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獄。


    數名披堅執銳的甲士,看守在門口。


    迎麵走來一小隊人,領頭的是一個氣勢逼人的男子。


    甲士見到之後,趕忙單膝跪地,恭敬道:


    “恭迎陛下!”


    “平身!”


    朱棣沉聲說道。


    “謝陛下!”


    ……


    夏原吉的牢房在牢獄的最外麵。


    光線好,透氣。


    他早早聽到了外麵的動靜,放下手中正在處理的公務,整理了一下囚服,站在鐵欄內靜靜的等待著。


    按照夏原吉對朱棣的了解,如果永樂帝想要饒恕自己,不可能來這麽早。


    畢竟上次朱棣暴怒,一天的時間不足以讓一位帝王消氣。


    那麽隻有一種可能。


    這一次是來問罪的。


    夏原吉以為永樂帝是唐太宗李世民那樣的雄主,可以忍受魏征那樣的‘真話’。


    沒想到他的忠言逆耳,終於還是觸怒了陛下。


    但是,夏原吉並不後悔他的所作所為。


    畢竟他曾發誓,絕對要做個直臣。


    哪怕是死。


    如果讓他再來一次的話。


    還是會這樣做。


    當初朱棣打進南京城那天,戶部的人跑的所剩無幾。


    他也始終留守一線。


    夏原吉不怕死,也不害怕被罷免官職。


    隻是害怕大明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很快,


    隨著一聲腳步聲,永樂帝出現在了夏原吉的麵前。


    夏原吉恭敬的跪倒在地,道:


    “罪臣,參見陛下!”


    朱棣經過陳羽與半夜徐妙雲的開導,心中對夏原吉冒失的怒火,幾乎消散。


    他看著穿著囚徒服飾的夏原吉,淡淡的說道:


    “起來吧!”


    “臣叩謝陛下天恩!”


    這一次見麵,夏原吉終於沒有再提出戶部沒錢事情。


    反倒讓朱棣有些不適應。


    他看著夏原吉態度轉變如此之快。


    不由心生驚訝。


    沒想到將夏原吉關了一天功夫,反倒老實了?


    朱棣笑罵道:“你認識到自己是個罪臣了?”


    夏原吉跪在地上,直起身子,認真的說道:


    “臣進入昭獄之前,陛下曾對臣說過,臣子就該聽陛下的話。”


    “如今陛下說臣有罪,那麽臣定然就是有罪。”


    “你……”朱棣聽著這看似誇讚的話,並沒有感到高興。


    這不明顯說自己不懂是非?


    朱棣搖了搖頭。


    果然,還是一個倔脾氣。


    但是這樣的倔脾氣,能在治理財政上得到陳羽的誇獎。


    倒也是一個人才。


    朱棣走到夏原吉牢獄內辦公的椅子上。


    坐了上去。


    看著戶部的奏章,夏原吉批閱的有條不紊。


    不由得點了點頭。


    能力沒得說。


    就是這個脾氣……一言難盡。


    朱棣調整了一下心情,再次問道:


    “朕感覺你對朕有意見不是一天兩天了,恐怕朕自打坐上了那個位置以來,你對朕所做的事情都頗有非議吧?”


    夏原吉想了想後,堅定的說道:


    “臣以為陛下不應妄自菲薄,陛下所做之事樁樁件件都應該做,陛下登基以來一直都是以一個聖君的標準嚴於律己。”


    “編纂大典,文教昌盛,欲征漠北,使沙漠塵清,今日裏又準備籌備下西洋一事,宣揚大明國威,讓天下知大明之盛,國威播於四荒,疏通運河。”


    “這些事情,哪怕做成一件,都可以在史書上作為明君留名,可陛下竟然準備同時做成這麽多事。”


    “這樣的理想與抱負,臣……反而不知該如何評價了,也不知後世之人應該如何評說!”


    夏原吉的嘴,一連串再次指出了朱棣登基以來的所有問題。


    直接把朱棣說懵了。


    他收迴進牢獄之前,對夏原吉產生改變了的想法。


    也不能說沒改變,畢竟之前都是明著說。


    但這一次是陰陽著說。


    朱棣氣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朱棣看著夏原吉道:“說到底不還是質問朕好大喜功,勞民傷財,窮兵黷武,耗盡國力?!”


    夏原吉臉上表情不變,道:


    “陛下臣不是那個意思,臣隻是覺得……”


    “夠了!”朱棣嗬斥道。


    聽見朱棣讓住嘴,夏原吉果斷閉嘴。


    朱棣看著這個狗皮膏藥一樣的臣子,心中不由得好笑。


    但隨後朱棣笑著說道:


    “夏原吉心係天下百姓,可是你知不知道朝廷中目前有兩個嚴重隱患。”


    “隻要這兩個隱患在,那麽大明百年之後將會陷入易子而食,生靈塗炭的場麵,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出來?”


    夏原吉一怔,不明白朱棣所言何意。


    他疑惑的問道:


    “不知是何隱患?”


    朱棣夏原吉耐心的先將宗室供養問題,一五一十說了出來。


    當朱棣用假設法估算到大明第四代的時候,夏原吉已經意識到了其中的弊端。


    夏原吉雙眸之中,滿是震驚之色。


    如果宗室供養問題不改,那麽第八代,也就是百年之後,宗室人口將達到百萬之眾。


    到那時候起,大明幾乎一大半的稅收都用來供養宗室俸祿。


    那麽國家該怎麽辦?


    遇到幹旱甚至是洪澇,還有多餘的錢拿去抗震救災嗎?


    夏原吉想起來他還準備出去之後,向朱棣諫言不要因削藩之事,再動刀兵。


    可以采取建文削藩的經驗,多給藩王一些好處。


    在夏原吉看來,給藩王一些好處,總比打仗要好。


    畢竟藩王之事一亂,那麽整個天下又要亂起來了。


    到時候苦的隻會是百姓。


    可現在看來自己的想法是多麽愚蠢。


    難道還是要打?!


    此時夏原吉頭腦中,正在經曆著高速運轉。


    試圖找到一個可靠的解決辦法。


    朱棣說完之後,看著夏原吉嘩然失色的樣子。


    心中不由得暗自舒暢。


    想當時自己剛聽完陳羽說完的時候,比你還要震驚。


    夏原吉沉吟半晌,也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最終鼓足勇氣,試探性的說道:


    “打?”


    朱棣本來就沒想著夏原吉給出一個更好的答案。


    朱棣繼續說道:


    “打?!那些藩王朕還沒放在眼裏。”


    “夏原吉在打之前,你不妨來聽聽大明的第二個隱患。”


    朱棣將華夏的“人地矛盾問題”說出之後。


    夏原吉整個人都麻了。


    大明之前的曆朝曆代,末期國內都是一片人吃人,連年征戰的人間煉獄。


    夏原吉熟讀史書,以為這是末期當朝者不作為導致。


    但是沒有想到,竟然是人口過多導致。


    按照朱棣話中的意思,王朝末期隻能陷入‘內卷’當中。


    當內卷也無法吃飽飯的時候,那麽隻能為了爭奪資源陷入戰亂。


    然後等著華夏在這段時間內的死亡人數,展現一個天文數字。


    整個華夏內部,再次達到了一個“人地平衡”。


    最終末期起義軍其中一支隊伍脫穎而出,成立新的王朝。


    並且人口發展幾年之後,就會迎來一個盛世。


    這一點在漢唐時期,已經能夠很好的得到解釋。


    藩王的問題雖然難,但還能解決。


    但是百姓的問題,又該怎麽辦。


    也如同藩王一樣,一刀切?!


    可夏原吉為官的目的,不就是為民請命嗎?


    無解!


    果然,


    華夏這片土地上曆經了幾千年的規律。


    單靠人力是不能解決的!


    夏原吉心中頓時升起了一股深深的無力感。


    他神色暗淡的說道:


    “陛下,罪臣無能,想不出好的辦法!”


    朱棣滿意的看著被震驚之後的夏原吉。


    想當初,他也是同樣被陳羽震驚的心裏七上八下。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也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好好敲打一下夏原吉這個做臣子的。


    朱棣道:“沒關係,朕想出來了!”


    夏原吉聞言,猛地抬起頭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天冰牛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天冰牛奶並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