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迴家的路上,葉宵感覺這條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漫長。
她們的背上背著沉甸甸的物資,每一步都顯得異常沉重。
葉宵的心裏一直擔心著那個她們短暫停留過的伐木場小屋,想象著它會否已經被別人占據,就像她們當初入住時那般。
沈梨卻似乎毫不擔心,盡管她背上背著包,而且肩膀上也擔著不少東西,但她的歌聲卻從未停歇,步伐輕快得仿佛是在舞動。
她是那種心大的樂天派,不管發生什麽事都一樣嘻嘻哈哈。
當她們終於抵達小屋時,葉宵緊張的情緒到達了頂峰。幸運的是,小屋似乎和他們離開時別無二致——門口的香灰甚至都沒有被擾動過的痕跡。
沈梨看著葉宵蹲在地上,專注地檢查門前的香灰和腳印,忍不住笑了出來。
“你這是從哪裏學來的偵探技巧?該不會是小時候看多了偵探劇吧?”她戲謔地說,還刻意模仿起電視劇裏的偵探語氣,“真相隻有一個——元芳,你怎麽看?”
葉宵沒有理會沈梨的玩笑,腳傷初愈的她跋山涉水了這麽多天,早已疲憊不堪。
葉宵卸下背上的背包,徑直走到炕上躺下,閉上眼睛休息。這麽多天在外的漂泊,即使炕上有些潮濕、冰冷,但躺在熟悉的環境裏也讓她感到無比舒適。
沈梨看到葉宵沒有反應,知道自己討了個沒趣兒,便默默地走出門去——今天的晚飯還沒有著落。
她首先去河邊查看他們之前放置的魚籠。可惜,因為離開時間太長,魚籠已經被水流衝走,連痕跡都找不到了。
雖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沈梨仍懊惱不已。早知道走之前應該加固一下的。
一想到急行軍一天晚上還要餓肚子,沈梨不死心的順著河流向下遊尋找,隨手撥開蒲草叢,不成想意外發現了一窩潔白的野鴨蛋。
她的心情頓時變得愉悅起來,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葉宵蹲在野鴨窩旁數了數,一共有6個蛋,於是脫下外套,將它們仔細地包裹起來,抱著這些意外的收獲一路小跑迴家。
葉宵看到沈梨手中的野鴨蛋,也非常高興。
這麽多天來,他們幾乎都是靠野菜度日,臉都快吃成菜綠色了。現在看到這些野鴨蛋,無疑是雪中送炭。
她讓沈梨生火做飯,自己則去采摘附近的野韭菜。盡管周圍的野韭菜已經被割過多次,但這次她們下山到村子幾天,韭菜早已長出嫩芽,正好可以再次采摘最新的嫩葉。
葉宵將新鮮的野韭菜洗淨,瀝幹水分,然後均勻地切成細段。她在鬥型碗中敲入四個野鴨蛋,蛋殼的脆響在靜謐的空氣中迴蕩。在嫩黃的蛋液中加入適量的鹽,用木筷輕輕攪拌均勻,直到蛋液中泛起了一層細膩的泡沫。
當鐵鍋在熱火的烤炙下微微冒煙,葉宵向鍋中倒入了適量的花生油——這小半瓶花生油是她們在來伐木場小屋之前搜羅到的,一路隨身攜帶卻一直舍不得吃,今天終於派上了用場。
等到油鍋中冒出了輕煙,葉宵緩緩倒入了攪拌好的蛋液。瞬間,金黃色的蛋液在鍋中邊緣開始膨脹,她把握時機,在蛋餅中心還保持半流動狀態的地方撒上了切好的野韭菜。
當野韭菜和蛋液在鍋中相遇,它們的關係迅速升溫,葉宵輕輕一鏟,蛋餅就仿佛聽從鍋鏟的指揮,巧妙地翻轉,再次平穩地落入鍋中。此時,原本貼著鍋的那麵已經煎得金黃色,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野韭菜比種植的韭菜味道更加濃鬱,它獨特的清新香味與野鴨蛋的香醇相得益彰,撫慰了遠途奔波的辛勞艱苦。
吃飽喝足,這一晚沈梨和葉宵疲憊至極,睡得深沉。
沈梨的唿吸均勻而深沉,她的嘴角掛著笑意,夢中的她,或許正在追逐著什麽美好的事物。偶爾呢喃幾句夢話,含糊不清,聽不清楚她說的是什麽,但這的呢喃,更像是在向誰傾訴一路的艱辛與歡笑。
而葉宵,則是靜靜地躺在一旁,她的眼睛緊緊地閉著,但那眉頭卻時不時的緊皺,即便是在夢中,她似乎也在思考著什麽。她的手臂,自然的放在身邊,手心朝上,仿佛在期待著什麽。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葉宵就已經醒來了。
她靜靜地躺在床上,目光注視著窗外的第一縷曙光,心中充滿了對今天新的期望和計劃。
她並沒有打擾身邊仍在沉睡的沈梨,而是輕手輕腳地下了床,走出門外,去處理昨天帶迴來的物資。
她最惦記的是帶迴來的種子。
今天的天氣格外晴朗,葉宵將高粱和紅豆種子攤開在院子裏,讓溫暖的陽光把它們曬得金黃燦爛。她擔心野鳥的覬覦,於是在種子上方搭建了一個三角形狀的架子,再用木棍固定,最後在架子頂端覆蓋了一層網格狀的紗布。
在這兩天曬種子的空檔,沈梨和葉宵開始為另一項重要任務做好準備——開荒田。
這是一項既考驗技術又需要體力的挑戰,對於她們兩個來說,都是一次全新的嚐試。她們就像初次下水的小鴨,既充滿期待,又帶著幾分緊張。
種在哪裏是個問題。
沈梨提議選擇小溪下遊的一片平地,那裏水源充足,方便灌溉,地形也十分平坦。
但葉宵卻有著不同的觀點。這一點點種子來之不易,溪邊水源本就多野獸出沒,而且二人剛來此地,尚不了解汛期河水漲幅,如果被野外的小獸們把田苗糟蹋了或者被水淹了,那就大事不妙了。
這些種子這樣存放多年,出苗率恐怕不高,還是先在家門口種植,等將來種子增多,再在溪邊開辟一塊新地。
所以葉宵建議就在家門口開荒。畢竟,她們手頭的種子並不算多,家門口的兩小塊地就足夠了。
種在家門口,她們可以隨時照看。
而且,自她們搬到此處,家門口的野草已被清理得七零八落,在這裏種植,無疑是減輕了她們的勞動量。
聽了葉宵的話,沈梨也覺得很有道理。
從小到大,葉宵一直是心思細膩思慮周全的。不像自己,總有一點點冒失。
土地清理好以後,要用鋤頭進行翻土,如果有機械,這個工作就是分分鍾的事情。但是現在純靠手動勞作,就顯得有點笨拙費時。
將翻好的土塊用耙子輕輕的打碎,直到整片田地都變得稀鬆、平整為止。用鋤頭和雙腳分出種植的台和排水的溝,這樣可以保證下雨天田地不會存水,還可以保住土壤中的肥料不被雨水衝走。
夜幕低垂,天空的邊緣被一抹深紫染透,標誌著一天的結束。
體力勞動的消耗讓她們的肚子成了兩部不合時宜的定時器,不時地咕咕作響。
家中食物所剩無幾,僅有點昨日的兩個野鴨蛋和一塊烘幹的雜糧餅子。
葉宵拿起餅子,它幹燥而堅硬,仿佛能夠砸碎核桃。她費力的將其對半掰開,考慮片刻後,又將其中一半再次一分為二,最後隻選取了四分之一投入鍋中。
在院子裏將拾掇的幹草碎柴火隨手點燃了,火焰上,一個簡陋的小鍋被放置在熱源上。倒入清溪水煮到沸騰,小小的鍋具裏咕嘟作響,把餅子丟進去,等它在沸水中緩慢地發生變化。幹燥的顆粒在熱力作用下逐漸吸水膨脹,每一顆幹癟的雜米都像是重獲新生,從內而外散發出一股淡淡的米香。
葉宵看著鍋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這四分之一的餅子,對於兩個空腹的人來說,顯然是遠遠不夠的。然而,對未來的一種期待與擔憂讓她知道,即使再餓,也要有所選擇,有所保留。在末日來臨之後的世界,食物不再是理所當然的,每一口都顯得彌足珍貴,她不得不對意外情況做好準備。
今天的野鴨蛋就沒有炒來吃了,畢竟對現階段的沈梨和葉宵來說,食用油是比糧食更加珍貴的存在。
沈梨把兩個鴨蛋洗幹淨,丟進米湯鍋裏一起煮了。煮到七八分鍾的時候,撈出來放到冰冷的溪水裏冰一下,這樣更好剝殼。
一小碗稀飯加上一個煮野鴨蛋,兩個人細嚼慢咽的吃的很珍惜。
她們的背上背著沉甸甸的物資,每一步都顯得異常沉重。
葉宵的心裏一直擔心著那個她們短暫停留過的伐木場小屋,想象著它會否已經被別人占據,就像她們當初入住時那般。
沈梨卻似乎毫不擔心,盡管她背上背著包,而且肩膀上也擔著不少東西,但她的歌聲卻從未停歇,步伐輕快得仿佛是在舞動。
她是那種心大的樂天派,不管發生什麽事都一樣嘻嘻哈哈。
當她們終於抵達小屋時,葉宵緊張的情緒到達了頂峰。幸運的是,小屋似乎和他們離開時別無二致——門口的香灰甚至都沒有被擾動過的痕跡。
沈梨看著葉宵蹲在地上,專注地檢查門前的香灰和腳印,忍不住笑了出來。
“你這是從哪裏學來的偵探技巧?該不會是小時候看多了偵探劇吧?”她戲謔地說,還刻意模仿起電視劇裏的偵探語氣,“真相隻有一個——元芳,你怎麽看?”
葉宵沒有理會沈梨的玩笑,腳傷初愈的她跋山涉水了這麽多天,早已疲憊不堪。
葉宵卸下背上的背包,徑直走到炕上躺下,閉上眼睛休息。這麽多天在外的漂泊,即使炕上有些潮濕、冰冷,但躺在熟悉的環境裏也讓她感到無比舒適。
沈梨看到葉宵沒有反應,知道自己討了個沒趣兒,便默默地走出門去——今天的晚飯還沒有著落。
她首先去河邊查看他們之前放置的魚籠。可惜,因為離開時間太長,魚籠已經被水流衝走,連痕跡都找不到了。
雖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沈梨仍懊惱不已。早知道走之前應該加固一下的。
一想到急行軍一天晚上還要餓肚子,沈梨不死心的順著河流向下遊尋找,隨手撥開蒲草叢,不成想意外發現了一窩潔白的野鴨蛋。
她的心情頓時變得愉悅起來,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葉宵蹲在野鴨窩旁數了數,一共有6個蛋,於是脫下外套,將它們仔細地包裹起來,抱著這些意外的收獲一路小跑迴家。
葉宵看到沈梨手中的野鴨蛋,也非常高興。
這麽多天來,他們幾乎都是靠野菜度日,臉都快吃成菜綠色了。現在看到這些野鴨蛋,無疑是雪中送炭。
她讓沈梨生火做飯,自己則去采摘附近的野韭菜。盡管周圍的野韭菜已經被割過多次,但這次她們下山到村子幾天,韭菜早已長出嫩芽,正好可以再次采摘最新的嫩葉。
葉宵將新鮮的野韭菜洗淨,瀝幹水分,然後均勻地切成細段。她在鬥型碗中敲入四個野鴨蛋,蛋殼的脆響在靜謐的空氣中迴蕩。在嫩黃的蛋液中加入適量的鹽,用木筷輕輕攪拌均勻,直到蛋液中泛起了一層細膩的泡沫。
當鐵鍋在熱火的烤炙下微微冒煙,葉宵向鍋中倒入了適量的花生油——這小半瓶花生油是她們在來伐木場小屋之前搜羅到的,一路隨身攜帶卻一直舍不得吃,今天終於派上了用場。
等到油鍋中冒出了輕煙,葉宵緩緩倒入了攪拌好的蛋液。瞬間,金黃色的蛋液在鍋中邊緣開始膨脹,她把握時機,在蛋餅中心還保持半流動狀態的地方撒上了切好的野韭菜。
當野韭菜和蛋液在鍋中相遇,它們的關係迅速升溫,葉宵輕輕一鏟,蛋餅就仿佛聽從鍋鏟的指揮,巧妙地翻轉,再次平穩地落入鍋中。此時,原本貼著鍋的那麵已經煎得金黃色,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野韭菜比種植的韭菜味道更加濃鬱,它獨特的清新香味與野鴨蛋的香醇相得益彰,撫慰了遠途奔波的辛勞艱苦。
吃飽喝足,這一晚沈梨和葉宵疲憊至極,睡得深沉。
沈梨的唿吸均勻而深沉,她的嘴角掛著笑意,夢中的她,或許正在追逐著什麽美好的事物。偶爾呢喃幾句夢話,含糊不清,聽不清楚她說的是什麽,但這的呢喃,更像是在向誰傾訴一路的艱辛與歡笑。
而葉宵,則是靜靜地躺在一旁,她的眼睛緊緊地閉著,但那眉頭卻時不時的緊皺,即便是在夢中,她似乎也在思考著什麽。她的手臂,自然的放在身邊,手心朝上,仿佛在期待著什麽。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葉宵就已經醒來了。
她靜靜地躺在床上,目光注視著窗外的第一縷曙光,心中充滿了對今天新的期望和計劃。
她並沒有打擾身邊仍在沉睡的沈梨,而是輕手輕腳地下了床,走出門外,去處理昨天帶迴來的物資。
她最惦記的是帶迴來的種子。
今天的天氣格外晴朗,葉宵將高粱和紅豆種子攤開在院子裏,讓溫暖的陽光把它們曬得金黃燦爛。她擔心野鳥的覬覦,於是在種子上方搭建了一個三角形狀的架子,再用木棍固定,最後在架子頂端覆蓋了一層網格狀的紗布。
在這兩天曬種子的空檔,沈梨和葉宵開始為另一項重要任務做好準備——開荒田。
這是一項既考驗技術又需要體力的挑戰,對於她們兩個來說,都是一次全新的嚐試。她們就像初次下水的小鴨,既充滿期待,又帶著幾分緊張。
種在哪裏是個問題。
沈梨提議選擇小溪下遊的一片平地,那裏水源充足,方便灌溉,地形也十分平坦。
但葉宵卻有著不同的觀點。這一點點種子來之不易,溪邊水源本就多野獸出沒,而且二人剛來此地,尚不了解汛期河水漲幅,如果被野外的小獸們把田苗糟蹋了或者被水淹了,那就大事不妙了。
這些種子這樣存放多年,出苗率恐怕不高,還是先在家門口種植,等將來種子增多,再在溪邊開辟一塊新地。
所以葉宵建議就在家門口開荒。畢竟,她們手頭的種子並不算多,家門口的兩小塊地就足夠了。
種在家門口,她們可以隨時照看。
而且,自她們搬到此處,家門口的野草已被清理得七零八落,在這裏種植,無疑是減輕了她們的勞動量。
聽了葉宵的話,沈梨也覺得很有道理。
從小到大,葉宵一直是心思細膩思慮周全的。不像自己,總有一點點冒失。
土地清理好以後,要用鋤頭進行翻土,如果有機械,這個工作就是分分鍾的事情。但是現在純靠手動勞作,就顯得有點笨拙費時。
將翻好的土塊用耙子輕輕的打碎,直到整片田地都變得稀鬆、平整為止。用鋤頭和雙腳分出種植的台和排水的溝,這樣可以保證下雨天田地不會存水,還可以保住土壤中的肥料不被雨水衝走。
夜幕低垂,天空的邊緣被一抹深紫染透,標誌著一天的結束。
體力勞動的消耗讓她們的肚子成了兩部不合時宜的定時器,不時地咕咕作響。
家中食物所剩無幾,僅有點昨日的兩個野鴨蛋和一塊烘幹的雜糧餅子。
葉宵拿起餅子,它幹燥而堅硬,仿佛能夠砸碎核桃。她費力的將其對半掰開,考慮片刻後,又將其中一半再次一分為二,最後隻選取了四分之一投入鍋中。
在院子裏將拾掇的幹草碎柴火隨手點燃了,火焰上,一個簡陋的小鍋被放置在熱源上。倒入清溪水煮到沸騰,小小的鍋具裏咕嘟作響,把餅子丟進去,等它在沸水中緩慢地發生變化。幹燥的顆粒在熱力作用下逐漸吸水膨脹,每一顆幹癟的雜米都像是重獲新生,從內而外散發出一股淡淡的米香。
葉宵看著鍋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這四分之一的餅子,對於兩個空腹的人來說,顯然是遠遠不夠的。然而,對未來的一種期待與擔憂讓她知道,即使再餓,也要有所選擇,有所保留。在末日來臨之後的世界,食物不再是理所當然的,每一口都顯得彌足珍貴,她不得不對意外情況做好準備。
今天的野鴨蛋就沒有炒來吃了,畢竟對現階段的沈梨和葉宵來說,食用油是比糧食更加珍貴的存在。
沈梨把兩個鴨蛋洗幹淨,丟進米湯鍋裏一起煮了。煮到七八分鍾的時候,撈出來放到冰冷的溪水裏冰一下,這樣更好剝殼。
一小碗稀飯加上一個煮野鴨蛋,兩個人細嚼慢咽的吃的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