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淵城科研中心那略顯冷峻的會議室裏,氣氛卻熱烈得如同即將噴發的火山。一群疲憊卻又興奮到極致的科學家們正圍繞著一項重大發現展開激烈的討論。


    “這簡直是個奇跡!誰能想到在這重重迷霧之後,我們真的找到了應對之策。”年輕的研究員小林難掩激動,臉頰漲得通紅。


    那位白發蒼蒼但眼神炯炯有神的老科學家,林教授,微微點頭,臉上帶著欣慰的笑容:“是啊,這一路走來太不容易了。我們從最初對‘暗影’組織信息的懷疑,到深入研究,每一步都充滿艱辛。”


    旁邊的物理學家張博士推了推眼鏡,若有所思地說道:“不過,雖然這個新型的量子能量護盾技術理論上可行,但實際操作起來肯定會遇到不少問題。比如說,量子糾纏態的維持需要極其穩定的環境,在火星那種複雜的磁場和輻射環境下,如何保證護盾的穩定性呢?”


    林教授輕輕敲了敲手中的資料夾,自信地迴應:“這確實是個關鍵問題。我們團隊經過反複模擬和試驗,發現可以通過在護盾發生器中加入特殊的超導材料來穩定量子態。這種超導材料能夠有效屏蔽外界幹擾,就像給量子糾纏穿上了一層保護衣。”


    這時,航天工程師陳工提出了疑問:“那能量供應方麵呢?如此強大的量子護盾,必然需要巨大的能量支持。我們飛船的能源係統是否能夠承受?”


    林教授轉身看向顯示屏上的能量供應模塊示意圖,耐心解釋:“我們考慮到了這一點。通過改進能源收集裝置,利用火星的大氣電離層和太陽能風進行能量采集和轉換,可以為護盾提供持續穩定的能源。而且,在護盾處於低威脅狀態時,還可以自動調整能量消耗,進入節能模式。”


    年輕的程序員小吳也忍不住發言:“教授,那關於護盾的智能控製係統,我覺得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優化。要確保它能夠快速準確地識別外星生物的攻擊類型,並及時做出最佳的防禦反應。”


    “沒錯,小吳。這就需要你們編程團隊和人工智能專家緊密合作了。我們要賦予護盾係統學習和自適應的能力,讓它在麵對不斷變化的外星威脅時,能夠像有經驗的戰士一樣靈活應對。”林教授目光中充滿期待。


    生化專家李博士皺著眉頭說道:“還有一個問題,我們對這些外星生物的生物特性了解還不夠深入。萬一它們能夠釋放出某種特殊的化學物質,腐蝕或者幹擾我們的護盾能量粒子,那該怎麽辦?”


    林教授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這確實是個潛在風險。我們需要聯合多個學科的力量,一方麵深入研究外星生物的化學攻擊手段,另一方麵研發相應的護盾防護塗層,增強護盾對化學攻擊的抵禦能力。”


    在這你來我往的討論中,科學家們不斷提出問題,又不斷尋找解決方案。每一個質疑都是對這項科技突破的深度打磨,每一個迴答都讓人類應對外星威脅的希望之光更加明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騰和英的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昭陽竹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昭陽竹清並收藏騰和英的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