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丘吉爾
就在鄭成功勸孫傳庭的時候,朱媺娖一直在關注這裏。
“張公子,他說的對嗎?”
張彥點頭:“對,隻要孫督師敢這麽幹,那他就是名副其實英雄,不管他以前做過什麽錯事,都一筆勾銷,在後世看來,這就是族譜單開的事。”
李麗質撇嘴:“阿耶阿娘都想揍我,我也想族譜單開,張彥,你說我這日子什麽時候才到頭啊?”
“路易十六照鏡子。”
李麗質一頭問號:“什麽意思?”
“自己理解。”張彥隻是對著李麗質笑了笑,沒給李麗質解釋。
“理解不了。”李麗質對後世的梗還是了解的比較少。
“所以說你刷視頻都是刷的沒用的。”
“誰說的,我刷到有用的了,關於英吉利的。”
張彥好奇了:“哦?說說。”
“就比如二戰最大敗家子。我真沒想到,這人比李隆基還能敗家,至少大唐經過李隆基的糟蹋,還能留下基本盤。”
張彥一頭問號:“二戰最大敗家子?”
“丘吉爾啊,他賭上英吉利的全部家底和德意誌死磕,雖然對世界有貢獻,但是對英吉利是個禍害。”
。。。。。張彥被驚的目瞪口呆:“麗質啊,少看那些營銷號,丘吉爾可是妥妥的二戰大佬,蘇維埃國父,你可以說他壞,可以說他抽象,但是你絕不能說是他敗光了英吉利帝國,如果沒有他,英吉利更慘。”
(別給納粹洗白,納粹德國因為日本的原因確實對黃種人有表麵的尊重,但也僅僅是表麵,實際上黃種人也受到了歧視與迫害。華裔移民在納粹德國的迫害下,大多數離開德國控製區,剩下的被送入集中營?。)
“啊?可是視頻上都是這麽說的。”李麗質有些懷疑人生了,明明那些視頻說的有理有據啊。
“一群鍵盤俠而已,就像他們說線列步兵戰術傻,整的他們很聰明一樣,也不想想,那些可都是人類精英集體證明的正確的事。”
“那群營銷號在說丘吉爾敗光英吉利時沒考慮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政治博弈。”
“解讀曆史不看政治,那是純純的耍流氓。”
“哦,男朋友,你不耍流氓,你來解釋。”
。。。。。張彥很想說自己也可以耍流氓。
“丘吉爾和德意誌死磕的原因有兩個,一個來自內部,一個來自外部。”
“英吉利的體製你也知道,民意能把丘吉爾選上來,也可以把他踢下去。”
“麗質,丘吉爾上一任是誰?”
李麗質搖頭:“布吉島。”
李麗質也要學會來賣萌。
“他的上一任叫張伯倫,張伯倫對德意誌綏靖,結果呢?德意誌越來越囂張,”
“慢慢的,英吉利國民明白了,德意誌元首阿道夫不會遵守約定,求和派漸漸敗給了主戰派。”
“最高時候,英吉利主戰的唿聲都快到九成了。”
“張伯倫已經夠軟的了,也隻能遵從民意,又是宣戰又是動員的。”
“可結果沒什麽用,英吉利議會還是罵他,張伯倫想保住首相的職位,但是英吉利已經退休的大佬們也出來罵他,讓他滾蛋。”
“有想保張伯倫的大佬,結果大佬也栽了。”
“丘吉爾就是順了主戰的民意才當上首相的。”
“就這樣,他敢綏靖嗎?任何國家都不缺極端的人,丘吉爾如果這個時候綏靖,先別說首相的位置了,他命都有可能保不住。”
“下麵是外部壓力,英吉利當時是明麵的世界霸主,記住是明麵,大西洋對岸還有一個大號的美利堅。”
“美利堅當時奉行孤立政策,美利堅想不想參戰不知道,但是美利堅逼著英吉利參戰。”
“慕尼黑會議時美利堅就對英吉利施壓了,如果再妥協,就還錢。”
“德意誌閃擊波蘭後,美利堅的大財團就對英吉利施壓,如果英吉利和談,就清算英吉利的投資組合。”
“當時的英吉利離不開美利堅財團,不然英吉利的底牌就都沒了。”
李麗質眉頭一皺:“美利堅沒安好心。”
“沒錯,我認為美利堅就是想當黃雀,這事後也證明了,美利堅聯合蘇維埃肢解了英吉利帝國。”
李麗質目光閃了閃:“自己的兒子成自己的阿耶,我也想試試。”
“麗質啊,少做夢,這不可能。”
李麗質不服氣:“誰說的,你看看媺娖。”
朱由檢莫名的躺槍:“長樂公主,你禮貌嗎?”
“這能一樣嗎?你爹叫李世民,坤興公主他爹叫朱由檢,論拚爹,曆史上能拚的過你的都是少數。”
。。。。。。朱由檢又想媳婦了:“張公子,你不用說的那麽直白。”
“我樂意。”張彥白了朱由檢一眼。
“你吃屁。”朱由檢沒辦法,隻能在嘴上找場子。
李麗質目光危險:“朱由檢伯伯,你信不信也給你漲房租啊?”
“我信!”朱由檢窮怕了,不敢賭,李麗質這個丫頭都敢坑李世民,這世界上還有什麽是她不敢幹的。
“真沒想到,這個美利堅野心夠大的。”
“所以啊,丘吉爾根本沒得選,隻能打。”
“如果丘吉爾真的和談呢?”
“嗬嗬,會被阿道夫騙光褲衩子,阿道夫要完蘇台德就要但澤,丘吉爾又不是傻子,會信嗎?”
“而且阿道夫正式提出和談的時候,還下了第十六號元首令,那就是籌備海獅行動,一邊說和談,一邊讓軍隊向英吉利本土靠,這是和談啊還是威脅英吉利投降啊?”
“再說了,德意誌的訴求是什麽?那是要稱霸世界,人家就是衝著你來的,還想和談,做夢呢?”
“也對啊,我竟然忘了德意誌的目的。”
李麗質暗罵自己愚蠢,這麽簡單的事竟然沒發現,就像李世民快統一天下時,反王說和談。
李世民該有多傻會接受和談?有皇帝不當偏偏去當反賊,估計也就司馬衷會做出這種事。
不過李麗質想到了一件事:“張彥,你說英吉利投降,讓本土免受轟炸,並且和德意誌談條件,保留殖民地,戰後會不會好一點,就是有條件投降。”
就在鄭成功勸孫傳庭的時候,朱媺娖一直在關注這裏。
“張公子,他說的對嗎?”
張彥點頭:“對,隻要孫督師敢這麽幹,那他就是名副其實英雄,不管他以前做過什麽錯事,都一筆勾銷,在後世看來,這就是族譜單開的事。”
李麗質撇嘴:“阿耶阿娘都想揍我,我也想族譜單開,張彥,你說我這日子什麽時候才到頭啊?”
“路易十六照鏡子。”
李麗質一頭問號:“什麽意思?”
“自己理解。”張彥隻是對著李麗質笑了笑,沒給李麗質解釋。
“理解不了。”李麗質對後世的梗還是了解的比較少。
“所以說你刷視頻都是刷的沒用的。”
“誰說的,我刷到有用的了,關於英吉利的。”
張彥好奇了:“哦?說說。”
“就比如二戰最大敗家子。我真沒想到,這人比李隆基還能敗家,至少大唐經過李隆基的糟蹋,還能留下基本盤。”
張彥一頭問號:“二戰最大敗家子?”
“丘吉爾啊,他賭上英吉利的全部家底和德意誌死磕,雖然對世界有貢獻,但是對英吉利是個禍害。”
。。。。。張彥被驚的目瞪口呆:“麗質啊,少看那些營銷號,丘吉爾可是妥妥的二戰大佬,蘇維埃國父,你可以說他壞,可以說他抽象,但是你絕不能說是他敗光了英吉利帝國,如果沒有他,英吉利更慘。”
(別給納粹洗白,納粹德國因為日本的原因確實對黃種人有表麵的尊重,但也僅僅是表麵,實際上黃種人也受到了歧視與迫害。華裔移民在納粹德國的迫害下,大多數離開德國控製區,剩下的被送入集中營?。)
“啊?可是視頻上都是這麽說的。”李麗質有些懷疑人生了,明明那些視頻說的有理有據啊。
“一群鍵盤俠而已,就像他們說線列步兵戰術傻,整的他們很聰明一樣,也不想想,那些可都是人類精英集體證明的正確的事。”
“那群營銷號在說丘吉爾敗光英吉利時沒考慮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政治博弈。”
“解讀曆史不看政治,那是純純的耍流氓。”
“哦,男朋友,你不耍流氓,你來解釋。”
。。。。。張彥很想說自己也可以耍流氓。
“丘吉爾和德意誌死磕的原因有兩個,一個來自內部,一個來自外部。”
“英吉利的體製你也知道,民意能把丘吉爾選上來,也可以把他踢下去。”
“麗質,丘吉爾上一任是誰?”
李麗質搖頭:“布吉島。”
李麗質也要學會來賣萌。
“他的上一任叫張伯倫,張伯倫對德意誌綏靖,結果呢?德意誌越來越囂張,”
“慢慢的,英吉利國民明白了,德意誌元首阿道夫不會遵守約定,求和派漸漸敗給了主戰派。”
“最高時候,英吉利主戰的唿聲都快到九成了。”
“張伯倫已經夠軟的了,也隻能遵從民意,又是宣戰又是動員的。”
“可結果沒什麽用,英吉利議會還是罵他,張伯倫想保住首相的職位,但是英吉利已經退休的大佬們也出來罵他,讓他滾蛋。”
“有想保張伯倫的大佬,結果大佬也栽了。”
“丘吉爾就是順了主戰的民意才當上首相的。”
“就這樣,他敢綏靖嗎?任何國家都不缺極端的人,丘吉爾如果這個時候綏靖,先別說首相的位置了,他命都有可能保不住。”
“下麵是外部壓力,英吉利當時是明麵的世界霸主,記住是明麵,大西洋對岸還有一個大號的美利堅。”
“美利堅當時奉行孤立政策,美利堅想不想參戰不知道,但是美利堅逼著英吉利參戰。”
“慕尼黑會議時美利堅就對英吉利施壓了,如果再妥協,就還錢。”
“德意誌閃擊波蘭後,美利堅的大財團就對英吉利施壓,如果英吉利和談,就清算英吉利的投資組合。”
“當時的英吉利離不開美利堅財團,不然英吉利的底牌就都沒了。”
李麗質眉頭一皺:“美利堅沒安好心。”
“沒錯,我認為美利堅就是想當黃雀,這事後也證明了,美利堅聯合蘇維埃肢解了英吉利帝國。”
李麗質目光閃了閃:“自己的兒子成自己的阿耶,我也想試試。”
“麗質啊,少做夢,這不可能。”
李麗質不服氣:“誰說的,你看看媺娖。”
朱由檢莫名的躺槍:“長樂公主,你禮貌嗎?”
“這能一樣嗎?你爹叫李世民,坤興公主他爹叫朱由檢,論拚爹,曆史上能拚的過你的都是少數。”
。。。。。。朱由檢又想媳婦了:“張公子,你不用說的那麽直白。”
“我樂意。”張彥白了朱由檢一眼。
“你吃屁。”朱由檢沒辦法,隻能在嘴上找場子。
李麗質目光危險:“朱由檢伯伯,你信不信也給你漲房租啊?”
“我信!”朱由檢窮怕了,不敢賭,李麗質這個丫頭都敢坑李世民,這世界上還有什麽是她不敢幹的。
“真沒想到,這個美利堅野心夠大的。”
“所以啊,丘吉爾根本沒得選,隻能打。”
“如果丘吉爾真的和談呢?”
“嗬嗬,會被阿道夫騙光褲衩子,阿道夫要完蘇台德就要但澤,丘吉爾又不是傻子,會信嗎?”
“而且阿道夫正式提出和談的時候,還下了第十六號元首令,那就是籌備海獅行動,一邊說和談,一邊讓軍隊向英吉利本土靠,這是和談啊還是威脅英吉利投降啊?”
“再說了,德意誌的訴求是什麽?那是要稱霸世界,人家就是衝著你來的,還想和談,做夢呢?”
“也對啊,我竟然忘了德意誌的目的。”
李麗質暗罵自己愚蠢,這麽簡單的事竟然沒發現,就像李世民快統一天下時,反王說和談。
李世民該有多傻會接受和談?有皇帝不當偏偏去當反賊,估計也就司馬衷會做出這種事。
不過李麗質想到了一件事:“張彥,你說英吉利投降,讓本土免受轟炸,並且和德意誌談條件,保留殖民地,戰後會不會好一點,就是有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