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丁入畝到底是什麽?】


    曆代皇帝來了興趣,攤丁入畝,明顯是個政策,也不知道是哪個朝代的,也許可以借鑒。


    【在古代,百姓交的實物和百姓服的徭役都可以被稱為賦稅。】


    【隻不過一種是征收勞動所產生的實物,一種則是直接征收勞動。】


    【實際上,在古代,不是征收上來的錢才能被稱為賦稅。】


    曆代的百姓很在意這條天幕,因為這條天幕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就像張居正的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者,總括一州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丁糧畢輸於官。一歲之役,官為僉募,力差,則計其工食之費,量為增減;銀差,則計其交納之費,加以增耗。凡額辦、派辦、京庫歲需與存留、供億諸費,以及土貢方物悉並為一條,皆計畝征銀,折辦於官,故謂之一條鞭。】


    【說白了就是把實物賦稅和徭役合而為一了。】


    【在明萬曆的張居正改革時期,漢朝時的口賦算賦確實沒了,但徭役還是按照人丁來算的。】


    【隻不過朝廷統一收錢,不想服徭役,那就多交稅。】


    【官府再用多交的錢去雇傭人來幹活。】


    【實際上,隻要以人口收稅,都可以認為是人頭稅。】


    【倘若真的徹底廢除,在康熙時期搞得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算什麽?】


    【在古代,收稅的地方就兩種。地或者人。】


    【曆代王朝的征收標準都是人,其方式也是實物。】


    【但實際上,這並不是出自王朝的本心,因為人頭稅沒有地稅多。】


    【人是可以跑的,可以隱藏的,但地不同。】


    【而且錢幣也比糧食更好保存和兌換。】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實現。】


    【王朝建立初期很難從土地收稅,天下大亂,沒人會去種地。】


    【曆代王朝的收稅標準,由人到地,基本都是到了王朝的中期。】


    【唐朝的兩稅製度,張居正的一條鞭法,雍正的攤丁入畝,都是一個概念。】


    【就像清初,不收人頭稅,朝廷根本運轉不下去。】


    【但是收人頭稅,會造成百姓瞞報人口。】


    【康熙時期開始,人口之所以呈現爆發式增長,一方麵是因為農業技術的提升,一方麵就是永不加賦和雍正時期的攤丁入畝。】


    【既然不按照人口收稅,那自然沒必要瞞報了。】


    此時的曆代皇帝眉頭一皺,看來他們統治下的華夏,人口更多,這個賦稅應該再考慮一下了。


    【男子十六到六十歲為丁,女子和未成年的男子為口。】


    【當時的男丁需要服徭役,同樣的,也可以花錢免除徭役。】


    【這個政策從漢朝就開始了,以丁數收丁銀。】


    (那些說古代哪個皇帝好的,對百姓沒得說的,來看看,你去了就要交稅,隻種地不幹其他活都要交稅,給不了錢就要去免費幹活,好日子過多了?粉古代皇帝?)


    【所以曆朝曆代都很重視丁口的,所以對於官員的考核,丁口數是很重要的標準。】


    【但這麽做,普通百姓很難受,盲目追求丁口數量的增長,百姓的負擔也會加重。】


    【當普通百姓忍受不了時,就開始逃亡或者反叛。】


    【就是因為這樣,在康熙五十一年開始,實施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


    【所以康熙不是不收人頭稅了,隻不過不增加征收標準了。】


    【但是實際操作中,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口的變化,每戶的人丁多寡不同。】


    【再加上這些冊子都在官府手中,那些人和大戶勾結,把丁銀征收的數量轉嫁到普通百姓頭上。】


    【朝廷名義上不增加人口稅了,但實際操作中,百姓的負擔並沒有減少。】


    【不法官吏把這些又轉嫁到了百姓頭上。】


    “這群人,就該剝皮萱草!”朱元璋炸了。


    陳氏攥緊了拳頭:“重八,再狠一些,娘支持你。”


    雍正時空,雍正皇帝沉默了,他該怎麽辦?要不看看明太祖的辦法?別管管不管用,反正解氣。


    【所以康熙的永不加賦基本算是廢了,反而減少了收入。】


    【所以在康熙晚年,在一些地方,攤丁入畝的政策已經開始實施了。】


    【所謂的攤丁入畝,無非就是把原本的丁銀收取標準變成田畝的收取標準。】


    【就比如一個地方,丁數為一萬,田畝為一萬畝,那麽一畝地就是一兩。】


    【田多者多稅,田少者少稅,無田者無稅。】


    【聽起來,這個政策非常好,但在實際操作中,問題就很大了。】


    【大戶的反對就不多說了,各地的土地畝數就不一樣。】


    【有的地方,人多地少,有的人少地多,如果按照一個標準。】


    【那麽地少人多的地方就不種地了,產出的糧食還不夠交稅呢,誰給你種?】


    【康熙晚年,也就在廣東和四川推行,雍正二年在直隸推行,雍正七年,其他地方才開始推行。】


    【直到乾隆四十二年,華夏大部分地區才推行了攤丁入畝,隻剩下少部分地區沒有推行。】


    【雖然攤丁入畝的難度大,但受益也大。】


    【雍正十二年,清朝重新修著了《賦役全書》稅賦土地全部被清朝掌握,田賦也成了清朝的重要收入。】


    【直到嘉慶時期,田賦收入突破了三千萬兩。】


    【所以攤丁入畝確實增加了朝廷的收入。】


    【但攤丁入畝並不是把徭役和賦稅從百姓身上移除了。】


    【清朝隻是名義上廢除了徭役,但實際操作中,百姓依舊服徭役。】


    【所以有人上書乾隆皇帝,希望免除徭役。】


    【但乾隆皇帝是這樣說的。】


    【我朝百年以來以薄海編氓,從無公旬徭役,所有守夜開渠栽樹修堰等事,乃民間自為保護,相友相助之誼。如江西湖廣等省,沿江堤堰民間自為修防者甚多,何得謂之差徭。】


    【隻能說一句,臉都不要了。】


    此時的乾隆皇帝又破防了:“你才不要臉!你全家都不要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紛紛落花櫻吹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紛紛落花櫻吹雪並收藏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