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這邊沒過多久便察覺到王羲之不見了蹤影,刹那間,他的臉色變得陰沉無比,一股怒火從心底直衝腦門兒。隻見他怒目圓睜,伸出手指著李世民所在的方位,氣急敗壞地大聲吼道:“李世民啊李世民,你這分明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搶奪本公所看重的人才!難道真當本王軟弱可欺不成?”


    麵對曹操的怒斥,李世民卻是不慌不忙、鎮定自若。他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迴應道:“曹公這話可就說錯了。王羲之本來就是我們大唐之人,此番前來也是受我所托。如今事情已了,我讓他先行離去又有何不妥呢?”


    就在這時,一旁的紂王突然開口說道:“你們在此吵嚷不休究竟所為何事?”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聽到紂王發話,原本喧鬧的場麵瞬間安靜下來。


    紂王緩緩地掃視了在場眾人一眼,然後用他那充滿威嚴的口吻說道:“今日乃是賢才大會,諸位皆是當世豪傑,切不可因為些許小事而喪失了應有的風度和禮儀。”說完,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曹操身上。


    曹操心中雖仍有萬般不滿和憤恨,但礙於紂王的麵子以及場合的莊重,也隻能冷哼一聲,強壓下心頭的怒火不再繼續發作。


    此時此刻,場內戰況正酣,四輪賽事仍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著。


    隻見韓非子和李耳分立兩側,展開一場精彩絕倫、扣人心弦的激烈辯論。


    他們二人皆是學富五車、才思敏捷之輩,言辭犀利如劍,你來我往間,誰都不肯退讓半分。


    另一邊,孟子與墨子之間同樣是火花四濺,唇槍舌戰好不熱鬧!


    兩人皆據理力爭,各抒己見,引得在場眾人紛紛叫好,現場氣氛熱烈異常。


    經過一番龍爭虎鬥,最終韓非子技高一籌,成功勝出;而孟子亦是不甘示弱,在與墨子的交鋒中脫穎而出。


    台下原本因騷亂而有些躁動不安的學子們,此刻已然完全沉浸在了這場思想碰撞所帶來的盛宴之中,將先前的混亂拋諸腦後。


    高坐於主位之上的紂王,見此情形總算是稍稍鬆了一口氣。


    然而,他心裏卻跟明鏡兒似的——這場匯聚天下賢才的激烈角逐,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呢!


    再看那些來自各個諸侯國的國君們,他們一個個表麵上看似專注地觀看著台上的賽事進展,實則內心深處都在暗暗打著小算盤:究竟該用何種方法,方能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投身自己的國家,為其效力呢?


    就在這時,那幾位企圖前往蜀漢尋寶的學子被侍衛攔了下來。盡管心有不甘,但無奈形勢比人強,他們也隻好暫且按捺住性子,老老實實地留在原地繼續觀看比賽。


    一時間,整座銅雀台仿佛被一層神秘的麵紗所籠罩,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與期待交織的獨特氣息……


    終於,迎來了最終的巔峰對決時刻!孟子與韓非子氣定神閑地站定於高台之上,相對而立。隻見他們先是各自向對方拱手施禮,然後便開始全神貫注地打量起對手來,大戰一觸即發!


    隻見孟子率先站了出來,他麵色凝重,眼神堅定地望著在場的眾人,然後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道:


    “諸位,吾今日所言之論,乃關乎天下蒼生之福祉,亦為王道之根本所在。”說罷,他便開始旁征博引起來,從古代聖王的德政到如今各國的興衰榮辱,無一不被他信手拈來作為例證,用以闡釋那王道之理。


    孟子的聲音洪亮而又清朗,仿佛黃鍾大呂一般響徹整個場地,每一個字都如重錘般敲打著人們的心弦。眾人皆是聚精會神地聆聽著他的高談闊論,不時地點頭表示讚同,眼中閃爍著敬佩之意。


    然而,就在這時,韓非子卻冷笑一聲,毫不客氣地打斷了孟子的話。


    他同樣挺身而出,直麵孟子,大聲說道:


    “孟夫子所言雖不無道理,但未免過於理想化!依我法家之見,治理國家當以嚴刑峻法為本,唯有如此,方能確保社會秩序井然,百姓安居樂業。”


    韓非子的話語猶如利劍出鞘,鋒芒畢露,充滿了法家獨有的犀利與果敢。


    他詳細地論述了法家的治國理念和具體措施,言辭之間透露出一種嚴謹的邏輯思維和對現實問題深刻的洞察力。


    台下的眾人聽後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心中暗自思忖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究竟孰優孰劣。


    一時間,整個場麵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所有人都屏住唿吸,全神貫注地關注著這場精彩絕倫的思想交鋒,生怕錯過了任何一個重要的詞句。


    就在這場激烈無比、火藥味十足的辯論逐漸步入白熱化階段時,原本晴朗無雲的天空突然間像是被一隻巨大的黑手遮蔽住一般,迅速地暗了下來。


    一大片厚重而陰沉的烏雲如同一座黑色的山嶽般沉甸甸地壓在了銅雀台上方,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眾人正沉浸在激烈的爭辯之中,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驚愕不已。


    就在此時,一道耀眼奪目的閃電如同一條張牙舞爪的銀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劃破長空。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雷聲,竟然直直地劈向了銅雀台,並精準無誤地擊中了台上的一處地方。


    隨著一聲巨響,眾人驚恐地看到一塊奇異無比的玉石從被雷電劈開的地麵中緩緩升起,仿佛它一直就沉睡在此處等待著這一刻的降臨。


    這塊玉石散發著幽幽的光芒,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令人不禁為之目眩神迷。更為神奇的是,玉石表麵似乎還隱隱約約閃爍著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文字,讓人摸不著頭腦卻又心生敬畏。


    這一連串匪夷所思的變故猶如一盆冷水當頭澆下,瞬間讓在場所有喧鬧爭執的人們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和口中的話語,整個場麵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當中。


    就連一向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紂王也不禁站起身來,瞪大雙眼緊緊地凝視著那塊充滿神秘色彩的玉石。


    “此乃天兆!”過了好一會兒,紂王才緩緩開口打破沉默,但他的聲音在這片安靜得有些詭異的氛圍裏顯得格外清晰響亮。


    眾人聽到這句話後頓時炸開了鍋,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有的人麵露喜色,認為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之兆;而另一些人則憂心忡忡,覺得這可能預示著某種災難即將來臨。


    就在大家眾說紛紜之際,韓非子和孟子這兩位當世大儒不約而同地對視了一眼。他們心中幾乎同時閃過一個念頭:


    也許這塊玉石所隱藏的秘密與當下眾人最為關注的賢才歸屬問題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想到這裏,兩人暫時將彼此之間的辯論擱置一旁,並肩朝著那塊神秘玉石走去。


    當他們走近玉石仔細觀察時,發現其背麵竟然私自雕刻著八個龍飛鳳舞的篆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這八個大字猶如具有魔力一般,深深地吸引住了眾人的目光。


    一時間,各個諸侯國之間再度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楚懷王捋著胡須,瞪大眼睛,振振有詞地主張那塊珍貴無比、散發著神秘光芒的玉石理應歸自己所有。他列舉出的理由可謂是五花八門:什麽此玉與他夢中所見祥瑞之物一模一樣啦,又或是這玉石的紋理恰似楚國地圖的形狀等等。


    而此時,曹操不緊不慢地開口道:“依我之見,有的觀點還是頗有道理的。按照當下我們各方所處的地域來劃分的話,這塊充滿神秘色彩的石頭毫無疑問應當歸屬那占據著洛陽一帶的曹魏勢力之手才對。”說罷,他微微眯起雙眼,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紂王聽聞此言,頓時怒發衝冠,指著曹操大罵道:“曹賊!你倒是想得挺美啊!自古以來都是強者居上,就憑你也敢妄想獨占此寶?”話音未落,隻見他猛地一甩衣袖,渾身散發出令人膽寒的霸氣。


    就在這時,曹植突然一個箭步衝向寶玉所在之處,欲將其交予自己的父親曹操。然而,這一舉動卻瞬間點燃了眾人的戰火。


    一時間,銅雀台上亂作一團,刀光劍影交錯閃爍,原本莊重典雅的場麵眨眼間竟變成了激烈的武打現場。


    正在眾人打得難解難分之際,項羽如同一道閃電般疾馳而來。


    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曹操手中一把奪過寶玉,然後昂首闊步走到楚懷王麵前,雙手捧著寶玉獻上,並高聲說道:“大王,此乃微臣獻給您的寶物,請笑納!”


    另一邊,大唐的李世民靜靜地觀察著眼前混亂的局勢。


    片刻之後,他向身旁的衛青使了個眼色。


    衛青心領神會地點點頭,迅速上前接過寶玉,轉身將它投入到人群之中。


    原來,李世民此舉乃是有意為之,希望借此機會吸引更多能人誌士前來投靠,為大唐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


    然後又開始了剩下的百家爭辯的決賽。


    就在他們激烈地爭吵不休之時,遠在長安的李世民卻已悄然展開了一場規模宏大的人才招募行動。


    他廣納賢才,憑借著自身的雄才大略和非凡魅力,成功地吸引了眾多才華橫溢之士投身於他所開創的大唐盛世之中。


    而此時,在另一個舞台之上,正上演著一場驚心動魄的思想交鋒——法家與儒家之間的巔峰對決!雙方各執一詞,引經據典,針鋒相對,互不相讓。這場論戰猶如火星撞地球般激烈異常,引得眾人紛紛駐足圍觀。


    經過一番唇槍舌劍、你來我往之後,最終塵埃落定,儒家以其深厚的底蘊和精妙的理論取得了勝利。


    在這場激烈的角逐中,孟子憑借其卓越的智慧和犀利的言辭脫穎而出,一舉奪魁;


    韓非子則稍遜一籌,但也展現出了其獨到的見解和強大的實力,位列第二;


    至於李耳,則以其深邃的道家思想獲得了第三名的佳績。


    數日後,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奪與權衡,諸位國君終於都逐漸恢複了平靜,心平氣和地坐了下來。而關於那塊備受矚目的玉石究竟落入誰手,眾人議論紛紛。最終,經過層層追查和確認,似乎最後的獲得者乃是強大的秦國。


    然而,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日子裏,各國之間的約定仍需照常履行。這些約定涉及到諸多方麵,包括領土劃分、資源分配以及相互間的貿易往來等等。


    與此同時,著名思想家孟子也在這場風波之後,被帶迴了繁榮昌盛的大唐。


    對於如何選擇土地,大唐表現出了其獨特的眼光和策略。


    他們首先將目光投向了唿韓先單於所在的部落附近,因為那裏距離大唐較近,便於管理和掌控。


    於是,這片臨近的土地成為了大唐首選的目標,並將其納入了自己的版圖之中。


    不僅如此,為了更好地傳播中原文化,教化那些生活在草原上的土著居民,大唐決定派遣孟子前往草原。


    而且,孟子還獲準帶上 15 名得意弟子一同前行。


    這個任務對於孟子來說無疑充滿了挑戰,但同時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可以讓他的學說在更廣闊的天地得到傳播和實踐。


    似乎曹操精心挑選的那片土地恰好與大秦相鄰且距離極近,如此一來,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占據了極為有利的地理位置,對於攻打大秦可謂是如虎添翼。


    無獨有偶,大秦所尋覓到的領地同樣緊鄰著曹操的勢力範圍,這樣的布局無疑也給他們攻打曹操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而大商在抉擇自己的領土時,則將目光投向了與其接壤的鄰國,這塊土地相較於其他選項更有利於本國的長遠發展。


    就在數日之前,曹操曾放出狠話:


    “贏異人啊贏異人,你竟敢搶奪我的玉石!難道就不怕承受我曹某人熊熊燃燒的怒火嗎?”


    這句話猶如一道驚雷,在眾人耳邊炸響,瞬間讓局勢變得緊張起來。


    人們紛紛猜測,這場因玉石而起的紛爭究竟會如何收場,曹操和贏異人之間有戰火


    在宏偉壯麗的秦國皇宮之中,一名身著華服之人正手持一塊晶瑩剔透、溫潤如玉的寶玉,細細地端詳著其底部所鐫刻的文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鄉之修道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笑人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笑人生並收藏道鄉之修道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