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百年之後,武將集團淪落到給文臣集團舔鞋底?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作者:藍天冰牛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羽突然話鋒一轉,對著朱棣問道:
“老朱我感覺有些不對勁啊,我今天早晨去東邊集市買菜的時候,並沒有聽到任何關於永樂帝削藩的消息,昨日你為何會知道?”
“難道你也跟我一樣,推算出來?”
陳羽自誇似的補了一句。
朱棣一驚,他還想著看看陳羽提出的解決辦法,摸清楚他的能力。
然後表明身份。
這些天對陳羽的觀察來看,這小子好像對錦衣衛非常懼怕。
要是自己直接亮明身份,嚇的陳羽不敢在自己麵前議論國事,從而未能展現真實能力。
那可不是朱棣想要看到的。
朱高熾在一旁咳嗽一聲,說道:
“掌櫃的,你也知道我們家是做大買賣的,這些永樂帝雖然沒有昭告天下,但是內部已經傳開了,目的就是試一下各位藩王的口風。”
朱高熾說著往陳羽這邊靠了靠,道:
“我們老朱家,朝中有人。”
“本來想要結交各地藩王,但掌櫃的昨日所說,我們感覺到了很大的隱患,所以今日才迫不及待的前來詢問供養宗室削藩之事,有沒有什麽好的辦法。”
陳羽點了點頭,恍然大悟。
明朝商人地位地下不假,但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放在哪個朝代都不過時。
而且朝中沒人,老朱家的生意也不可能做那麽大。
朱棣擺了擺手:“掌櫃的不要在意這些細枝末節了,快說道說道你想出的解決辦法吧。”
陳羽看著老朱有些急了,笑著說道:“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
“我們隻需要推演削藩供養宗室不斷發展下去,大明會展現出一副怎樣的利與弊就可以了。”
“還是推演?”朱棣問道。
上次就是在陳羽一番推演之下,朱棣認識到了供養宗室的危害。
難道還能從一些假設的推演當中,尋求解決辦法?
“上次隻是推演俸祿而已,也就是說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帝王遊戲,老朱由你來扮演皇帝這個角色。”陳羽道。
皇帝……還需要扮演?
“永樂帝?”朱棣試探性的問道。
“不是永樂帝,而是推演過程中大明王朝的所有帝王。”陳羽道。
陳羽擔心老朱有心理負擔,道:“我也隻是為了你能更好的理解,這些事情我不會外傳的。”
朱高熾在一旁沒有插話。
畢竟扮演帝王,沒有人比自己爹更加合適。
老朱聽後點了點頭,示意陳羽繼續就行。
壓力?
自己毫無壓力。
陳羽道:“永樂帝篡位以後,增加藩王俸祿目的上一次已經說過了,就是用金錢換兵權。”
“但這隻是第一步,一定還會有後續的削藩手段。”
“還會有?”朱棣問道。
“不錯,假如你現在就是以藩王之身奉天靖難成功的永樂帝,在你成功之後,你擔不擔心其他藩王效仿?”陳羽問道。
朱棣聽後有些呆滯。
我扮演我自己……
但他還是深思片刻之後,點了點頭。
“所以後續永樂帝一定會對那些藩王進行各種限製,比如不準他們考科舉,不準他們參加士農工商中的任何一種工作,不準他們離開封地,隻準他們在家生孩子,最好是大門不出。”陳羽道。
“如果老朱你是永樂帝,你認為你有沒有可能用這樣的限製,來防範那些藩王?”
朱棣心中咯噔一聲,道衍的策略第一條就是關於如何防範那些藩王宗室。
而且比這個更絕。
每隔一兩年還要召集一部分宗室藩王進京。
哪一個有反心,直接整死。
朱棣點了點頭:“會,畢竟當初永樂帝還對建文說過永不造反,可是最後還是奉天靖難了。”
“所以身為帝王總要善於吸取教訓,絕對要防患於未然,不能讓奉天靖難重現。”
陳羽點了點頭,“所以永樂帝一定會對藩王增加許多限製,明朝末年,也就怨不得宗室成了拖垮明朝的蛀蟲,不給人家自由,不準人家工作,連種地都不給,隻準呆在家裏領工資。
為了打發時間與掙錢,那些宗室也隻能瘋狂娶媳婦兒,沒日沒夜地造娃。”
崇禎年間,每年發給宗室的工資至少2000萬兩,而當時國庫收入,也堪堪隻有2000多萬兩。
好家夥,掙點錢都被這幫宗室給領走了。
明朝軍隊連軍餉都沒有,有戰鬥力才見鬼了。
而且宗室是一個無底洞。
士兵到了後期又不是傻子,下一年國庫還是輪不到那些士兵發餉,戰鬥力注定越來越弱。
陳羽繼續問道:“假如永樂帝也就是你現在知道了供養宗室製度存在的危害,那麽是不是會想著直接砍掉宗室的俸祿一了百了?”
“但又擔心那些藩王暴動,而宗室百年之後才會使用大明財政吃緊,那麽隻需要供養他們三代即可。”
“三代之後,宗室死活與大明國運相比較肯定選擇大明國運,於是停止宗室俸祿。”
朱棣心中驚訝,三言兩語就幾乎說出了姚廣孝思考了一夜的計策。
而且看著陳羽的樣子,好像還有問題。
朱棣菜也沒有心情吃了,盯著陳羽問道:“這麽做,有什麽不好嗎?”
“宗室拖垮國庫的問題解決了啊?”
陳羽道:“不錯,可是在解決宗室俸祿的問題,其實已經將宗室排除在了權力之外。”
朱棣聽後,直接脫口而出:“那不是解決的更漂亮。”
陳羽笑著說道:“不錯,老朱看來你已經成功代入了。”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朝堂上的權力要講究平衡,宗室的力量剔除之後,那麽朝堂上還有兩股力量,我將其劃分為文臣集團與武將集團,他們一同拱衛著皇帝。”
“但這兩股力量,隨著時間的發展,根本不可能存在平衡,畢竟文官與武將有著各自獨立的係統。”
“王朝中一直都是武將打天下,文官坐天下。”
“皇帝用武將打天下,武將在戰場上每打下一座城池,都將獲封賞。可打天下成功之後呢?武將中最優秀的,一般情況下不僅會獲得許多的賞賜,甚至是很高的地位。”
“但是聰明的武將這個時候一般會解甲歸田,表示忠心。就像是秦國名將王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還有明朝的武將勳貴徐達。”
“解甲歸田就是讓皇帝對自己放心。畢竟真的打完天下後,武將的使命在一定意義上已經完成了。”
“可這跟宗室被排除在權力體係之外有什麽關聯?”朱棣大惑不解的問道。
“哪怕天下無戰事,皇帝也可以通過皇權讓文臣武將達到平衡。”
朱標去世之後,朱元璋是對武將高層進行了一波大清洗。
但為了防止文官集團一家獨大,大量的中層和基層的軍官還是被保留下來。
還設立了軍事家族成員,不得退出軍籍這一規定,希望這些軍人世家一直保留戰鬥力。
足以見得朝廷也是有讓文官集團與武將集團相平衡的手段。
陳羽搖了搖頭道:“長則百年,短則五十年,這個平衡就會被徹底打破。”
“不是武將示弱,而是武將會徹底淪落到舔文臣集團鞋底的地步。”
“怎麽可能?”朱棣不由得驚唿出聲,陳羽說的話實在是太過於匪夷所思。
要知道洪武年間開國勳貴幫人,可謂無法無天到了極點。
文臣集團在他們眼裏,就是個屁。
可陳羽竟然告訴自己,以後那些武將勳貴會淪落到那副地步,朱棣一萬個不相信。
陳羽淡淡的說道:“大明必須重複每三年一次的科舉,但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與靖難。”
“老朱我感覺有些不對勁啊,我今天早晨去東邊集市買菜的時候,並沒有聽到任何關於永樂帝削藩的消息,昨日你為何會知道?”
“難道你也跟我一樣,推算出來?”
陳羽自誇似的補了一句。
朱棣一驚,他還想著看看陳羽提出的解決辦法,摸清楚他的能力。
然後表明身份。
這些天對陳羽的觀察來看,這小子好像對錦衣衛非常懼怕。
要是自己直接亮明身份,嚇的陳羽不敢在自己麵前議論國事,從而未能展現真實能力。
那可不是朱棣想要看到的。
朱高熾在一旁咳嗽一聲,說道:
“掌櫃的,你也知道我們家是做大買賣的,這些永樂帝雖然沒有昭告天下,但是內部已經傳開了,目的就是試一下各位藩王的口風。”
朱高熾說著往陳羽這邊靠了靠,道:
“我們老朱家,朝中有人。”
“本來想要結交各地藩王,但掌櫃的昨日所說,我們感覺到了很大的隱患,所以今日才迫不及待的前來詢問供養宗室削藩之事,有沒有什麽好的辦法。”
陳羽點了點頭,恍然大悟。
明朝商人地位地下不假,但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放在哪個朝代都不過時。
而且朝中沒人,老朱家的生意也不可能做那麽大。
朱棣擺了擺手:“掌櫃的不要在意這些細枝末節了,快說道說道你想出的解決辦法吧。”
陳羽看著老朱有些急了,笑著說道:“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
“我們隻需要推演削藩供養宗室不斷發展下去,大明會展現出一副怎樣的利與弊就可以了。”
“還是推演?”朱棣問道。
上次就是在陳羽一番推演之下,朱棣認識到了供養宗室的危害。
難道還能從一些假設的推演當中,尋求解決辦法?
“上次隻是推演俸祿而已,也就是說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帝王遊戲,老朱由你來扮演皇帝這個角色。”陳羽道。
皇帝……還需要扮演?
“永樂帝?”朱棣試探性的問道。
“不是永樂帝,而是推演過程中大明王朝的所有帝王。”陳羽道。
陳羽擔心老朱有心理負擔,道:“我也隻是為了你能更好的理解,這些事情我不會外傳的。”
朱高熾在一旁沒有插話。
畢竟扮演帝王,沒有人比自己爹更加合適。
老朱聽後點了點頭,示意陳羽繼續就行。
壓力?
自己毫無壓力。
陳羽道:“永樂帝篡位以後,增加藩王俸祿目的上一次已經說過了,就是用金錢換兵權。”
“但這隻是第一步,一定還會有後續的削藩手段。”
“還會有?”朱棣問道。
“不錯,假如你現在就是以藩王之身奉天靖難成功的永樂帝,在你成功之後,你擔不擔心其他藩王效仿?”陳羽問道。
朱棣聽後有些呆滯。
我扮演我自己……
但他還是深思片刻之後,點了點頭。
“所以後續永樂帝一定會對那些藩王進行各種限製,比如不準他們考科舉,不準他們參加士農工商中的任何一種工作,不準他們離開封地,隻準他們在家生孩子,最好是大門不出。”陳羽道。
“如果老朱你是永樂帝,你認為你有沒有可能用這樣的限製,來防範那些藩王?”
朱棣心中咯噔一聲,道衍的策略第一條就是關於如何防範那些藩王宗室。
而且比這個更絕。
每隔一兩年還要召集一部分宗室藩王進京。
哪一個有反心,直接整死。
朱棣點了點頭:“會,畢竟當初永樂帝還對建文說過永不造反,可是最後還是奉天靖難了。”
“所以身為帝王總要善於吸取教訓,絕對要防患於未然,不能讓奉天靖難重現。”
陳羽點了點頭,“所以永樂帝一定會對藩王增加許多限製,明朝末年,也就怨不得宗室成了拖垮明朝的蛀蟲,不給人家自由,不準人家工作,連種地都不給,隻準呆在家裏領工資。
為了打發時間與掙錢,那些宗室也隻能瘋狂娶媳婦兒,沒日沒夜地造娃。”
崇禎年間,每年發給宗室的工資至少2000萬兩,而當時國庫收入,也堪堪隻有2000多萬兩。
好家夥,掙點錢都被這幫宗室給領走了。
明朝軍隊連軍餉都沒有,有戰鬥力才見鬼了。
而且宗室是一個無底洞。
士兵到了後期又不是傻子,下一年國庫還是輪不到那些士兵發餉,戰鬥力注定越來越弱。
陳羽繼續問道:“假如永樂帝也就是你現在知道了供養宗室製度存在的危害,那麽是不是會想著直接砍掉宗室的俸祿一了百了?”
“但又擔心那些藩王暴動,而宗室百年之後才會使用大明財政吃緊,那麽隻需要供養他們三代即可。”
“三代之後,宗室死活與大明國運相比較肯定選擇大明國運,於是停止宗室俸祿。”
朱棣心中驚訝,三言兩語就幾乎說出了姚廣孝思考了一夜的計策。
而且看著陳羽的樣子,好像還有問題。
朱棣菜也沒有心情吃了,盯著陳羽問道:“這麽做,有什麽不好嗎?”
“宗室拖垮國庫的問題解決了啊?”
陳羽道:“不錯,可是在解決宗室俸祿的問題,其實已經將宗室排除在了權力之外。”
朱棣聽後,直接脫口而出:“那不是解決的更漂亮。”
陳羽笑著說道:“不錯,老朱看來你已經成功代入了。”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朝堂上的權力要講究平衡,宗室的力量剔除之後,那麽朝堂上還有兩股力量,我將其劃分為文臣集團與武將集團,他們一同拱衛著皇帝。”
“但這兩股力量,隨著時間的發展,根本不可能存在平衡,畢竟文官與武將有著各自獨立的係統。”
“王朝中一直都是武將打天下,文官坐天下。”
“皇帝用武將打天下,武將在戰場上每打下一座城池,都將獲封賞。可打天下成功之後呢?武將中最優秀的,一般情況下不僅會獲得許多的賞賜,甚至是很高的地位。”
“但是聰明的武將這個時候一般會解甲歸田,表示忠心。就像是秦國名將王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還有明朝的武將勳貴徐達。”
“解甲歸田就是讓皇帝對自己放心。畢竟真的打完天下後,武將的使命在一定意義上已經完成了。”
“可這跟宗室被排除在權力體係之外有什麽關聯?”朱棣大惑不解的問道。
“哪怕天下無戰事,皇帝也可以通過皇權讓文臣武將達到平衡。”
朱標去世之後,朱元璋是對武將高層進行了一波大清洗。
但為了防止文官集團一家獨大,大量的中層和基層的軍官還是被保留下來。
還設立了軍事家族成員,不得退出軍籍這一規定,希望這些軍人世家一直保留戰鬥力。
足以見得朝廷也是有讓文官集團與武將集團相平衡的手段。
陳羽搖了搖頭道:“長則百年,短則五十年,這個平衡就會被徹底打破。”
“不是武將示弱,而是武將會徹底淪落到舔文臣集團鞋底的地步。”
“怎麽可能?”朱棣不由得驚唿出聲,陳羽說的話實在是太過於匪夷所思。
要知道洪武年間開國勳貴幫人,可謂無法無天到了極點。
文臣集團在他們眼裏,就是個屁。
可陳羽竟然告訴自己,以後那些武將勳貴會淪落到那副地步,朱棣一萬個不相信。
陳羽淡淡的說道:“大明必須重複每三年一次的科舉,但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與靖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