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著馬車行駛了幾天後,眾人便來到了衡山山腳下。孩子們嘟著嘴說:“啊?又要爬山啊,現在看到山就頭疼。”


    虹貓說:“等爬上山頂後我帶大家去四季如春的地方看看。”


    “好啊。”孩子們齊聲笑著說。


    達達笑著說:“衡山的命名源於戰國時期《甘石星經》的記載,因其位於星座二十八宿的軫(zhen三聲)星之翼,變應璣(ji一聲)衡,銓(quan二聲)德鈞(jun一聲)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


    逗逗說:“這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聖地,環山有許多寺、廟、庵(an一聲)、觀。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處位於衡山之中,佛祖釋迦牟尼兩顆真身舍利子藏於衡山南台寺金剛舍利塔中。”


    “相傳這裏是上古時期君王唐堯、虞舜巡疆狩獵祭祀社稷,夏禹殺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間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黃帝委任鎮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萬物,死後葬於衡山赤帝峰,被當地尊稱南嶽聖帝。”


    虹貓笑著說:“這衡山的主要山峰包括?迴雁峰、?祝融峰、?紫蓋峰和?嶽麓山,其中祝融峰是最高峰,我們這次就朝祝融峰峰頂攀登。”


    “什麽時候能選個其中低一點兒的山峰爬,非要選最高的山峰爬。”虹嬌忍不住抱怨道。


    虹貓沒有理會虹嬌的抱怨,轉頭對眾人說:“大家跟我一起進山看看吧。”


    虹貓帶著眾人從康家壟(long三聲)進山,在山路旁有一個石碑,上麵刻有“梵(fan四聲)音古道”四字。


    逗逗解說道:“梵音,曼妙嬋音也。相傳曾有高僧明瓚(zan四聲),常於山中夜誦佛經,響徹山林。當朝隱士李泌聞之,參悟人生,最後被拜相封侯,故此高山深壑得名為梵音穀。”


    “後人尋其蹤跡,慕其心誌,築書院於遺址,壘石灶於岩下,架鬆木於山澗,鋪磚石於草叢,訪客絡繹不絕,遂成名山古道,曰梵音古道。”


    “這梵音古道,起於康家壟(百步雲梯),沿蜿蜒九曲之溪,繞高山平湖,穿峽穀懸瀑,止於鄴(ye四聲)侯書院(煙霞茶院)。因這裏人文薈萃,可啟迪人生,故梵音古道又被稱為成功之道。”


    眾人順著梵音古道向上行走,一段時間後便來到了華嚴湖旁。隻見湖麵寬闊,岸線曲折,四周樹木花草茂密,金黃的水杉、火紅的楓葉、常綠的香樟等樹木在冬日暖陽的照射下散發出迷人的色彩,別樣動人。


    湖麵在陽光的照耀下,碧綠的湖麵裹挾著陽光蕩漾起微波,倒映著連綿的山巒和空中的雲彩,形成一幅美麗的畫卷?。湖光與周圍景色互相映襯,令人賞心悅目?。


    “哇,這裏好漂亮啊。”達迎笑著說,“簡直像一幅水彩畫。”


    “這衡山的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嶽較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的美稱。特別是秋天的衡山,更是美不勝收。”達達笑著說。


    “這華嚴湖曾是給來南嶽朝聖拜佛的人行善放生用的水池,因此也被稱為‘放生池’。”逗逗說道。


    山林繁茂,層林盡染,各種樹木的葉子在陽光下閃爍著不同的顏色。眾人踏著落在地上紅似火的楓葉向上走著。


    不久,眾人來到了穿岩詩林。虹貓笑著說:“這裏是集石趣、洞趣、詩趣於一體的地方,也被人們稱之為小西天。大家可以進去看看。”


    隻見這裏絕壁峭峙(zhi四聲),亂石嶙峋。其中有幾十個大小不等的天然石洞,洞洞穿連。有各式各樣的石雕,有整塊的石刻碑林,奇幻多姿,各洞之間,砌(qi四聲)有石板路連通,成為一座岩石林整體。


    眾人走過穿岩詩林後,便來到了半山亭。虹貓示意眾人在此休息一會兒。達迎注意到半山亭周圍的參天古鬆,枝幹一律朝南長,遠看似乎在向遊人頻頻招手。


    “這裏的鬆樹可真奇怪,枝幹隻往南長。”達迎嘀咕道。


    “那是因為這裏常年被北風吹刮,為了生存,這些古鬆不得不隻朝南長了。”達達解釋道。


    虹貓站在半山亭門庭眺望,看到號稱“南天一柱”的衡山天柱峰直插九霄;向東俯望,便見湘江逶迤,波光如練;向上仰視,隱約可見白雲深處的南天門。虹貓笑著說:“不愧叫半山亭,從這裏真的是能大概的看到全山的風景。”


    “虹貓,你知道嗎,關於半山亭,民間有一段有趣的傳聞。”逗逗笑著說:“據說很早以前此地為半雲庵所在,為上下山必經之路。這裏的僧人下山買物,挑擔迴寺,常在此歇息。”


    “當時,有一燒火僧以‘半’字為題,賦詩一首,曰:‘半山半庵號半雲,半畝半地半崎嵌,半山茅塊半山石,半壁晴天半壁陰;半酒半詩堪避俗,半仙半佛好修心,半間房舍半分雲,半聽鬆聲半聽琴。’”


    “詩傳到主持方丈耳裏,大為讚歎,不再令其燒火,而授以佛經,日夜持誦。我覺得這半字詩是妙哉至極啊。”


    “好詩,果然是好詩。”藍兔笑著說:“此詩對仗頗工,句句用半字,用法自然流暢,氣韻貫通,毫無佶(ji二聲)屈聱(ao二聲)牙之弊,又朗朗上口,真是難得。”


    “我也覺得這半字詩甚妙。”達達笑著說:“既有韻味,又有詩趣,又是對在這裏生活的概括。如此有才之人,隻讓他燒火,真是屈才了。主持方丈也是明理之人,知其才華而委以重任,也是沒有荒廢其才。”


    眾人在半山亭休息了一會兒後,便繼續前進。走了一段時間後,便來到了湘南寺。


    達達說道:“這湘南寺因其四周鬆杉掩映,風景宜人,又稱為‘鬆杉叢林’。此處視野開闊,站在寺院前的石台上,遠眺湘江如練,下瞰群峰如螺,令人心曠神怡。曾有詩人到此作詩曰:半嶺遙聞深徑鍾,石堂蘿薜護青鬆。草堂邀客供僧茗,此是雲中第幾峰……”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虹貓藍兔七俠後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岬新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岬新塗並收藏虹貓藍兔七俠後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