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大夫人的第一次遠門
一品官媒:我把婆婆嫁出去啦! 作者:卡布奇諾多加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寒風蕭瑟,雖然已經立春了,但是因為倒春寒的緣故,空氣中還是彌漫著一股刺骨的冷意。
雖然天氣寒冷,但是萬物都已經開始複蘇。
一路上已經偶爾的看到幾隻瘦骨嶙峋的小野兔,或者是小鬆鼠在那裏探頭探腦。
遠遠望去,斑駁的雪景之下已經有綠意透了出來。
可是真走到了眼前,皚皚白雪之下,還是覆蓋著的,是枯黃的幹草。
直到這時,大夫人才明白,她從小就會的詩文“遙看草色近卻無”,到底是什麽樣的一番景色。
懶洋洋的收迴了挑著窗簾往外看的手,
大夫人看向了和她坐在一個車廂裏的王百花,
其實 她們本來是兩輛馬車,隻是王百花擔心大夫人第一次出這麽遠的門,會有一些不習慣,所以專門跑過來串門。
剛開始的時候大夫人在外人麵前還能保持著端莊的形體。
兩手交握放在膝上,腰背挺直,脖子也高昂著,微微揚起下巴,一舉一動一直都在維持著國公府大夫人應該有的尊貴。
開始上路了沒有一個時辰,大夫人的背就慢慢的往下塌,悄悄的靠在了後麵的抱枕上。
王百花假裝沒有看到大夫人的小動作。
也假裝沒有看到大夫人頭上的彈幕,在循環播放著:“她什麽時候走啊?有點堅持不住了呀。
我看她那樣癱著,看起來好像很舒服的樣子啊。
反正也沒有外人放鬆一下也可以吧。”
王百花在心裏麵偷偷的笑了幾聲,熟門熟路的從馬車的暗格裏麵掏出了不少零食瓜子以及閑書。
自己再像個小鬆鼠一樣,哢嚓哢嚓的吃個不停,同時不忘招唿著大夫人:“一起來吃啊!”
大夫人身邊的嬤嬤一直在狠狠的瞪著王百花,這本來是大夫人的馬車,怎麽這個小姑娘來到這裏,像是來到她自己的馬車一樣?
有一點太不見外了吧。
王百花當然知道自己的這種行為,在某些時刻看來是有一些招人討厭的。
但是沒有辦法呀,誰讓她接受了上司給她的委托呢?
說起來戚述也真的是一個大孝子,自從從王百花這裏知道了,他娘其實是很向往遊學的生活的。
愣是在短短的兩天之內,不惜加大價錢,讓工匠們加班加點的趕工給他娘改造了這樣一輛適合出遠門的馬車。
又怕他娘不習慣,因為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的人,在頭兩天會非常的難受,
一直憋屈在一個搖搖晃晃的狹小的空間裏麵,隻有休息以及路途當中上廁所的時候,馬車才會停下來。
路上的景色剛開始的時候看會非常的新奇,但是看久了也會形成審美性的疲勞。
所以戚述為了轉移他娘的注意力,專門派了他自己的得力幹將,王百花來和他娘嘮嘮嗑,聊聊天。
在戚述的預想裏,他娘應該和王百花相談甚歡,兩個人看雲看雪看風,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
結果等到過了幾天,到了計劃中停留的客棧的時候,戚述來到大夫人的馬車上接他娘。
看到平時以端莊典雅著稱的國公府大夫人,和他的得力幹將王百花,一起攤在馬車的床榻上。
兩個人同樣的姿勢。
一隻手舉著閑書看,一隻手嗑瓜子,一隻腳還要翹二郎腿的搭在另外一隻腳上,隨著馬車的搖搖晃晃,腳也在不時的上下點著。
偶爾看到有趣的情節,兩人還要發出一陣詭異的奸笑,
並就後續環節展開激烈的討論。
陪伴了大夫人幾十年的老嬤嬤,還在恪守著她的職責,手下不停的給大夫人剝了各種幹果零食。
並且在大夫人說不過王百花的時候,聲援大夫人。
正所謂主子磕的cp就是她磕的cp。
幾個人討論的太熱烈,沒有發現馬車停下來了,也沒有發現戚述呆呆的站在門口,看她們已經看了好大一會兒了。
而後慢慢的關上了馬車門,雖然母親擺脫了在京城裏邊端莊典雅的殼子,變得重新活潑開朗起來,是他心之所願。
可是變得這麽開朗活潑,確實是令他始料不可及的。
也不知道是好是壞呀。
歎了一口氣的戚述,感覺自己滿心的滄桑。
沒辦法隻能夠自己一個人站在車下,看雪看月看星星,從人生理想想到詩詞歌賦。
身邊突然落下一個黑影,嚇的戚述抖了一下。
好在來的是墨影,他從樹上跳下來之後,就一直單膝跪在地上,兩眼盯著地麵,恭敬的向戚述匯報。
戚述表麵上雲淡風輕,心裏麵在暗暗的發誓:“我要給他們這些影衛們定一條規則,在沒有人的時候,不準突然之間從哪裏竄出來。
嚇老子一跳!”
原來是斥候藍影迴來匯報,前麵有一片山坳處,裏麵藏著一個村子。
大概有一百五六十戶人家的樣子。
如果是在繁華地帶,這樣的村子應該算是一個小村子。
可是現在在這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這個村子就應該算是一個大村了。
而且這裏並沒有明顯的河流經過,按理說並不適合村子的存在。
所以突然出現這樣的一個村子,就顯得尤為可疑了。
更為可疑的是,村子裏邊人的長相和中原人士並不一樣。
他們高鼻深目,眼珠的顏色很淡。
有的是呈灰色,有的是呈藍色。
戚述聽到這裏,麵色不由得嚴肅了起來。
這一聽就是胡人的聚集地。
如果是在邊陲小鎮發現胡人的蹤跡並不奇怪。
甚至是有胡人商人也並不奇怪,他們很熱衷於走南闖北的倒賣商品。
可是就在這樣一個靠近於中原地區的山坳裏,發現了大片胡人聚集地,
更重要的是,出現在了戚述的任職的地區範圍之內,而他在前任的案卷當中都沒有看到這樣一個聚集地的存在。
在官場上混過來的戚述不由的就想了很多,
是敵是友,尚未可知。
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看一看,戚述估計了一下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
我方是兵,他們是民。
再看一下明暗對比。
我們在暗,他們在明。
怎麽想都是我方占優勢。
於是,戚述決定帶幾個下屬親自去看一看。
雖然天氣寒冷,但是萬物都已經開始複蘇。
一路上已經偶爾的看到幾隻瘦骨嶙峋的小野兔,或者是小鬆鼠在那裏探頭探腦。
遠遠望去,斑駁的雪景之下已經有綠意透了出來。
可是真走到了眼前,皚皚白雪之下,還是覆蓋著的,是枯黃的幹草。
直到這時,大夫人才明白,她從小就會的詩文“遙看草色近卻無”,到底是什麽樣的一番景色。
懶洋洋的收迴了挑著窗簾往外看的手,
大夫人看向了和她坐在一個車廂裏的王百花,
其實 她們本來是兩輛馬車,隻是王百花擔心大夫人第一次出這麽遠的門,會有一些不習慣,所以專門跑過來串門。
剛開始的時候大夫人在外人麵前還能保持著端莊的形體。
兩手交握放在膝上,腰背挺直,脖子也高昂著,微微揚起下巴,一舉一動一直都在維持著國公府大夫人應該有的尊貴。
開始上路了沒有一個時辰,大夫人的背就慢慢的往下塌,悄悄的靠在了後麵的抱枕上。
王百花假裝沒有看到大夫人的小動作。
也假裝沒有看到大夫人頭上的彈幕,在循環播放著:“她什麽時候走啊?有點堅持不住了呀。
我看她那樣癱著,看起來好像很舒服的樣子啊。
反正也沒有外人放鬆一下也可以吧。”
王百花在心裏麵偷偷的笑了幾聲,熟門熟路的從馬車的暗格裏麵掏出了不少零食瓜子以及閑書。
自己再像個小鬆鼠一樣,哢嚓哢嚓的吃個不停,同時不忘招唿著大夫人:“一起來吃啊!”
大夫人身邊的嬤嬤一直在狠狠的瞪著王百花,這本來是大夫人的馬車,怎麽這個小姑娘來到這裏,像是來到她自己的馬車一樣?
有一點太不見外了吧。
王百花當然知道自己的這種行為,在某些時刻看來是有一些招人討厭的。
但是沒有辦法呀,誰讓她接受了上司給她的委托呢?
說起來戚述也真的是一個大孝子,自從從王百花這裏知道了,他娘其實是很向往遊學的生活的。
愣是在短短的兩天之內,不惜加大價錢,讓工匠們加班加點的趕工給他娘改造了這樣一輛適合出遠門的馬車。
又怕他娘不習慣,因為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的人,在頭兩天會非常的難受,
一直憋屈在一個搖搖晃晃的狹小的空間裏麵,隻有休息以及路途當中上廁所的時候,馬車才會停下來。
路上的景色剛開始的時候看會非常的新奇,但是看久了也會形成審美性的疲勞。
所以戚述為了轉移他娘的注意力,專門派了他自己的得力幹將,王百花來和他娘嘮嘮嗑,聊聊天。
在戚述的預想裏,他娘應該和王百花相談甚歡,兩個人看雲看雪看風,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
結果等到過了幾天,到了計劃中停留的客棧的時候,戚述來到大夫人的馬車上接他娘。
看到平時以端莊典雅著稱的國公府大夫人,和他的得力幹將王百花,一起攤在馬車的床榻上。
兩個人同樣的姿勢。
一隻手舉著閑書看,一隻手嗑瓜子,一隻腳還要翹二郎腿的搭在另外一隻腳上,隨著馬車的搖搖晃晃,腳也在不時的上下點著。
偶爾看到有趣的情節,兩人還要發出一陣詭異的奸笑,
並就後續環節展開激烈的討論。
陪伴了大夫人幾十年的老嬤嬤,還在恪守著她的職責,手下不停的給大夫人剝了各種幹果零食。
並且在大夫人說不過王百花的時候,聲援大夫人。
正所謂主子磕的cp就是她磕的cp。
幾個人討論的太熱烈,沒有發現馬車停下來了,也沒有發現戚述呆呆的站在門口,看她們已經看了好大一會兒了。
而後慢慢的關上了馬車門,雖然母親擺脫了在京城裏邊端莊典雅的殼子,變得重新活潑開朗起來,是他心之所願。
可是變得這麽開朗活潑,確實是令他始料不可及的。
也不知道是好是壞呀。
歎了一口氣的戚述,感覺自己滿心的滄桑。
沒辦法隻能夠自己一個人站在車下,看雪看月看星星,從人生理想想到詩詞歌賦。
身邊突然落下一個黑影,嚇的戚述抖了一下。
好在來的是墨影,他從樹上跳下來之後,就一直單膝跪在地上,兩眼盯著地麵,恭敬的向戚述匯報。
戚述表麵上雲淡風輕,心裏麵在暗暗的發誓:“我要給他們這些影衛們定一條規則,在沒有人的時候,不準突然之間從哪裏竄出來。
嚇老子一跳!”
原來是斥候藍影迴來匯報,前麵有一片山坳處,裏麵藏著一個村子。
大概有一百五六十戶人家的樣子。
如果是在繁華地帶,這樣的村子應該算是一個小村子。
可是現在在這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這個村子就應該算是一個大村了。
而且這裏並沒有明顯的河流經過,按理說並不適合村子的存在。
所以突然出現這樣的一個村子,就顯得尤為可疑了。
更為可疑的是,村子裏邊人的長相和中原人士並不一樣。
他們高鼻深目,眼珠的顏色很淡。
有的是呈灰色,有的是呈藍色。
戚述聽到這裏,麵色不由得嚴肅了起來。
這一聽就是胡人的聚集地。
如果是在邊陲小鎮發現胡人的蹤跡並不奇怪。
甚至是有胡人商人也並不奇怪,他們很熱衷於走南闖北的倒賣商品。
可是就在這樣一個靠近於中原地區的山坳裏,發現了大片胡人聚集地,
更重要的是,出現在了戚述的任職的地區範圍之內,而他在前任的案卷當中都沒有看到這樣一個聚集地的存在。
在官場上混過來的戚述不由的就想了很多,
是敵是友,尚未可知。
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看一看,戚述估計了一下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
我方是兵,他們是民。
再看一下明暗對比。
我們在暗,他們在明。
怎麽想都是我方占優勢。
於是,戚述決定帶幾個下屬親自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