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去的時候,沈梨特意來到河邊,她還惦記著走之前下的那些個魚籠。


    河岸邊的泥土濕潤而柔軟,被一些雜亂的水草和苔蘚覆蓋,踩上去發出輕微的“吱吱”聲。河水在微風中泛起漣漪,反射著夕陽的餘暉,金色的光斑在水麵上跳躍。沈梨脫了鞋子,赤著腳踩在河水裏,逐個撈起魚籠。


    “上魚了嗎?”莊妤站在遠處的河岸邊,手裏的塑料袋早已被莊然提前接手先帶迴了小屋,身後隻背著裝滿蘑菇的背簍,背簍的重量讓她的肩膀微微下沉。她的目光緊緊地盯著沈梨手裏的動作,看起來對今天的漁獲期待已久。


    “好消息和壞消息各有一個,想聽哪個?”沈梨迴過身問莊妤。


    “先聽壞的!”


    “壞消息是隻有兩條魚。”


    “那好消息呢?”


    “好消息是其中一條比較大,應該夠我們五個人吃!”沈梨兩隻手裏各提了一個魚籠,魚籠裏的水珠滴落在地上,形成小小的水窪。她將魚籠裏比較小的魚都放生,隻留了一大一小兩條。


    沒有水桶,隻能將魚放在魚籠裏就這樣提迴去。沈梨把其中一個魚籠遞給莊妤,莊妤好奇地透過孔隙向籠子裏看,果然有一大一小兩尾魚在裏麵垂死掙紮著,發出“啪嗒啪嗒”的聲音。


    沈梨和莊妤提著魚籠背著背簍迴到小屋,葉宵已經在教莊然和莊沫沫怎麽處理采迴來的蘑菇了。


    空氣中彌漫著新鮮蘑菇的味道,聞起來像是木頭要腐爛的感覺,混在一起屬實不太好聞,沈梨不自覺地皺起了眉頭。


    “要及時通風,不然會長蛆蟲,那就白費了。”葉宵像溫柔的老師一樣跟莊沫沫傳授蘑菇處理的經驗,她拿出了家裏的兩張曬網,將簍子裏的蘑菇熟練地平鋪在上麵,展示在陽光下。“曬的時候盡量對不同種類的蘑菇做一些區分,不然煮蘑菇的時候再挑揀會很頭大!”


    不用說,肯定是去年吃過這樣的虧。生活經驗就是這樣吃一塹長一智得來的。


    莊然和莊沫沫有樣學樣的照做,很快兩張曬網上就鋪滿了各式各樣的蘑菇。而莊妤和沈梨的背簍裏,還有很多。


    沈梨迴來的時候看到眼前的景象,感慨道:“看來得再做兩個曬網了!多了三個勞動力就是不一樣,我跟葉宵進三次山也采不迴來這麽多!”不得不說,這樣的大豐收讓每個人的心情都不自覺的愉悅起來。


    莊然自告奮勇幫忙做曬網,莊沫沫也積極地要幫著葉宵做飯,葉宵卻拒絕了莊沫沫的好意。


    “你們還跟沈梨去河邊衝個涼吧!身上應該不好受吧?”葉宵關切的說。


    莊妤本來還想客氣一下,但沈梨直接用胳膊勾著莊妤的脖子架著她往河邊走,“先洗,迴來換葉宵去!”


    “那不如你們四個一起吧,家裏我先照應著。雖然做飯不是非常擅長,但是處理一下食材還是可以。而且我們也不是很急著吃飯吧?”莊然從工具間拿著釘子走出來,剛好看到她們在糾結。


    四個姑娘也不再客氣,於是拿上換洗衣服便去了河邊。


    “河水涼,現在不是中午那麽熱了,不能貪冷,擦洗一下就迴去。”葉宵囑咐道。


    “囉嗦的跟老媽子一樣!”沈梨早就脫得精光,一個猛子紮進河裏,不見了蹤影。河水在她入水的瞬間發出“撲通”一聲,濺起的水花在夕陽下形成一道道彩虹。


    莊妤大驚失色,生怕沈梨發生什麽意外,正緊張時,沈梨從河裏探出頭來,濕漉漉的頭發貼在臉頰,她用力甩著頭,動作輕盈,水花隨著她的動作向四周飛濺,像隻優雅的小貓。


    莊妤看著沈梨,臉上的緊張褪去,咯咯的笑了起來。


    洗完澡幾個人順手在河裏把髒衣服也洗了,然後抱著洗幹淨的衣服有說有笑地往迴走。


    “今天的魚怎麽吃?”沈梨問葉宵。


    葉宵想了想,提議道:“酸湯魚怎麽樣?”


    沈梨幾個人都沒有吃過酸湯魚,因此對這道菜既好奇又期待。


    葉宵迴到小屋,廚房的案板上已經有兩條開了膛破了肚的魚,葉宵紮好圍裙便開始準備飯菜。


    將魚切成塊狀,用鹽、一勺酒醃製入味。又去菜園子裏摘兩顆青椒,一顆大番茄,切成小塊。采迴來的元蘑、鬆菇都切成片裝碟備用。


    鍋裏放油,用小火將小根蒜炒香,再將番茄丁、蘑菇片加進去炒出湯來,倒入前幾日做的番茄醬和辣椒醬,炒的滿屋都是底料的味道,便加入半盆開水。


    鍋內平靜了片刻,很快又恢複了沸騰,這時候將剛剛醃製的魚塊加入鍋裏,大火煮熟,魚肉熟透即可端上桌享用了。


    沈梨將冬天過年煮熱鍋子的鍋拿出來,下麵加了些柴,幾個人就這樣在屋裏涮起了魚肉火鍋。


    加了辣椒醬和番茄醬的鍋底酸辣味道濃鬱,卻又不失清爽,讓人一口下去,便覺胃口大開。魚肉在酸湯的燉煮下,爽滑鮮嫩又可口,它們吸收了湯中的酸辣味,此時變得更加美味。縱然是不能吃辣的莊妤也“絲哈絲哈”的哈著氣一口接一口。


    做飯是一種基於經驗的奇妙思想,想象力豐富的人往往能創作出更加美味的食物,這正是葉宵所擅長的。


    吃飽了飯,沈梨他們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做堅果糖。


    五個人都圍在廚房裏,本來寬敞的廚房此時竟然顯得有些狹窄。因為莊家兄妹的加入,沈梨他們這次砍迴來的甜稈非常多,幾個人商量著,如果做出來的糖很多,就嚐試著賣一點點,當然,錢是不重要的,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測試一下市場反應。


    葉宵擔負起了此次做糖工作的總指揮,她一邊指導莊家兄妹幹活一邊給他們講解要點,“過濾可以多過幾遍,一定要確保無雜質糖才好吃。熬的時候火候要把握好,一邊攪拌一邊觀察,鍋裏的變化是很快的,所以要時刻準備調整火候,要是糊了就完了……”


    莊妤聽的認真,但是更認真的是莊沫沫,她全程點頭如搗蒜,看得出來她是非常想學這個堅果糖的了。


    因為有了上次做糖的經驗,這次做出來的堅果糖比上次做的還要好,除了核桃仁、榛子仁、碎果幹以外,這次葉宵在裏麵又加了炒熟的芝麻,因此吃起來更香了。


    “好吃的我都舍不得賣!”莊沫沫看著麵前滿滿一小盆糖,不舍的說。


    “白糖應該也可以做吧?”莊妤問葉宵。


    “當然可以!不過白糖比較貴,如果做了是拿去賣掉,估計成本會比較高。”


    莊妤坐在桌子前,一手托著腮看向屋外,喃喃自語一般的說道:“要是能做糖就好了。”


    “理論上來說,甜杆兒也可以做糖,隻是需要一些結晶的東西才更好操作。”莊然分析著。


    幾個人就如何做糖這個話題嘰嘰喳喳的討論了半天,最後也沒有個什麽結論。如果是自己吃,確實沒必要大費周章,遠不如用其他產品交換來的容易。


    天黑了,幾個人這次沒有再熬夜聊天,因為明天要起早趕路去宋莊賣蘑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森居物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奇樂去哪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奇樂去哪了並收藏森居物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