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院子門口,一對年輕的夫妻等在那邊。
兩個孩子一見立馬像花蝴蝶一樣,撲進了年輕夫妻的懷裏。
“爹爹、娘親,我們迴來了~”
“我和弟弟給你們帶了好吃的,嘻嘻~”
“好好好~乖,時候不早了,吃食明日我們再享用,今日早些洗漱安寢吧!
郎君,你先去歇息,明日還得去上衙,我把他們安排妥當了就來~”
“好的,那辛苦娘子了。”
“噫~怎麽還有個小娃娃?”
年輕婦人走過來拉起五丫的手。
“叔叔、姨姨好~我叫梁五丫~!
是和師父,高郎中,一起來的,叨擾了~!”
說著兩手拱在一起,向年輕夫婦作了個揖。
“喲~夫君,這孩子真乖呀~!好好好~
夫君,你自去歇息,我去安置幾個孩子。”
說著夫婦倆一個迴了院子,一個帶著丫鬟領著孩子去了旁邊的院子,把孩子們洗漱安置了,自去休息不提。
翌日早起,眾人用畢早膳。
除過昨日的男子去上衙,那是錢家大郎,是考中了秀才的人,在衙門裏得了個執事的差事。
餘下眾人,除了錢老夫人忙碌內宅之事,其餘眾人皆去對麵的濟世堂。
錢家除了昨日見過的大郎夫妻,還有個二郎及冠年紀,正準備議親,在藥堂幫手,應是準備接手家業的,另還有兩個女兒均已嫁人。
眾人到了濟世堂,高郎中便掛了牌子。
濟世堂本來有三個坐診醫師,錢二郎並另外兩個錢老出師的徒弟,錢大夫忙不過來時也看診,但是更多的是出診,錢大夫喚人專門給高郎中安排個診位。
“錢老哥,我想先向您學幾日,長長見識熟悉熟悉,您看可行?
過幾日我再看診,這樣豈不安心些。”
錢大夫聽他這麽說,心下也覺得妥當~
剛好,兩個人可以繼續,把各自遇到的問題再討論討論。
把各自覺得好的良方,再一起參謀參謀。
兩個孩子在書塾學三字經啟蒙。
錢老夫人便跟先生打了個招唿,讓五丫也跟著一起去學幾日。
這樣,沈槐早上跟著兩個孩子一起去學習,下午跟著兩個孩子一起練字。
午休時間和下午寫完字,便去對麵濟世堂,坐在大夫旁邊不說話,默默學習。
用心記下沒遇到過的問題,迴去用練字作廢的紙再默記下來,好多不會寫的字就畫圈。
主要是這個繁體字,認識的不少了,會寫的不多,又不敢寫拚音~
好在記憶力不錯,聯係上下文,自己大體知道意思就行。
晚上的時候,躺在床上,沈槐終於第一次懷念起了沈槐:
也不知道父母怎麽樣了,孩子怎麽樣了?
自己是被死亡還是失蹤?
沈槐來到這個世界之後,一直疲於奔命。
終於得到了暫時的喘息,腦子裏記憶便都湧了上來。
也漸漸有些接受了事實,過去的一切都化為泡影了。
眨眼間十來日過去了。
這一日下晚時分,孩子們練完字去玩了。
錢夫人來檢查兩個孩子的書法,發現兩個孩子進步了很多,很驚奇~
就著丫鬟去把孩子們喊過來,一看隻有自家兩個孩子來了,心想:
我吩咐喊孩子來,小翠這丫頭隻喊了自家的,不會把人家那麽小一孩子,一個人扔那玩吧?
“怎麽隻有芍兒和堯兒,小五丫呢?”
小翠還未說話,芍兒便搶先道:
“娘親,小五丫每日練完字就去藥堂的,她沒有與我們一處玩遊戲。”
“哦?最近你二人練字有進步呀,不知背書如何?”
“娘親隻管考我們,最近我們與小五丫一起上學,迴來後小五丫路上就不停的問我們當天學的功課,一直問到我們都記得勞勞的!
練字也是先生讓練的字,小五丫都比我們認真~
我們看她那麽小都認真,我們最近也練得很認真,先生現在每天都誇獎我們,哼~!”
“哎喲~那真是太好了!”
說著,錢夫人移步到五丫的桌子旁。
拿起字一看,頭兩天的字看得出來沒有基礎,但是很努力的在多練。
後麵一天比一天好,近一兩日的字,已經比自家兩個大孩子的好一些了。
又一抬手翻了翻~
這個孩子每張紙都寫得很滿,每天寫了另外兩個大孩子三份的量。
錢夫人:怪不得進步這麽快呢~
難怪自己家兩個孩子,跟這樣的孩子一塊兒都進益了。
正翻著發現一些小紙片,看著像練字紙的邊角料。
小紙片上寫了很多,都是關於看診治病用藥的。
錢夫人心中感慨:
這兩個小傻瓜,人家小五丫哪是問你們功課呀?
人家人小鬼大,是想辦法幫助你們記住功課呢~
這樣的孩子,生在那樣偏遠的鄉村,托生成了個農家女,實在是太可惜了!
怪不得傍晚時分,老在藥堂看見那孩子坐在那兒,還以為是怕生去高叔旁邊的,原來如此!
於是,錢夫人把東西還放到原位。
囑咐兩個孩子平時好好照應五丫妹妹,便讓兩人去玩了。
自此每每看到五丫,便在心裏多欣賞了一分。
又過了幾日,高郎中要帶著五丫迴去了。
高郎中雖隻看診了十幾日,但是為人勤懇又溫和,開藥總是根據個人情況細細斟酌。
雖隻有十幾日,便有鄉鄰互相介紹來看診,還有請上門出診的。
短短十幾日看診費,竟然有一吊錢!
一個莊稼人家,一年到頭年成不算差,才得二兩銀子過活開銷。
沈槐:果然!隻要肯吃苦肯上進,大城市的機會遠遠高於小地方。
這道理真是亙古不變呀!
高郎中隻肯留一半,錢大夫一家拉扯得都快生氣了,最後高郎中偷偷拿出五百錢,給錢大夫全家人都買了禮物。
錢大夫一家心裏,都暗讚了高郎中的人品,錢夫人更是想:
小五丫這孩子是聰明~
但也是有高叔這樣,人品高潔的人以身作則,這孩子才會處處這麽優秀!
若過幾年,這孩子還是這麽個心性,怎麽也得讓自家兩個孩子多跟她相處。
錢大夫一家,也給高郎中和五丫準備了吃食。
錢老夫人和錢夫人一合計,還給老少兩根據他們日常穿衣得料子,做了一身春秋衫並一身冬襖,五丫的做得大了些自不必說。
這一日,錢夫人給孩子們告了假。
與錢老夫人一起,領著三個郡城裏逛了逛。
中午吃了早中飯,依依不舍得告了別,臨行前又贈了高郎中幾本醫書,著車夫用馬車把老少兩人,送往淶陽縣秦大夫家。
當晚到秦師伯家,秦師伯一家自是不勝歡喜。
又苦留了一日,第三日一大早,高郎中與秦師伯一家告了別。
臨行前,秦師伯又給高郎中準備了吃的用的,把背囊塞到不能再裝了才作罷,高郎中便領著五丫告辭迴去了。
迴到放牧村,五丫爹娘看見娃出去了一趟,帶迴了這麽多東西,驚訝得合不攏嘴。
連連感慨:祖墳上是不是冒了青煙了?
希望五丫的運道,能分點給寶柱就好了。
沈槐聽著,默默翻了個白眼~
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的,也沒法兒怪他們,但是也感激不了!
想想這次見到的秦師伯和錢大夫家,好像這種重男輕女的現象就好很多。
不知道秦師伯家以後怎麽樣,但是見到的錢大夫家,女兒兒子都是一起開蒙的。
五丫把吃的送了一點裏長家,裏長和裏長奶奶臉都笑出了菊花狀。
別的給了五丫爹娘,又私藏了一點,晚上分給了四個丫,把四個丫都激動壞了。
沈槐看著激動的四個丫,心裏實在不是滋味。
自此,五丫又開始了每月去多水鎮上工,每日學醫的日子。
閑暇時一心琢磨創收問題,和如何推廣兩季播種的事情。
轉眼金秋又到了,今年年成不太好,全村人肉眼可見的萎靡了不少。
沈槐心想著機會來了,就在心裏盤算好了計劃。
兩個孩子一見立馬像花蝴蝶一樣,撲進了年輕夫妻的懷裏。
“爹爹、娘親,我們迴來了~”
“我和弟弟給你們帶了好吃的,嘻嘻~”
“好好好~乖,時候不早了,吃食明日我們再享用,今日早些洗漱安寢吧!
郎君,你先去歇息,明日還得去上衙,我把他們安排妥當了就來~”
“好的,那辛苦娘子了。”
“噫~怎麽還有個小娃娃?”
年輕婦人走過來拉起五丫的手。
“叔叔、姨姨好~我叫梁五丫~!
是和師父,高郎中,一起來的,叨擾了~!”
說著兩手拱在一起,向年輕夫婦作了個揖。
“喲~夫君,這孩子真乖呀~!好好好~
夫君,你自去歇息,我去安置幾個孩子。”
說著夫婦倆一個迴了院子,一個帶著丫鬟領著孩子去了旁邊的院子,把孩子們洗漱安置了,自去休息不提。
翌日早起,眾人用畢早膳。
除過昨日的男子去上衙,那是錢家大郎,是考中了秀才的人,在衙門裏得了個執事的差事。
餘下眾人,除了錢老夫人忙碌內宅之事,其餘眾人皆去對麵的濟世堂。
錢家除了昨日見過的大郎夫妻,還有個二郎及冠年紀,正準備議親,在藥堂幫手,應是準備接手家業的,另還有兩個女兒均已嫁人。
眾人到了濟世堂,高郎中便掛了牌子。
濟世堂本來有三個坐診醫師,錢二郎並另外兩個錢老出師的徒弟,錢大夫忙不過來時也看診,但是更多的是出診,錢大夫喚人專門給高郎中安排個診位。
“錢老哥,我想先向您學幾日,長長見識熟悉熟悉,您看可行?
過幾日我再看診,這樣豈不安心些。”
錢大夫聽他這麽說,心下也覺得妥當~
剛好,兩個人可以繼續,把各自遇到的問題再討論討論。
把各自覺得好的良方,再一起參謀參謀。
兩個孩子在書塾學三字經啟蒙。
錢老夫人便跟先生打了個招唿,讓五丫也跟著一起去學幾日。
這樣,沈槐早上跟著兩個孩子一起去學習,下午跟著兩個孩子一起練字。
午休時間和下午寫完字,便去對麵濟世堂,坐在大夫旁邊不說話,默默學習。
用心記下沒遇到過的問題,迴去用練字作廢的紙再默記下來,好多不會寫的字就畫圈。
主要是這個繁體字,認識的不少了,會寫的不多,又不敢寫拚音~
好在記憶力不錯,聯係上下文,自己大體知道意思就行。
晚上的時候,躺在床上,沈槐終於第一次懷念起了沈槐:
也不知道父母怎麽樣了,孩子怎麽樣了?
自己是被死亡還是失蹤?
沈槐來到這個世界之後,一直疲於奔命。
終於得到了暫時的喘息,腦子裏記憶便都湧了上來。
也漸漸有些接受了事實,過去的一切都化為泡影了。
眨眼間十來日過去了。
這一日下晚時分,孩子們練完字去玩了。
錢夫人來檢查兩個孩子的書法,發現兩個孩子進步了很多,很驚奇~
就著丫鬟去把孩子們喊過來,一看隻有自家兩個孩子來了,心想:
我吩咐喊孩子來,小翠這丫頭隻喊了自家的,不會把人家那麽小一孩子,一個人扔那玩吧?
“怎麽隻有芍兒和堯兒,小五丫呢?”
小翠還未說話,芍兒便搶先道:
“娘親,小五丫每日練完字就去藥堂的,她沒有與我們一處玩遊戲。”
“哦?最近你二人練字有進步呀,不知背書如何?”
“娘親隻管考我們,最近我們與小五丫一起上學,迴來後小五丫路上就不停的問我們當天學的功課,一直問到我們都記得勞勞的!
練字也是先生讓練的字,小五丫都比我們認真~
我們看她那麽小都認真,我們最近也練得很認真,先生現在每天都誇獎我們,哼~!”
“哎喲~那真是太好了!”
說著,錢夫人移步到五丫的桌子旁。
拿起字一看,頭兩天的字看得出來沒有基礎,但是很努力的在多練。
後麵一天比一天好,近一兩日的字,已經比自家兩個大孩子的好一些了。
又一抬手翻了翻~
這個孩子每張紙都寫得很滿,每天寫了另外兩個大孩子三份的量。
錢夫人:怪不得進步這麽快呢~
難怪自己家兩個孩子,跟這樣的孩子一塊兒都進益了。
正翻著發現一些小紙片,看著像練字紙的邊角料。
小紙片上寫了很多,都是關於看診治病用藥的。
錢夫人心中感慨:
這兩個小傻瓜,人家小五丫哪是問你們功課呀?
人家人小鬼大,是想辦法幫助你們記住功課呢~
這樣的孩子,生在那樣偏遠的鄉村,托生成了個農家女,實在是太可惜了!
怪不得傍晚時分,老在藥堂看見那孩子坐在那兒,還以為是怕生去高叔旁邊的,原來如此!
於是,錢夫人把東西還放到原位。
囑咐兩個孩子平時好好照應五丫妹妹,便讓兩人去玩了。
自此每每看到五丫,便在心裏多欣賞了一分。
又過了幾日,高郎中要帶著五丫迴去了。
高郎中雖隻看診了十幾日,但是為人勤懇又溫和,開藥總是根據個人情況細細斟酌。
雖隻有十幾日,便有鄉鄰互相介紹來看診,還有請上門出診的。
短短十幾日看診費,竟然有一吊錢!
一個莊稼人家,一年到頭年成不算差,才得二兩銀子過活開銷。
沈槐:果然!隻要肯吃苦肯上進,大城市的機會遠遠高於小地方。
這道理真是亙古不變呀!
高郎中隻肯留一半,錢大夫一家拉扯得都快生氣了,最後高郎中偷偷拿出五百錢,給錢大夫全家人都買了禮物。
錢大夫一家心裏,都暗讚了高郎中的人品,錢夫人更是想:
小五丫這孩子是聰明~
但也是有高叔這樣,人品高潔的人以身作則,這孩子才會處處這麽優秀!
若過幾年,這孩子還是這麽個心性,怎麽也得讓自家兩個孩子多跟她相處。
錢大夫一家,也給高郎中和五丫準備了吃食。
錢老夫人和錢夫人一合計,還給老少兩根據他們日常穿衣得料子,做了一身春秋衫並一身冬襖,五丫的做得大了些自不必說。
這一日,錢夫人給孩子們告了假。
與錢老夫人一起,領著三個郡城裏逛了逛。
中午吃了早中飯,依依不舍得告了別,臨行前又贈了高郎中幾本醫書,著車夫用馬車把老少兩人,送往淶陽縣秦大夫家。
當晚到秦師伯家,秦師伯一家自是不勝歡喜。
又苦留了一日,第三日一大早,高郎中與秦師伯一家告了別。
臨行前,秦師伯又給高郎中準備了吃的用的,把背囊塞到不能再裝了才作罷,高郎中便領著五丫告辭迴去了。
迴到放牧村,五丫爹娘看見娃出去了一趟,帶迴了這麽多東西,驚訝得合不攏嘴。
連連感慨:祖墳上是不是冒了青煙了?
希望五丫的運道,能分點給寶柱就好了。
沈槐聽著,默默翻了個白眼~
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的,也沒法兒怪他們,但是也感激不了!
想想這次見到的秦師伯和錢大夫家,好像這種重男輕女的現象就好很多。
不知道秦師伯家以後怎麽樣,但是見到的錢大夫家,女兒兒子都是一起開蒙的。
五丫把吃的送了一點裏長家,裏長和裏長奶奶臉都笑出了菊花狀。
別的給了五丫爹娘,又私藏了一點,晚上分給了四個丫,把四個丫都激動壞了。
沈槐看著激動的四個丫,心裏實在不是滋味。
自此,五丫又開始了每月去多水鎮上工,每日學醫的日子。
閑暇時一心琢磨創收問題,和如何推廣兩季播種的事情。
轉眼金秋又到了,今年年成不太好,全村人肉眼可見的萎靡了不少。
沈槐心想著機會來了,就在心裏盤算好了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