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兔子吃的正肥,葉宵將兔子斬成小塊的肉丁,滿滿地裝了一盆。
兔子精瘦的身軀裏蘊含著高蛋白質、低脂肪和低膽固醇,而且肉質鮮嫩,做法豐富,這也是葉宵鍾情於它的原因。
忘記了在哪看過一篇報道,說在川渝地區,平均每9秒就會吃掉一隻兔子。雖不知真假,但葉宵覺得成都人能盡情享受多種多樣的兔子做法,可真是有口福啊。
今天的兔子,葉宵也是花了心思的。
光是這做兔子要用到的油,就跟平時的處理不太一樣。她用小火熱鍋,把麵碗大小的一碗生油,加熱到油麵氣泡散盡,關火,擺在一邊3個小時左右,變成冷油。
冷油淖兔丁是保持兔丁鮮、彈的關鍵技巧。
趁著油冷的時間,她將青紅兩色辣椒用小盆清洗後,放到帶孔的蒸簾上控幹水分,切成段備用。
蒜整瓣拍碎,上次買的花椒也捏上兩小撮備用。
兔丁用水泡15分鍾,再用清水衝洗一次,放笊籬裏瀝15分鍾控去血水後加一小勺白酒去腥,再用一大勺醬油拌勻,醃製至少2小時。
“不用放鹽嗎?”站在一旁的莊沫沫看到這裏疑惑的問。
“兔子用鹽醃肉就老掉啦!”
等待醃兔子的功夫,葉宵去院子裏將晾曬的蘑菇翻了翻。天氣舒爽晴朗,蘑菇幹的很快,這是好事。如果摘迴來的蘑菇又遇上陰雨天,那十有八九要生蟲的。
兔子醃的差不多了,葉宵給灶上起火。等火勢上來些,便將冷卻好的冷油倒入鍋,然後立即下肉丁,趁著油溫還沒有升高,緩慢又均勻地翻炒,直到鍋中的油全部沸騰,兔丁也變了色,便立即盛出來。
用冷油低溫慢炒是兔肉嫩滑的關鍵,做這一步講究一個眼疾手快,隨時觀察油溫的熱度和兔子肉的變化,但凡手慢一點,過了火候這道菜就難吃了。
盛出來的兔肉放到笊籬裏,下麵放著一個小盆接著,控幹多餘的油。
而煎兔子剩下的油被葉宵盛出來一些留著平時炒菜用,鍋裏留的一點底油此時油溫也上來了,葉宵將花椒放到鍋裏不停翻炒,等明顯聞到花椒的香味的時候,再放青紅兩色辣椒段進去,快速扒拉幾下。
葉宵指揮莊沫沫向灶膛裏添火。
這種土灶要控製火候是一件非常考驗經驗的技術活。用秸稈是最好的,但是去年的紅豆秸稈本來就沒多少,早就燒完了。今年的豆子還沒有收,隻能先燒木柴。
木柴的火硬,難控製。一次添柴不能添多,不然火勢要被“壓”住,要少量多次的添些愛燃的幹燥的小塊木柴碎屑才行。
辣椒要炒出香味,但是又不能炒軟,否則辣椒口感過於綿軟,就差點意思了。等灶膛裏的火勢上來,辣椒也炒的差不多,這時候葉宵下入兔丁,再加鹽、味精,趁著大火快煸,大概半分鍾左右,香噴噴的雙椒兔就可以出鍋享用了。
雖然看著簡單的一道菜,沒有特別多的食材和步驟,但是全程打下手的莊沫沫卻看出了滿滿的技術要點。
冷油斷生、雙椒熬油、爆炒入味,實打實的突出兔肉、花椒、青椒的“三味一體”。
端菜上桌的路上,莊沫沫忍不住用手指輕輕捏了一小塊兔肉嚐了嚐,又嫩又辣的兔肉隻一口便口齒留香,味道實在是絕。
這種山野美味,就算是在宋莊的飯館子,應該也是吃不到的。莊沫沫心裏暗想。
捕獲的魚中,夾雜著一些晶瑩剔透的“迷你魚”,它們通體透明,潔白如銀,身形細長。莊妤耐心地將這些小魚從網裏撿出來,又清洗幹淨。它們在小碗中閃爍著銀光,仿佛一碗裝滿了星辰。
“挑的我眼都花了。但是丟了又怪可惜的!”她把處理好的魚放在案板上說。
葉宵定睛一看,是一小碗銀魚。
“那就添份湯好了。你們先進屋去吃飯,剛炒出來的兔肉要帶著鍋氣才好吃!”葉宵趕緊催促著其他人進屋吃飯,自己則留在廚房準備煮湯。
大家在莊妤的唿喚下放下手裏的活計,洗完手,圍坐在餐桌旁。
煮湯對於葉宵來說簡直就是順手的事,她隨手撿了幾顆蘑菇,摘洗幹淨切成薄片。起鍋燒油,用勺子挖了兩大勺番茄醬進去,廚房就升起一股酸酸的番茄味道,葉宵趁此時向鍋裏添一些開水。
蘑菇耐煮,要先下蘑菇片,等水沸了後,算著時間三四分鍾的樣子,蘑菇的香味出來了,就下銀魚進鍋。
銀魚一入鍋,就像是銀色的絲線在紅色的湯汁裏遊動,它們在翻滾的熱水裏舒展著身體。
不消幾分鍾,銀魚也漸漸熟透了,變得更加晶瑩。葉宵拿起鹽罐,用小勺舀出1茶匙食鹽,輕輕撒入鍋中。那食鹽融入湯汁的瞬間,仿佛給這道菜肴注入了最後的靈魂。
“銀魚雜蔬湯!”葉宵用兩塊毛巾墊著湯碗,一邊吆喝著一邊將湯從廚房端上桌。
莊妤趕緊往右挪了挪,給葉宵騰了個地方。
“葉宵姐快吃,別忙了!”莊沫沫也給葉宵盛好了飯。
今天的主食是玉米糝子和大米混雜而成的“二米飯”,雖然大米的比例少了些,但是對於這幾年鮮少吃的到稻米的五人來說,已經是極其難得了。
“這一頓也太豐盛了~又讓你們破費了。”莊妤一如既往的客氣。
沈梨一邊嚼著一邊寬解她:“可不能這麽說。魚是我跟沫沫一起撈的,兔子是你哥打的,除了米是我們家的,其他的都算你們自帶食材!”
莊妤低頭,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吃完飯,天色已經擦黑,沈梨明顯感覺到白天的時間比之前短了些。時間走的靜悄悄的,一轉眼,夏天就這樣過完了。
趁著葉宵做飯的時間,所有的魚都已經被開膛破肚用鹽醃著了,算算時間,應該也差不多了。
醃好的魚上籠屜蒸熟,兩個鍋一起蒸,也足足蒸了三大鍋才蒸完。
蒸完的魚又要晾曬風幹才能充分降低水分,這樣不容易腐壞。家裏的曬網都用來曬蘑菇了,沈梨和莊然又找了木條和布料臨時做了兩個曬網。害怕怕老鼠之類的小動物偷吃他們辛辛苦苦做的熏魚,葉宵又用鐵絲、藤條和紗網做了兩個罩子蓋在上麵。
五個人忙忙活活地點著蠟燭和鬆油燈,一直到後半夜才忙完。
拖著疲憊的身體,大家二話不說便洗漱睡覺了。
但熏魚做到這裏,隻是完成了一半,要完全晾曬風幹,且得需要好幾天的時間。莊家兄妹是等不得了。他們還要趕時間迴家種白菜和大蔥。
於是,第二天一早,兄妹三人吃過早飯便先下山迴家了。
“等種完蔥蒜白菜,我們再來,到時候這些魚應該也就風幹好了,咱們一起熏魚。”走之前,莊然對沈梨葉宵說道。
沈梨擺擺手,堅定地說:“等熏魚風幹好了,我們會下山給你們送去。不用特意跑一趟!”
葉宵也讚同地點點頭。
莊然也不多說,幾人揮手告別,各自踏上了迴家的路。
兔子精瘦的身軀裏蘊含著高蛋白質、低脂肪和低膽固醇,而且肉質鮮嫩,做法豐富,這也是葉宵鍾情於它的原因。
忘記了在哪看過一篇報道,說在川渝地區,平均每9秒就會吃掉一隻兔子。雖不知真假,但葉宵覺得成都人能盡情享受多種多樣的兔子做法,可真是有口福啊。
今天的兔子,葉宵也是花了心思的。
光是這做兔子要用到的油,就跟平時的處理不太一樣。她用小火熱鍋,把麵碗大小的一碗生油,加熱到油麵氣泡散盡,關火,擺在一邊3個小時左右,變成冷油。
冷油淖兔丁是保持兔丁鮮、彈的關鍵技巧。
趁著油冷的時間,她將青紅兩色辣椒用小盆清洗後,放到帶孔的蒸簾上控幹水分,切成段備用。
蒜整瓣拍碎,上次買的花椒也捏上兩小撮備用。
兔丁用水泡15分鍾,再用清水衝洗一次,放笊籬裏瀝15分鍾控去血水後加一小勺白酒去腥,再用一大勺醬油拌勻,醃製至少2小時。
“不用放鹽嗎?”站在一旁的莊沫沫看到這裏疑惑的問。
“兔子用鹽醃肉就老掉啦!”
等待醃兔子的功夫,葉宵去院子裏將晾曬的蘑菇翻了翻。天氣舒爽晴朗,蘑菇幹的很快,這是好事。如果摘迴來的蘑菇又遇上陰雨天,那十有八九要生蟲的。
兔子醃的差不多了,葉宵給灶上起火。等火勢上來些,便將冷卻好的冷油倒入鍋,然後立即下肉丁,趁著油溫還沒有升高,緩慢又均勻地翻炒,直到鍋中的油全部沸騰,兔丁也變了色,便立即盛出來。
用冷油低溫慢炒是兔肉嫩滑的關鍵,做這一步講究一個眼疾手快,隨時觀察油溫的熱度和兔子肉的變化,但凡手慢一點,過了火候這道菜就難吃了。
盛出來的兔肉放到笊籬裏,下麵放著一個小盆接著,控幹多餘的油。
而煎兔子剩下的油被葉宵盛出來一些留著平時炒菜用,鍋裏留的一點底油此時油溫也上來了,葉宵將花椒放到鍋裏不停翻炒,等明顯聞到花椒的香味的時候,再放青紅兩色辣椒段進去,快速扒拉幾下。
葉宵指揮莊沫沫向灶膛裏添火。
這種土灶要控製火候是一件非常考驗經驗的技術活。用秸稈是最好的,但是去年的紅豆秸稈本來就沒多少,早就燒完了。今年的豆子還沒有收,隻能先燒木柴。
木柴的火硬,難控製。一次添柴不能添多,不然火勢要被“壓”住,要少量多次的添些愛燃的幹燥的小塊木柴碎屑才行。
辣椒要炒出香味,但是又不能炒軟,否則辣椒口感過於綿軟,就差點意思了。等灶膛裏的火勢上來,辣椒也炒的差不多,這時候葉宵下入兔丁,再加鹽、味精,趁著大火快煸,大概半分鍾左右,香噴噴的雙椒兔就可以出鍋享用了。
雖然看著簡單的一道菜,沒有特別多的食材和步驟,但是全程打下手的莊沫沫卻看出了滿滿的技術要點。
冷油斷生、雙椒熬油、爆炒入味,實打實的突出兔肉、花椒、青椒的“三味一體”。
端菜上桌的路上,莊沫沫忍不住用手指輕輕捏了一小塊兔肉嚐了嚐,又嫩又辣的兔肉隻一口便口齒留香,味道實在是絕。
這種山野美味,就算是在宋莊的飯館子,應該也是吃不到的。莊沫沫心裏暗想。
捕獲的魚中,夾雜著一些晶瑩剔透的“迷你魚”,它們通體透明,潔白如銀,身形細長。莊妤耐心地將這些小魚從網裏撿出來,又清洗幹淨。它們在小碗中閃爍著銀光,仿佛一碗裝滿了星辰。
“挑的我眼都花了。但是丟了又怪可惜的!”她把處理好的魚放在案板上說。
葉宵定睛一看,是一小碗銀魚。
“那就添份湯好了。你們先進屋去吃飯,剛炒出來的兔肉要帶著鍋氣才好吃!”葉宵趕緊催促著其他人進屋吃飯,自己則留在廚房準備煮湯。
大家在莊妤的唿喚下放下手裏的活計,洗完手,圍坐在餐桌旁。
煮湯對於葉宵來說簡直就是順手的事,她隨手撿了幾顆蘑菇,摘洗幹淨切成薄片。起鍋燒油,用勺子挖了兩大勺番茄醬進去,廚房就升起一股酸酸的番茄味道,葉宵趁此時向鍋裏添一些開水。
蘑菇耐煮,要先下蘑菇片,等水沸了後,算著時間三四分鍾的樣子,蘑菇的香味出來了,就下銀魚進鍋。
銀魚一入鍋,就像是銀色的絲線在紅色的湯汁裏遊動,它們在翻滾的熱水裏舒展著身體。
不消幾分鍾,銀魚也漸漸熟透了,變得更加晶瑩。葉宵拿起鹽罐,用小勺舀出1茶匙食鹽,輕輕撒入鍋中。那食鹽融入湯汁的瞬間,仿佛給這道菜肴注入了最後的靈魂。
“銀魚雜蔬湯!”葉宵用兩塊毛巾墊著湯碗,一邊吆喝著一邊將湯從廚房端上桌。
莊妤趕緊往右挪了挪,給葉宵騰了個地方。
“葉宵姐快吃,別忙了!”莊沫沫也給葉宵盛好了飯。
今天的主食是玉米糝子和大米混雜而成的“二米飯”,雖然大米的比例少了些,但是對於這幾年鮮少吃的到稻米的五人來說,已經是極其難得了。
“這一頓也太豐盛了~又讓你們破費了。”莊妤一如既往的客氣。
沈梨一邊嚼著一邊寬解她:“可不能這麽說。魚是我跟沫沫一起撈的,兔子是你哥打的,除了米是我們家的,其他的都算你們自帶食材!”
莊妤低頭,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吃完飯,天色已經擦黑,沈梨明顯感覺到白天的時間比之前短了些。時間走的靜悄悄的,一轉眼,夏天就這樣過完了。
趁著葉宵做飯的時間,所有的魚都已經被開膛破肚用鹽醃著了,算算時間,應該也差不多了。
醃好的魚上籠屜蒸熟,兩個鍋一起蒸,也足足蒸了三大鍋才蒸完。
蒸完的魚又要晾曬風幹才能充分降低水分,這樣不容易腐壞。家裏的曬網都用來曬蘑菇了,沈梨和莊然又找了木條和布料臨時做了兩個曬網。害怕怕老鼠之類的小動物偷吃他們辛辛苦苦做的熏魚,葉宵又用鐵絲、藤條和紗網做了兩個罩子蓋在上麵。
五個人忙忙活活地點著蠟燭和鬆油燈,一直到後半夜才忙完。
拖著疲憊的身體,大家二話不說便洗漱睡覺了。
但熏魚做到這裏,隻是完成了一半,要完全晾曬風幹,且得需要好幾天的時間。莊家兄妹是等不得了。他們還要趕時間迴家種白菜和大蔥。
於是,第二天一早,兄妹三人吃過早飯便先下山迴家了。
“等種完蔥蒜白菜,我們再來,到時候這些魚應該也就風幹好了,咱們一起熏魚。”走之前,莊然對沈梨葉宵說道。
沈梨擺擺手,堅定地說:“等熏魚風幹好了,我們會下山給你們送去。不用特意跑一趟!”
葉宵也讚同地點點頭。
莊然也不多說,幾人揮手告別,各自踏上了迴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