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21日。
“今天是比武出征的好日子……”
一年一度的年中大比武終於到來,作為政工幹部的指導員洪興國,在出發前特意做了踐行。
主要是鼓舞士氣,穩定隊員情緒,讓大家沒有心理負擔。
而高城作為比武的帶隊幹部,要和比武隊一起去團裏,上台就說了幾句話,就宣布了上車出發。
參賽的選手在陳軍帶領下,全部上了部隊特色篷布大卡車。
隻能在下麵歡送的鋼七連眾戰士,看到歡歡喜喜去參加比武的選手,心裏的感受是很複雜的。
一方麵是由衷的祝福,希望比武隊的人拿好成績,能夠給鋼七連爭光添彩。
作為鋼七連一員,也是無比榮耀的。
另一方麵也是無比的羨慕,心裏一陣陣酸溜溜的,想著要是自己在車上,肯定比他們笑得更開心。
可惜。
實力不足沒有一點辦法,能做的也就隻有送上祝福。
……
年中大比武的比賽場地不在團裏,團部沒有那麽大的場地展開,而是專門在戶外訓練場劃了幾塊區域。
借助於高原地區的地理優勢,野外找茂密的樹林和水流涓涓的小溪難找,找塊平地那是很輕鬆。
要多大的地都有。
當鋼七連的車隊根據團裏通知,來到指定的比賽場地時,立馬就有後勤人員過來進行登記。
然後還有專門負責比武的人員,指引到分配的七號營地安置。
鋼七連的營地就兩個行軍帳篷,其中一個帳篷是比賽選手的宿舍,裏麵已經安好了折疊鐵架的行軍床。
一左一右各擺了五張行軍床,正好可以讓十名參賽選手住下。
盡管帳篷裏除了鐵架床之外,再也沒有任何一件家具或者器皿,普通人壓根就沒有辦法入住。
可對於軍人來說,完全沒一點問題。
因為軍人出門都是自給自足,從生活用品到日常用品一應俱全。
要不是比武場地提供餐食飲水,不需要自己帶炊事員,陳軍一行人出來,連吃喝都能自己搞定。
另外一個帳篷內部稍有不同,被分成了三個隔間。
其中一間放了行軍床,還有書桌,比選手們的房間高了個層次,一看就知道是帶隊幹部的房間。
另外兩間靠近外麵帳篷門,左邊的隔間隻放了兩張行軍床,右邊的隔間沒有床,多了個槍櫃和一個置物架。
看這個布局就能夠分辨出,屬於是後勤人員和物資的帳篷。
帶隊幹部專門住一個隔間,通訊員和司務長一起住一個房間,剩下的隔間專門用來放比賽用具。
比武所需要的個人裝具和武器,團裏麵是不負責提供的。
都需要自己帶過來。
自己在連隊提前維護好,並且完成精確校準,自己用的更熟練的槍,能更好的發揮水平,是一方麵的原因。
其次是為了杜絕選手發揮失常,把原因都放到比武方提供的武器上,造成沒有必要的矛盾。
這種方式是比賽的普遍模式,國際大賽都是自己帶比賽用具。
參加比武的人員不可能一直帶著,在比武的時候需要把武器帶上,其他時候就都需要存放起來。
槍櫃和置物架就能派上用場。
車隊到達鋼七連專屬的七號營地,陳軍一行人從車上下來之後,立馬開始各自忙活了起來。
連長高城負責去找比武負責人,完成簽到和領取相關流程文件等。
或許是為了培養,又或者是別的。
高城特意帶上了陳軍。
司務長是此次比武的“後勤總管”,他負責去協調相關的後勤工作。
包括但不限於去食堂報餐,不報餐搞不好就沒得飯吃;去後勤處領取生活品,例如飲水、牛奶之類的補給;了解比武期間各種安排和注意事項等。
十幾個連全部擠成一坨比武,再加上為比武服務的各種單位,幾百人在一起是很混亂的。
能不能保證比武隊不出岔子,順利的完成各項比賽項目。
司務長的責任是很重的。
所以絕大部分連隊的司務長,要麽是經驗豐富的三期以上老士官,要麽就是腦子靈活的軍官。
通訊員作為軍隊的“超級秘書”,他的工作同樣不少。
需要幫連長、司務長和自己整理好床鋪和生活用品,還要幫著管理儲藏間的槍支和裝具。
至於參加比武的一眾選手,他們此時此刻反而是最輕鬆。
隻需要在宿舍裏整理好個人物品,然後在宿舍裏別亂跑安靜的休息,等待連長和隊長以及司務長迴來。
通過開會的方式告訴大家,比賽和生活方麵的各種事項和規章製度。
畢竟選手們才是年中比武的主角,在比賽開始前需要需要足夠休息,養精蓄銳等待在賽場上爆發。
要是邊防連隊之類的年中比武,各連隊之間相距比較遠,幾十公裏很正常。
比武報到時間通常需要幾天。
而作為野戰軍的702團都在附近,隔得近的連隊跑不過來都隻要幾分鍾,聚到一起是很簡單的事情。
所以比武報到時間就一天。
當天沒能到比武指揮部報道,就當做是棄權處理,全連比武分數記零,後續還會遭到團部的處分。
沒有連隊會犯這種錯誤,所以天黑之前十五個連全部到齊。
下午六點統一在食堂吃完飯之後,比武指揮部組織十五個連的帶兵幹部,進行了比武前的公開會議。
各種注意事項和上級的指導思想等,加起來開了近兩個小時。
有一說一。
部隊開會挺費時間,不像作風那麽幹脆。
各帶兵幹部開完會迴到營地,接著還要組織所有選手進行會議,把指揮部說的繼續往下傳導。
讓選手們了解比賽規則,評分機製是什麽樣的,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到了賽場要注意什麽等等。
等內部會議開完之後,又是一個多小時過去了。
距離熄燈睡覺,也就剩不到一小時。
“大家不要有壓力,隻要穩住心態,哪怕不超常發揮,就發揮正常的訓練水平,我們也是最強的,很少其他十四個連隊,沒什麽難度,今晚就別想多了,躺在床上就給我好好休息。”
陳軍代表高城主持了會議,最後叮囑了選手們一番,轉向高城問道:“連長還有什麽要說的嗎?”
“沒有,散會吧。”
高城對自家兵崽子非常有信心,滿臉笑容已經迫不及待了。
“今天是比武出征的好日子……”
一年一度的年中大比武終於到來,作為政工幹部的指導員洪興國,在出發前特意做了踐行。
主要是鼓舞士氣,穩定隊員情緒,讓大家沒有心理負擔。
而高城作為比武的帶隊幹部,要和比武隊一起去團裏,上台就說了幾句話,就宣布了上車出發。
參賽的選手在陳軍帶領下,全部上了部隊特色篷布大卡車。
隻能在下麵歡送的鋼七連眾戰士,看到歡歡喜喜去參加比武的選手,心裏的感受是很複雜的。
一方麵是由衷的祝福,希望比武隊的人拿好成績,能夠給鋼七連爭光添彩。
作為鋼七連一員,也是無比榮耀的。
另一方麵也是無比的羨慕,心裏一陣陣酸溜溜的,想著要是自己在車上,肯定比他們笑得更開心。
可惜。
實力不足沒有一點辦法,能做的也就隻有送上祝福。
……
年中大比武的比賽場地不在團裏,團部沒有那麽大的場地展開,而是專門在戶外訓練場劃了幾塊區域。
借助於高原地區的地理優勢,野外找茂密的樹林和水流涓涓的小溪難找,找塊平地那是很輕鬆。
要多大的地都有。
當鋼七連的車隊根據團裏通知,來到指定的比賽場地時,立馬就有後勤人員過來進行登記。
然後還有專門負責比武的人員,指引到分配的七號營地安置。
鋼七連的營地就兩個行軍帳篷,其中一個帳篷是比賽選手的宿舍,裏麵已經安好了折疊鐵架的行軍床。
一左一右各擺了五張行軍床,正好可以讓十名參賽選手住下。
盡管帳篷裏除了鐵架床之外,再也沒有任何一件家具或者器皿,普通人壓根就沒有辦法入住。
可對於軍人來說,完全沒一點問題。
因為軍人出門都是自給自足,從生活用品到日常用品一應俱全。
要不是比武場地提供餐食飲水,不需要自己帶炊事員,陳軍一行人出來,連吃喝都能自己搞定。
另外一個帳篷內部稍有不同,被分成了三個隔間。
其中一間放了行軍床,還有書桌,比選手們的房間高了個層次,一看就知道是帶隊幹部的房間。
另外兩間靠近外麵帳篷門,左邊的隔間隻放了兩張行軍床,右邊的隔間沒有床,多了個槍櫃和一個置物架。
看這個布局就能夠分辨出,屬於是後勤人員和物資的帳篷。
帶隊幹部專門住一個隔間,通訊員和司務長一起住一個房間,剩下的隔間專門用來放比賽用具。
比武所需要的個人裝具和武器,團裏麵是不負責提供的。
都需要自己帶過來。
自己在連隊提前維護好,並且完成精確校準,自己用的更熟練的槍,能更好的發揮水平,是一方麵的原因。
其次是為了杜絕選手發揮失常,把原因都放到比武方提供的武器上,造成沒有必要的矛盾。
這種方式是比賽的普遍模式,國際大賽都是自己帶比賽用具。
參加比武的人員不可能一直帶著,在比武的時候需要把武器帶上,其他時候就都需要存放起來。
槍櫃和置物架就能派上用場。
車隊到達鋼七連專屬的七號營地,陳軍一行人從車上下來之後,立馬開始各自忙活了起來。
連長高城負責去找比武負責人,完成簽到和領取相關流程文件等。
或許是為了培養,又或者是別的。
高城特意帶上了陳軍。
司務長是此次比武的“後勤總管”,他負責去協調相關的後勤工作。
包括但不限於去食堂報餐,不報餐搞不好就沒得飯吃;去後勤處領取生活品,例如飲水、牛奶之類的補給;了解比武期間各種安排和注意事項等。
十幾個連全部擠成一坨比武,再加上為比武服務的各種單位,幾百人在一起是很混亂的。
能不能保證比武隊不出岔子,順利的完成各項比賽項目。
司務長的責任是很重的。
所以絕大部分連隊的司務長,要麽是經驗豐富的三期以上老士官,要麽就是腦子靈活的軍官。
通訊員作為軍隊的“超級秘書”,他的工作同樣不少。
需要幫連長、司務長和自己整理好床鋪和生活用品,還要幫著管理儲藏間的槍支和裝具。
至於參加比武的一眾選手,他們此時此刻反而是最輕鬆。
隻需要在宿舍裏整理好個人物品,然後在宿舍裏別亂跑安靜的休息,等待連長和隊長以及司務長迴來。
通過開會的方式告訴大家,比賽和生活方麵的各種事項和規章製度。
畢竟選手們才是年中比武的主角,在比賽開始前需要需要足夠休息,養精蓄銳等待在賽場上爆發。
要是邊防連隊之類的年中比武,各連隊之間相距比較遠,幾十公裏很正常。
比武報到時間通常需要幾天。
而作為野戰軍的702團都在附近,隔得近的連隊跑不過來都隻要幾分鍾,聚到一起是很簡單的事情。
所以比武報到時間就一天。
當天沒能到比武指揮部報道,就當做是棄權處理,全連比武分數記零,後續還會遭到團部的處分。
沒有連隊會犯這種錯誤,所以天黑之前十五個連全部到齊。
下午六點統一在食堂吃完飯之後,比武指揮部組織十五個連的帶兵幹部,進行了比武前的公開會議。
各種注意事項和上級的指導思想等,加起來開了近兩個小時。
有一說一。
部隊開會挺費時間,不像作風那麽幹脆。
各帶兵幹部開完會迴到營地,接著還要組織所有選手進行會議,把指揮部說的繼續往下傳導。
讓選手們了解比賽規則,評分機製是什麽樣的,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到了賽場要注意什麽等等。
等內部會議開完之後,又是一個多小時過去了。
距離熄燈睡覺,也就剩不到一小時。
“大家不要有壓力,隻要穩住心態,哪怕不超常發揮,就發揮正常的訓練水平,我們也是最強的,很少其他十四個連隊,沒什麽難度,今晚就別想多了,躺在床上就給我好好休息。”
陳軍代表高城主持了會議,最後叮囑了選手們一番,轉向高城問道:“連長還有什麽要說的嗎?”
“沒有,散會吧。”
高城對自家兵崽子非常有信心,滿臉笑容已經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