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王百花的破題之法
一品官媒:我把婆婆嫁出去啦! 作者:卡布奇諾多加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見她疾言厲色地對著薛穎說道:“俗話說的好,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你嫁了人之後,本該以夫家為天,奈何你不安於世,居然自請合離,大錯。
合離之後帶走了夫家子嗣,使得你家相公現在生病在家居然無人照顧,此乃大大錯。
本來我家大人念在你是自家侄女的份上,然後放你一馬。
奈何你水性楊花,居然不甘寂寞,勾搭鄰家哥哥,狼狽成奸。
居然還想讓你女兒改姓,大錯特錯。
與夫家和離此為不忠,
和離之前沒有稟明家中長輩此為不孝,
勾引鄰家哥哥,使他成為通奸之人,此為不義。
此等不忠,不孝不義的人,還有何臉麵待在我們薛家!
你速速離去吧,莫要讓我使出雷霆手段,否則我們麵上都不好看。”
眾人信服的點頭,紛紛稱讚薛夫人真乃女中典範,薛府不愧為儒家世家。
薛夫人聽著眾人的讚美,背挺的更直,下巴昂的更高了。
大長公主滿意的點點頭,心想這個人選果然是沒有找錯。
隨後,她看向王百花:“你認為如何?”
王百花笑道:“我認為不如何。”
話音剛落,眾人一片嘩然。
“她居然不讚同薛夫人的話。”
“看來她也是一個不安於世的女子,否則也不會說出這種話。”
“男人嘛,有一點愛好很正常啊。薛穎,動不動就要死要活,要和離的,真不像一個薛家人呀。”
“就這樣,這個女子居然還向著薛穎說話?到底明不明事理啊?”
“好了好了,大家別吵了,別吵了。聽聽她能說出個什麽一,二,三,四來。”
雖然眾人已經漸漸平息了下來,但是每個人都露出了冷冽的目光,顯然已經將王百花歸結於不貞不潔,不賢不淑的人選。
國公府的大夫人心裏麵也一個“咯噔”,暗歎道王百花選錯了答案。
既然選擇與眾人為敵,她這輩子可能都不能夠成為國公府的媳婦兒了。
有幾個慣常喜歡出風頭的女子,忍不住走上前,想要與她辯論,還未開口,就已經被王百花製止:“你們先不要開口說話,聽我把話說完,你們再判斷其中的是非曲直。”
眾人見她話語如此堅定,不由得考慮她到底會從何處破題。
莫非是女子不應該孝敬公婆?
還是女子不應該以夫為天。
王百花不卑不亢地向大長公主敬禮,而後說道:“各位可能不認識我,我名為王百花,是青農縣官媒,掌管一縣的婚姻嫁娶之事。
在我迴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們可知在開國初期,朝廷就頒布了一項法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二十而娶,女十八而嫁。
如到年齡,不娶不嫁者,需交納五倍人頭稅。
大家可知為何?”
眾人眾說紛紜,有的說。
“這就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還有什麽說法嗎?”
有的想的很簡單。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天地法度,沒有什麽可以質疑的。”
更有的說:“難道這個女子認為,應該不婚不嫁,一個人孤苦無依的,老死在自家房屋中才算是好嗎?”
大家都覺得王百花這是問了一個什麽破問題?
根本沒有什麽好探討的呀。
王百花向上天拱了一下手,以示對開國皇帝的尊敬。
“當年高祖一統全國並推翻了異族統治,推行了一係列休養生息的政策,其中就有一條是強製婚配。
這是因為他老人家知道民為國本,無民則無國。
《尚書?五子之歌》也說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當時神州大陸正經曆了長達幾百年的殘酷的異族統治,都經曆了幾十年的戰亂,可謂是十室九空,民不聊生。
成年男子都被強抓戰丁上了戰場,家中隻留下了孤兒寡母,如果碰上戰亂,耶往往會有巨大的傷亡。
有田地,但無人種,有房屋,但無人住。
到處都是一片荒蕪的景象,那怎麽樣會讓這片土地重新散發生機呢?”
王百花看向眾人,有腦子快的人已經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是的,就是繁衍生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結束戰亂之後,原本背井離鄉的人都迴到了家鄉,誰不想娶一個媳婦享受一下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快意。
可是哪有那麽多女子呢?
不用我多說,大家也知道被卷入戰亂的女子會有如何淒慘吧。
那時候能夠活下來,就已經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了。
如果再阻止她們改嫁,那當時必然不可能產生大量新的人口。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眾人聽到王百花的說法,仔細思量一下,紛紛點頭稱是。
但也有人刁鑽的提出了反對意見。
“你也說了,那是開國的時候,可是我們現在已經經過了幾代的繁衍,人口興旺啊,
俗話說飽暖思淫欲。
越是在什麽都不缺的時候,我們越要重視對一個女子德行的要求。”
眾人一想誒,也是這個理兒。
王百花繼續說道:“大家身處京城,是全國最為繁華之所,也是天下所有尊貴之人雲集的地方。
所以對邊陲小鎮,小鎮偏僻之所不甚了解。
那裏是苦寒之地,新生兒極易夭折,也極少見老年人。
為什麽呢?因為那裏生活實在是太困苦了。
男子隻有兩條路,要麽在家務農,終年佝僂著腰,在地裏侍奉那幾畝薄田。
或者是外出闖蕩,因為從小家貧沒有上過學識過字,所以出門在外也大多都是賣苦力。
經常就有人死在外麵,連屍骨都不能夠埋入祖墳。
那麽他留在家中的妻兒應該如何活下去呢?
寒冬臘月滴水成冰,凍的渾身發青的嬰兒餓死在娘親懷裏。
相信各位夫人就算沒見過也能想象出來…
孤兒寡母的下場,何其淒慘!”
眾人設身處地的想了一下,有感性的人已經捏起手帕擦拭了一下眼角。
“如果真的到了走投無路之日,改嫁似乎也是一條出路啊。”
戶部尚書夫人交好的友人一看大家似乎都同意了,王百花的說法。
急中生智之下,還真讓她想出來了一條反駁的途徑:“你剛才也說了,是邊陲苦寒之地。
女子沒有辦法的時候,確實可以改嫁。
可是現在是在京城,女子生存的辦法更多一些,實在不行,皈依佛門也是一條出路。”
你嫁了人之後,本該以夫家為天,奈何你不安於世,居然自請合離,大錯。
合離之後帶走了夫家子嗣,使得你家相公現在生病在家居然無人照顧,此乃大大錯。
本來我家大人念在你是自家侄女的份上,然後放你一馬。
奈何你水性楊花,居然不甘寂寞,勾搭鄰家哥哥,狼狽成奸。
居然還想讓你女兒改姓,大錯特錯。
與夫家和離此為不忠,
和離之前沒有稟明家中長輩此為不孝,
勾引鄰家哥哥,使他成為通奸之人,此為不義。
此等不忠,不孝不義的人,還有何臉麵待在我們薛家!
你速速離去吧,莫要讓我使出雷霆手段,否則我們麵上都不好看。”
眾人信服的點頭,紛紛稱讚薛夫人真乃女中典範,薛府不愧為儒家世家。
薛夫人聽著眾人的讚美,背挺的更直,下巴昂的更高了。
大長公主滿意的點點頭,心想這個人選果然是沒有找錯。
隨後,她看向王百花:“你認為如何?”
王百花笑道:“我認為不如何。”
話音剛落,眾人一片嘩然。
“她居然不讚同薛夫人的話。”
“看來她也是一個不安於世的女子,否則也不會說出這種話。”
“男人嘛,有一點愛好很正常啊。薛穎,動不動就要死要活,要和離的,真不像一個薛家人呀。”
“就這樣,這個女子居然還向著薛穎說話?到底明不明事理啊?”
“好了好了,大家別吵了,別吵了。聽聽她能說出個什麽一,二,三,四來。”
雖然眾人已經漸漸平息了下來,但是每個人都露出了冷冽的目光,顯然已經將王百花歸結於不貞不潔,不賢不淑的人選。
國公府的大夫人心裏麵也一個“咯噔”,暗歎道王百花選錯了答案。
既然選擇與眾人為敵,她這輩子可能都不能夠成為國公府的媳婦兒了。
有幾個慣常喜歡出風頭的女子,忍不住走上前,想要與她辯論,還未開口,就已經被王百花製止:“你們先不要開口說話,聽我把話說完,你們再判斷其中的是非曲直。”
眾人見她話語如此堅定,不由得考慮她到底會從何處破題。
莫非是女子不應該孝敬公婆?
還是女子不應該以夫為天。
王百花不卑不亢地向大長公主敬禮,而後說道:“各位可能不認識我,我名為王百花,是青農縣官媒,掌管一縣的婚姻嫁娶之事。
在我迴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們可知在開國初期,朝廷就頒布了一項法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二十而娶,女十八而嫁。
如到年齡,不娶不嫁者,需交納五倍人頭稅。
大家可知為何?”
眾人眾說紛紜,有的說。
“這就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還有什麽說法嗎?”
有的想的很簡單。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天地法度,沒有什麽可以質疑的。”
更有的說:“難道這個女子認為,應該不婚不嫁,一個人孤苦無依的,老死在自家房屋中才算是好嗎?”
大家都覺得王百花這是問了一個什麽破問題?
根本沒有什麽好探討的呀。
王百花向上天拱了一下手,以示對開國皇帝的尊敬。
“當年高祖一統全國並推翻了異族統治,推行了一係列休養生息的政策,其中就有一條是強製婚配。
這是因為他老人家知道民為國本,無民則無國。
《尚書?五子之歌》也說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當時神州大陸正經曆了長達幾百年的殘酷的異族統治,都經曆了幾十年的戰亂,可謂是十室九空,民不聊生。
成年男子都被強抓戰丁上了戰場,家中隻留下了孤兒寡母,如果碰上戰亂,耶往往會有巨大的傷亡。
有田地,但無人種,有房屋,但無人住。
到處都是一片荒蕪的景象,那怎麽樣會讓這片土地重新散發生機呢?”
王百花看向眾人,有腦子快的人已經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是的,就是繁衍生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結束戰亂之後,原本背井離鄉的人都迴到了家鄉,誰不想娶一個媳婦享受一下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快意。
可是哪有那麽多女子呢?
不用我多說,大家也知道被卷入戰亂的女子會有如何淒慘吧。
那時候能夠活下來,就已經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了。
如果再阻止她們改嫁,那當時必然不可能產生大量新的人口。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眾人聽到王百花的說法,仔細思量一下,紛紛點頭稱是。
但也有人刁鑽的提出了反對意見。
“你也說了,那是開國的時候,可是我們現在已經經過了幾代的繁衍,人口興旺啊,
俗話說飽暖思淫欲。
越是在什麽都不缺的時候,我們越要重視對一個女子德行的要求。”
眾人一想誒,也是這個理兒。
王百花繼續說道:“大家身處京城,是全國最為繁華之所,也是天下所有尊貴之人雲集的地方。
所以對邊陲小鎮,小鎮偏僻之所不甚了解。
那裏是苦寒之地,新生兒極易夭折,也極少見老年人。
為什麽呢?因為那裏生活實在是太困苦了。
男子隻有兩條路,要麽在家務農,終年佝僂著腰,在地裏侍奉那幾畝薄田。
或者是外出闖蕩,因為從小家貧沒有上過學識過字,所以出門在外也大多都是賣苦力。
經常就有人死在外麵,連屍骨都不能夠埋入祖墳。
那麽他留在家中的妻兒應該如何活下去呢?
寒冬臘月滴水成冰,凍的渾身發青的嬰兒餓死在娘親懷裏。
相信各位夫人就算沒見過也能想象出來…
孤兒寡母的下場,何其淒慘!”
眾人設身處地的想了一下,有感性的人已經捏起手帕擦拭了一下眼角。
“如果真的到了走投無路之日,改嫁似乎也是一條出路啊。”
戶部尚書夫人交好的友人一看大家似乎都同意了,王百花的說法。
急中生智之下,還真讓她想出來了一條反駁的途徑:“你剛才也說了,是邊陲苦寒之地。
女子沒有辦法的時候,確實可以改嫁。
可是現在是在京城,女子生存的辦法更多一些,實在不行,皈依佛門也是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