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生收拾妥當之後,糾結了一下便出發了。
先和劉叔老兩口帶著孫子、孫女會合,再一起去酒樓。
到了酒樓包房時,玄木他們四個已經把各家安排坐好了,主位是空著的。
槐生與劉叔一家進來時,眾人看見劉叔都知道他身份神秘,在磐龍郡守都要給麵子的,都以為主位是給劉叔的。
沒想到劉叔沒有坐下。
一起進來的一個雙十年華的美貌小姐,給眾人見了晚輩禮後,施施然在主位坐下。
後麵跟著一個看著也像小姐的丫鬟,立馬吩咐接待他們的幾個男子道:
“姑娘讓把東西拿進來,姑娘要先給各位長輩見禮~”
幾個男子應了一聲,就井然有序的下去了,沒一會兒搬了一堆錦盒上來了,幾個人搬了兩趟才搬完。
槐生立馬站起來,先走到大毛一家子跟前,那幾個人立馬從後麵搬出錦盒,在旁邊候著。
“周伯伯、周嬸嬸,我阿姐勞你們這些年照顧了~”
說完行了晚輩禮,送上了禮物,眾人看見禮物紛紛咂舌。
平日裏覺得自己家,在磐龍也是有頭臉的,相互間的來往也沒這麽大。
尤其自家媳婦和孩子收到的,那個項圈和手鐲,自家買的都沒那麽重~
周立的母親,立馬從懷中拿出一個雕工精致的掐絲金鐲子,做了迴禮。
隻見那小姐雙手接下,行了晚輩禮,旁邊的婢女立馬接過來收好。
餘下的幾戶人家,除了四丫家的富商公婆,婆婆立馬從手臂上,褪下一個種水不錯的手鐲。
別的兩戶沒有準備,那小姐也是一視同仁。
眾人坐下後,婢女和那四個男子便有序的退下了,店家沒一會兒便開始上菜。
幾家的公婆這才反應過來,那小姐竟是自家媳婦的小妹。
幾家人問些一般的問題,槐生都禮貌的迴答了,隻說自己是個大夫。
但凡問到現居何地之類的,旁邊劉老爺便會出言擋掉,別的家常拉得都很愉快。
一頓飯也算是吃得賓主盡歡,幾戶人家見狀也不太敢多問。
四個丫見到平時頤氣趾揚的公婆,大氣都不太敢出的樣子,心中都有些積鬱得抒的快感。
眾人用完飯後,那像小姐的丫鬟立馬進來,服侍自己媳婦的小妹淨了口,又默默退出去。
四個丫又與劉叔劉嬸和她們的小妹,閑話了一些家常,便準備散席了。
到了酒樓門口槐生與他們道了別,晴雲扶著她上了馬車,晴雲也進了馬車,玄木駕車,另外三個人騎馬護在馬車兩邊。
劉叔一家看槐生上了馬車,轉身也上了馬車。
槐生掀開馬車窗簾,與四個丫和侄女、侄子們揮了揮手,車窗簾放下,兩家的馬車便一前一後的走了。
四個丫在酒店門口佇立良久:
這個妹妹,我們終究是親手弄丟了~
又好像沒有全丟,今日小妹這出,明顯是給姐姐們撐腰的。
小妹雖然沒有說什麽重話,言語間客氣又疏離。
但是劉老爺對她的恭敬,說明了她與她們的距離。
特別是二丫她們,嫁人時小妹置的嫁妝,讓夫家不可小覷了一段時間。
可是這麽多年,眾人終究沒見過真人,平時大家除了四姐妹見麵時,別的時候都閉口不提。
好在槐生從小時候,就讓她們讀書認字,遇到事情自己有能耐、有見識,夫家也不敢把她們小覷。
但是天長日久,終究有些欺負她們沒有娘家撐腰。
四個丫在門口站了良久,她們的夫家都沒有催促,這個腰撐得立竿見影。
等四個丫迴過神,互相道了別,才各自迴了家。
自那以後,周立的父母,再也不提放通房的事情了。
二丫也不用那麽費盡心機壓製姨娘了,因為婆婆不跟自己對著幹了。
三丫在夫家的份量,也水漲船高。
四丫的夫家,開始把自家的一些家業,逐漸交給媳婦掌家了。
第二日,槐生就去錢大夫家用了午膳,與錢芍敘舊,給錢芍的孩子也送了重金。
翌日,槐生幾人就男裝快馬出發去了淶陽。
到了淶陽之後,先找地方用了午膳,然後又帶著大夥兒去置辦禮物。
下晚時分,每個人都騎不了馬,馬上都綁的物件。
到了師父、師伯門口,秦師伯聽見藥童通傳,和高郎中忙不迭的趕出來。
隻見那孩子站在夕陽中,笑得跟幾年前一樣,身後跟著幾個人,都跟她一樣牽著馬。
馬上都放滿了物實,甜甜的聲音傳過來:
“高伯伯~師伯~”
話音剛落,就放開韁繩,跑到兩位老人跟前。
“好好好~長大了!長大了!”
高郎中有些老淚縱橫,背過身用袖子揩了揩眼淚。
秦頌、秦柏他們聽到信,趕忙讓妻子出來待客,說話間把人領了進去,把馬上的禮品都卸了下來。
先把秦家內宅幾人的禮品送了,剩下的師父和師伯自己看著辦。
跟著的幾人,見到了像個孩子一樣的槐生,剛開始都有點目瞪口呆。
後來沐蘇他們三個有些淚目,晴雲和玄木也轉念過來:
在這兒,她不是誰的家主,不需要為誰負責任,不需要給誰撐腰。
不需要努力向上,她隻是一個被家裏長輩寵著的小輩。
沐家三個人內心更是百感交集,有些明白了之前家主說的話,心中又有些羞愧。
之前的他們隻想著,燒了高香遇到這麽好的家主,以後盡心服侍就好。
想著這輩子,依附著家主而活就行。
可是家主並不接受他們,曾經以為家主是不是嫌棄他們,終究在那樣的地方待過。
原來,家主一直讓他們做頂天立地的男子,既成為了沐家的人,就要努力和家主一起撐起沐家的門楣。
卿月姐姐她們,李爺爺他們,還有各個叔叔、伯伯。。。
家主讓沐家每一個人都讀書,讓每一個人平日裏都強身健體,吃食上從來優待。
工錢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每個人雖簽了賣身契,但是大夥兒踏進沐家的大門之後,吃苦最多的反而是家主。
從他們認識家主時,家主每天就忙得沒有人樣子。
來鄴都後,發現以家主的家業,完全沒有必要這樣活著。
了解家主之後,更加自慚形穢了。
先和劉叔老兩口帶著孫子、孫女會合,再一起去酒樓。
到了酒樓包房時,玄木他們四個已經把各家安排坐好了,主位是空著的。
槐生與劉叔一家進來時,眾人看見劉叔都知道他身份神秘,在磐龍郡守都要給麵子的,都以為主位是給劉叔的。
沒想到劉叔沒有坐下。
一起進來的一個雙十年華的美貌小姐,給眾人見了晚輩禮後,施施然在主位坐下。
後麵跟著一個看著也像小姐的丫鬟,立馬吩咐接待他們的幾個男子道:
“姑娘讓把東西拿進來,姑娘要先給各位長輩見禮~”
幾個男子應了一聲,就井然有序的下去了,沒一會兒搬了一堆錦盒上來了,幾個人搬了兩趟才搬完。
槐生立馬站起來,先走到大毛一家子跟前,那幾個人立馬從後麵搬出錦盒,在旁邊候著。
“周伯伯、周嬸嬸,我阿姐勞你們這些年照顧了~”
說完行了晚輩禮,送上了禮物,眾人看見禮物紛紛咂舌。
平日裏覺得自己家,在磐龍也是有頭臉的,相互間的來往也沒這麽大。
尤其自家媳婦和孩子收到的,那個項圈和手鐲,自家買的都沒那麽重~
周立的母親,立馬從懷中拿出一個雕工精致的掐絲金鐲子,做了迴禮。
隻見那小姐雙手接下,行了晚輩禮,旁邊的婢女立馬接過來收好。
餘下的幾戶人家,除了四丫家的富商公婆,婆婆立馬從手臂上,褪下一個種水不錯的手鐲。
別的兩戶沒有準備,那小姐也是一視同仁。
眾人坐下後,婢女和那四個男子便有序的退下了,店家沒一會兒便開始上菜。
幾家的公婆這才反應過來,那小姐竟是自家媳婦的小妹。
幾家人問些一般的問題,槐生都禮貌的迴答了,隻說自己是個大夫。
但凡問到現居何地之類的,旁邊劉老爺便會出言擋掉,別的家常拉得都很愉快。
一頓飯也算是吃得賓主盡歡,幾戶人家見狀也不太敢多問。
四個丫見到平時頤氣趾揚的公婆,大氣都不太敢出的樣子,心中都有些積鬱得抒的快感。
眾人用完飯後,那像小姐的丫鬟立馬進來,服侍自己媳婦的小妹淨了口,又默默退出去。
四個丫又與劉叔劉嬸和她們的小妹,閑話了一些家常,便準備散席了。
到了酒樓門口槐生與他們道了別,晴雲扶著她上了馬車,晴雲也進了馬車,玄木駕車,另外三個人騎馬護在馬車兩邊。
劉叔一家看槐生上了馬車,轉身也上了馬車。
槐生掀開馬車窗簾,與四個丫和侄女、侄子們揮了揮手,車窗簾放下,兩家的馬車便一前一後的走了。
四個丫在酒店門口佇立良久:
這個妹妹,我們終究是親手弄丟了~
又好像沒有全丟,今日小妹這出,明顯是給姐姐們撐腰的。
小妹雖然沒有說什麽重話,言語間客氣又疏離。
但是劉老爺對她的恭敬,說明了她與她們的距離。
特別是二丫她們,嫁人時小妹置的嫁妝,讓夫家不可小覷了一段時間。
可是這麽多年,眾人終究沒見過真人,平時大家除了四姐妹見麵時,別的時候都閉口不提。
好在槐生從小時候,就讓她們讀書認字,遇到事情自己有能耐、有見識,夫家也不敢把她們小覷。
但是天長日久,終究有些欺負她們沒有娘家撐腰。
四個丫在門口站了良久,她們的夫家都沒有催促,這個腰撐得立竿見影。
等四個丫迴過神,互相道了別,才各自迴了家。
自那以後,周立的父母,再也不提放通房的事情了。
二丫也不用那麽費盡心機壓製姨娘了,因為婆婆不跟自己對著幹了。
三丫在夫家的份量,也水漲船高。
四丫的夫家,開始把自家的一些家業,逐漸交給媳婦掌家了。
第二日,槐生就去錢大夫家用了午膳,與錢芍敘舊,給錢芍的孩子也送了重金。
翌日,槐生幾人就男裝快馬出發去了淶陽。
到了淶陽之後,先找地方用了午膳,然後又帶著大夥兒去置辦禮物。
下晚時分,每個人都騎不了馬,馬上都綁的物件。
到了師父、師伯門口,秦師伯聽見藥童通傳,和高郎中忙不迭的趕出來。
隻見那孩子站在夕陽中,笑得跟幾年前一樣,身後跟著幾個人,都跟她一樣牽著馬。
馬上都放滿了物實,甜甜的聲音傳過來:
“高伯伯~師伯~”
話音剛落,就放開韁繩,跑到兩位老人跟前。
“好好好~長大了!長大了!”
高郎中有些老淚縱橫,背過身用袖子揩了揩眼淚。
秦頌、秦柏他們聽到信,趕忙讓妻子出來待客,說話間把人領了進去,把馬上的禮品都卸了下來。
先把秦家內宅幾人的禮品送了,剩下的師父和師伯自己看著辦。
跟著的幾人,見到了像個孩子一樣的槐生,剛開始都有點目瞪口呆。
後來沐蘇他們三個有些淚目,晴雲和玄木也轉念過來:
在這兒,她不是誰的家主,不需要為誰負責任,不需要給誰撐腰。
不需要努力向上,她隻是一個被家裏長輩寵著的小輩。
沐家三個人內心更是百感交集,有些明白了之前家主說的話,心中又有些羞愧。
之前的他們隻想著,燒了高香遇到這麽好的家主,以後盡心服侍就好。
想著這輩子,依附著家主而活就行。
可是家主並不接受他們,曾經以為家主是不是嫌棄他們,終究在那樣的地方待過。
原來,家主一直讓他們做頂天立地的男子,既成為了沐家的人,就要努力和家主一起撐起沐家的門楣。
卿月姐姐她們,李爺爺他們,還有各個叔叔、伯伯。。。
家主讓沐家每一個人都讀書,讓每一個人平日裏都強身健體,吃食上從來優待。
工錢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每個人雖簽了賣身契,但是大夥兒踏進沐家的大門之後,吃苦最多的反而是家主。
從他們認識家主時,家主每天就忙得沒有人樣子。
來鄴都後,發現以家主的家業,完全沒有必要這樣活著。
了解家主之後,更加自慚形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