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劉濞
“麗質,劉濞和秦始皇在一個時代嗎?”
“不在啊,這明明是兩個時代的人呀。”
“錯了。”張彥笑了笑:“秦始皇巡遊的時候,沛縣一家劉姓的人家有四個兒子。”
“老三就是劉邦,老二是劉濞的爹。”
“秦始皇駕崩的時候,劉濞六歲。”
“啊?”李麗質懵了:“可是給人好遙遠的感覺。”
“這有什麽奇怪的,清朝人還玩手機呢。”
“秦末的時候,劉濞他爹沒有摻和,但作為老劉家的人,劉邦自然不能虧待。”
“所以劉濞的父親被封代王。”
“這麽說的話,劉濞以後應該是代王。”
張彥點頭:“沒錯,可是劉濞他爹太不行了,代國在邊疆,匈奴人打過來後,劉濞的父親直接跑了。”
“氣的劉邦直接他廢了他的王位,成了侯爵。”
“但同為一家人,劉邦不可能不照顧,劉濞就是劉邦的重點培養對象。”
“之後在平定英布的戰爭中,劉濞立下了功勞,所以劉濞成了吳王。”
“哦,以前沒留意。”李麗質也算是長見識了:“之後呢?”
“之後啊,劉邦沒了,就到了呂後的時期。”
“劉濞是侄子,呂後也就沒在意他,所以劉濞就這麽過去了。”
“後來,漢文帝繼位,情況就變了。”
“劉濞是劉恆的堂兄,而且沒有交情,劉邦呂後是長輩,劉濞也就老實,但對我劉恆,那就不一樣了。”
“而且吳國盛產銅,可以造兵器和錢,而且劉濞還有一個寶藏,那就是大海,有食鹽。”
“在劉恆的位置上,劉濞實際上可以隨時脫離漢朝。”
李麗質眨了眨眼:“所以起矛盾了?”
“沒錯,漢文帝用了賈誼的意見,讓劉濞的兒子繼承一部分吳國的領土。”
李麗質愣了一下:“這不就是推恩令嘛。”
“沒錯,推恩令的最初版本,但是這個時期的漢朝還沒那麽強,推恩令的貫徹程度有限。”
“為了和漢朝緩和,劉濞就帶著兒子去見漢文帝了,想走走關係,麗質,你猜猜之後呢?”
“大漢棋聖登場。”李麗質壞笑,最喜歡吃瓜了。
“對,這下漢文帝就沒理了,兒子做完開顱手術後,劉濞就迴去了,之後再也沒朝拜過漢帝,地雷埋下了。”
“我知道,劉濞開始造兵器和錢幣了唄。”
張彥點頭:“所以在這個時候,劉濞就打算造反了。”
“之後漢景帝劉啟繼位,這也就說明劉濞和劉啟的矛盾沒辦法調和了。”
“更何況,削諸侯國,是漢景帝必須要做的。”
“最後,吳楚七國之亂爆發了。“
“當時的劉濞已經六十二歲了,所以劉濞就奔著拚一下去的。”
“吳國境內,十四以上,六十以下的男子全部從軍,三十萬大軍成立了。”
“所有?劉濞好瘋狂。”李麗質拍了拍胸口:“破釜沉舟啊,把自己當項羽了。”
“不奇怪,諸侯國的兵加在一起都不如漢朝多,這樣做也是為了嚇唬漢景帝。”
李麗質撇嘴:“怎麽想的?憑這也能嚇住漢景帝?”
“所以說劉濞就是個賭徒,他在賭漢景帝無能,賭匈奴會趁機南下,也在賭漢朝的將軍都是酒囊飯袋。”
“這怎麽可能?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人家匈奴早就南下了。”
“沒錯,漢景帝沒被嚇住,匈奴也沒南下,人家匈奴如果真的南下,等你拚的兩敗俱傷多好。”
“最後是武將那邊,漢景帝手下可是有周亞夫的。”
“七國聯軍內部也不團結,而且軍隊的問題也很大。”
“劉濞的人大部分都是臨時征召的,真打起來,連當氣氛組的資格都沒有。”
“自己能力不行,隊友還拉胯,這要是能贏就奇怪了,三個月,七國之亂平定了,劉濞在逃亡中被殺,諸侯國再也沒能力和漢朝對抗了。”
“哦,知道了。”李麗質伸了伸懶腰:“我困了,昨天沒睡好。”
。。。。。。
張彥扶額:“你不是沒睡好,你是熬夜打遊戲了吧。”
李麗質臉紅,順勢躺在了張彥的腿上:“枕頭,別說話。”
“唉?我成枕頭了?”
“對啊,大枕頭。”李麗質說完,拿起張彥的手放在自己的臉上:“困了,睡了,你總是捏兕子,現在試試我的。”
“都差不多,滑滑的,軟軟的。”
“哼,那你喜歡捏兕子的,還是我的。”
這沒有第二個選擇:“你的。”
“我說二位,注意一下影響,這裏還一個人呢。”
李麗質扭頭看向朱媺娖:“哦,忘了,還有一個大個的活媺娖。”
朱媺娖撇嘴:“合適嗎這樣?”
“怎麽了?單身狗。”
朱媺娖一頭黑線:“麗質,友誼的小船翻了。”
晚飯時,朱媺娖依舊躲著李麗質。
“媺娖,別生氣了,我知道錯了。”
朱媺娖輕哼一聲:“原諒你也可以,把我帶到鑽石。”
“小問題。”李麗質當即就答應了朱媺娖。
張彥很想來一句,那麽菜就別玩了唄,為隊友考慮一下。
但是張彥忍住了,小未婚妻剛哄好,萬一自己來一句,二人就要聯合了。
第二天,張彥剛起床,李麗質就來了:“張彥,商隊弄好了嗎。我阿耶已經開始點兵了。”
“弄好了,隻不過沒有信得過的人。”
“這個好說啊,我讓我的侍女跟著。”
張彥愣了一下:“這合適嗎?實在不行讓你阿耶選一個跟著。”
李麗質趕緊搖頭:“絕對不行,不能讓阿耶選,我太了解我阿耶了,肯定會吃迴扣。”
張彥苦笑:“這麽較真啊?”
“那當然,必須較真,誰讓他說我是那個的。”
朱媺娖抿嘴輕笑,現在的這對父女就是在互相鬥法。
“麗質,我的商隊也準備好了。”
“朱由崧給你的嗎?”
朱媺娖點頭:“對。”
“就沒額外的要求?”
“有啊,還是老樣子,想讓我過繼,我沒同意,不過還讓我叫他一聲爹。”
朱媺娖不想提及朱由崧,顯得怪怪。
“麗質,劉濞和秦始皇在一個時代嗎?”
“不在啊,這明明是兩個時代的人呀。”
“錯了。”張彥笑了笑:“秦始皇巡遊的時候,沛縣一家劉姓的人家有四個兒子。”
“老三就是劉邦,老二是劉濞的爹。”
“秦始皇駕崩的時候,劉濞六歲。”
“啊?”李麗質懵了:“可是給人好遙遠的感覺。”
“這有什麽奇怪的,清朝人還玩手機呢。”
“秦末的時候,劉濞他爹沒有摻和,但作為老劉家的人,劉邦自然不能虧待。”
“所以劉濞的父親被封代王。”
“這麽說的話,劉濞以後應該是代王。”
張彥點頭:“沒錯,可是劉濞他爹太不行了,代國在邊疆,匈奴人打過來後,劉濞的父親直接跑了。”
“氣的劉邦直接他廢了他的王位,成了侯爵。”
“但同為一家人,劉邦不可能不照顧,劉濞就是劉邦的重點培養對象。”
“之後在平定英布的戰爭中,劉濞立下了功勞,所以劉濞成了吳王。”
“哦,以前沒留意。”李麗質也算是長見識了:“之後呢?”
“之後啊,劉邦沒了,就到了呂後的時期。”
“劉濞是侄子,呂後也就沒在意他,所以劉濞就這麽過去了。”
“後來,漢文帝繼位,情況就變了。”
“劉濞是劉恆的堂兄,而且沒有交情,劉邦呂後是長輩,劉濞也就老實,但對我劉恆,那就不一樣了。”
“而且吳國盛產銅,可以造兵器和錢,而且劉濞還有一個寶藏,那就是大海,有食鹽。”
“在劉恆的位置上,劉濞實際上可以隨時脫離漢朝。”
李麗質眨了眨眼:“所以起矛盾了?”
“沒錯,漢文帝用了賈誼的意見,讓劉濞的兒子繼承一部分吳國的領土。”
李麗質愣了一下:“這不就是推恩令嘛。”
“沒錯,推恩令的最初版本,但是這個時期的漢朝還沒那麽強,推恩令的貫徹程度有限。”
“為了和漢朝緩和,劉濞就帶著兒子去見漢文帝了,想走走關係,麗質,你猜猜之後呢?”
“大漢棋聖登場。”李麗質壞笑,最喜歡吃瓜了。
“對,這下漢文帝就沒理了,兒子做完開顱手術後,劉濞就迴去了,之後再也沒朝拜過漢帝,地雷埋下了。”
“我知道,劉濞開始造兵器和錢幣了唄。”
張彥點頭:“所以在這個時候,劉濞就打算造反了。”
“之後漢景帝劉啟繼位,這也就說明劉濞和劉啟的矛盾沒辦法調和了。”
“更何況,削諸侯國,是漢景帝必須要做的。”
“最後,吳楚七國之亂爆發了。“
“當時的劉濞已經六十二歲了,所以劉濞就奔著拚一下去的。”
“吳國境內,十四以上,六十以下的男子全部從軍,三十萬大軍成立了。”
“所有?劉濞好瘋狂。”李麗質拍了拍胸口:“破釜沉舟啊,把自己當項羽了。”
“不奇怪,諸侯國的兵加在一起都不如漢朝多,這樣做也是為了嚇唬漢景帝。”
李麗質撇嘴:“怎麽想的?憑這也能嚇住漢景帝?”
“所以說劉濞就是個賭徒,他在賭漢景帝無能,賭匈奴會趁機南下,也在賭漢朝的將軍都是酒囊飯袋。”
“這怎麽可能?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人家匈奴早就南下了。”
“沒錯,漢景帝沒被嚇住,匈奴也沒南下,人家匈奴如果真的南下,等你拚的兩敗俱傷多好。”
“最後是武將那邊,漢景帝手下可是有周亞夫的。”
“七國聯軍內部也不團結,而且軍隊的問題也很大。”
“劉濞的人大部分都是臨時征召的,真打起來,連當氣氛組的資格都沒有。”
“自己能力不行,隊友還拉胯,這要是能贏就奇怪了,三個月,七國之亂平定了,劉濞在逃亡中被殺,諸侯國再也沒能力和漢朝對抗了。”
“哦,知道了。”李麗質伸了伸懶腰:“我困了,昨天沒睡好。”
。。。。。。
張彥扶額:“你不是沒睡好,你是熬夜打遊戲了吧。”
李麗質臉紅,順勢躺在了張彥的腿上:“枕頭,別說話。”
“唉?我成枕頭了?”
“對啊,大枕頭。”李麗質說完,拿起張彥的手放在自己的臉上:“困了,睡了,你總是捏兕子,現在試試我的。”
“都差不多,滑滑的,軟軟的。”
“哼,那你喜歡捏兕子的,還是我的。”
這沒有第二個選擇:“你的。”
“我說二位,注意一下影響,這裏還一個人呢。”
李麗質扭頭看向朱媺娖:“哦,忘了,還有一個大個的活媺娖。”
朱媺娖撇嘴:“合適嗎這樣?”
“怎麽了?單身狗。”
朱媺娖一頭黑線:“麗質,友誼的小船翻了。”
晚飯時,朱媺娖依舊躲著李麗質。
“媺娖,別生氣了,我知道錯了。”
朱媺娖輕哼一聲:“原諒你也可以,把我帶到鑽石。”
“小問題。”李麗質當即就答應了朱媺娖。
張彥很想來一句,那麽菜就別玩了唄,為隊友考慮一下。
但是張彥忍住了,小未婚妻剛哄好,萬一自己來一句,二人就要聯合了。
第二天,張彥剛起床,李麗質就來了:“張彥,商隊弄好了嗎。我阿耶已經開始點兵了。”
“弄好了,隻不過沒有信得過的人。”
“這個好說啊,我讓我的侍女跟著。”
張彥愣了一下:“這合適嗎?實在不行讓你阿耶選一個跟著。”
李麗質趕緊搖頭:“絕對不行,不能讓阿耶選,我太了解我阿耶了,肯定會吃迴扣。”
張彥苦笑:“這麽較真啊?”
“那當然,必須較真,誰讓他說我是那個的。”
朱媺娖抿嘴輕笑,現在的這對父女就是在互相鬥法。
“麗質,我的商隊也準備好了。”
“朱由崧給你的嗎?”
朱媺娖點頭:“對。”
“就沒額外的要求?”
“有啊,還是老樣子,想讓我過繼,我沒同意,不過還讓我叫他一聲爹。”
朱媺娖不想提及朱由崧,顯得怪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