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你覺得清君側的永樂帝如何!?
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 作者:藍天冰牛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建文四年,南京。
一家酒館內,一位相貌英俊的年輕人百無聊賴地趴在櫃台上,看著門外冷清的街景不住的歎氣。
年輕人名叫陳羽,原本是二十世紀的一名曆史係高材生。
沒想到被一輛卡車撞到了之後,竟然來到了大明,繼承了這家酒樓。
初到大明,他非常激動。
縱觀史書,得國最正,莫過於明!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大明,乃是史上最具氣節的朝代!
可按照士農工商排序,商人是賤業。
哪怕你是全國首富,在那些高官眼裏,也僅是膘肥體壯的一隻羔羊。
指不定哪天就把你吃幹抹淨。
所以,陳羽心心念念的就一件事:
當官跟掙錢!
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陳羽雖然熟知曆史,能夠糾正很多大明弊端,幫助大明延長國運,然後獲得獎勵,迎娶公主,走向人生巔峰。
但很多硬性條件很難滿足。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人舉薦。
無奈隻能等待恩科,考取功名。
“係統,係統爸爸,在嗎?”
寂靜無聲。
沒有係統,還是沒有係統。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陳羽每天都在嚐試唿叫金手指,可腦海中始終沒有傳來‘叮’的一聲。
就在陳羽腦海中胡思亂想之際,兩道人影施施然的走了進來。
陳羽頓時眼前一亮,連忙站直了招唿道:
“老朱啊,你有好些日子沒來了吧?”
陳羽剛穿越過來的一個月,由於手無縛雞之力,也沒有覺醒什麽金手指,於是秉持著‘寧願什麽都不做,也不願犯錯’的想法,一直待在酒館內等待恩科。
期間還為酒館開創了幾道來自現代手藝的精美佳肴。
隻是這裏的位置太偏,客人不多,想發財是不可能的。
半個月前,兩個人路過此地,吃了陳羽做的菜,讚不絕口,此後領頭的那人便經常來。
就是陳羽口中的老朱。
被稱唿為老朱的男子對著陳羽說道:“最近幾天,家裏的老二快要把我氣死了。”
“不提那混蛋小子了,老規矩,還是那幾道小菜,再配上一壺小酒。”
這老朱據他說膝下有三個兒子。
老三本本分分,但是老二跟老大經常因家產問題發生衝突。
眾所周知,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越是家底殷實的家庭,越難念。
畢竟是人家的家事,陳羽也不好多說什麽,笑著點點頭,隨後便跑進廚房忙活去了。
不到二十分鍾,四菜一湯就給端了上來。
那菜肴皆是用高湯打底調味後,精心炒製而成,剛一露麵,不提味道,光賣相和香氣,就已是超凡脫俗了。
老朱見狀,二話不說,抄起筷子吃了起來,越吃兩眼越亮,再飲下一口陳羽斟滿的小酒,徹底樂了。
“掌櫃的,你這手藝沒得說。”
“我做了這麽多年生意,這南京城的酒肆飯館不說全吃過,但基本也吃過七七八八,卻還是忍不住隔三差五跑來嚐嚐你做的菜肴!”
對於老朱的誇讚,陳羽當然還是謙虛一番。
開玩笑,能在前世副業開館子買房買車,手頭上能沒點過硬的本事?
見上完菜之後,客人也吃的滿意,陳羽正好自己也餓了,轉身打算去後廚給自己也弄點吃。
可還沒等他走進後廚,老朱招唿道:
“掌櫃的,我們兩個吃喝甚是無趣,不妨坐下來一起,邊吃邊聊解解悶!”
這個老朱,每一次來之後,總喜歡聽陳羽吹吹牛,指點江山一番。
據他說,
自己是個生意人,因為涉獵很廣,所以各種信息都要了解了解。
反正這老朱出手大方,再加上陳羽本人也無聊,恩科之前有個人時不時一起喝點,吹吹牛,挺好。
時間長了,自然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陳羽也不客氣,坐了下來給自己倒了一杯酒,直接舉起,一飲而盡,隨後咂了咂嘴道:
“老朱我從你的穿著與氣度來看,做的生意不小,前幾年也是亂,全國上下生意不好做。”
“不過,好在戰事結束了,燕王登基,你就把心放肚子裏,以後國內會很安穩,你的好日子要來了。”
做生意講究的是一個安穩的經商環境,陳羽這樣說不無道理。
老朱輕歎一聲:“但願如此,天下亂了這些年,也該享享福了。”
“可就怕有藩王也想學燕王來一次‘清君測’。”
當年唐王朝之所以衰弱,就是因為藩鎮割據不聽從唐王朝的調遣。
所以朱允炆登基之後,便準備削藩以增強中央實力。
諸藩王為改變被削藩的命運,維護自身利益,避免被瓜分的危機,都漸漸向最先反抗的朱棣靠攏。
朱允炆如果不能一舉將朱棣鎮壓,那麽朱棣就會迅速凝聚所有諸侯王的力量。
哪怕集結了六十萬中央禁軍,還是敗了。
朱棣登基後,沒有立馬削藩,可是為了避免藩王有樣學樣,削藩是必然。
但是,
朱棣選擇削藩,人情方麵比朱允炆還要過不去。
因為朱允炆削藩好歹傷害的是自己的叔叔,而朱棣削藩傷害的卻是幫助了自己的親兄弟。
尤其是藩王中還有一個實力強大,有過永樂帝承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的寧王。
所以大部分人認為,如果削藩,天下或許又將陷入戰亂。
陳羽半張著嘴,懵了,小半響才哭笑不得的說道:
“老朱咱們私下裏議論一個皇帝,這合適嗎?”
老朱笑著說道:“這有什麽不合適,做生意總歸避免不了皇帝頒布的政策,私下裏說說我又不會拿這個去狀告你。”
陳羽聞言打量了一下門外,今天的人流量相較於之前更差了。
自老朱他們二人進來之後,路上便再也沒有看到行人。
至於明朝那無孔不入的錦衣衛,主要的任務是監察百官,可沒有閑工夫來自己的小酒館。
既然大客戶有要求,索性就吹吹牛逼唄。
陳羽又給自己倒下了一碗酒,一口悶了。
“老朱,私下閑談可暢所欲言,但切不可外傳!要是被錦衣衛聽去了,那可就不妙了。”
朱棣就是想聽聽陳羽站在一個百姓的角度,到底如何看待那位奉天靖難的永樂帝。
他拍著胸脯說道:
“掌櫃的放心就是,做生意靠的是謹慎,閑聊而已,我還能到處嚷嚷不成?”
陳羽笑著繼續說道:“清君側的事情不會再次出現。”
“永樂帝是親手打江山的雄主,將來要和唐太宗並在一起,藩王又不是傻子,心中肯定也明白,建文與永樂帝鎮壓造反,那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對麵那位紀兄,聽陳羽竟將永樂帝與其他帝王相較而論,臉色明顯一變。
頗為緊張。
老朱卻不以為意的繼續問道:
“可萬一有不服的呢?”
陳羽笑嗬嗬的說道:“你就拿永樂帝當宋太祖來看,當年宋太祖黃橋兵變後黃袍加身,為了避免武將效仿,杯酒釋兵權。”
“永樂帝的文治武功比宋太祖隻強不弱,削藩是必然。”
頓了頓,陳羽笑著繼續補充道:
“但永樂帝可不是建文帝,建文六十萬大軍與永樂帝六十萬大軍發揮出來的戰鬥力,可不是一個等級,削藩的政令一旦頒布,結局就已經注定。”
“永樂帝不擔心削藩後藩王們造反,隻是不想再次在史書上留下屠戮宗室的惡名。”
老朱捋著胡子默然無言,而後笑著說道,“看來掌櫃的很看好當今聖上,不知,你覺得,清君側的永樂帝究竟是個什麽樣子的人?”
一家酒館內,一位相貌英俊的年輕人百無聊賴地趴在櫃台上,看著門外冷清的街景不住的歎氣。
年輕人名叫陳羽,原本是二十世紀的一名曆史係高材生。
沒想到被一輛卡車撞到了之後,竟然來到了大明,繼承了這家酒樓。
初到大明,他非常激動。
縱觀史書,得國最正,莫過於明!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大明,乃是史上最具氣節的朝代!
可按照士農工商排序,商人是賤業。
哪怕你是全國首富,在那些高官眼裏,也僅是膘肥體壯的一隻羔羊。
指不定哪天就把你吃幹抹淨。
所以,陳羽心心念念的就一件事:
當官跟掙錢!
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陳羽雖然熟知曆史,能夠糾正很多大明弊端,幫助大明延長國運,然後獲得獎勵,迎娶公主,走向人生巔峰。
但很多硬性條件很難滿足。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人舉薦。
無奈隻能等待恩科,考取功名。
“係統,係統爸爸,在嗎?”
寂靜無聲。
沒有係統,還是沒有係統。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陳羽每天都在嚐試唿叫金手指,可腦海中始終沒有傳來‘叮’的一聲。
就在陳羽腦海中胡思亂想之際,兩道人影施施然的走了進來。
陳羽頓時眼前一亮,連忙站直了招唿道:
“老朱啊,你有好些日子沒來了吧?”
陳羽剛穿越過來的一個月,由於手無縛雞之力,也沒有覺醒什麽金手指,於是秉持著‘寧願什麽都不做,也不願犯錯’的想法,一直待在酒館內等待恩科。
期間還為酒館開創了幾道來自現代手藝的精美佳肴。
隻是這裏的位置太偏,客人不多,想發財是不可能的。
半個月前,兩個人路過此地,吃了陳羽做的菜,讚不絕口,此後領頭的那人便經常來。
就是陳羽口中的老朱。
被稱唿為老朱的男子對著陳羽說道:“最近幾天,家裏的老二快要把我氣死了。”
“不提那混蛋小子了,老規矩,還是那幾道小菜,再配上一壺小酒。”
這老朱據他說膝下有三個兒子。
老三本本分分,但是老二跟老大經常因家產問題發生衝突。
眾所周知,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越是家底殷實的家庭,越難念。
畢竟是人家的家事,陳羽也不好多說什麽,笑著點點頭,隨後便跑進廚房忙活去了。
不到二十分鍾,四菜一湯就給端了上來。
那菜肴皆是用高湯打底調味後,精心炒製而成,剛一露麵,不提味道,光賣相和香氣,就已是超凡脫俗了。
老朱見狀,二話不說,抄起筷子吃了起來,越吃兩眼越亮,再飲下一口陳羽斟滿的小酒,徹底樂了。
“掌櫃的,你這手藝沒得說。”
“我做了這麽多年生意,這南京城的酒肆飯館不說全吃過,但基本也吃過七七八八,卻還是忍不住隔三差五跑來嚐嚐你做的菜肴!”
對於老朱的誇讚,陳羽當然還是謙虛一番。
開玩笑,能在前世副業開館子買房買車,手頭上能沒點過硬的本事?
見上完菜之後,客人也吃的滿意,陳羽正好自己也餓了,轉身打算去後廚給自己也弄點吃。
可還沒等他走進後廚,老朱招唿道:
“掌櫃的,我們兩個吃喝甚是無趣,不妨坐下來一起,邊吃邊聊解解悶!”
這個老朱,每一次來之後,總喜歡聽陳羽吹吹牛,指點江山一番。
據他說,
自己是個生意人,因為涉獵很廣,所以各種信息都要了解了解。
反正這老朱出手大方,再加上陳羽本人也無聊,恩科之前有個人時不時一起喝點,吹吹牛,挺好。
時間長了,自然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陳羽也不客氣,坐了下來給自己倒了一杯酒,直接舉起,一飲而盡,隨後咂了咂嘴道:
“老朱我從你的穿著與氣度來看,做的生意不小,前幾年也是亂,全國上下生意不好做。”
“不過,好在戰事結束了,燕王登基,你就把心放肚子裏,以後國內會很安穩,你的好日子要來了。”
做生意講究的是一個安穩的經商環境,陳羽這樣說不無道理。
老朱輕歎一聲:“但願如此,天下亂了這些年,也該享享福了。”
“可就怕有藩王也想學燕王來一次‘清君測’。”
當年唐王朝之所以衰弱,就是因為藩鎮割據不聽從唐王朝的調遣。
所以朱允炆登基之後,便準備削藩以增強中央實力。
諸藩王為改變被削藩的命運,維護自身利益,避免被瓜分的危機,都漸漸向最先反抗的朱棣靠攏。
朱允炆如果不能一舉將朱棣鎮壓,那麽朱棣就會迅速凝聚所有諸侯王的力量。
哪怕集結了六十萬中央禁軍,還是敗了。
朱棣登基後,沒有立馬削藩,可是為了避免藩王有樣學樣,削藩是必然。
但是,
朱棣選擇削藩,人情方麵比朱允炆還要過不去。
因為朱允炆削藩好歹傷害的是自己的叔叔,而朱棣削藩傷害的卻是幫助了自己的親兄弟。
尤其是藩王中還有一個實力強大,有過永樂帝承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的寧王。
所以大部分人認為,如果削藩,天下或許又將陷入戰亂。
陳羽半張著嘴,懵了,小半響才哭笑不得的說道:
“老朱咱們私下裏議論一個皇帝,這合適嗎?”
老朱笑著說道:“這有什麽不合適,做生意總歸避免不了皇帝頒布的政策,私下裏說說我又不會拿這個去狀告你。”
陳羽聞言打量了一下門外,今天的人流量相較於之前更差了。
自老朱他們二人進來之後,路上便再也沒有看到行人。
至於明朝那無孔不入的錦衣衛,主要的任務是監察百官,可沒有閑工夫來自己的小酒館。
既然大客戶有要求,索性就吹吹牛逼唄。
陳羽又給自己倒下了一碗酒,一口悶了。
“老朱,私下閑談可暢所欲言,但切不可外傳!要是被錦衣衛聽去了,那可就不妙了。”
朱棣就是想聽聽陳羽站在一個百姓的角度,到底如何看待那位奉天靖難的永樂帝。
他拍著胸脯說道:
“掌櫃的放心就是,做生意靠的是謹慎,閑聊而已,我還能到處嚷嚷不成?”
陳羽笑著繼續說道:“清君側的事情不會再次出現。”
“永樂帝是親手打江山的雄主,將來要和唐太宗並在一起,藩王又不是傻子,心中肯定也明白,建文與永樂帝鎮壓造反,那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對麵那位紀兄,聽陳羽竟將永樂帝與其他帝王相較而論,臉色明顯一變。
頗為緊張。
老朱卻不以為意的繼續問道:
“可萬一有不服的呢?”
陳羽笑嗬嗬的說道:“你就拿永樂帝當宋太祖來看,當年宋太祖黃橋兵變後黃袍加身,為了避免武將效仿,杯酒釋兵權。”
“永樂帝的文治武功比宋太祖隻強不弱,削藩是必然。”
頓了頓,陳羽笑著繼續補充道:
“但永樂帝可不是建文帝,建文六十萬大軍與永樂帝六十萬大軍發揮出來的戰鬥力,可不是一個等級,削藩的政令一旦頒布,結局就已經注定。”
“永樂帝不擔心削藩後藩王們造反,隻是不想再次在史書上留下屠戮宗室的惡名。”
老朱捋著胡子默然無言,而後笑著說道,“看來掌櫃的很看好當今聖上,不知,你覺得,清君側的永樂帝究竟是個什麽樣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