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灘上方的那一小塊菜地,經過快兩個月的孕育生長,終於到了成熟的季節,這一日葉宵提著水桶去澆水的時候,驚喜地發現它們都長出了果實。
小茄子的頂端還殘留著枯萎的花萼,像是一頂別致的小帽子扣在上麵,看起來有點可愛。而旁邊的番茄,長得更快一些,雖然還是青綠色的小疙瘩,但是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看起來非常茂盛。
葉宵一直好奇的另一種植物到如今也終於揭開了麵紗,出人意料的是,它竟然是甜瓜。
瓜秧貼在地表,看上去綠油油的一片,在葉子下藏著一顆顆剛結出來“小妞妞”,黃綠色的,小小的、圓圓的,還帶著頂花,但是葉宵知道,很快這些小果子就會快速長大。
因為當初也不知道是什麽種子,葉宵就隨便種了種,如今它們長成一大片,每一片葉子下都結了不少的小瓜,葉宵一想到它們批量成熟的樣子,既開心又有一些不知所措。
那麽多的瓜,靠她們兩個人吃是肯定吃不完的,丟掉又很浪費,如果要拿到聚集區去賣掉,那麽怎麽運過去就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了。
這麽多瓜,總不能靠背的吧?
看來當下之際最要緊的,還是弄個代步工具了,哪怕是手推車也行呢!葉宵苦苦思索,卻又不得辦法。
沈梨今天天剛亮就下山了,因為在山下那個土廟附近,她心心念念的一片甜稈熟了。
甜稈其實就是甜高粱,長得也跟高粱很像,有的地方也管它叫蘆粟。它的莖稈富含糖分,吃起來跟甘蔗的口感很相似,可以用來製糖,也有人拿它釀酒,但是在鄉下,大家還是把它當甘蔗一樣,看作一種水果。
山間的小路蜿蜒曲折,因為出發的早,太陽還沒有完全升起,兩旁的草叢上還掛著晶瑩的露珠。微風拂過,露珠簌簌落下,打濕了她的褲腳,但沈梨卻毫不在意。
走了一會,沈梨迴頭望了望,遠處的山巒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像是一幅水墨畫卷,淡淡的雲霧如同輕紗一般纏繞在山間,誰能想到,在這層巒疊嶂間,竟有一個溫馨的小屋呢?
沈梨步伐輕快。隨著她逐漸靠近土廟,那片甜稈地漸漸出現在眼前。最初的時候,她將它們誤認為是一片玉米地,害葉宵空歡喜一場。後來才發現,竟然是甜杆。
從遠處望去,生長緊密的甜稈像是一片海,在清晨的微風中輕輕搖曳著。
沈梨加快腳步走近,那茂密的甜稈,一株株挺拔而立,比沈梨高出許多,沈梨置身其中,仿佛被綠色的紗帳所籠罩。甜稈細長的葉子在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演奏著歡快的樂曲。太陽出來了,陽光灑在甜稈上,為它們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每一株都像是一個被陽光親吻過的精靈。
沈梨東看看西望望,仔細端詳著這些甜稈。它們的莖幹粗壯而筆直,表皮光滑,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淡淡的光澤。每一節甜稈都飽滿充實,仿佛蘊含著無盡的甜蜜。甜稈的葉子細長而翠綠,像是一把把鋒利的寶劍,又像是守護甜蜜的衛士。葉子上的脈絡清晰可見,如同生命的紋路,彰顯著蓬勃的生機。
沈梨挑了一根最粗壯的甜稈,用短鐮刀輕輕一割,甜稈便斬斷到了手中。
她迫不及待地用牙齒撕開堅硬的外皮,露出了嫩黃色的莖肉。輕輕咬上一口,清甜的汁液瞬間在口腔中彌漫開來,生津止渴,那甜蜜的滋味像是一股清泉,滋潤著她的味蕾。
“好甜!”她忍不住讚歎。
那是純淨而濃鬱的甜味,帶著大自然草本的清新氣息,完全沒有人工製糖的甜膩,仿佛是陽光、雨露和土壤共同孕育出的精華。
吃完一根甜稈,沈梨滿足地坐在地上休息了一會兒,感受著清晨微風拂過臉龐的愜意。再過一會,太陽就會變得熱辣,空氣也會悶熱,所以她才趁著早晨這股清涼勁兒下山。
休息過後,沈梨開始認真收割甜稈。
一手握住甜稈的一段,另一隻手拿著鐮刀,斜著快速砍下去,甜稈便收割好了,跟高粱和玉米的收割差不多,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技巧。
陽光灑在沈梨的肩頭,她手中的短鐮刀在空氣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每一次揮動都精準地割下一根甜稈。不久,地上便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
沈梨將這些戰利品整理好,用繩子仔細地捆紮起來,然後挑了一小捆背在背上。這些是準備給莊然兄妹送過去的。
熟悉的大門大敞四開,院子裏被莊妤收拾的異常整潔。
“有人在家嗎?”站在大門口,沈梨一邊探頭探腦地向屋裏望去一邊大喊。
“沈梨姐來了!”莊沫沫的聲音像銀鈴般清脆,她就一眼認出了沈梨的身影,於是急忙放下手中的書本,跑到院子裏迎接。
幾個月沒見,莊沫沫似乎又長高了些,她的身高已經跟莊妤差不多了,青春期的發育讓她看起來沉穩了許多,臉上的嬰兒肥也開始悄然褪去,展現出少女特有的秀氣靈動。
果然是女大十八變。
沈梨不禁迴想起自己青春發育期,那時正逢末世動蕩,她與葉宵每日為了生存活的像下水道裏的老鼠一樣,關於青春期的記憶不迴憶也罷。如今,看著莊沫沫的成長,她不禁感歎著時光的流轉。
莊沫沫伸手想要接過沈梨背著的甜稈。
“很重的,還是我來吧!”沈梨擔心莊沫沫提不動。
“沒事,我拎的動~”莊沫沫堅持著,已經將甜稈背在了身上。
“哎呀,沈梨姐來了!”莊妤的聲音從通往菜園子的角門傳來,隻見她滿手泥土,從角門走出。莊妤看到沈梨,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快進屋,一路上累壞了吧?葉宵姐呢?她沒一起來嗎?”
“她也在家拾掇菜園子呢!等忙完這一陣就來串門。對了,你們的菜種得怎麽樣了?”沈梨問道。
莊妤剪了短發,皮膚被陽光曬得黝黑,但是卻顯得更加幹練。
“馬馬虎虎,還算湊合吧!總歸是能吃到一些的,不至於全糟踐了。”莊妤說的很謙虛。
莊沫沫從水缸裏打了一盆水給莊妤洗手,然後又遞上一條幹淨的毛巾。
“進屋說話吧!”莊妤拉著沈梨的手走進屋裏,對莊沫沫說:“沫沫快去園子裏摘兩根嫩黃瓜給沈梨姐嚐嚐。”
莊沫沫領命而去,直奔菜園子。
“你們的黃瓜就已經熟了嗎?”沈梨驚訝地問。
“也是剛熟的第一批。我們趁嫩就趕緊吃了,省得到時候攢一起,吃也吃不完,都老掉了。”莊妤解釋道。
話音剛落,莊沫沫已經火速摘了黃瓜迴來,在院子裏認真地洗了起來,沒一會便用小簍子盛了端進屋裏。
新鮮的黃瓜嫩綠嫩綠的,還帶著井水的水珠,在這炎炎夏日裏看起來格外誘人。
沈梨拿起一根咬了一口,脆生生的口感讓人嚼起來非常過癮,黃瓜的清甜和水靈的口感讓她感到解渴又清爽。
“我們家種的黃瓜還隻比毛毛蟲大一點,你們這都吃上了。”沈梨說。
“可能因為種的比你們早幾天吧!”莊妤迴答道。
莊沫沫卻有不一樣的見解:“會不會是因為山上的海拔高?就像白居易那首詩寫的那樣‘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會降低,黃瓜熟得自然會晚一些。”
沈梨看著一本正經分析起來的莊沫沫,不禁有些驚喜,她還記得自己剛認識這個小丫頭的時候,她還是走到哪都抱著自己的洋娃娃的小屁孩。
“看樣子沫沫最近讀了很多書啊!連這都懂了!”沈梨誇讚道。
“那當然!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莊沫沫有些驕傲地笑了。
“從沫沫學會了拚音以後我哥就給沫沫買了一些書迴來。上次賣草藥剩下的錢都給她買書了,現在這個鬼丫頭每天說話之乎者也的活像是個酸秀才!”莊妤揶揄道,語氣卻中帶著一絲寵溺。
“哦對了,莊然呢?”沈梨在聽到莊妤提起後,才意識到莊然的身影並未出現。
“他去小橋屯了,就是東南邊,離這裏大概三十幾公裏的一個村屯。他說要去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弄點什麽值錢的東西。”莊妤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沉重,她的眉頭微蹙,眼中滿是對兄長的擔憂。
“走了幾天了?”沈梨關切地問。
“兩天了,還沒迴來呢!”莊妤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慮。
沈梨看著莊妤憂心忡忡的樣子,輕聲安慰道:“你也別太擔心了,莊然的本事你也知道,兩三個普通人都不見得是他的對手。小團體勢力一般也不會盤踞在村子裏——要啥沒啥的,難道在村子裏像你我一樣的種地?”
莊妤被沈梨的話逗得撲哧一笑,她點點頭,道理都懂,隻是關心則亂。
“放心啦!”沈梨柔聲安慰道,“哦對了,我給你們帶了一些甜稈。”
沈梨說著便將放在一旁的甜稈抽了兩根出來,遞給莊妤和莊沫沫一人一根。
“甜稈是什麽?”莊妤沒見過這種東西。
“呃……跟甘蔗差不多吧!甜的,吃法也一樣。”沈梨說著自己也拿了一根吃了起來,算是給莊妤和莊沫沫示範。
莊沫沫學著沈梨的樣子嚐了嚐,“好甜,跟甘蔗的味道一模一樣!”
三人又閑聊了一會,莊沫沫便留沈梨用午飯。沈梨本是拒絕的,但是莊沫沫非常堅持,莊妤也說現在天氣太熱了,避過中午的暑氣再迴去吧。沈梨便留了下來。
午飯吃的是小米粥和炒番薯葉,還有一碟子涼拌黃瓜。
“你們的蒜和醋是哪來的?”沈梨吃涼拌黃瓜的時候發現裏麵竟然加了蒜末和醋,不禁有些驚訝,她好奇地問莊妤。
“我哥從聚集區弄迴來的,”莊妤如實迴答道,“蒜我們種了一些,等秋天收獲了就給你們拿點,還有蔥。”她補充道。
沈梨知道,盡管山上有小根蒜,但那與大蒜的味道畢竟不同。某些菜肴,一旦有了蒜的點綴,便能提升至另一層風味。
沈梨在莊家吃完飯,甚至還睡了個午覺,等太陽漸漸西垂才迴家去。
路過甜稈地,她背起了之前捆好的那一大捆甜稈,迴到了山上的小屋。
“怎麽這麽晚才迴來?!”葉宵一見到沈梨就忍不住抱怨。
“砍了甜稈後發現離莊然家挺近的,就順路給他們送去了一些,莊妤留我吃了午飯,中午天氣熱,又在莊妤家睡了一覺才迴來的。”沈梨邊說邊舀起一瓢水,咕咚咕咚大口喝下,然後順手將剩餘的水潑在了菜園子裏。
“莊妤他們最近怎麽樣?”葉宵關切地打聽道。
“看起來挺好的,莊沫沫最近在讀書,學問大漲,說起話來像個小大人。莊然去東南邊三十裏地的小橋屯搜物資去了,莊妤和沫沫在家,她們的黃瓜都一拃多長了,還種了蔥蒜,甚至在聚集區買了醋。就是不知道莊然哪裏的門路能弄到這些東西!”沈梨將莊家的情況一一告訴葉宵。
“貓有貓道,鼠有鼠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過的好就好。”葉宵聽到莊妤一家日子過的不錯,也為他們感到高興。“對了,河邊那塊地長出來的瓜竟然是甜瓜,已經結了許多小小的瓜球了,再過些天熟了,咱給莊妤他們送去一些吧!”
葉宵興奮地分享著她種出了香瓜的消息,沈梨聽到即將有新鮮水果吃,也興奮得幾乎要跳起來。
“哦對了,甜稈!”沈梨迴身把地上放著的一大捆甜稈遞給葉宵。
“這麽多?!”葉宵驚訝地說。
“地裏還有好多呢!我隻砍了一點迴來,如果有小黎買的那個粉碎機就好了,我們榨出甜稈汁就可以熬糖了。”沈梨還在心心念念那個手搖式粉碎機。
她決定今天晚上就憑著記憶把圖紙畫出來,等下次去宋莊就找個鐵匠鋪子問一問。這個計劃在她的心中生根發芽,成為了她下一個目標。
小茄子的頂端還殘留著枯萎的花萼,像是一頂別致的小帽子扣在上麵,看起來有點可愛。而旁邊的番茄,長得更快一些,雖然還是青綠色的小疙瘩,但是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看起來非常茂盛。
葉宵一直好奇的另一種植物到如今也終於揭開了麵紗,出人意料的是,它竟然是甜瓜。
瓜秧貼在地表,看上去綠油油的一片,在葉子下藏著一顆顆剛結出來“小妞妞”,黃綠色的,小小的、圓圓的,還帶著頂花,但是葉宵知道,很快這些小果子就會快速長大。
因為當初也不知道是什麽種子,葉宵就隨便種了種,如今它們長成一大片,每一片葉子下都結了不少的小瓜,葉宵一想到它們批量成熟的樣子,既開心又有一些不知所措。
那麽多的瓜,靠她們兩個人吃是肯定吃不完的,丟掉又很浪費,如果要拿到聚集區去賣掉,那麽怎麽運過去就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了。
這麽多瓜,總不能靠背的吧?
看來當下之際最要緊的,還是弄個代步工具了,哪怕是手推車也行呢!葉宵苦苦思索,卻又不得辦法。
沈梨今天天剛亮就下山了,因為在山下那個土廟附近,她心心念念的一片甜稈熟了。
甜稈其實就是甜高粱,長得也跟高粱很像,有的地方也管它叫蘆粟。它的莖稈富含糖分,吃起來跟甘蔗的口感很相似,可以用來製糖,也有人拿它釀酒,但是在鄉下,大家還是把它當甘蔗一樣,看作一種水果。
山間的小路蜿蜒曲折,因為出發的早,太陽還沒有完全升起,兩旁的草叢上還掛著晶瑩的露珠。微風拂過,露珠簌簌落下,打濕了她的褲腳,但沈梨卻毫不在意。
走了一會,沈梨迴頭望了望,遠處的山巒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像是一幅水墨畫卷,淡淡的雲霧如同輕紗一般纏繞在山間,誰能想到,在這層巒疊嶂間,竟有一個溫馨的小屋呢?
沈梨步伐輕快。隨著她逐漸靠近土廟,那片甜稈地漸漸出現在眼前。最初的時候,她將它們誤認為是一片玉米地,害葉宵空歡喜一場。後來才發現,竟然是甜杆。
從遠處望去,生長緊密的甜稈像是一片海,在清晨的微風中輕輕搖曳著。
沈梨加快腳步走近,那茂密的甜稈,一株株挺拔而立,比沈梨高出許多,沈梨置身其中,仿佛被綠色的紗帳所籠罩。甜稈細長的葉子在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演奏著歡快的樂曲。太陽出來了,陽光灑在甜稈上,為它們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每一株都像是一個被陽光親吻過的精靈。
沈梨東看看西望望,仔細端詳著這些甜稈。它們的莖幹粗壯而筆直,表皮光滑,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淡淡的光澤。每一節甜稈都飽滿充實,仿佛蘊含著無盡的甜蜜。甜稈的葉子細長而翠綠,像是一把把鋒利的寶劍,又像是守護甜蜜的衛士。葉子上的脈絡清晰可見,如同生命的紋路,彰顯著蓬勃的生機。
沈梨挑了一根最粗壯的甜稈,用短鐮刀輕輕一割,甜稈便斬斷到了手中。
她迫不及待地用牙齒撕開堅硬的外皮,露出了嫩黃色的莖肉。輕輕咬上一口,清甜的汁液瞬間在口腔中彌漫開來,生津止渴,那甜蜜的滋味像是一股清泉,滋潤著她的味蕾。
“好甜!”她忍不住讚歎。
那是純淨而濃鬱的甜味,帶著大自然草本的清新氣息,完全沒有人工製糖的甜膩,仿佛是陽光、雨露和土壤共同孕育出的精華。
吃完一根甜稈,沈梨滿足地坐在地上休息了一會兒,感受著清晨微風拂過臉龐的愜意。再過一會,太陽就會變得熱辣,空氣也會悶熱,所以她才趁著早晨這股清涼勁兒下山。
休息過後,沈梨開始認真收割甜稈。
一手握住甜稈的一段,另一隻手拿著鐮刀,斜著快速砍下去,甜稈便收割好了,跟高粱和玉米的收割差不多,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技巧。
陽光灑在沈梨的肩頭,她手中的短鐮刀在空氣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每一次揮動都精準地割下一根甜稈。不久,地上便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
沈梨將這些戰利品整理好,用繩子仔細地捆紮起來,然後挑了一小捆背在背上。這些是準備給莊然兄妹送過去的。
熟悉的大門大敞四開,院子裏被莊妤收拾的異常整潔。
“有人在家嗎?”站在大門口,沈梨一邊探頭探腦地向屋裏望去一邊大喊。
“沈梨姐來了!”莊沫沫的聲音像銀鈴般清脆,她就一眼認出了沈梨的身影,於是急忙放下手中的書本,跑到院子裏迎接。
幾個月沒見,莊沫沫似乎又長高了些,她的身高已經跟莊妤差不多了,青春期的發育讓她看起來沉穩了許多,臉上的嬰兒肥也開始悄然褪去,展現出少女特有的秀氣靈動。
果然是女大十八變。
沈梨不禁迴想起自己青春發育期,那時正逢末世動蕩,她與葉宵每日為了生存活的像下水道裏的老鼠一樣,關於青春期的記憶不迴憶也罷。如今,看著莊沫沫的成長,她不禁感歎著時光的流轉。
莊沫沫伸手想要接過沈梨背著的甜稈。
“很重的,還是我來吧!”沈梨擔心莊沫沫提不動。
“沒事,我拎的動~”莊沫沫堅持著,已經將甜稈背在了身上。
“哎呀,沈梨姐來了!”莊妤的聲音從通往菜園子的角門傳來,隻見她滿手泥土,從角門走出。莊妤看到沈梨,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快進屋,一路上累壞了吧?葉宵姐呢?她沒一起來嗎?”
“她也在家拾掇菜園子呢!等忙完這一陣就來串門。對了,你們的菜種得怎麽樣了?”沈梨問道。
莊妤剪了短發,皮膚被陽光曬得黝黑,但是卻顯得更加幹練。
“馬馬虎虎,還算湊合吧!總歸是能吃到一些的,不至於全糟踐了。”莊妤說的很謙虛。
莊沫沫從水缸裏打了一盆水給莊妤洗手,然後又遞上一條幹淨的毛巾。
“進屋說話吧!”莊妤拉著沈梨的手走進屋裏,對莊沫沫說:“沫沫快去園子裏摘兩根嫩黃瓜給沈梨姐嚐嚐。”
莊沫沫領命而去,直奔菜園子。
“你們的黃瓜就已經熟了嗎?”沈梨驚訝地問。
“也是剛熟的第一批。我們趁嫩就趕緊吃了,省得到時候攢一起,吃也吃不完,都老掉了。”莊妤解釋道。
話音剛落,莊沫沫已經火速摘了黃瓜迴來,在院子裏認真地洗了起來,沒一會便用小簍子盛了端進屋裏。
新鮮的黃瓜嫩綠嫩綠的,還帶著井水的水珠,在這炎炎夏日裏看起來格外誘人。
沈梨拿起一根咬了一口,脆生生的口感讓人嚼起來非常過癮,黃瓜的清甜和水靈的口感讓她感到解渴又清爽。
“我們家種的黃瓜還隻比毛毛蟲大一點,你們這都吃上了。”沈梨說。
“可能因為種的比你們早幾天吧!”莊妤迴答道。
莊沫沫卻有不一樣的見解:“會不會是因為山上的海拔高?就像白居易那首詩寫的那樣‘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會降低,黃瓜熟得自然會晚一些。”
沈梨看著一本正經分析起來的莊沫沫,不禁有些驚喜,她還記得自己剛認識這個小丫頭的時候,她還是走到哪都抱著自己的洋娃娃的小屁孩。
“看樣子沫沫最近讀了很多書啊!連這都懂了!”沈梨誇讚道。
“那當然!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莊沫沫有些驕傲地笑了。
“從沫沫學會了拚音以後我哥就給沫沫買了一些書迴來。上次賣草藥剩下的錢都給她買書了,現在這個鬼丫頭每天說話之乎者也的活像是個酸秀才!”莊妤揶揄道,語氣卻中帶著一絲寵溺。
“哦對了,莊然呢?”沈梨在聽到莊妤提起後,才意識到莊然的身影並未出現。
“他去小橋屯了,就是東南邊,離這裏大概三十幾公裏的一個村屯。他說要去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弄點什麽值錢的東西。”莊妤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沉重,她的眉頭微蹙,眼中滿是對兄長的擔憂。
“走了幾天了?”沈梨關切地問。
“兩天了,還沒迴來呢!”莊妤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慮。
沈梨看著莊妤憂心忡忡的樣子,輕聲安慰道:“你也別太擔心了,莊然的本事你也知道,兩三個普通人都不見得是他的對手。小團體勢力一般也不會盤踞在村子裏——要啥沒啥的,難道在村子裏像你我一樣的種地?”
莊妤被沈梨的話逗得撲哧一笑,她點點頭,道理都懂,隻是關心則亂。
“放心啦!”沈梨柔聲安慰道,“哦對了,我給你們帶了一些甜稈。”
沈梨說著便將放在一旁的甜稈抽了兩根出來,遞給莊妤和莊沫沫一人一根。
“甜稈是什麽?”莊妤沒見過這種東西。
“呃……跟甘蔗差不多吧!甜的,吃法也一樣。”沈梨說著自己也拿了一根吃了起來,算是給莊妤和莊沫沫示範。
莊沫沫學著沈梨的樣子嚐了嚐,“好甜,跟甘蔗的味道一模一樣!”
三人又閑聊了一會,莊沫沫便留沈梨用午飯。沈梨本是拒絕的,但是莊沫沫非常堅持,莊妤也說現在天氣太熱了,避過中午的暑氣再迴去吧。沈梨便留了下來。
午飯吃的是小米粥和炒番薯葉,還有一碟子涼拌黃瓜。
“你們的蒜和醋是哪來的?”沈梨吃涼拌黃瓜的時候發現裏麵竟然加了蒜末和醋,不禁有些驚訝,她好奇地問莊妤。
“我哥從聚集區弄迴來的,”莊妤如實迴答道,“蒜我們種了一些,等秋天收獲了就給你們拿點,還有蔥。”她補充道。
沈梨知道,盡管山上有小根蒜,但那與大蒜的味道畢竟不同。某些菜肴,一旦有了蒜的點綴,便能提升至另一層風味。
沈梨在莊家吃完飯,甚至還睡了個午覺,等太陽漸漸西垂才迴家去。
路過甜稈地,她背起了之前捆好的那一大捆甜稈,迴到了山上的小屋。
“怎麽這麽晚才迴來?!”葉宵一見到沈梨就忍不住抱怨。
“砍了甜稈後發現離莊然家挺近的,就順路給他們送去了一些,莊妤留我吃了午飯,中午天氣熱,又在莊妤家睡了一覺才迴來的。”沈梨邊說邊舀起一瓢水,咕咚咕咚大口喝下,然後順手將剩餘的水潑在了菜園子裏。
“莊妤他們最近怎麽樣?”葉宵關切地打聽道。
“看起來挺好的,莊沫沫最近在讀書,學問大漲,說起話來像個小大人。莊然去東南邊三十裏地的小橋屯搜物資去了,莊妤和沫沫在家,她們的黃瓜都一拃多長了,還種了蔥蒜,甚至在聚集區買了醋。就是不知道莊然哪裏的門路能弄到這些東西!”沈梨將莊家的情況一一告訴葉宵。
“貓有貓道,鼠有鼠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過的好就好。”葉宵聽到莊妤一家日子過的不錯,也為他們感到高興。“對了,河邊那塊地長出來的瓜竟然是甜瓜,已經結了許多小小的瓜球了,再過些天熟了,咱給莊妤他們送去一些吧!”
葉宵興奮地分享著她種出了香瓜的消息,沈梨聽到即將有新鮮水果吃,也興奮得幾乎要跳起來。
“哦對了,甜稈!”沈梨迴身把地上放著的一大捆甜稈遞給葉宵。
“這麽多?!”葉宵驚訝地說。
“地裏還有好多呢!我隻砍了一點迴來,如果有小黎買的那個粉碎機就好了,我們榨出甜稈汁就可以熬糖了。”沈梨還在心心念念那個手搖式粉碎機。
她決定今天晚上就憑著記憶把圖紙畫出來,等下次去宋莊就找個鐵匠鋪子問一問。這個計劃在她的心中生根發芽,成為了她下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