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當年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為了彰顯大唐國威、拓展疆土,毅然決然地派出了多達一萬多人的使者團隊,浩浩蕩蕩地奔赴各個國家。這些使者肩負著重要使命,他們要讓周邊諸國知曉大唐的強盛與威嚴,使其心甘情願地臣服於大唐腳下。


    經過漫長而艱險的旅途,這一萬多名使者中有一萬名不幸殞命他鄉,或遭遇天災人禍,或死於敵國之手,令人扼腕歎息。但好在仍有數千名使者曆經千辛萬苦迴到了祖國,並帶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各國皆已表示願意臣服於強大的大唐帝國!


    隨著這個好消息傳遍朝野上下,整個長安城都沉浸在了一片歡騰之中。唐太宗李世民更是龍顏大悅,當即決定大擺筵席,宴請滿朝文武百官,共同慶祝這一曆史性的偉大時刻。


    皇宮內張燈結彩,鼓樂齊鳴,珍饈美饌擺滿了一桌又一桌,君臣們開懷暢飲,氣氛熱烈非凡。正當眾人酒興正濃之際,一位大臣卻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坐在那裏,與周圍歡樂的氛圍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終於,這位大臣按捺不住心中的憂慮,站起身來,走到大殿中央,對著唐太宗躬身施禮後,朗聲道:“陛下,雖然如今各國已然臣服於我大唐,但微臣認為,我大唐此番如此大規模地擴張領土,恐怕會麵臨諸多難題啊。首先,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差異巨大,若想將其融合統一並非易事;其次,新納入版圖的地區民情複雜,想要實現有效的治理必定困難重重。還望陛下三思而後行,切莫因一時之勝而忽視了長遠之計呀!”


    李世民聽後微微皺眉,沉思片刻道:“愛卿所言有理。朕當令各州縣設立學府,廣納各國學子,傳播我大唐文化。”


    於是,各地學府紛紛建立,不僅本國百姓踴躍入學,各國之人也慕名而來。


    一時間,大唐境內各種思想相互碰撞交融。


    同時,李世民還選派賢能之士前往新擴之地,因地製宜製定律法,尊重當地習俗,隻將危害民生之事加以嚴禁。


    幾年過後,新擴領土已被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


    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古印度,古巴比倫並與不服從大唐的1萬個國渡聯盟,想吞並整個大唐王朝李世民得知此事後,鎮定自若。他召集眾臣商議對策,有將領請纓出兵征伐,以顯大唐軍威。但李世民搖頭否決,他認為戰爭隻會帶來生靈塗炭,況且敵眾我寡,正麵衝突並非上策。


    這時,一位年輕謀士站了出來,獻上一計。他提議利用大唐包容多元文化這一優勢,離間聯軍內部關係。李世民聽後大喜,立刻派人實施此計。


    使者們帶著大量財物和大唐獨特的工藝品前往聯軍各國。一方麵宣揚大唐願與各國和平共處、互通有無;另一方麵暗中挑撥那些並不真心想戰的國家與古印度和古巴比倫的關係。果然,不少國家開始動搖,聯盟逐漸產生裂痕。


    與此同時,李世民下令邊境加強防禦工事建設。數月之後,聯盟內部矛盾激化,自行瓦解。而經過此次事件,大唐威名遠揚,更多國家前來交好,大唐進入更為繁榮昌盛的時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鄉之修道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笑人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笑人生並收藏道鄉之修道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