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沒迴家,菜園子裏的作物似乎在她們缺席的日子裏卯足了勁生長,顯得更加鬱鬱蔥蔥。
河灘上方那片茄子田,又一次迎來了令人欣喜的大豐收。一顆顆飽滿的茄子,像是一群乖巧的胖娃娃,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把那茄子秧都壓得彎彎的,恰似一個個笑彎了腰的孩子,在微風中輕輕晃動,似是在向人們炫耀著自己的茁壯成長。西紅柿也不甘示弱,紅彤彤的果實掛滿了枝頭,沉甸甸的,把那細細的秧子都墜得低低的,仿佛不堪重負,卻又倔強地支撐著這滿滿的收獲。
沈梨在茄子田裏忙碌著,一邊伸手采摘茄子,一邊嘴裏嘟囔個不停:“哎呀,這茄子可真是怪,要麽一個都不熟,這一熟啊,就跟約好了似的,滿地都是。”她的語氣裏帶著些許無奈,眉頭微微皺起,“再這麽吃茄子,我感覺我的臉都要被吃成茄子色了。”
話雖如此,可她心裏也非常清楚,每一種食材的成熟都來之不易。畢竟,在即將來臨的寒冬臘月,當外麵冰天雪地,萬物都被嚴寒籠罩,一片凋零之態時,這些豐收的果實就是她們安穩度過的保障。
當然,這得是葉宵能想出好法子來妥善處理和儲存這些食材才行。
茄子的保存,相對來說是較為簡便的。在諸多方法裏,曬幹可是最為常見且實用的一種。曬幹後的茄子不僅能夠長久地存放,而且還擁有一種獨特的風味,那是一種經過陽光洗禮後的醇厚味道,讓許多人品嚐過後都眼前一亮。
葉宵在森林裏生活的這一年,早已把曬幹菜的手藝摸得透透的,對於如何處理茄子,她心裏自有一套巧妙的辦法。
隻見她不慌不忙地拿起一個茄子,從底部穩穩地開始下刀,手起刀落,將茄子均勻地切成八等份,那動作嫻熟而流暢。但她卻留了個心眼,並不將茄子完全切斷,一直切到接近茄子把兒的地方便停了下來。緊接著,她像個藝術家擺弄著自己的作品一般,將切好的茄子輕輕搭在院子裏平日晾衣服的細繩上,那模樣,真像一隻隻張牙舞爪的八爪魚,在陽光的輕撫下,開始了它們的蛻變之旅。
幾日後,茄子在陽光的照耀下,水分一點點地蒸發掉。原本鮮亮飽滿的茄子肉,也逐漸變得緊實起來,顏色也由最初那充滿生機的紫色,慢慢變成了深沉而內斂的深褐色。
這曬幹的茄子是個奇妙的東西,不僅能夠長時間保存,而且在烹飪的時候,就像一塊海綿,能夠盡情地吸收各種調味料的精華,釋放出的口感豐富而醇厚,完全是一種獨立於新鮮茄子之外的獨特美味,別有一番風味。
同樣需要曬幹的還有黃瓜和辣椒。
黃瓜切成片或者切成條鋪勻曬幹後就可以放到陰涼地方存儲。而辣椒,因為去年豐收的原因,今年種的格外多,沈梨和葉宵吃也吃不完。要儲存辣椒,除了曬幹,葉宵還有一些新的想法——她要做辣椒醬。
將熟透的紅辣椒清洗幹淨後,用淡鹽水泡一會,撈出放到屋外的晾網曬幹。葉宵找了一個略大一些帶蓋子的陶瓷罐子,用熱水燙洗後,將曬幹的辣椒倒進罐子裏,再向裏麵三勺鹽,拌勻後蓋好蓋子密封,放到陰涼的地方醃製發酵。
相較而言,西紅柿的處理可就需要多費些心思了。
熟透的西紅柿,汁水多得就像要溢出來似的,若是采用和茄子一樣的處理方法,那顯然是不合適的,就好比把不合適的鞋子硬套在腳上,總歸是不搭調的。‘
葉宵決定將一部分西紅柿製成番茄醬。
她先是把密封罐裏裏外外仔細地清洗幹淨,連蓋子也不放過,一並放入籠屜裏,讓那騰騰的熱氣將其徹底殺菌消毒。接著,把生西紅柿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塊,小心翼翼地逐個裝進瓶子裏,裝得滿滿當當的。然後再把瓶子放迴籠屜,進行蒸煮。等到瓶子和裏麵的西紅柿都晾涼了,才逐個拿起密封瓶的蓋子,穩穩地蓋上,用力扣緊,仿佛在給這些西紅柿醬打造一個安全的小窩。最後,把它們移到陰涼的地方存放起來,就這樣,連同夏天那熱烈而美好的氣息,也一同被封存進了這一瓶瓶番茄醬之中。
雖說這樣保存下來的西紅柿醬,早已沒了夏日裏那種新鮮得仿佛能掐出水來的滋味,甚至口感上還帶著幾分酸意。但當寒冷的冬日來臨,打開這一瓶瓶番茄醬的時候,那往昔夏日裏的記憶和氣息,就會如同被打開的魔法盒子一般,一下子釋放出來。因為,這西紅柿裏啊,滿滿地藏著夏天的味道。
剩下的西紅柿,沈梨從柿子餅得到了啟發,本來打算直接曬幹或製成西紅柿幹。這樣,她們就可以在冬天享受到西紅柿的自然甜味,無論是作為小吃還是烹飪食材,都是極好的選擇。但是當她實際操作起來才發現卻是很難的,於是也隻能作罷。
處理完這些食材,沈梨和葉宵也進趟南山了。打製手搖粉碎機的錢還沒有著落,她們得盡快去山裏找點幹貨才行。
上次聽小黎的媽媽說,山裏不僅有人參,還有北五味子、刺五加、白鮮皮、人參、關防風、蒼術、靈芝等藥材。小黎的媽媽詳細描述了這些藥材的特征和生長環境,雖然沈梨和葉宵沒有親眼見過,但她們決定憑借這些信息去山裏尋找。她們仔細記錄了每種藥材的特點,從葉子的形狀到花朵的顏色,從生長的地形到喜好的光照條件,每一個細節都銘記在心。如果能順利找到一兩種的話,沈梨相信這些藥材在宋莊的市場上能換得不少卡幣,足以解決她們的資金問題。
畢竟還欠著莊然500卡幣——雖然不多,但是欠債的感覺可不好受。
當晚,沈梨和葉宵在家休整,準備了進山所需的食物和工具。沈梨甚至帶了紙筆,她想著如果有必要的話,也許可以繪製一個簡單的地圖出來,將這些藥材的分布簡單做一個標記。
第二天天還沒亮,沈梨和葉宵就踏上了前往南山的路途。雖然這已經不是她們第一次進山,但有了新的目標,她們感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興奮和激動。
河灘上方那片茄子田,又一次迎來了令人欣喜的大豐收。一顆顆飽滿的茄子,像是一群乖巧的胖娃娃,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把那茄子秧都壓得彎彎的,恰似一個個笑彎了腰的孩子,在微風中輕輕晃動,似是在向人們炫耀著自己的茁壯成長。西紅柿也不甘示弱,紅彤彤的果實掛滿了枝頭,沉甸甸的,把那細細的秧子都墜得低低的,仿佛不堪重負,卻又倔強地支撐著這滿滿的收獲。
沈梨在茄子田裏忙碌著,一邊伸手采摘茄子,一邊嘴裏嘟囔個不停:“哎呀,這茄子可真是怪,要麽一個都不熟,這一熟啊,就跟約好了似的,滿地都是。”她的語氣裏帶著些許無奈,眉頭微微皺起,“再這麽吃茄子,我感覺我的臉都要被吃成茄子色了。”
話雖如此,可她心裏也非常清楚,每一種食材的成熟都來之不易。畢竟,在即將來臨的寒冬臘月,當外麵冰天雪地,萬物都被嚴寒籠罩,一片凋零之態時,這些豐收的果實就是她們安穩度過的保障。
當然,這得是葉宵能想出好法子來妥善處理和儲存這些食材才行。
茄子的保存,相對來說是較為簡便的。在諸多方法裏,曬幹可是最為常見且實用的一種。曬幹後的茄子不僅能夠長久地存放,而且還擁有一種獨特的風味,那是一種經過陽光洗禮後的醇厚味道,讓許多人品嚐過後都眼前一亮。
葉宵在森林裏生活的這一年,早已把曬幹菜的手藝摸得透透的,對於如何處理茄子,她心裏自有一套巧妙的辦法。
隻見她不慌不忙地拿起一個茄子,從底部穩穩地開始下刀,手起刀落,將茄子均勻地切成八等份,那動作嫻熟而流暢。但她卻留了個心眼,並不將茄子完全切斷,一直切到接近茄子把兒的地方便停了下來。緊接著,她像個藝術家擺弄著自己的作品一般,將切好的茄子輕輕搭在院子裏平日晾衣服的細繩上,那模樣,真像一隻隻張牙舞爪的八爪魚,在陽光的輕撫下,開始了它們的蛻變之旅。
幾日後,茄子在陽光的照耀下,水分一點點地蒸發掉。原本鮮亮飽滿的茄子肉,也逐漸變得緊實起來,顏色也由最初那充滿生機的紫色,慢慢變成了深沉而內斂的深褐色。
這曬幹的茄子是個奇妙的東西,不僅能夠長時間保存,而且在烹飪的時候,就像一塊海綿,能夠盡情地吸收各種調味料的精華,釋放出的口感豐富而醇厚,完全是一種獨立於新鮮茄子之外的獨特美味,別有一番風味。
同樣需要曬幹的還有黃瓜和辣椒。
黃瓜切成片或者切成條鋪勻曬幹後就可以放到陰涼地方存儲。而辣椒,因為去年豐收的原因,今年種的格外多,沈梨和葉宵吃也吃不完。要儲存辣椒,除了曬幹,葉宵還有一些新的想法——她要做辣椒醬。
將熟透的紅辣椒清洗幹淨後,用淡鹽水泡一會,撈出放到屋外的晾網曬幹。葉宵找了一個略大一些帶蓋子的陶瓷罐子,用熱水燙洗後,將曬幹的辣椒倒進罐子裏,再向裏麵三勺鹽,拌勻後蓋好蓋子密封,放到陰涼的地方醃製發酵。
相較而言,西紅柿的處理可就需要多費些心思了。
熟透的西紅柿,汁水多得就像要溢出來似的,若是采用和茄子一樣的處理方法,那顯然是不合適的,就好比把不合適的鞋子硬套在腳上,總歸是不搭調的。‘
葉宵決定將一部分西紅柿製成番茄醬。
她先是把密封罐裏裏外外仔細地清洗幹淨,連蓋子也不放過,一並放入籠屜裏,讓那騰騰的熱氣將其徹底殺菌消毒。接著,把生西紅柿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塊,小心翼翼地逐個裝進瓶子裏,裝得滿滿當當的。然後再把瓶子放迴籠屜,進行蒸煮。等到瓶子和裏麵的西紅柿都晾涼了,才逐個拿起密封瓶的蓋子,穩穩地蓋上,用力扣緊,仿佛在給這些西紅柿醬打造一個安全的小窩。最後,把它們移到陰涼的地方存放起來,就這樣,連同夏天那熱烈而美好的氣息,也一同被封存進了這一瓶瓶番茄醬之中。
雖說這樣保存下來的西紅柿醬,早已沒了夏日裏那種新鮮得仿佛能掐出水來的滋味,甚至口感上還帶著幾分酸意。但當寒冷的冬日來臨,打開這一瓶瓶番茄醬的時候,那往昔夏日裏的記憶和氣息,就會如同被打開的魔法盒子一般,一下子釋放出來。因為,這西紅柿裏啊,滿滿地藏著夏天的味道。
剩下的西紅柿,沈梨從柿子餅得到了啟發,本來打算直接曬幹或製成西紅柿幹。這樣,她們就可以在冬天享受到西紅柿的自然甜味,無論是作為小吃還是烹飪食材,都是極好的選擇。但是當她實際操作起來才發現卻是很難的,於是也隻能作罷。
處理完這些食材,沈梨和葉宵也進趟南山了。打製手搖粉碎機的錢還沒有著落,她們得盡快去山裏找點幹貨才行。
上次聽小黎的媽媽說,山裏不僅有人參,還有北五味子、刺五加、白鮮皮、人參、關防風、蒼術、靈芝等藥材。小黎的媽媽詳細描述了這些藥材的特征和生長環境,雖然沈梨和葉宵沒有親眼見過,但她們決定憑借這些信息去山裏尋找。她們仔細記錄了每種藥材的特點,從葉子的形狀到花朵的顏色,從生長的地形到喜好的光照條件,每一個細節都銘記在心。如果能順利找到一兩種的話,沈梨相信這些藥材在宋莊的市場上能換得不少卡幣,足以解決她們的資金問題。
畢竟還欠著莊然500卡幣——雖然不多,但是欠債的感覺可不好受。
當晚,沈梨和葉宵在家休整,準備了進山所需的食物和工具。沈梨甚至帶了紙筆,她想著如果有必要的話,也許可以繪製一個簡單的地圖出來,將這些藥材的分布簡單做一個標記。
第二天天還沒亮,沈梨和葉宵就踏上了前往南山的路途。雖然這已經不是她們第一次進山,但有了新的目標,她們感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興奮和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