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淵城的科研基地中,巨大的圓形會議室內氣氛熱烈非凡。一張占據大半空間的長桌旁,各國頂尖科研專家齊聚一堂,圍繞著無人飛船的籌備事宜展開激烈討論。騰和英坐在長桌首位,目光專注地審視著麵前的設計圖紙與數據報告。


    “今天我們必須敲定無人飛船的核心設計方案,大家暢所欲言。首先是外形設計,這關乎飛船在複雜星際環境中的飛行阻力與穩定性。”騰目光掃視眾人,沉穩開口。


    露西博士率先發言,手中拿著設計草圖:“我提議采用流線型的碟狀設計。這種外形在模擬實驗中,能有效減少星際塵埃與輻射粒子的撞擊影響,同時對飛船的動力推進效率也有提升。”


    山本博士推了推眼鏡,補充道:“從材料應力角度看,碟狀設計能均勻分散外部衝擊力,對我們選用的新型材料發揮性能更有利。不過,在碟狀邊緣的銜接部分,需要特殊處理,以保證整體結構強度。”


    英微微點頭,提出疑問:“那在應對突發的小型隕石撞擊時,這種外形的防護能力如何?”


    露西博士早有準備,展示著模擬數據:“我們通過大量模擬計算,在碟狀外殼上設計了多層緩衝結構。當遭遇小型隕石撞擊時,外層結構能先進行能量分散,內部的緩衝層進一步吸收衝擊力,確保核心設備不受損。”


    話題轉向動力係統,艾米麗博士站起身,指著屏幕上的動力原理圖:“考慮到銀河係內漫長的航行距離,我們計劃采用核聚變與離子推進相結合的動力係統。核聚變提供強大的初始推力,讓飛船快速達到巡航速度,離子推進則負責維持長時間的穩定航行。”


    伊萬博士緊接著補充:“我們在超導磁體技術上有了新突破,能更高效地約束核聚變反應,減少能量損耗。這將大幅提升動力係統的性能。”


    “聽起來很完美,但在實際應用中,兩種動力切換時的穩定性如何保障?”騰表情嚴肅,目光中帶著審視。


    艾米麗博士迴答:“我們設計了一套智能控製係統,能根據飛船的飛行狀態和能量需求,精準控製兩種動力的切換。同時,在切換過程中,會有過渡緩衝機製,確保動力輸出平穩。”


    “燃料儲備方麵呢?畢竟這是深入銀河係內部的長途航行。”德國的能源專家漢斯問道。


    伊萬博士迴應:“我們采用了高密度的核聚變燃料存儲技術,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儲存更多燃料。而且,離子推進的燃料消耗極低,隻需少量儲備就能滿足長期需求。”


    接著討論探測設備,陳博士拿著一份清單,詳細介紹:“我們為無人飛船配備了最先進的量子雷達、引力波探測器和光譜分析儀。量子雷達能實現超遠距離的精確探測,引力波探測器可以捕捉到星係級別的天體活動,光譜分析儀則能分析星際物質的成分。”


    “那這些設備的信息處理能力如何?畢竟會接收到海量數據。”英關切地問。


    陳博士自信滿滿:“我們搭載了最新的量子芯片超級計算機,它能在瞬間處理大量數據,並通過量子加密通信技術,將關鍵信息實時傳輸迴地球。”


    在無人飛船材料選擇上,山本博士再次起身:“基於銀河係內複雜環境,我們研發的新型材料,具備高強度、耐高溫、抗輻射等特性。它的分子結構經過特殊設計,能在極端環境下保持穩定。”


    “能具體說說這種材料在不同環境下的表現嗎?”美國的航天專家羅伯特問道。


    山本博士展示著實驗數據:“在高溫環境中,材料表麵會形成一層致密的抗氧化膜,阻止進一步的熱損傷;麵對強輻射,材料內部的特殊結構能有效散射和吸收輻射粒子。在模擬的隕石撞擊實驗中,材料的高強度特性使得飛船外殼能承受巨大衝擊力而不破裂。”


    “那在材料的加工和成型方麵,有沒有遇到什麽困難?”露西博士關心地問。


    山本博士點頭:“確實有,這種材料的加工難度很大。我們研發了一套全新的納米級加工工藝,通過精準控製原子排列,確保材料性能達到最佳狀態。”


    “很好,大家的準備工作很充分。但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每一個細節都關乎這次任務的成敗。”騰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接下來,我們要加快推進無人飛船的建造工作。英,你那邊資源協調得怎麽樣了?”


    英翻開手中的文件:“各國政府和企業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建造材料和設備正在陸續到位。人員調配也基本完成,隨時可以啟動建造工程。”


    “太好了,那我們務必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飛船建造,讓它早日踏上探索之路。”騰的語氣中充滿了期待與決心。


    “大家有沒有信心?”英大聲問道。


    “有!”眾人齊聲高唿,聲音響徹整個會議室,充滿了對未知探索的熱情與勇氣。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科研基地裏,無人飛船的籌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推進著,它承載著人類的期望,即將駛向神秘的銀河係深處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騰和英的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昭陽竹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昭陽竹清並收藏騰和英的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