是一副目中無人的狂傲樣子,但卻有真才實學。
從曆史中找規律,並改進成適合大明基本國情的新製度。
可謂是一個最穩妥的辦法。
解縉自信的繼續說道:“曆朝曆代中,當屬周王朝國祚八百載,在下建議恢複井田製,這樣一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就不會存在所謂的地主。”
此話一出,二楊感覺手心都直冒冷汗。
朱高熾冷冷的說道:“王莽當時也是你這樣想的?”
“可是王莽新朝卻成了跟大秦一樣短命,隻有十四年!”
解縉一怔,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
但最終隻是歎了一口氣,索性不再說話。
楊士奇想了想,認真的說道:“曆朝曆代田地製度各有不同,有好處也有弊端,短時間內想要將土地問題解決,實在有些倉促。”
“殿下,請給在下一些時日,我將曆朝曆代的田地歸納總結後,定給出一個滿意的問題。”
朱高熾看了看楊士奇。
比自己還穩!
這個時候了選擇采用‘拖’字訣。
沒辦法,誰讓土地問題這樣敏感。
不僅是皇帝,還是所有可得利益集團的禁臠。
朱高熾沉默著不再說話。
楊榮看現場安靜下來,他想了想之後,開口道:
“殿下,其實土地兼並根本不可能消失,哪怕在洪武帝那樣殺伐果斷的帝王治理之下,淮西勳貴的土地兼並也沒有斷絕。”
“而且田地問題我們這一代人可以拿出很好的解決辦法,推出新的田地製度。”
“但是誰又能保證這個製度百年之後,與百年之前的是一個模子的呢?”
楊榮的話很簡單,告訴朱高熾這個問題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不要接,不要碰。
朱高熾眉頭緊皺。
他監國這樣長時間,當然知道土地兼並一直存在。
而且目前大明實行的兩冊製度,不要說百年後了。
經過了一場靖難之役後,就已經對不上號。
看來解決土地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按照陳羽說的那樣將蛋糕做大。
並且讓那些士紳階級的看到海外的巨大利益。
到那時,誰還會進行土地兼並這點蠅頭小利。
解縉連連搖頭之後,突然有些失態的大聲發泄著情緒:“殿下,這個問題無解啊!”
“曆朝曆代的帝王肯定也想過,但是都沒有解決的辦法,那個老和尚出這樣一道題就是為了為難殿下,真實惡心!”
解縉素來以才自居,為人很是高傲。
但是就目前的狀態來看,著實有些失敗主義的謀士言論。
道衍是大明公認永樂帝身邊的第一謀士。
而解縉心中也堅信自己將會是朱高熾身邊的第一謀士。
可是現在自認有了一個可以打敗道衍的機會,可這踏馬千年以來就沒有人能夠解決的難題,你拋給我?
他真的想要指著老和尚的鼻子問問:
你猜為什麽現在的是大明!
“夠了!”朱高熾罕見的大怒。
“解學士看來是早上醉酒了,快些迴去醒醒酒吧。”楊士奇在一旁提醒道。
解縉被朱高熾吼的腦子一片空白。
聽見楊士奇給出了台階,頓時裝出一副醉醺醺的樣子。
向朱高熾作了一揖之後,轉身離去。
看著解縉離去的背影,朱高熾搖了搖頭,對著二楊說道:
“你們這些天準備一下,對那些士紳階級按照田地比例,收取下西洋費用。”
朱高熾補充道:“不是白給,是投資入股!”
這個是昨天晚上迴來之後,鄭和告訴朱高熾的。
二楊一怔,要知道朱高煦的基本盤是軍隊,而朱高熾的基本盤可是文官集團。
而文官集團大部分都是士紳階級。
這樣做……不是自斷雙臂嗎?
可當他們看著朱高熾臉上的堅毅,心中已經有了猜測。
朱高熾應該早就有了計劃,隻是想讓他們看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
難道下西洋可以解決王朝三百年周期限製?
這個疑惑,注定短時間之內無法得到解決。
二楊領命之後離開了。
朱高熾看著二楊的本影,身子虛弱像是一坨沒有骨頭的肉一樣,癱在了椅子上。
洪武帝保佑你的大明,第一次下西洋,千萬要給賺錢啊……
“真是個驢脾氣。”
徐妙雲用手戳了戳朱棣腦袋,笑道:“這才是臣妾認識的陛下,什麽天意,當年靖難的時候怎麽不考慮天意!”
朱棣有了徐妙雲的鼓勵,心情舒暢了不少。
徐妙雲繼續說道:“如今整個大明都在陛下手中,陛下隻需要做好當下,珍惜眼前,有空多陪陪兒子就足夠了。”
談到兒子,徐妙雲眼中的神色明顯黯淡下去。
自從他們一家子進入南京城之後。
她能感覺一家雖然幾口還是與之前一樣,但是味道卻變了。
“陛下,臣妾給你生的幾個兒子不是你的敵人,都是我肚子裏生出來的,也是你的親骨血,不要一天天的像是防賊一樣,尤其是高熾,我見他看到陛下隻打哆嗦。”
朱棣無奈的說道:“妙雲,高熾他是太子,是大明未來的儲君,朕給他一點壓力,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這些你不用管,朕自有分寸。”
徐妙雲心中輕歎了一口氣,高熾目前的處境,可是朱棣這個做父親一手推上去的。
但她也沒有辦法,畢竟大明需要一位英明的太子。
有時候徐妙雲多希望高熾並不是太子儲君,而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兒子。
也不至於這樣辛苦。
…………
太子府。
一道胖胖的身影坐在主座之上,他喝了一口茶之後,用手帕擦了擦嘴角,淡淡的說道:
“事情就是這麽個事情,不知各位有什麽辦法?”
廳內下方還有三道人影。
分別是楊士奇,楊榮,解縉。
朱高熾一大早把他們召來,隻告知了三百年周期亡國論的事情。
下西洋與陳羽的事情,全然沒說。
這三人都是太子府的智囊團,朱高熾想要看看他們能不能想出一些更好的辦法。
如果想不出,那麽隻能按照陳羽所說,這一次下西洋的錢由士紳階級平攤。
如果來強的,朱高熾並不擔心那些人不交錢。
畢竟像是朱棣這種手握兵權的馬上皇帝,不給就等死吧。
可是那些士紳階級大多是朱高熾的基本盤,先拋開殖民不說,如果第一次下西洋沒有賺到錢,那麽他操作起來相當於自斷臂膀。
而且也會動搖大明的統治。
但卻不得不那麽做。
楊士奇抬頭看了朱高熾一眼,隻見這個太子目前雙眼布滿血絲,顯得有些滄桑。
他想了想後,既沒有表態,也不再有任何舉動。
而是端著茶一動不動坐在原地。
楊榮臉上的笑容收了起來。
“皇帝是最大的地主”,這種話都能說出口。
鬼知道待會自己要是參與進去,以後九族還能不能一起愉快的唿吸空氣了。
明哲保身,方為上上策。
解縉與‘二楊’不同,他琢磨了半晌之後,臉上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解學士有何見解?”朱高熾看著解縉道。
解縉連忙說道:“這王朝三百年紅線可是道衍大師所提?”
解縉心中,隻有道衍那個不弱於劉伯溫級別的大才,才能發現自己都看不出的國運問題。
而這個問題從太子口中說出,應該是還沒有找到解決辦法。
隻要自己能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那麽以後平步青雲將指日可待。
朱高熾素有仁愛,性情溫和,但此時卻也有些惱怒:“我找你來是解決問題的,不該問的,不要問。”
解縉點了點頭,心中已經篤定是道衍所出。
他微微頷首道:“雖然這裏麵的王朝周期有三百年紅線,但是曆朝曆代卻還是有很多朝代不是如此,我們隻需要借鑒並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足矣。”
楊榮看了解縉一眼,暗暗點頭。
解縉總是一副目中無人的狂傲樣子,但卻有真才實學。
從曆史中找規律,並改進成適合大明基本國情的新製度。
可謂是一個最穩妥的辦法。
解縉自信的繼續說道:“曆朝曆代中,當屬周王朝國祚八百載,在下建議恢複井田製,這樣一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就不會存在所謂的地主。”
此話一出,二楊感覺手心都直冒冷汗。
朱高熾冷冷的說道:“王莽當時也是你這樣想的?”
“可是王莽新朝卻成了跟大秦一樣短命,隻有十四年!”
解縉一怔,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麽。
但最終隻是歎了一口氣,索性不再說話。
楊士奇想了想,認真的說道:“曆朝曆代田地製度各有不同,有好處也有弊端,短時間內想要將土地問題解決,實在有些倉促。”
“殿下,請給在下一些時日,我將曆朝曆代的田地歸納總結後,定給出一個滿意的問題。”
朱高熾看了看楊士奇。
比自己還穩!
這個時候了選擇采用‘拖’字訣。
沒辦法,誰讓土地問題這樣敏感。
不僅是皇帝,還是所有可得利益集團的禁臠。
朱高熾沉默著不再說話。
楊榮看現場安靜下來,他想了想之後,開口道:
“殿下,其實土地兼並根本不可能消失,哪怕在洪武帝那樣殺伐果斷的帝王治理之下,淮西勳貴的土地兼並也沒有斷絕。”
“而且田地問題我們這一代人可以拿出很好的解決辦法,推出新的田地製度。”
“但是誰又能保證這個製度百年之後,與百年之前的是一個模子的呢?”
楊榮的話很簡單,告訴朱高熾這個問題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不要接,不要碰。
朱高熾眉頭緊皺。
他監國這樣長時間,當然知道土地兼並一直存在。
而且目前大明實行的兩冊製度,不要說百年後了。
經過了一場靖難之役後,就已經對不上號。
看來解決土地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按照陳羽說的那樣將蛋糕做大。
並且讓那些士紳階級的看到海外的巨大利益。
到那時,誰還會進行土地兼並這點蠅頭小利。
解縉連連搖頭之後,突然有些失態的大聲發泄著情緒:“殿下,這個問題無解啊!”
“曆朝曆代的帝王肯定也想過,但是都沒有解決的辦法,那個老和尚出這樣一道題就是為了為難殿下,真實惡心!”
解縉素來以才自居,為人很是高傲。
但是就目前的狀態來看,著實有些失敗主義的謀士言論。
道衍是大明公認永樂帝身邊的第一謀士。
而解縉心中也堅信自己將會是朱高熾身邊的第一謀士。
可是現在自認有了一個可以打敗道衍的機會,可這踏馬千年以來就沒有人能夠解決的難題,你拋給我?
他真的想要指著老和尚的鼻子問問:
你猜為什麽現在的是大明!
“夠了!”朱高熾罕見的大怒。
“解學士看來是早上醉酒了,快些迴去醒醒酒吧。”楊士奇在一旁提醒道。
解縉被朱高熾吼的腦子一片空白。
聽見楊士奇給出了台階,頓時裝出一副醉醺醺的樣子。
向朱高熾作了一揖之後,轉身離去。
看著解縉離去的背影,朱高熾搖了搖頭,對著二楊說道:
“你們這些天準備一下,對那些士紳階級按照田地比例,收取下西洋費用。”
朱高熾補充道:“不是白給,是投資入股!”
這個是昨天晚上迴來之後,鄭和告訴朱高熾的。
二楊一怔,要知道朱高煦的基本盤是軍隊,而朱高熾的基本盤可是文官集團。
而文官集團大部分都是士紳階級。
這樣做……不是自斷雙臂嗎?
可當他們看著朱高熾臉上的堅毅,心中已經有了猜測。
朱高熾應該早就有了計劃,隻是想讓他們看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
難道下西洋可以解決王朝三百年周期限製?
這個疑惑,注定短時間之內無法得到解決。
二楊領命之後離開了。
朱高熾看著二楊的本影,身子虛弱像是一坨沒有骨頭的肉一樣,癱在了椅子上。
洪武帝保佑你的大明,第一次下西洋,千萬要給賺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