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麵地上濕漉漉的,昨夜似乎下了雨。一場秋雨一場寒,葉宵又加了一件秋衣。
園中的白菜雖被那些麅鹿啃食了些許,卻依舊收獲了三十來顆。葉宵精心挑選出十顆,洗淨晾幹,準備醃成酸菜,其餘的則被她妥善安置在西廂房後麵的儲藏室儲存起來。
日頭漸高,葉宵開始著手今日的另一項重要工作——醃製鹹菜。前些日子挖來的地環和洋大頭菜早已洗淨,她將一個圓滾滾的粗陶小缸刷洗幹淨,一會用來裝鹹菜。
地環,也叫螺絲菜,形狀小巧玲瓏,長得像螺絲釘一樣,吃起來卻非常清脆可口。
小的時候在鄉下的祖母那裏,隔壁的徐奶奶是個醃製鹹菜的高手,她說話慢聲細語的,臉上對誰都掛著笑容,每年她都會醃滿滿一小缸的鹹菜,其中就有地環。
每當鹹菜出缸,那股子鹹香便會透過院牆悠悠地飄來。徐奶奶總會用一方小碟子,盛上滿滿當當的地環鹹菜,邁著蹣跚卻又帶著幾分急切的步子送過來。她招唿著大家嚐嚐她的手藝,那味道至今仍在記憶深處散發著溫暖的光。
而洋大頭菜,學名其實叫蕪菁甘藍,這個略顯洋氣的名字還是之前在聚集區結識的一位氣質不凡的姐姐告知葉宵的。姐姐曾在瑞典留學,她繪聲繪色地描述著當地人的烹飪方式:將蕪菁甘藍與馬鈴薯一同燉煮,有時還會加入色彩鮮豔的甘荀調色,待煮至軟糯後,與牛油、奶油或牛奶攪拌成細膩的蓉狀,最後撒上些洋蔥碎末。這道菜在瑞典的諸多節日慶典上頻繁亮相,算是節日特供。
然而在中國,洋大頭菜更為大眾熟知的名字是卜留克,它多用於醃製鹹菜,做法簡單又好吃,成為家家戶戶餐桌上常見的開胃小菜。
葉宵熟練地將白菜切成四等分,與卜留克一同整齊地碼放在缸中,如同在搭建一座微型的蔬菜堡壘。一層鮮嫩的菜,一層潔白的鹽,有條不紊地交替著,這手法與醃製酸菜如出一轍。鹽分慢慢滲透進每一片菜葉的紋理之中,靜靜等待著時間施展它的魔法。隻需要大約醃製十天左右,這些鹹菜便會在鹽漬的作用下脫胎換骨,鹹香四溢。
鹹菜入味後,每次食用前,隻需將其放入清水中浸泡幾個小時,讓鹽分適當析出,再切成細絲,用清水衝洗一遍,最後拌上香辣濃鬱的辣椒油,一道清爽脆口的鹹菜便大功告成。屆時無論是搭配米粥還是饅頭,都堪稱一絕。
吃過早飯,小雨淅淅瀝瀝的又飄了一小會。
雨停後的山林間仿佛被一層薄紗所籠罩。蜿蜒的山路在雨水的浸泡下,早已變得泥濘不堪,那原本計劃好的去采榛子和山核桃的行程,無奈隻能就此取消。
沈梨待在家中,百無聊賴地坐在手搖式粉碎機麵前,慢慢地將玉米粒磨成細粉。這是一件消耗時間的活,無事可做的時候沈梨就磨一點。
就在這時,“吱嘎”一聲,厚重的木門被緩緩推開。沈梨抬眼望去,隻見莊然的身影出現在門口,而他身後還跟著一個黑瘦的寸頭少年。
“哎?莊然?你怎麽來了?”沈梨從廚房中探出頭來,臉上滿是意外之色。她的目光隨即落在莊然後麵的少年身上,眼神裏透著疑惑,從上到下仔細地打量了一番,問道:“這是誰家的孩子?”
“喬涼啊!”莊然不假思索地迴答道,話說出口後才猛地想起沈梨並未見過喬涼。
“哦你不認識,說來話長……”莊然撓了撓頭。
此時,裏屋的葉宵聽到外麵的動靜,輕輕推開屋門走了出來。她一瞧見莊然和喬涼,也是一臉的驚訝。
“你怎麽帶著他來了?”葉宵問道。
沈梨看著莊然和葉宵似乎都認識這個男孩子,心中的疑惑愈發濃重:“到底是誰家孩子啊?”
葉宵微微抿嘴一笑,輕聲說道:“你還記得我們夏天的時候去宋莊,在市場賣羊肉那個男孩子嗎?他現在跟著小黎她們一起生活。”
沈梨聽了,又重新仔仔細細地上下打量了眼前的少年一番,腦海中似乎漸漸浮現出一些朦朧的印象。
“哦~”她拖著長長的尾音,仿佛恍然大悟一般。“那……都別站門口說話了,先進屋吧。”說著,她從板凳上站起身來,引著眾人進屋。
莊然在門口,用一塊鐵板將鞋底沾著的厚厚的泥刮幹淨才走進屋,喬涼有樣學樣,也刮了泥。
一進屋,他那雙滴溜溜的大眼睛便開始好奇地四處打量。
屋內窗明幾淨,窗戶上掛著帶著蕾絲花邊的格子窗簾,屋子中央暖烘烘的爐子正燒得旺盛,旁邊的火炕也散發著陣陣暖意。炕桌上擺放著果幹和菊花茶,淡淡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讓整個屋子都充滿了溫馨的氣息。
“快坐~”葉宵客氣的招唿大家。莊然直奔火炕而去,喬涼就在門口靠窗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小黎沒跟著一起來嗎?”葉宵問莊然。
“沒有,就他自己來的。說想給小黎媽媽進山采藥,就一個人找過來了。”莊然坐在炕邊,一臉苦笑的說道。
“那小黎知道嗎?”葉宵一聽,瞬間緊張起來,她深知在這末世之中,信息溝通極為不便,如果小黎不知情,到處尋找喬涼可就麻煩大了。想要傳遞消息,往往隻能親自跑一趟宋莊才行。
“知道,我給她留了字條的。”不知是喬涼意識到了自己的莽撞,還是莊然此前批評過他,他的聲音顯得怯懦,整個人也顯得有些蔫蔫的。
葉宵微微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思索著要不要去宋莊跟小黎說一聲。
“這兩天山裏冷得很,昨夜又下了雨,山裏的路非常不好走,今天反正是進不了山了,就先在這裏待一晚吧!”沈梨如實地說出了目前的狀況,葉宵和莊然都明白這是實情。
“而且,山裏還有沒有地麻也不知道,就算有,在哪裏也不知道。你知道這一片山有多大嗎?可不是宋莊那邊的幾個小山丘能比得了的。山裏蛇蟲鼠蟻狼豺虎豹都有,可不敢貿然進去!”沈梨又補充了幾句,葉宵聽得出她是在故意嚇唬喬涼。
喬涼低著頭,一言不發,可那倔強的神情卻表明他不肯就此迴去。
葉宵沉思片刻,心想這孩子雖說是亂來,但終究是出於對小黎母女的關心,這份心意倒也值得肯定。於是,她趕緊出來打圓場。
“正好這兩天要去趟宋莊用豆子換豆油,要不這樣吧,我去宋莊,順便跟小黎說一聲,喬涼就留在這,找不到地麻的話,就采點山核桃之類的迴去,也不算白走一趟,怎麽樣?”
“不用你去了,莊妤和沫沫已經去宋莊了。剛好家裏收了土豆紅薯什麽的,給小黎送一些,又惦記著用黃豆換些豆油和醬油,所以她們今天一早就去宋莊了。”莊然說道。
“她們倆出門?能行嗎?”葉宵驚訝地問道。
莊然麵色凝重,但仍舊堅定地說:“你跟葉宵不是也經常單獨出門,莊妤和沫沫也不小了。”
“倒也是。”葉宵輕輕點了點頭。
喬涼靜靜地坐在窗前的椅子上,一聲不吭。
葉宵看他悶悶不樂的樣子,便朝他招招手,示意他上炕來。喬涼倒也乖巧聽話,起身就坐到了炕上。
葉宵抓了一把蔓越莓幹和藍莓幹放在他麵前,又給他倒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蜂蜜水。
“嚐嚐,我們自己采了曬的。”
喬涼嚐了一口果幹,酸甜的,好吃。又小心翼翼地啜飲了一口蜂蜜水,甜絲絲的味道在舌尖散開,讓他忍著燙又喝了一口。
他心中暗暗羨慕起來,這裏可真好。
園中的白菜雖被那些麅鹿啃食了些許,卻依舊收獲了三十來顆。葉宵精心挑選出十顆,洗淨晾幹,準備醃成酸菜,其餘的則被她妥善安置在西廂房後麵的儲藏室儲存起來。
日頭漸高,葉宵開始著手今日的另一項重要工作——醃製鹹菜。前些日子挖來的地環和洋大頭菜早已洗淨,她將一個圓滾滾的粗陶小缸刷洗幹淨,一會用來裝鹹菜。
地環,也叫螺絲菜,形狀小巧玲瓏,長得像螺絲釘一樣,吃起來卻非常清脆可口。
小的時候在鄉下的祖母那裏,隔壁的徐奶奶是個醃製鹹菜的高手,她說話慢聲細語的,臉上對誰都掛著笑容,每年她都會醃滿滿一小缸的鹹菜,其中就有地環。
每當鹹菜出缸,那股子鹹香便會透過院牆悠悠地飄來。徐奶奶總會用一方小碟子,盛上滿滿當當的地環鹹菜,邁著蹣跚卻又帶著幾分急切的步子送過來。她招唿著大家嚐嚐她的手藝,那味道至今仍在記憶深處散發著溫暖的光。
而洋大頭菜,學名其實叫蕪菁甘藍,這個略顯洋氣的名字還是之前在聚集區結識的一位氣質不凡的姐姐告知葉宵的。姐姐曾在瑞典留學,她繪聲繪色地描述著當地人的烹飪方式:將蕪菁甘藍與馬鈴薯一同燉煮,有時還會加入色彩鮮豔的甘荀調色,待煮至軟糯後,與牛油、奶油或牛奶攪拌成細膩的蓉狀,最後撒上些洋蔥碎末。這道菜在瑞典的諸多節日慶典上頻繁亮相,算是節日特供。
然而在中國,洋大頭菜更為大眾熟知的名字是卜留克,它多用於醃製鹹菜,做法簡單又好吃,成為家家戶戶餐桌上常見的開胃小菜。
葉宵熟練地將白菜切成四等分,與卜留克一同整齊地碼放在缸中,如同在搭建一座微型的蔬菜堡壘。一層鮮嫩的菜,一層潔白的鹽,有條不紊地交替著,這手法與醃製酸菜如出一轍。鹽分慢慢滲透進每一片菜葉的紋理之中,靜靜等待著時間施展它的魔法。隻需要大約醃製十天左右,這些鹹菜便會在鹽漬的作用下脫胎換骨,鹹香四溢。
鹹菜入味後,每次食用前,隻需將其放入清水中浸泡幾個小時,讓鹽分適當析出,再切成細絲,用清水衝洗一遍,最後拌上香辣濃鬱的辣椒油,一道清爽脆口的鹹菜便大功告成。屆時無論是搭配米粥還是饅頭,都堪稱一絕。
吃過早飯,小雨淅淅瀝瀝的又飄了一小會。
雨停後的山林間仿佛被一層薄紗所籠罩。蜿蜒的山路在雨水的浸泡下,早已變得泥濘不堪,那原本計劃好的去采榛子和山核桃的行程,無奈隻能就此取消。
沈梨待在家中,百無聊賴地坐在手搖式粉碎機麵前,慢慢地將玉米粒磨成細粉。這是一件消耗時間的活,無事可做的時候沈梨就磨一點。
就在這時,“吱嘎”一聲,厚重的木門被緩緩推開。沈梨抬眼望去,隻見莊然的身影出現在門口,而他身後還跟著一個黑瘦的寸頭少年。
“哎?莊然?你怎麽來了?”沈梨從廚房中探出頭來,臉上滿是意外之色。她的目光隨即落在莊然後麵的少年身上,眼神裏透著疑惑,從上到下仔細地打量了一番,問道:“這是誰家的孩子?”
“喬涼啊!”莊然不假思索地迴答道,話說出口後才猛地想起沈梨並未見過喬涼。
“哦你不認識,說來話長……”莊然撓了撓頭。
此時,裏屋的葉宵聽到外麵的動靜,輕輕推開屋門走了出來。她一瞧見莊然和喬涼,也是一臉的驚訝。
“你怎麽帶著他來了?”葉宵問道。
沈梨看著莊然和葉宵似乎都認識這個男孩子,心中的疑惑愈發濃重:“到底是誰家孩子啊?”
葉宵微微抿嘴一笑,輕聲說道:“你還記得我們夏天的時候去宋莊,在市場賣羊肉那個男孩子嗎?他現在跟著小黎她們一起生活。”
沈梨聽了,又重新仔仔細細地上下打量了眼前的少年一番,腦海中似乎漸漸浮現出一些朦朧的印象。
“哦~”她拖著長長的尾音,仿佛恍然大悟一般。“那……都別站門口說話了,先進屋吧。”說著,她從板凳上站起身來,引著眾人進屋。
莊然在門口,用一塊鐵板將鞋底沾著的厚厚的泥刮幹淨才走進屋,喬涼有樣學樣,也刮了泥。
一進屋,他那雙滴溜溜的大眼睛便開始好奇地四處打量。
屋內窗明幾淨,窗戶上掛著帶著蕾絲花邊的格子窗簾,屋子中央暖烘烘的爐子正燒得旺盛,旁邊的火炕也散發著陣陣暖意。炕桌上擺放著果幹和菊花茶,淡淡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讓整個屋子都充滿了溫馨的氣息。
“快坐~”葉宵客氣的招唿大家。莊然直奔火炕而去,喬涼就在門口靠窗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小黎沒跟著一起來嗎?”葉宵問莊然。
“沒有,就他自己來的。說想給小黎媽媽進山采藥,就一個人找過來了。”莊然坐在炕邊,一臉苦笑的說道。
“那小黎知道嗎?”葉宵一聽,瞬間緊張起來,她深知在這末世之中,信息溝通極為不便,如果小黎不知情,到處尋找喬涼可就麻煩大了。想要傳遞消息,往往隻能親自跑一趟宋莊才行。
“知道,我給她留了字條的。”不知是喬涼意識到了自己的莽撞,還是莊然此前批評過他,他的聲音顯得怯懦,整個人也顯得有些蔫蔫的。
葉宵微微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思索著要不要去宋莊跟小黎說一聲。
“這兩天山裏冷得很,昨夜又下了雨,山裏的路非常不好走,今天反正是進不了山了,就先在這裏待一晚吧!”沈梨如實地說出了目前的狀況,葉宵和莊然都明白這是實情。
“而且,山裏還有沒有地麻也不知道,就算有,在哪裏也不知道。你知道這一片山有多大嗎?可不是宋莊那邊的幾個小山丘能比得了的。山裏蛇蟲鼠蟻狼豺虎豹都有,可不敢貿然進去!”沈梨又補充了幾句,葉宵聽得出她是在故意嚇唬喬涼。
喬涼低著頭,一言不發,可那倔強的神情卻表明他不肯就此迴去。
葉宵沉思片刻,心想這孩子雖說是亂來,但終究是出於對小黎母女的關心,這份心意倒也值得肯定。於是,她趕緊出來打圓場。
“正好這兩天要去趟宋莊用豆子換豆油,要不這樣吧,我去宋莊,順便跟小黎說一聲,喬涼就留在這,找不到地麻的話,就采點山核桃之類的迴去,也不算白走一趟,怎麽樣?”
“不用你去了,莊妤和沫沫已經去宋莊了。剛好家裏收了土豆紅薯什麽的,給小黎送一些,又惦記著用黃豆換些豆油和醬油,所以她們今天一早就去宋莊了。”莊然說道。
“她們倆出門?能行嗎?”葉宵驚訝地問道。
莊然麵色凝重,但仍舊堅定地說:“你跟葉宵不是也經常單獨出門,莊妤和沫沫也不小了。”
“倒也是。”葉宵輕輕點了點頭。
喬涼靜靜地坐在窗前的椅子上,一聲不吭。
葉宵看他悶悶不樂的樣子,便朝他招招手,示意他上炕來。喬涼倒也乖巧聽話,起身就坐到了炕上。
葉宵抓了一把蔓越莓幹和藍莓幹放在他麵前,又給他倒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蜂蜜水。
“嚐嚐,我們自己采了曬的。”
喬涼嚐了一口果幹,酸甜的,好吃。又小心翼翼地啜飲了一口蜂蜜水,甜絲絲的味道在舌尖散開,讓他忍著燙又喝了一口。
他心中暗暗羨慕起來,這裏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