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出膛飛行的距離越遠,受外界影響的程度越深,需要考慮的因素就更多。


    槍感的價值就越大!


    狙擊手也就成了最需要槍感的,有這種天賦和沒有這種天賦,完全可以說已經不是同一個類別。


    前者是神槍手,後者是打槍的。


    槍感沒法用語言來具體描述,它就是一種很獨特的感覺,天生有了就有,後期幾乎沒法培養。


    當一名狙擊手有了槍感,他才能理解手中狙擊槍的各種“脾氣”。


    當你隻要摸到一把狙擊槍,打兩發子彈就知道子彈往哪偏,多遠距離偏多少,怎麽去控製子彈的落點誤差等等,把各種數據完全了然如胸。


    再搭配對空氣阻力的計算,風和濕度等對子彈飛行的影響。


    那麽……


    狙擊步槍的誤差有幾個moa,這種固定不變的麵板死數據,對狙擊手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曆史上各種千米外命中的紀錄,都是遠超槍械本身的有效射程。


    能打出來靠的都是天賦。


    槍感也就成了決定王牌局狙擊手,和普通狙擊手的最大區別。


    參加狙擊槍五百米的所有選手,都很清楚85式的各種問題,更知道五百米外命中靶心的難度多大。


    根本不是打100米或200米,隻要瞄準鏡鎖定了靶心,調好了標尺密位,就能打中那麽一迴事。


    500米即便鎖定了也大概率打不中,你必須用上各種計算下的預判。


    所以每個選手都沒有絕對信心。


    所有選手的壓力都很大,導致預備區的氛圍格外低沉。


    成才抽到了11號,分在了第三組。


    經過陳軍幾個月的培養和開發,現在的成才已經初步領悟了槍感,實力比原劇情高出一大截。


    可畢竟是第一次參加大賽,心態上還是不如老將那麽成熟。


    哪怕在連隊測試中打過50環,有一定的信息能夠再次拿下50環,成才此時心裏也不敢有絲毫放鬆。


    隻因槍感這東西,實在是太玄奧。


    更別提地處高原氣候特殊,最不缺的就是無法控製的風。


    這不。


    當第一組五名選手就位準備打靶時,比武場上突然刮起了一陣風。


    風不大卻吹起了黃沙和塵土,飄在空中到處跑,對視線有一定的影響,對子彈飛行的影響更大。


    難度再次提升一個級別。


    選手上場比賽的時間是有限製的,規定了不能超過兩分鍾,不可能讓你一直等到風停下為止。


    這也符合戰場上狙擊手開槍的機會,往往就是那麽短暫的幾秒鍾。


    第一組選手已經進入開始比賽,即便刮風他們也隻能頂著射擊,運氣的影響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戰場上有任務環境再差也得打,比賽中更是得打。


    自認倒黴的第一組五名選手,隻能硬頂著飛舞的塵土,使勁渾身解數,陸續完成了射擊。


    毫無意外。


    成績出來非常不理想。


    最好的選手也才打了42環,連45環優秀標準都達不到。


    盡管連隊日常訓練打的是300米,可是能夠參加比賽的都是各連隊精英,那標準肯定得再高一截。


    500米打不到45環以上的優秀,那就是典型的發揮失常。


    眼看在這黃土高原上刮起的風,吹起的黃土沙塵對射擊影響那麽大,後續選手的壓力更大了。


    就連在場邊觀賽的眾人,都為場上的選手捏了把汗。


    “成才這小子第一次參加比賽,現在出了這麽個意外情況,陳排,你說他能扛得住壓力嗎?”高城擔心的說道。


    七連另一名選手黃田很努力,訓練也非常的刻苦,可他終究天賦差了一些。


    在連隊十八選十的淘汰測試中,成才打出了五十環技驚全場,而黃田傾盡全力也才四十八環。


    高城把成才當成狙擊第一種子選手,擔心他完全是在情理之中。


    “放心,連長,出不了問題,刮風了大家都會受影響,成績都會下降,等於還是在一個水平線上,而且……”


    陳軍話鋒一轉,自信說道:“成才雖然初出茅廬,到部隊也不到一年。


    可他是天賦型選手,而且是大賽型天賦選手,壓力能把別人壓垮,對他來說隻會變成動力。”


    原劇中成才沒有任何人幫,沒有許三多的各種貴人,全程都靠自己一個人拚。


    他前中期都扛住了壓力,並且頂著壓力一路走到了老a的最後選拔,以為真的要死了才被壓垮。


    因此陳軍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隻要不威脅到生命的程度,成才絕對能扛得住。


    而隻要不加入到老a中去,在鋼七連好生呆著,成才這輩子都不會有死亡威脅,這最後的底線也就等於不存在。


    “這小子確實韌性挺強,骨子裏也透著增強好勝,平日訓練也很確實刻苦,要是能夠扛住壓力,把這次比武給比好咯,那前途可不差哦。”


    高城對成才的評價還挺高,也確實值得這麽高的評價。


    成才已經拿到了一個三等功,轉士官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有足夠的資格留在部隊繼續發展。


    要是這次比武再拿一個三等功,那就更加不得了了。


    兩個三等功達到了提幹標準,高城再安排做下骨幹班長,把提幹要素全拉滿,不出三年就能成為軍官。


    一個有如此深厚潛力的新兵,不管在哪個連隊都是搶手貨。


    高城沒有道理不另加關照!


    陳軍很清楚記得士兵突擊結尾時,袁朗對成才的評價遠高於許三多,明確指出成才的路比許三多要長的多。


    這話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確,那就是在挑明兩人的天賦。


    許三多隻能成為一個兵,撐破了天也就成為一個兵王,而成才卻截然不同,他的天賦注定了會走上指揮官的路。


    指揮官要走的路,比兵要長的多。


    陳軍想要打造的合成部隊中,需要史今這種優秀的骨幹班長,需要許三多和伍六一這種優秀戰士,更需要有承上啟下的中層指揮幹部。


    成才就是標準的好苗子!


    也正是出於這方麵的需求,陳軍才從一開始就培養成才,到現在為止,在他身上花了不少心思。


    成才能感受到陳軍對他的栽培,極少被人這麽重視的成才,也格外珍惜這個人生中的伯樂。


    暗自發誓一定要竭盡全力,拿下參加的每個比賽項目的第一。


    在這沉重的自我壓力迫使下,成才抗住了接下來第二組的成績也很拉,場上氛圍變得更壓抑的壓力。


    帶著陪伴了他四個月的老夥計,開始了他作為三組一號靶的表演。


    看到成才開始上場進行比賽,台下的陳軍和高城等人都停止了討論,目光聚焦到了成才身上。


    就連主席台上的王團長等人,都對這個702團最強新兵投去了關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鋼七連到合成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酸甜小蘋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酸甜小蘋果並收藏從鋼七連到合成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