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大夥兒一早就起了。
除了京城來的,和邊關迴來的。
就來了三個人家,郡守家、郡尉家和監禦史家。
沈槐就去看了病人,果然年輕身體好啊,傷口已經開始愈合了。
三個郡裏最高的行政長官,來拜見了侯爺、老侯爺、太傅,然後就去視事了~
下午沈槐就讓病人扶著人,慢慢走一會兒。
下午好好休息,晚上抓周宴,坐旁邊看看問題不大。
隻是不能喝酒,飲食還是以清淡為主。
三家的夫人和子女,在府中做客,中午三位大人,來用了午膳又去視事了!
原來想升職的人,領導麵前都一樣:
熱切上班的心,得舉在手上讓領導看~
晚上,抓周宴時熱熱鬧鬧的,主賓大大小小加起來二三十個人。
再有府中的仆人和客人的仆人,裏裏外外百多號人。
小公子抓了一把木刀,又抓了一本書。
眾人皆向六個主人,說著恭維的好話,賓主盡歡。
抓周宴後第二日,元宵節都沒過,老侯爺和老太傅就帶著幾個貼身的仆人先走了。
定西侯在家陪貴婦過元宵。
一大早用完早膳,老老少少開始做燈籠,放燈謎,準備好自己的彩頭。
沈槐身無長物,就隻做了燈籠玩。
貴婦見狀拉過來,悄聲說道:
“好丫頭,你也放個燈謎,彩頭我給你備好了,隻管安心玩兒~”
中午用了午膳,大夥兒開始給自己的燈籠收尾。
仆人們開始給各處掛燈籠,眾人轉戰去做湯圓。
府裏在城門旁邊搭了個棚子,仆人從下午開始換班去施粥。
白日多出來的很多湯圓,都送到那邊下到米粥裏。
晚上,眾人吃了湯圓便猜燈謎。
沈槐基本上都猜到答案,但是覺得跟孩子們比賽猜燈謎,也太不上道了,就跟著後頭玩玩笑笑。
那個青年換了藥,已經可以小心走動了,也加入了猜燈謎,熱鬧了一番才去休息。
對了,那青年才十六。
那天這小子臉都疼扭曲了,在邊關風吹日曬,皮膚都是古銅色,臉上也比較剛毅~
好嘛!看走眼了。
致敬所有的邊防戰士!
五湖四海歌舞升平,隻不過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
府裏的燈謎猜完了,眾人便要去街上玩。
元宵節大夥兒都會聚集到美食街上,逛花燈、猜燈謎、吃小吃。
沈槐想去城門口,給那些來討粥的人看看病,一則現在自己拿著高薪。
二則紅旗下長大的孩子,現在有了能力,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便走貴婦到旁邊,委婉地說了一下:
“夫人,能不能派個人,送我去城門口的粥棚,我想以府裏的名義做義診。
夫人待我很好,我近期也是府裏的一份子,代表府裏義診也是為小公子積福。
當然我也有私心,我自己也好久沒有出診了。
就跟將士們不打仗也要操練一樣,我也想藉此機會出診多見識一些病例。
當然您放心,我會帶好麵罩,穿舊衣去,迴來會把穿過去的衣物都燒毀,您看可以嘛?”
貴婦一聽思量了一下,把定西侯拉到旁邊商量了一番。
定西侯喊了個年輕的小將,附耳吩咐了幾句。
沈槐便迴去換了粗布襖,紮了個男童頭帶著紙筆出來了。
出來時眾人已經走了,就那小將一人在,手裏搭著一件鬥篷。
“有勞哥哥~
哥哥送完我之後,就可以迴來逛逛,我跟府中的人一道迴來就行~”
說完給小將躬身作了一揖。
“小家夥,客氣啥~”
說著露出潔白的牙齒一笑。
那小將帶著沈槐去馬廄,牽了一匹毛色油亮的高頭大馬。
沈槐踮起腳,摸了摸馬大腿,小將把沈槐放到馬上,把馬牽到門口,穿上鬥篷翻身上馬。
小將把沈槐裹在鬥篷裏,一手隔著鬥篷抱著沈槐,一手拉著韁繩,便風馳電掣般出發了。
沈槐在鬥篷裏暗爽:
哈哈哈,這才是元宵節最開心的彩頭呀!
雖然身體很小,可是被兵哥哥小鮮肉抱在懷裏,太開心了!
感覺沒一會兒,就到城門口了,果然快樂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短暫呀~
哎!下馬、幹活兒~
下馬後,看見還有二個粥棚。
聽侯府的人說,一個是昨天參加抓周的三個人家,合力出銀子弄的。
另一個,是磐龍郡的首富家的。
這馬屁,一屁接一屁呀~
沈槐驚喜的發現錢大夫也在,就帶了一個小藥童,正忙得不可開交。
沈槐趕緊走過去驚喜的喊了一聲:
“錢爺爺~!”
錢大夫轉頭定睛一看,又驚又喜:
“小五丫~你咋會來這兒?”
“我代表主家,就是最靠城門口的那個粥棚家,來義診~”
沈槐:我總不能說,我得抓緊機會出來刷經驗吧~
“太好了,我們爺孫想到一處去了,你這孩子我們沒看錯你~”
沈槐來城裏這幾日,錢大夫已見過兩迴。
穿得比芍兒還好,估計很得主家器重,這次義診又細心的換了衣服,帶了麵罩。
況且前幾年,那家並未有請大夫義診。
應是這孩子向主家提的,老懷安慰啊!
之前看這孩子行事,還怕她一念之下走彎路。
今日看來,可以把這份顧慮放一放了~
沈槐立馬弄了個桌子凳子開工,錢大夫立馬給她打廣告。
說是自己的得意子弟,之前就在濟世堂坐過診,是第一家施粥的大戶請來義診的。
在那邊看完診,明日也到濟世堂來取藥。
立馬就有人去了,一試,果然可以~
年紀雖小,看病一本正經的,說話老氣橫秋的,關鍵症狀都是對的。
這一忙活,一直到深夜收攤。
今天元宵節,城門子時才關,各家都在收拾東西,準備迴府。
沈槐解下麵罩,扔到熬粥爐子的餘火中,就去找錢大夫話別:
“錢爺爺,您明天草藥分文不取,要不我出個十兩銀子?
嘻嘻~您別嫌少~”
“你個小家夥,你錢爺爺還不需要~
你若是想出力,等你這次的隨診結束了,再來錢爺爺家住著,每日中午去值午診班~”
“那一言為定啊~錢爺爺!
我就先走了~您保重!”
話別之後,就去侯府的車隊跟著走,那個小將迎麵走來了~
呀~兵哥哥真是越看越帥氣呀!還一身正氣~!
“噫?哥哥你還來接我?
這麽晚還勞煩你跑一趟,真是太感謝了~!”
“客氣啥~”
小將說完伸手摸了摸沈槐的頭。
沈槐一頭霧水,突然這麽不見外啦?
原來,那小將剛開始以為:
小娃娃是為了討主家開心,來出這個風頭裝裝樣子。
沒想到,來了之後一直到深夜,忙得從頭到尾都沒喘口氣兒。
沈槐還以為小將頂晚來接她的,她哪知道小將就沒走。
小將在侯府的粥鋪幫忙,因為侯府的粥鋪有湯圓。
天氣冷,好多人家來領迴去,可以隔天再吃,所以粥鋪也比較忙。
小將就覺得,剛開始那想法有些對不起這孩子。
又不知道說啥,就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頭。
小將還跟來時一樣,把沈槐騎馬帶迴去,不過這次速度慢了很多。
沈槐在溫暖的鬥篷裏又累又開心,顛著顛著睡著了。。。。
到侯府裏下馬的時候醒了,心裏那個後悔啊!
在帥哥懷裏機會多難得?
你怎麽能睡著?
嗯?嗨~!
真是氣到跺腳~
馬廄旁邊的下房裏有個婦人迎出來,帶著沈槐進了二門。
到了小公子的院子,那個叫小蓮的姑娘在旁邊等著。
沈槐喝了溫熱的燕窩兌牛乳,洗漱完倒頭就睡了。
侯爺這次有十日的假期,沈槐就給侯爺和每個小將都號了脈。
根據每個人開了一些補藥跟飯食一起做藥膳。
給兩個老夫人,和貴婦的兩個閨蜜都把了脈,天天由貴婦領隊,帶著她們飯後百步走。
吃飯的時候,各種補血補氣。
晚上一起泡腳,但是每人休息的時辰不同,廚房備水不方便。
貴婦想了個辦法。
把家裏的浴池,用來大家一起泡腳,還可以邊泡腳邊聊天。
這個好主意的第二天,所有的孩子就都加入了。
小公子由大家輪流抱著泡。
白天,早上侯爺和將士們都去練武場操練。
夫人安排府裏的師爺給孩子們講課,九歲、十歲的那兩個,論語已經學完了。
顧著有兩個小的,天天講半節課論語,半節課孟子。
沈槐天天厚著臉皮去蹭課,丫鬟也天天抱著小公子去聽,不管聽不聽得懂。
下午,就一半時間跟著他們蹭練字。
一半時間學習針灸,平時一得空就看針灸的書練。
模型是拿的錢大夫那的,芒針也是錢大夫送的,錢大夫還給了一本書,說學完了再拿迴去換一本。
沈槐要給錢,錢大夫差點翻臉:
“你這孩子,模型學會了就不還迴來了啦?
書你看完了就燒了?
幾根針你要給你錢爺爺拿錢?
你拿你錢爺爺當什麽?”
沈槐知道他是一片好心,便謝過收下了,自去日日苦練。
正月二十一的時候,侯爺和眾將要走了。
個個精神奕奕的,給病號留了兩個親兵,再養幾日趕個馬車送過去。
黎老夫人、夫人和侯爺依依不舍的離別了,但是侯爺走後立馬正常處理府中事務。
軍人的家屬,最習慣的大概就是離別了!
除了京城來的,和邊關迴來的。
就來了三個人家,郡守家、郡尉家和監禦史家。
沈槐就去看了病人,果然年輕身體好啊,傷口已經開始愈合了。
三個郡裏最高的行政長官,來拜見了侯爺、老侯爺、太傅,然後就去視事了~
下午沈槐就讓病人扶著人,慢慢走一會兒。
下午好好休息,晚上抓周宴,坐旁邊看看問題不大。
隻是不能喝酒,飲食還是以清淡為主。
三家的夫人和子女,在府中做客,中午三位大人,來用了午膳又去視事了!
原來想升職的人,領導麵前都一樣:
熱切上班的心,得舉在手上讓領導看~
晚上,抓周宴時熱熱鬧鬧的,主賓大大小小加起來二三十個人。
再有府中的仆人和客人的仆人,裏裏外外百多號人。
小公子抓了一把木刀,又抓了一本書。
眾人皆向六個主人,說著恭維的好話,賓主盡歡。
抓周宴後第二日,元宵節都沒過,老侯爺和老太傅就帶著幾個貼身的仆人先走了。
定西侯在家陪貴婦過元宵。
一大早用完早膳,老老少少開始做燈籠,放燈謎,準備好自己的彩頭。
沈槐身無長物,就隻做了燈籠玩。
貴婦見狀拉過來,悄聲說道:
“好丫頭,你也放個燈謎,彩頭我給你備好了,隻管安心玩兒~”
中午用了午膳,大夥兒開始給自己的燈籠收尾。
仆人們開始給各處掛燈籠,眾人轉戰去做湯圓。
府裏在城門旁邊搭了個棚子,仆人從下午開始換班去施粥。
白日多出來的很多湯圓,都送到那邊下到米粥裏。
晚上,眾人吃了湯圓便猜燈謎。
沈槐基本上都猜到答案,但是覺得跟孩子們比賽猜燈謎,也太不上道了,就跟著後頭玩玩笑笑。
那個青年換了藥,已經可以小心走動了,也加入了猜燈謎,熱鬧了一番才去休息。
對了,那青年才十六。
那天這小子臉都疼扭曲了,在邊關風吹日曬,皮膚都是古銅色,臉上也比較剛毅~
好嘛!看走眼了。
致敬所有的邊防戰士!
五湖四海歌舞升平,隻不過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
府裏的燈謎猜完了,眾人便要去街上玩。
元宵節大夥兒都會聚集到美食街上,逛花燈、猜燈謎、吃小吃。
沈槐想去城門口,給那些來討粥的人看看病,一則現在自己拿著高薪。
二則紅旗下長大的孩子,現在有了能力,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便走貴婦到旁邊,委婉地說了一下:
“夫人,能不能派個人,送我去城門口的粥棚,我想以府裏的名義做義診。
夫人待我很好,我近期也是府裏的一份子,代表府裏義診也是為小公子積福。
當然我也有私心,我自己也好久沒有出診了。
就跟將士們不打仗也要操練一樣,我也想藉此機會出診多見識一些病例。
當然您放心,我會帶好麵罩,穿舊衣去,迴來會把穿過去的衣物都燒毀,您看可以嘛?”
貴婦一聽思量了一下,把定西侯拉到旁邊商量了一番。
定西侯喊了個年輕的小將,附耳吩咐了幾句。
沈槐便迴去換了粗布襖,紮了個男童頭帶著紙筆出來了。
出來時眾人已經走了,就那小將一人在,手裏搭著一件鬥篷。
“有勞哥哥~
哥哥送完我之後,就可以迴來逛逛,我跟府中的人一道迴來就行~”
說完給小將躬身作了一揖。
“小家夥,客氣啥~”
說著露出潔白的牙齒一笑。
那小將帶著沈槐去馬廄,牽了一匹毛色油亮的高頭大馬。
沈槐踮起腳,摸了摸馬大腿,小將把沈槐放到馬上,把馬牽到門口,穿上鬥篷翻身上馬。
小將把沈槐裹在鬥篷裏,一手隔著鬥篷抱著沈槐,一手拉著韁繩,便風馳電掣般出發了。
沈槐在鬥篷裏暗爽:
哈哈哈,這才是元宵節最開心的彩頭呀!
雖然身體很小,可是被兵哥哥小鮮肉抱在懷裏,太開心了!
感覺沒一會兒,就到城門口了,果然快樂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短暫呀~
哎!下馬、幹活兒~
下馬後,看見還有二個粥棚。
聽侯府的人說,一個是昨天參加抓周的三個人家,合力出銀子弄的。
另一個,是磐龍郡的首富家的。
這馬屁,一屁接一屁呀~
沈槐驚喜的發現錢大夫也在,就帶了一個小藥童,正忙得不可開交。
沈槐趕緊走過去驚喜的喊了一聲:
“錢爺爺~!”
錢大夫轉頭定睛一看,又驚又喜:
“小五丫~你咋會來這兒?”
“我代表主家,就是最靠城門口的那個粥棚家,來義診~”
沈槐:我總不能說,我得抓緊機會出來刷經驗吧~
“太好了,我們爺孫想到一處去了,你這孩子我們沒看錯你~”
沈槐來城裏這幾日,錢大夫已見過兩迴。
穿得比芍兒還好,估計很得主家器重,這次義診又細心的換了衣服,帶了麵罩。
況且前幾年,那家並未有請大夫義診。
應是這孩子向主家提的,老懷安慰啊!
之前看這孩子行事,還怕她一念之下走彎路。
今日看來,可以把這份顧慮放一放了~
沈槐立馬弄了個桌子凳子開工,錢大夫立馬給她打廣告。
說是自己的得意子弟,之前就在濟世堂坐過診,是第一家施粥的大戶請來義診的。
在那邊看完診,明日也到濟世堂來取藥。
立馬就有人去了,一試,果然可以~
年紀雖小,看病一本正經的,說話老氣橫秋的,關鍵症狀都是對的。
這一忙活,一直到深夜收攤。
今天元宵節,城門子時才關,各家都在收拾東西,準備迴府。
沈槐解下麵罩,扔到熬粥爐子的餘火中,就去找錢大夫話別:
“錢爺爺,您明天草藥分文不取,要不我出個十兩銀子?
嘻嘻~您別嫌少~”
“你個小家夥,你錢爺爺還不需要~
你若是想出力,等你這次的隨診結束了,再來錢爺爺家住著,每日中午去值午診班~”
“那一言為定啊~錢爺爺!
我就先走了~您保重!”
話別之後,就去侯府的車隊跟著走,那個小將迎麵走來了~
呀~兵哥哥真是越看越帥氣呀!還一身正氣~!
“噫?哥哥你還來接我?
這麽晚還勞煩你跑一趟,真是太感謝了~!”
“客氣啥~”
小將說完伸手摸了摸沈槐的頭。
沈槐一頭霧水,突然這麽不見外啦?
原來,那小將剛開始以為:
小娃娃是為了討主家開心,來出這個風頭裝裝樣子。
沒想到,來了之後一直到深夜,忙得從頭到尾都沒喘口氣兒。
沈槐還以為小將頂晚來接她的,她哪知道小將就沒走。
小將在侯府的粥鋪幫忙,因為侯府的粥鋪有湯圓。
天氣冷,好多人家來領迴去,可以隔天再吃,所以粥鋪也比較忙。
小將就覺得,剛開始那想法有些對不起這孩子。
又不知道說啥,就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頭。
小將還跟來時一樣,把沈槐騎馬帶迴去,不過這次速度慢了很多。
沈槐在溫暖的鬥篷裏又累又開心,顛著顛著睡著了。。。。
到侯府裏下馬的時候醒了,心裏那個後悔啊!
在帥哥懷裏機會多難得?
你怎麽能睡著?
嗯?嗨~!
真是氣到跺腳~
馬廄旁邊的下房裏有個婦人迎出來,帶著沈槐進了二門。
到了小公子的院子,那個叫小蓮的姑娘在旁邊等著。
沈槐喝了溫熱的燕窩兌牛乳,洗漱完倒頭就睡了。
侯爺這次有十日的假期,沈槐就給侯爺和每個小將都號了脈。
根據每個人開了一些補藥跟飯食一起做藥膳。
給兩個老夫人,和貴婦的兩個閨蜜都把了脈,天天由貴婦領隊,帶著她們飯後百步走。
吃飯的時候,各種補血補氣。
晚上一起泡腳,但是每人休息的時辰不同,廚房備水不方便。
貴婦想了個辦法。
把家裏的浴池,用來大家一起泡腳,還可以邊泡腳邊聊天。
這個好主意的第二天,所有的孩子就都加入了。
小公子由大家輪流抱著泡。
白天,早上侯爺和將士們都去練武場操練。
夫人安排府裏的師爺給孩子們講課,九歲、十歲的那兩個,論語已經學完了。
顧著有兩個小的,天天講半節課論語,半節課孟子。
沈槐天天厚著臉皮去蹭課,丫鬟也天天抱著小公子去聽,不管聽不聽得懂。
下午,就一半時間跟著他們蹭練字。
一半時間學習針灸,平時一得空就看針灸的書練。
模型是拿的錢大夫那的,芒針也是錢大夫送的,錢大夫還給了一本書,說學完了再拿迴去換一本。
沈槐要給錢,錢大夫差點翻臉:
“你這孩子,模型學會了就不還迴來了啦?
書你看完了就燒了?
幾根針你要給你錢爺爺拿錢?
你拿你錢爺爺當什麽?”
沈槐知道他是一片好心,便謝過收下了,自去日日苦練。
正月二十一的時候,侯爺和眾將要走了。
個個精神奕奕的,給病號留了兩個親兵,再養幾日趕個馬車送過去。
黎老夫人、夫人和侯爺依依不舍的離別了,但是侯爺走後立馬正常處理府中事務。
軍人的家屬,最習慣的大概就是離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