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小黎一家三口下定決心搬到小河村呢,莊然一家倒是動作迅速,先行一步開啟了這搬家的大工程。


    兄妹三人前前後後零零散散地跑了好幾趟小河村,最後又在葉宵和沈梨的大力幫助下,一口氣將最後的那些零碎物品也都搬完了。


    幾個人往返了兩三趟,相當於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急行軍一般的負重暴走,此時無一例外不在喘粗氣休息。


    冬末時節,雖說已經有了些許春的氣息,但河麵上的冰也隻是剛剛開始開化,幾個人身上還都穿著薄薄的夾棉棉衣,這一通忙活下來,衣服裏麵早就被汗水浸濕了,變得汗涔涔的,貼在身上,難受的緊。


    沈梨熱得實在受不了了,一把扯開棉衣的外扣,想要讓熱氣快點散出去,她一邊唿哧唿哧地喘著氣,一邊看著滿屋子還沒來得及整理的雞零狗碎,心裏十分不理解,皺著眉頭嘟囔道:“缺什麽少什麽的,這村子裏這麽多戶人家,隨便找補點不就行了?非要費這麽大的勁兒,把這些東西都搬過來,可真是不嫌麻煩呀。”


    莊妤這會兒也正累得夠嗆,聽了沈梨的話,心裏滿是後悔,苦愁著臉,無奈地歎了口氣說:“有些東西用順手了,用著用著就有感情了呀,不舍得丟下嘛!”


    沈梨本想反駁幾句,可話還沒出口,就被葉宵給搶了先。


    葉宵笑嘻嘻地說道:“以前跟沈梨到處打野拾荒的時候呀,衣食住行的全部家當就我們身後的兩個背包,那可真是走到哪兒算哪兒,隨走隨停,簡單得很呢。不過現在可不一樣啦,如果讓我們搬家,我估計都恨不得做個殼把小屋都背在背上咯。”


    她一邊說著,一邊誇張地比劃著,惹得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來。雖是打趣的話,可卻不經意間觸動了沈梨,讓她不禁微微愣神,心裏想著,也許這就是家的意義吧,那些看似平常的物件,因為承載了生活的點滴,所以才變得格外珍貴,讓人不舍得割舍。


    她抬頭看了一眼葉宵,原本要搶白的話就這樣咽了迴去。


    新家還沒生火,屋子裏彌漫著一股捂久了的黴味,還混著早春的寒意。葉宵關切地把沈梨敞開的衣領拉了拉,囑咐她別感冒。


    莊然本來叉著腿躺在一個單人沙發上,聽到葉宵這麽說,他一骨碌坐起來,顧不上身上的疲憊,起身就出去劈柴火燒炕去了。畢竟幾個人忙活了小半天,到現在別說吃飯,連口熱水都沒喝上呢!如今乍暖還寒的天氣,這可不是待客之道。


    莊然去生火了,莊妤也沒閑著,開始拾掇一些緊要的用品。葉宵和沈梨見狀,也紛紛站起身來幫忙,幾個人七手八腳地忙活起來,你遞我拿,配合得倒也默契。沒一會兒,就把幾個打包好的箱子給拆開了,各種物品散落在地上,屋子裏頓時顯得更加淩亂了。


    “東西要不要先擺好?還是等家具之類的換好了再說?”沈梨手裏拿著一摞碗,轉頭看向莊妤,一臉詢問的神情,那摞碗在她手裏有點分量,她微微晃了晃,碗與碗碰撞,發出輕微的“叮當”聲。


    莊妤也拿不準主意。


    莊然選的這間房子,位於村子第二條街的第三戶,位置並不算特別好,而且房屋和內飾都比其他的屋子陳舊許多,衣櫃之類的家具早被蟲蛀的不像樣子,肯定是不能用了。但是換家具這些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弄好的,莊妤想了想,決定還是先把常用的東西先搬出來,比如碗筷被褥這些。畢竟人還是要先吃飯睡覺的,剩下的事情,隻能慢慢來。


    “怎麽挑了這麽破的房子?”沈梨一邊打量著一邊好奇地詢問。


    莊妤撇了撇嘴,無奈的說:“整個村子就隻有這個院子裏有一口壓井。末世前,幾乎所有村落都通了自來水,有壓井的屋子已經很難得了,為了取水方便,這間房屋就成了不二之選。”


    這麽說,倒也合理。沈梨便不再多言。


    屋子是三房兩廳的構造。前有寬敞的院子、倉房、裝糧食的糧倉。後有一個不到兩畝地的菜園子。


    穿庭過院進屋後,一進門是客廳,麵積不算小,大概有二十多平米,地麵鋪著略顯陳舊的瓷白色印花瓷磚。客廳正對著門的牆上有一個老式的電視櫃,上麵放著一台落滿灰塵的電視機。窗戶是木質的,窗框上的油漆有些剝落。


    其中一間臥室朝南,采光很好,屋裏是一鋪火炕,炕上簡單地鋪著炕席,靠牆的位置疊放著幾床被褥。地上的一個木製大衣櫃的門板已經鬆鬆垮垮,半死不活的掛在那,當啷著。地上還有一架老式的腳踩縫紉機,用一個繡花布簾蓋著,上麵落滿了灰塵。


    另一間臥室朝北,相對陰暗一些,屋內有一麵火牆,連著一個不到兩米寬的小火炕。房間的角落裏擺放著一張書桌,書桌上堆滿了雜物。靠牆還有一個簡易的衣架,掛著幾件過時的衣服。


    主臥空間最大,除了一個梳妝台,鏡子有些模糊,還有一鋪更大的火炕,炕梢放著幾個老式的木箱。


    餐廳和客廳相連,擺放著一張木質餐桌和幾把椅子。餐廳旁邊是廚房,廚房裏有一個老式的爐灶和一個水泥砌成的洗碗池。


    雖然房子整體陳舊了些,但是格局來看,兄妹三人住倒是剛好。


    幾個人又擦又洗,連搬帶運,忙活了好一陣子,好歹是把屋子拾掇得能住人了。可這一折騰,時間就像長了翅膀似的,一晃就到了下午,大家的肚子也都開始咕咕叫了起來,抗議著它們已經餓了好久了。


    “我還是先做飯吧,都已經餓的老眼昏花了!”莊沫沫哼哼唧唧的說。


    葉宵和沈梨今天已經幫忙搬家,累了個夠嗆,自然不能再讓她們做飯了,於是莊沫沫洗了洗手,準備下廚做飯。可這廚房,隻是收拾出了有限的空間,那些鍋碗瓢盆還都堆在角落裏,沒來得及好好歸置。莊沫沫看著這情況,想著也不方便做多複雜的吃食,思來想去,做個麵條倒是簡單又頂飽,還能快點吃上,就這麽定了。


    她先從牆角的一堆袋子裏找到麵粉袋子,將麵粉倒入麵盆中,接著,她慢慢往麵盆裏加入水,然後伸出手開始揉麵,手指靈活地在麵團裏穿梭著,麵團在她的手下逐漸變得光滑有彈性,原本鬆散的麵粉在水和她的揉搓下,漸漸抱成了一團。


    接著,她把麵團放在麵板上,先撒上一些幹麵粉防粘,然後拿起擀麵杖,開始擀起麵來。


    擀麵杖在麵團上來迴滾動,麵團在壓力下慢慢變成了薄薄的麵餅,那麵餅越來越薄,越來越大。擀好後,她把麵餅像折扇一樣疊起來,拿起刀,手起刀落,細細地切成均勻的麵條,整整齊齊地排列在案板上。


    與此同時,她著手準備土豆肉末鹵。


    小黎送的豬肉隻剩半個巴掌大小不到的一塊了,做別的吃的也不太夠,如今做麵條的鹵子倒是正適合。莊沫沫把豬肉放在案板上,拿起菜刀,先切成片,緊接著就“當當當”地剁了起來,不一會兒,豬肉就變成了細碎的肉末。


    把豬肉剁好後,她又拿了兩個土豆,先去皮,後切成大小均勻的小丁,再準備好蔥薑蒜切末。


    鍋裏倒油,等油熱了,開始微微翻滾起來的時候,她把蔥薑蒜放入鍋中,隻聽“呲啦”一聲,油花四濺,香味瞬間撲鼻而來,濃鬱的香味直往人鼻子裏鑽,莊沫沫趕緊向鍋裏加入肉末煸炒。


    肉末在熱油的加熱下,逐漸變得金黃,香味也越發濃鬱了。她放入土豆丁跟肉末一起炒香,然後加入適量的水。


    然後就輪到調味料登場了。生抽一入鍋,鍋裏的食材被染上了一層好看的紅褐色,同時,一股醬香也飄散開來。莊沫沫又放了一勺鹽和糖。鍋裏的湯汁開始“咕嚕咕嚕”地翻滾著,不一會兒,土豆變得綿軟,用鏟子輕輕一壓,就能壓碎,肉末的香味也充分融入其中,鹵汁變得濃稠起來,那濃稠的鹵汁包裹著土豆和肉末,看著就特別誘人,讓人迫不及待地想嚐嚐了。


    “將就吃點。”莊沫沫一邊說著,一邊把一大盆麵條和一碗土豆肉醬端上餐桌。


    麵條冒著騰騰的熱氣,肉醬的香氣也隨之飄散開來,瞬間彌漫了整個屋子。幾個餓的前胸貼後背的人,早就等不及了,二話不說就囫圇吃上了,那吃相雖然不太雅觀,可也顧不上了,一個個吃得那叫一個香,嘴裏還不時發出“唿嚕唿嚕”的聲音,仿佛這麵條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似的。


    “小黎說什麽時候搬過來了嗎?”沈梨咽下嘴裏的麵條,喝了口水,緩了緩,看向莊然問道。


    “應該是化凍以後吧!畢竟小黎媽媽腿腳眼睛都不太方便,這路上結冰啥的,走起來也不安全。”莊然一邊吃著麵條,一邊含糊不清地迴答道,嘴裏還塞著一大口麵條,腮幫子鼓鼓的,那模樣看著像是鼓氣的蛤蟆。


    “倒也是。”葉宵點點頭,覺得莊然說得挺有道理,畢竟小黎媽媽的情況特殊,確實得等路況好一些再搬家才穩妥。


    “而且,聽小黎說,她們打算將在聚集區賺到的錢都買成豬牛和雞鴨,在小河村弄個養殖場呢。”莊然又接著說道,說完還挑了挑眉,眼神裏透著一絲驚訝,顯然對這個計劃挺意外的。


    沈梨一聽,倒是來了興致,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放下筷子,往前湊了湊身子,好奇地問道:“養殖場?這能行嗎?”她心裏想著,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兒,養這些家畜家禽可得費不少心思呢,也不知道小黎他們能不能應付得來。


    葉宵略一沉吟,也疑慮地說道:“聚集區自己也有養殖場啊,為什麽以前統一集中養殖,今年卻放開購買了?”她皺著眉頭,臉上滿是疑惑的神情,心裏琢磨著這裏麵肯定有什麽緣由吧。


    莊沫沫咽下嘴裏的食物,擦了擦嘴,解釋道:“喬涼跟我說過,以前集中養殖是因為他們擁有的牛羊牲畜本來也不多,為了保障聚集區內居民有基本的供給,大家都能吃得上,所以隻能集中繁殖,擴大族群基數。現在應該已經繁育得很穩定了。而且聚集區現在人多了起來,如果還是統一養殖不放開飼養資格,耗費的時間精力成本太高了,也沒必要了嘛。”她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劃著,說得頭頭是道,那模樣倒像個小專家似的。


    葉宵聽了,點點頭,心想這麽一說,倒也有道理,確實是這麽個情況。看來小黎他們這個計劃也不是一時衝動,還是經過考慮的。而且小黎他們自己種糧種菜喂養,成本自然是要比聚集區低些,這個價格差要是利用好了,不說多賺,換點柴米油鹽的基本物資肯定沒問題。


    “那他們住哪裏定了嗎?”葉宵又問道,她心裏想著,這養這麽多家畜家禽,可得有個寬敞的地方才行,也不知道小黎他們打算住哪兒呢。


    莊然搖搖頭,說道:“小黎上次匆匆來小河村看了一眼,她最初的想法是把村委會那棟大院收拾一下,畢竟要養家畜,得院子大些,地方寬敞了才好養嘛。”


    葉宵也讚同地點點頭,覺得小黎這個想法挺靠譜的,村委會那大院確實夠大,收拾收拾住人養家禽家畜都挺方便的。


    幾人又閑敘了一會兒,然後趁著天還沒黑,葉宵和沈梨便起身告辭,準備先迴家了。


    迴去的路,沈梨和葉宵走的非常慢。原本這就是條沒有開辟出來的山路,現在白天化了的雪,在夜晚降溫後又重新凍上了,冰路崎嶇難行,兩人一不小心就得跌一跤,因此走的更加費力。葉宵跟沈梨一邊走著,一邊商量著,過些日子天再暖和一些,要把通向小河村那條路好好休整一番,這樣大家往來同行就更方便了,也能常聚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森居物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奇樂去哪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奇樂去哪了並收藏森居物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