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微風拂過,門梁下,新起的燕窩裏,幾隻毛茸茸的小燕張著嫩黃的小嘴,啾啾地叫著,聲音清脆婉轉。它們和小黎一家一樣,初來乍到,都是這個村子的新住戶。
小黎一家搬進來以後,莊家兄妹幫著把兩家隔著的院牆拆了,又幫小黎將右邊那戶空置的院牆也拆了,至此,三間房就打通了。
為了安全起見,莊然將拆下來的磚加固到了兩家的院牆上,又在上麵鋪滿了碎玻璃渣,還纏上了鐵絲網。陽光一照,玻璃渣閃爍著寒光,仿佛給院子披上了一層堅不可摧的鎧甲。至此,這個院子的安全係數直線飆升。
“咱們是不是也得弄個院牆?”沈梨和葉宵來送種子的時候,沈梨站在大門外,眼睛一下子瞪大了,她看著改造後的“高門大院”,滿是驚歎,“這搞得比納粹集中營都牢固。”
葉宵翻了個白眼:“你可真會說話……”
沈梨看著那快有兩米高的院牆,扭頭問葉宵:“你不覺得嗎?”
“是很安全,不過不知道他們哪裏弄得水泥,要是有的話,倒確實該弄一個。”葉宵想起麅鹿啃了她辛苦種的白菜就生氣,眉頭就不自覺地皺了起來,“馬上要春耕了,還是等有空再說吧!”
二人背著背簍輕輕推開了小黎家的大門,門軸發出“嘎吱”一聲輕響,惹的屋裏坐著的小黎媽媽一陣警覺。
院子已經被小黎拾掇得幹淨整潔,原本堆積著的雜物都清理出去了,地麵被清掃得連塊小石子都沒有。院子的一角,用木樁和綠色的紗網圍了起來,裏麵一群雞鴨的幼崽,毛茸茸的像一個個小絨球,正歡快地啄著食槽裏的食,時不時發出“嘰嘰咕咕”的叫聲,偶爾還會撲騰幾下小翅膀,看著倒是挺喜人的。
沈梨走過去,彎腰看了兩眼,又模仿著小雞的聲音“啾啾”的逗弄著。
“小黎姐!”葉宵走到門口,抬起手,用指關節輕輕敲了敲門,隨後,她微微仰頭,提高嗓音向裏麵唿喊著,同時伸手拉開房門。
小黎媽媽聽到聲音,正坐在有些陳舊卻擦拭得幹幹淨淨的沙發上,雙手在扶手上摸索了一下,借力緩緩起身,眼睛雖然看不見,但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腳步緩慢地一路摸索著向門口走:“是葉宵呀!快進來快進來。”
葉宵和沈梨進屋,就感覺到屋內暖烘烘的,屋內的地板磚被擦得鋥光瓦亮,都能映出人影來,倆人在門口脫了鞋,光腳踩在地上進了屋。
沈梨進屋後把背簍放在了走廊,葉宵則攙著小黎媽媽進屋。
一進客廳,葉宵就眼尖地發現屋內新增了幾樣家具。一個高腳的三人座沙發,外麵套了個橘棕色的沙發套,毛茸茸的絨麵質感讓它看起來給屋子增添了不少溫馨的調調。一個老舊的、有些磨損的實木茶水櫃靠牆擺著,上麵一溜的各式各樣的杯子倒扣著擺放在上麵,甚至還有幾個高腳的紅酒杯,也不知道這種窮山溝溝,小黎是從哪淘來的。
水壺也換了一款老式的鋁皮印花水壺,被擦的直反光。還有一套質樸的素麵茶壺,一壺六杯擺在一起,旁邊還有一個墨綠色的鐵皮茶葉罐子。
屋子裏被這些零碎的東西填滿,原本有些空曠的房間一下子就顯得格外溫馨,有家的樣子了。
“小黎和喬涼呢?”葉宵和沈梨坐下了好一會,卻隻見小黎媽媽一個人。
小黎媽媽摸索著要給葉宵和沈梨倒水,雙手在空中微微顫抖,憑著記憶朝著茶水櫃的方向伸過去。葉宵眼疾手快,趕緊起身邁步上前,雙手輕輕握住小黎媽媽的胳膊,溫柔地說:“阿姨您坐著,我們自己來。”
“那你們自己倒茶喝,茶杯旁邊的罐子裏有茶葉。”小黎媽媽在攙扶下又迴到一個老式的藤椅上坐了下去。“小黎和喬涼去挑鋤頭鐮刀之類的家夥事了,這幾天要種田了,還沒有趁手的工具。你們坐一會,應該也快迴來了。”
“不忙事,我們也沒有要緊的事情找她,隻是過來送種子的。”葉宵走了一路確實口有點渴,嗓子幹幹的,仿佛要冒煙了。於是徑直來到茶水櫃前,拿起一個杯子,她提起水壺給自己倒了一杯溫水。
“給我也倒一杯,好渴。”沈梨喊著,聲音帶著些許急切。
兩人在屋子裏一邊歇息一邊跟小黎媽媽聊著天,沒一會,就聽到院子裏傳來腳步聲,小黎果然很快就迴來了。
“怎麽你自己迴來了?喬涼呢?”小黎媽媽關切的問,臉上浮現出一絲擔憂
小黎把帶迴來的鐮刀在走廊牆壁上掛好,大聲迴答道:“跟沫沫去村外的地頭挖野菜了。”
聽到小黎的迴答,小黎媽媽似乎是放心了許多,身體重新靠在藤椅上,臉上的笑容又迴來了。
幾人寒暄一番,葉宵和小黎便手拉手在客廳的沙發坐下來。
“我給你們帶了點米麵過來,各式種子也帶了一些。紅豆,黃豆,高粱,玉米,還有麥子。菜種有一些,不過種類有限,隻有茄子,辣椒,西紅柿,黃瓜,哦還有甜瓜和南瓜的。”
“還有甜瓜種子?多嗎?”小黎一聽甜瓜就來了興趣。
“留了挺多的,去年我們種了,還挺甜。”沈梨迴答道。
小黎的眼睛骨碌碌的轉了個個兒,一看就是有了什麽主意的。她隻略思索了一下,便說:“那我明天起早去趟宋莊,拿著甜瓜的種子去跟旁人換些別的種子。這甜瓜可是獨一份,那些阿叔和娘娘最喜歡種菜了,從他們手裏肯定能換來好東西。”
聽到小黎這麽說,葉宵也很驚喜:“那感情好!最好換些白菜、蘿卜、胡蘿卜這些耐儲存的。冬天存得久。”
小黎點點頭,腦袋上下晃動,顯得很有決心:“白菜肯定多的是!蔥薑蒜這些莊家兄妹那就有,前兩天還給了我幾包,土豆紅薯他們也有,還想要啥不?我到時候一並去問問。”
平日裏葉宵有很多想吃的東西,但是小黎這樣真問起來,她一時竟想不到,微微皺起眉頭,眼神有些迷茫,嘴唇輕抿著。
葉宵還在絞盡腦汁的想,沈梨倒是開了口:“稻米!”
“稻米?”小黎和葉宵同時開口,聲音裏帶著驚訝,隨後小黎又微微皺眉,搖了搖頭說,“那得有水田才行。”
沈梨說:“出了小河村往北山那邊走,大概20多分鍾的腳程,那裏就有個塘子,旁邊就有現成的水田。不過是在村外,而且離得有點遠。”
沈梨這麽一說完,小黎心思也活了,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期待,像是下了什麽決心一樣:“那我去找找看,能不能弄點水稻秧子。不過要弄水稻秧子可不容易。我且試試吧!最近在小河村搜羅了一些能賣錢的小玩意,明天正好拿到宋莊一起賣掉,順便把我買的兩頭豬仔和羊崽子牽迴來。”
“那我跟你一起去。”沈梨趕緊表示自己也要去
“行,那明天早上8點出發?”
“好。”
兩人就這麽說定了。
葉宵和沈梨本想去莊家再坐一會,但是小黎說,莊然和莊妤今天去永和村搬那台石磨了,這會還沒迴來。
“那麽沉的東西要怎麽弄迴來啊?”沈梨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張成一個“o”型,“這倆人怕不是瘋了吧!”
“那莊然可有辦法,他把磨盤裹起來,中間的洞插了根粗棍子,他跟莊妤一人一頭,推著這根棍子,跟車軲轆一樣就滾迴來了。隻是費事了些而已,但你別說,他用這招已經把上麵那部分弄迴來了。”
小黎邊說邊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露出了一對深深的酒窩。
沈梨腦補到那個場麵,也覺得好笑,捂嘴跟著笑了起來。
一番說笑後,葉宵起身要迴去了,小黎哪裏肯依,雙手緊緊拉住葉宵的胳膊,力氣大得讓葉宵都有些驚訝,嘴上嚷嚷著“必須得吃完飯再走!”
小黎媽媽也勸說道:“哪有這樣的?留下吃頓便飯吧!”
“我倒是想留下來,不過家裏的活忙不過來。幾塊地都沒墾呢,眼瞅著要耕種了!”葉宵推脫。
小黎一撅嘴,顯然不買賬,臉頰鼓鼓的,像個生氣的小皮球:“那也不差一頓午飯的功夫!家裏有再多活你迴家不也是要吃飯的?左右都要吃,不如就留在這吃吧!就這麽定了,你不許走!”
小黎說著就把葉宵往沙發上一按,葉宵隻覺得身體一沉,又坐迴了沙發上,而小黎則一陣風一樣的就直奔廚房去了。
“這才幾點啊!唉我不走不走,你先別忙,現在就開始做午飯也太早了。”葉宵趕緊把廚房的小黎叫迴來,聲音提高了幾分。
小黎一家搬進來以後,莊家兄妹幫著把兩家隔著的院牆拆了,又幫小黎將右邊那戶空置的院牆也拆了,至此,三間房就打通了。
為了安全起見,莊然將拆下來的磚加固到了兩家的院牆上,又在上麵鋪滿了碎玻璃渣,還纏上了鐵絲網。陽光一照,玻璃渣閃爍著寒光,仿佛給院子披上了一層堅不可摧的鎧甲。至此,這個院子的安全係數直線飆升。
“咱們是不是也得弄個院牆?”沈梨和葉宵來送種子的時候,沈梨站在大門外,眼睛一下子瞪大了,她看著改造後的“高門大院”,滿是驚歎,“這搞得比納粹集中營都牢固。”
葉宵翻了個白眼:“你可真會說話……”
沈梨看著那快有兩米高的院牆,扭頭問葉宵:“你不覺得嗎?”
“是很安全,不過不知道他們哪裏弄得水泥,要是有的話,倒確實該弄一個。”葉宵想起麅鹿啃了她辛苦種的白菜就生氣,眉頭就不自覺地皺了起來,“馬上要春耕了,還是等有空再說吧!”
二人背著背簍輕輕推開了小黎家的大門,門軸發出“嘎吱”一聲輕響,惹的屋裏坐著的小黎媽媽一陣警覺。
院子已經被小黎拾掇得幹淨整潔,原本堆積著的雜物都清理出去了,地麵被清掃得連塊小石子都沒有。院子的一角,用木樁和綠色的紗網圍了起來,裏麵一群雞鴨的幼崽,毛茸茸的像一個個小絨球,正歡快地啄著食槽裏的食,時不時發出“嘰嘰咕咕”的叫聲,偶爾還會撲騰幾下小翅膀,看著倒是挺喜人的。
沈梨走過去,彎腰看了兩眼,又模仿著小雞的聲音“啾啾”的逗弄著。
“小黎姐!”葉宵走到門口,抬起手,用指關節輕輕敲了敲門,隨後,她微微仰頭,提高嗓音向裏麵唿喊著,同時伸手拉開房門。
小黎媽媽聽到聲音,正坐在有些陳舊卻擦拭得幹幹淨淨的沙發上,雙手在扶手上摸索了一下,借力緩緩起身,眼睛雖然看不見,但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腳步緩慢地一路摸索著向門口走:“是葉宵呀!快進來快進來。”
葉宵和沈梨進屋,就感覺到屋內暖烘烘的,屋內的地板磚被擦得鋥光瓦亮,都能映出人影來,倆人在門口脫了鞋,光腳踩在地上進了屋。
沈梨進屋後把背簍放在了走廊,葉宵則攙著小黎媽媽進屋。
一進客廳,葉宵就眼尖地發現屋內新增了幾樣家具。一個高腳的三人座沙發,外麵套了個橘棕色的沙發套,毛茸茸的絨麵質感讓它看起來給屋子增添了不少溫馨的調調。一個老舊的、有些磨損的實木茶水櫃靠牆擺著,上麵一溜的各式各樣的杯子倒扣著擺放在上麵,甚至還有幾個高腳的紅酒杯,也不知道這種窮山溝溝,小黎是從哪淘來的。
水壺也換了一款老式的鋁皮印花水壺,被擦的直反光。還有一套質樸的素麵茶壺,一壺六杯擺在一起,旁邊還有一個墨綠色的鐵皮茶葉罐子。
屋子裏被這些零碎的東西填滿,原本有些空曠的房間一下子就顯得格外溫馨,有家的樣子了。
“小黎和喬涼呢?”葉宵和沈梨坐下了好一會,卻隻見小黎媽媽一個人。
小黎媽媽摸索著要給葉宵和沈梨倒水,雙手在空中微微顫抖,憑著記憶朝著茶水櫃的方向伸過去。葉宵眼疾手快,趕緊起身邁步上前,雙手輕輕握住小黎媽媽的胳膊,溫柔地說:“阿姨您坐著,我們自己來。”
“那你們自己倒茶喝,茶杯旁邊的罐子裏有茶葉。”小黎媽媽在攙扶下又迴到一個老式的藤椅上坐了下去。“小黎和喬涼去挑鋤頭鐮刀之類的家夥事了,這幾天要種田了,還沒有趁手的工具。你們坐一會,應該也快迴來了。”
“不忙事,我們也沒有要緊的事情找她,隻是過來送種子的。”葉宵走了一路確實口有點渴,嗓子幹幹的,仿佛要冒煙了。於是徑直來到茶水櫃前,拿起一個杯子,她提起水壺給自己倒了一杯溫水。
“給我也倒一杯,好渴。”沈梨喊著,聲音帶著些許急切。
兩人在屋子裏一邊歇息一邊跟小黎媽媽聊著天,沒一會,就聽到院子裏傳來腳步聲,小黎果然很快就迴來了。
“怎麽你自己迴來了?喬涼呢?”小黎媽媽關切的問,臉上浮現出一絲擔憂
小黎把帶迴來的鐮刀在走廊牆壁上掛好,大聲迴答道:“跟沫沫去村外的地頭挖野菜了。”
聽到小黎的迴答,小黎媽媽似乎是放心了許多,身體重新靠在藤椅上,臉上的笑容又迴來了。
幾人寒暄一番,葉宵和小黎便手拉手在客廳的沙發坐下來。
“我給你們帶了點米麵過來,各式種子也帶了一些。紅豆,黃豆,高粱,玉米,還有麥子。菜種有一些,不過種類有限,隻有茄子,辣椒,西紅柿,黃瓜,哦還有甜瓜和南瓜的。”
“還有甜瓜種子?多嗎?”小黎一聽甜瓜就來了興趣。
“留了挺多的,去年我們種了,還挺甜。”沈梨迴答道。
小黎的眼睛骨碌碌的轉了個個兒,一看就是有了什麽主意的。她隻略思索了一下,便說:“那我明天起早去趟宋莊,拿著甜瓜的種子去跟旁人換些別的種子。這甜瓜可是獨一份,那些阿叔和娘娘最喜歡種菜了,從他們手裏肯定能換來好東西。”
聽到小黎這麽說,葉宵也很驚喜:“那感情好!最好換些白菜、蘿卜、胡蘿卜這些耐儲存的。冬天存得久。”
小黎點點頭,腦袋上下晃動,顯得很有決心:“白菜肯定多的是!蔥薑蒜這些莊家兄妹那就有,前兩天還給了我幾包,土豆紅薯他們也有,還想要啥不?我到時候一並去問問。”
平日裏葉宵有很多想吃的東西,但是小黎這樣真問起來,她一時竟想不到,微微皺起眉頭,眼神有些迷茫,嘴唇輕抿著。
葉宵還在絞盡腦汁的想,沈梨倒是開了口:“稻米!”
“稻米?”小黎和葉宵同時開口,聲音裏帶著驚訝,隨後小黎又微微皺眉,搖了搖頭說,“那得有水田才行。”
沈梨說:“出了小河村往北山那邊走,大概20多分鍾的腳程,那裏就有個塘子,旁邊就有現成的水田。不過是在村外,而且離得有點遠。”
沈梨這麽一說完,小黎心思也活了,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期待,像是下了什麽決心一樣:“那我去找找看,能不能弄點水稻秧子。不過要弄水稻秧子可不容易。我且試試吧!最近在小河村搜羅了一些能賣錢的小玩意,明天正好拿到宋莊一起賣掉,順便把我買的兩頭豬仔和羊崽子牽迴來。”
“那我跟你一起去。”沈梨趕緊表示自己也要去
“行,那明天早上8點出發?”
“好。”
兩人就這麽說定了。
葉宵和沈梨本想去莊家再坐一會,但是小黎說,莊然和莊妤今天去永和村搬那台石磨了,這會還沒迴來。
“那麽沉的東西要怎麽弄迴來啊?”沈梨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張成一個“o”型,“這倆人怕不是瘋了吧!”
“那莊然可有辦法,他把磨盤裹起來,中間的洞插了根粗棍子,他跟莊妤一人一頭,推著這根棍子,跟車軲轆一樣就滾迴來了。隻是費事了些而已,但你別說,他用這招已經把上麵那部分弄迴來了。”
小黎邊說邊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露出了一對深深的酒窩。
沈梨腦補到那個場麵,也覺得好笑,捂嘴跟著笑了起來。
一番說笑後,葉宵起身要迴去了,小黎哪裏肯依,雙手緊緊拉住葉宵的胳膊,力氣大得讓葉宵都有些驚訝,嘴上嚷嚷著“必須得吃完飯再走!”
小黎媽媽也勸說道:“哪有這樣的?留下吃頓便飯吧!”
“我倒是想留下來,不過家裏的活忙不過來。幾塊地都沒墾呢,眼瞅著要耕種了!”葉宵推脫。
小黎一撅嘴,顯然不買賬,臉頰鼓鼓的,像個生氣的小皮球:“那也不差一頓午飯的功夫!家裏有再多活你迴家不也是要吃飯的?左右都要吃,不如就留在這吃吧!就這麽定了,你不許走!”
小黎說著就把葉宵往沙發上一按,葉宵隻覺得身體一沉,又坐迴了沙發上,而小黎則一陣風一樣的就直奔廚房去了。
“這才幾點啊!唉我不走不走,你先別忙,現在就開始做午飯也太早了。”葉宵趕緊把廚房的小黎叫迴來,聲音提高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