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和黃豆曬幹以後,脫粒就比較簡單了。輕輕敲打一下,幹燥的豆莢就會裂開,裏麵的豆子就會咕嚕咕嚕地滾出來。


    葉宵將柴房的地上墊上撕開的塑料化肥袋子,又將豆子秸稈抱到上麵,這些都是很好的柴火。


    收獲的豆子,葉宵照例先挑了一些飽滿無傷的,用一個大玻璃罐子裝好了,留作明年的種子。剩下的,她拿出密封桶,將紅豆和黃豆分別裝進了桶裏。20kg容量的桶,紅豆裝了一桶半,而黃豆,則裝了滿滿三桶,還多了一盆。


    這些黃豆,可以拿到宋莊去換豆油,可以去換醬油,還可以自己留著生豆芽,甚至可以做豆腐、豆漿吃。


    想到這些,葉宵又挑了兩把當種子。明年她要多種一些黃豆。


    玉米和高粱的收割緊隨其後。


    高粱收迴來後,得像對待豆子那般,尋一處開闊又通風良好的地方晾曬起來。這個事情沈梨和葉宵經過去年的收獲,已經有了一些經驗了。二人隻花費了大半天的時間,便如同去年一樣,將高粱穗仔細地掛在院子的晾衣繩上。


    一串串高粱穗像是掛起了一片片火紅的簾子,小屋也洋溢著豐收的味道。


    而玉米呢,葉宵和沈梨在第二天的清晨,一吃完飯,便起身前往田間收割了。待將玉米全都收割完畢,當天就馬不停蹄地開始了脫粒的工作。


    純手工脫粒,這無疑是個效率極為低下的活兒,可身處當下的環境,沈梨和葉宵著實沒有別的辦法,隻能依靠自己的雙手,去完成這繁瑣又辛苦的任務。


    葉宵把玉米穗一股腦倒在帆布上,黃澄澄的玉米堆積如山。


    她找來兩副棉紗的點膠手套,分給沈梨一副,另一副自己帶上了。剝玉米的工作非常傷手,如果不戴上帶上手套,隻消一個小時不到手就會被磨紅了。


    葉宵拿起一棒玉米,又尋來一個已經剝完粒的玉米核,雙手交錯著,利用二者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和阻力,試圖將玉米粒一點點剝離下來。她的動作算不上嫻熟,卻也透著一股認真勁兒,額頭上漸漸沁出了細密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滴落在玉米粒上,可她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眼睛緊緊盯著手中的玉米,專注地重複著這單調的動作。


    而沈梨在一旁看著葉宵的做法,思忖了片刻後,覺得這樣又傷手又低效,便動起了腦筋。


    她先是快步走到院子的角落,費了些力氣搬來兩個厚實的木墩,那木墩敦實厚重,穩穩地立在地上。接著,她又找來兩根短粗的木棒,握在手中試了試手感,感覺頗為稱手後,便開始了自己的脫粒方式。隻見沈梨彎下腰,抓起一個玉米穗,穩穩地將其架在木墩上,隨後,手中的木棒高高揚起,緊接著又輕輕落下,伴隨著“劈裏啪啦”的聲響,玉米粒就似那歡快的雨滴,從玉米穗上蹦跳而出,紛紛揚揚地落在了地上,不一會兒,地上就鋪上了一層金黃的玉米粒。


    “你看,比你的效率高多了。”沈梨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看向葉宵說道,眼神中透著幾分小驕傲。


    葉宵最開始還不屑,但是她剝了一會,手腕酸酸的,手掌也磨的火辣辣的痛,於是也照葫蘆畫瓢,用起了沈梨的辦法。可初次上手,沒掌握好力度,玉米粒四濺,有幾顆甚至蹦到了她發間。


    “哈哈,葉宵,你這是給自個兒腦袋‘種玉米’呢。”沈梨打趣道,手上動作不停,眼睛彎成月牙。葉宵羞紅了臉,白了沈梨一眼,嘟囔著:“你還笑話我,看我待會兒超沒超過你。”說罷,愈發全神貫注,手中木棒敲擊節奏愈發穩當。


    時間就在這枯燥乏味的工作中緩緩流逝,仿佛每一分鍾都被無限拉長了一般。剝到後麵,沈梨和葉宵感覺自己仿佛變成了呆滯的、麻木的剝粒機器,機械地重複著手中的動作,早已沒了最初的那份靈動與輕鬆。


    木墩旁的玉米粒越堆越高,漸漸形成了一座座小小的“金山”,而疲憊也如潮水般向二人襲來。


    沈梨隻覺得胳膊酸得好似灌了鉛一般,每一次揮棒都變得無比艱難,那木棒舉起的高度也不得不比前一次低一些,額頭上的汗珠大顆大顆地滾落,打濕了衣衫,可她咬著牙,依舊堅持著。


    葉宵這邊也好不到哪兒去,掌心已經磨出了明顯的紅印,那火辣辣的感覺愈發強烈,像是有火在燒一樣,可她也一聲不吭,隻是偶爾和沈梨對視一眼,從彼此的眼神中汲取繼續堅持下去的力量,二人都有著不做完這活兒就絕不休息的氣勢。


    午飯的時間早就過了,可她們誰都顧不上吃飯,一心隻想著趕緊把玉米剝完。就這樣,從清晨一直忙到下午,才終於將全部的玉米剝完。


    “唿~”沈梨身子向後一仰,整個人便直接倒在了玉米粒中,像是耗盡了所有的力氣,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臉上卻帶著如釋重負的神情。


    “還好種的少啊!要再多點,兩天也剝不完。”葉宵一邊說著,一邊也緩緩地脫下手套,看著自己那雙被磨得發紅的手,微微皺了皺眉頭。此時,雖然秋天的風已經帶著絲絲涼意,涼颼颼地吹過,可一天的忙碌讓她出了不少汗,這風一吹,竟覺得有些冷了,不禁打了個寒顫。


    歇夠了,得把剝好的玉米裝到袋子裏。


    沈梨找來一個清理幹淨的塑料化肥袋子,剝好的玉米裝進袋子裏。


    她們配合默契,一個撐開化肥袋子,一個用簸箕鏟起玉米粒往裏倒。沈梨看著逐漸鼓脹起來的袋子,長舒一口氣:“總算快弄完了,今年這玉米長得可真好。這一小塊地收了這麽多。”


    葉宵抬手抹了把汗,發絲淩亂卻滿臉笑意:“是啊,不枉咱們累這一場!”


    夕陽西下,餘暉將院子染成暖橙色,最後一袋玉米封口完畢。兩人癱坐在玉米粒堆旁,望著滿院“戰果”,身上的酸痛在這一刻化為烏有,隻剩心間盈滿豐收的喜悅與對來年的憧憬。


    晚風拂過,吹散了黏膩的汗水,捎來不遠處田野裏泥土的清香,沈梨和葉宵相視而笑,那笑容比天邊晚霞還要絢爛幾分。


    打好的玉米粒要磨成粉才能吃。沈梨雖然有手搖式脫粒機,但是這麽多玉米,要是靠這個機器磨,那胳膊都要搖斷。


    二人商量了一番後,覺得還是得下山到莊家裏借他們的碾子一用才行。不過,這個事情倒也不著急,畢竟,麥子還沒收呢,還有其他的農活在等著她們,當下,先好好歇一歇,恢複恢複體力才是要緊事。


    累壞了的沈梨和葉宵第二天在炕上躺了一整天,那肌肉的酸痛感讓她們哪怕隻是稍微動一下,都會疼得齜牙咧嘴,隻能靜靜地躺著,盼著這酸痛能快點消退。


    一直到了傍晚,葉宵才拖著哪哪都疼的身體下炕,她看著屋後田地裏亂七八糟堆著的玉米秸稈,終於還是忍不住將它們一捆一捆的紮好,然後全部搬到柴房裏堆的整整齊齊。


    這也是冬天的幹柴,而且用來煮飯炒菜,火又快又急,比木柴更好控製火候。


    沈梨見葉宵忍著不適去忙碌,也不躲懶,她來到前院,將昨天脫粒剩下的玉米核找了袋子裝好——這也是冬天的儲備柴火之一。


    二人忙完,也沒心思做什麽好吃的,匆匆吃了點,便早早歇息了,明日如果不下雨的話,她們還要收麥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森居物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奇樂去哪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奇樂去哪了並收藏森居物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