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攻打趙國的兩年之中,齊國曾多次圍攻魏國,以給趙國喘息之氣。


    趙國與齊國曾有聯姻之盟,而且趙王,臣答應齊王,若有爾能來相助,吾將贈與城池兩座。


    然而當曹操撤軍後,趙王卻反悔了。他認為齊國雖圍城救援,但並未真正與曹操大軍正麵交戰,這兩座城池不可輕易送出。


    齊王得知趙王反悔之事後大怒,欲再次起兵伐趙。


    此時,齊國謀士孫臏站了出來,勸齊王息怒。


    孫臏道:“如今趙國剛經戰亂,民生凋敝,即便我們攻下城池也無大利可圖,不如暫且交好,日後再謀。”


    齊王聽了孫臏的話覺得有理,便派人前往趙國交涉。


    使者傳達齊王之意,表示願既往不咎,但需趙王承諾未來兩國貿易往來給予齊國諸多優惠。


    遙想當年,孫臏與師兄龐涓一同投身於師父鬼穀子的門下,潛心求學問道。


    那時的日子裏,每當聽到有關師兄龐涓在塵世中的種種飛黃騰達、加薪晉爵之事時,孫臏心中總是湧起無盡的羨慕之情。


    曾幾何時,年輕氣盛的孫臏按捺不住內心對功名利祿的渴望,屢次向師父鬼穀子請求準許他下山闖蕩一番。


    然而,每一次滿懷期待地開口,最終得到的都是師父那委婉而堅定的迴絕。


    有一日,師父鬼穀子單獨召見了孫臏,並語重心長地給他提出了一個建議:“孫臏啊,為師勸你莫要與你那師兄龐涓走得太近。”


    這句話如同一道驚雷,在孫臏心頭炸響,但當時的他並未完全領悟其中深意。


    時光荏苒,如今龐涓迴想起鬼穀子的身影和話語,不禁喃喃自語道:


    “真不知那鬼穀子先師究竟作何想法,竟然至死都不願將《孫子兵法》傳授給我等弟子......”


    言語之中,流露出對未能獲得這一絕世兵書傳承的不甘與不解。


    接著,他又憤憤不平地說道:“憑什麽那《孫子兵法》就偏偏傳給了孫臏?難道我龐涓就不如他嗎?”


    在那迷人而又曼妙的夜色籠罩之下,龐涓懷著滿心的期待與憧憬,恭敬地走向了他的恩師鬼穀子。龐涓微微躬身行禮後,輕聲問道:“先師啊,弟子一直想知道自己將來會在哪裏獲得榮華富貴,又是何時才能迎來這富貴降臨的時刻呢?”


    鬼穀子手撫長須,目光深邃地望向夜空,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龐徒兒,為師近日夜觀天象,竟發現你的時運已然來臨。此時正乃你下山去闖蕩一番、謀求富貴的絕佳時機啊!”


    龐涓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之色,但很快便恢複了平靜,接著追問道:“先師,弟子還聽聞世間有一部神奇的兵書——孫武所著之《孫子兵法》,不知您是否知曉此書?若是有所了解,可否傳授給弟子一些其中的精妙之處?”


    鬼穀子輕輕搖了搖頭,微笑著迴答道:“為師未曾擁有這部兵書,亦未曾深入研讀其內容。不過,以你之聰慧才智,即便沒有此書相助,也定能在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來。”


    數日匆匆而過,終於到了龐涓下山的日子。這一天清晨,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微風輕拂著山間的花草樹木。


    鬼穀子親自將龐涓送到山口處,語重心長地對他囑咐道:“龐徒兒,今日和明日,你可在這山中選取一處地方,親手栽下一朵鮮花。待花開之時,為師便再為你占上一卦,祈求上蒼保佑你此後一路平安順遂。”


    龐涓恭恭敬敬地向先師行了個禮,然後輕聲說道:“先師,那弟子就先行告退了。”說罷,他轉身離去。


    過了片刻,龐涓在鬼穀子的悉心指引下來到了一座高聳入雲的山峰腳下。這座山山勢險峻,雲霧繚繞,看上去神秘而又壯觀。龐涓毫不畏懼,沿著崎嶇的山路開始奮力攀登。


    當他好不容易爬到半山腰時,忽然眼前一亮。隻見在一片茂密的草叢之中,有一朵形狀奇特、色彩豔麗的草花正靜靜地綻放著。這朵花的花瓣呈現出一種迷人的紫紅色,上麵還鑲嵌著一顆顆晶瑩剔透的水珠,宛如一顆顆璀璨奪目的寶石,散發著誘人的光芒。


    龐涓一下子就被這朵花的美麗深深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想要將它摘下。然而就在他的手指即將觸碰到花瓣的瞬間,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那朵原本嬌豔欲滴的花兒竟然迅速枯萎,轉眼間變成了一團毫無生氣的枯草。


    龐涓見狀不禁大吃一驚,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堅定了要尋找到更美麗花朵的決心。於是,他繼續在山間穿梭尋覓,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藏有奇花異草的角落。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苦苦搜尋之後,龐涓終於在一處幽靜的山穀裏發現了一株罕見的馬兜鈴花。這株花的外形優美,花朵形如喇叭,淡紫色的花瓣微微卷曲,散發出陣陣清幽的香氣。龐涓滿心歡喜地將其小心翼翼地采摘下來,如獲至寶般捧在手心裏。


    隨後,龐涓帶著自己辛苦采來的馬兜鈴花急匆匆地迴到了鬼穀子身邊。他興奮地跑到先師麵前,滿臉笑容地說道:“先師,您看!這就是弟子剛剛采摘迴來的花朵,請您為弟子占上一卦吧。”說著,便將手中的馬兜鈴花遞到了鬼穀子麵前。


    鬼穀子凝視著眼前那株奇異的花朵,緩聲道:“此花名曰馬兜鈴,每逢綻放之際,皆會生出一十二朵嬌豔之花,這恰好與你即將發跡的年歲相符。它采自神秘幽深的鬼穀之中,一旦暴露於日光之下便會迅速枯萎。據我推算,你功成名就之地應當位於魏國。隻是切記,你生性狡黠,善於欺詐他人,但因果循環,亦會因欺騙之舉而為他人所騙。故而萬不可行欺騙之事,否則,其後果實難估量啊!”語罷,他微微搖頭,似有無限感慨。


    緊接著,鬼穀子又鄭重地遞給龐涓一張紙條,並輕聲叮囑道:“這上麵乃是為師贈予你的八字箴言——‘遇羊而榮,遇馬而瘁’。望你能將此銘記於心,日後行事多加思量。”


    看著龐涓收下紙條,收拾行李下山


    鬼穀子心裏想到:“這本奇書《孫子兵法》蘊含著無盡的智慧和謀略,若得其精髓並善加運用之人,可為天下蒼生謀福祉;但若落入心術不正之徒手中,則必將成為禍亂世間的根源。


    涓兒啊,以你的品性德行,實在並非良善之士,因此為師對你交付此書始終心存顧慮,於是便想將此書交於另一個弟子孫臏,孫武的後人孫臏。”


    數月之後,孫臏已然離開了那座雲霧繚繞、神秘莫測的山峰,正式踏入塵世之中。


    每當提及孫臏之名時,鬼穀子的心頭便會不由自主地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迴想起往昔歲月,那段同門師兄弟之間所發生的往事,至今仍讓他痛心不已。


    遙想當年,龐涓此人雖具才華,但卻心胸狹隘、妒賢嫉能。麵對孫臏卓越的才能和出眾的智慧,龐涓非但沒有絲毫欽佩之意,反而心生惡意,對孫臏百般欺淩與迫害。


    龐涓不僅一次又一次地當眾淩辱孫臏,甚至還狠下心腸,殘忍地斬斷了孫臏的雙腳。他如此不擇手段,無非就是想要徹底摧毀孫臏,使其永遠無法東山再起。


    然而,孫臏並未被這巨大的災難擊垮。他深知唯有隱忍方能有一線生機,於是強忍劇痛,佯裝癲狂發瘋。正是靠著這份超乎常人的堅韌與忍耐,孫臏才得以僥幸逃過一劫,保住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時光流轉,趙國迎來了齊國的使者。當趙王聽完使者闡明來意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權衡其中利弊得失,最終還是決定答應齊國提出的要求。


    自此,兩國之間緊張的關係得到了暫時的緩解,雙方的貿易往來也隨之日漸頻繁,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之景。


    十幾年前,龐涓來到魏國之後,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華,一路平步青雲、官運亨通。然而,即便身處高位,龐涓內心深處對於孫臏的嫉妒之火依舊熊熊燃燒。


    於是,他精心設計了一個陷阱,巧言令色地將孫臏誘騙至魏國。而單純善良的孫臏,念及昔日同窗情誼,不疑有他,滿心歡喜地踏上了前往魏國之路。殊不知,一場更大的陰謀正等待著他……


    龐涓先是假意熱情招待孫臏,而後誣陷他叛國,魏王聽信讒言,下令對孫臏處以臏刑。孫臏遭受如此大難,才徹底看清龐涓的真麵目。


    而齊國這邊,齊王一直關注著孫臏的遭遇。他深知孫臏之才,便派使者秘密潛入魏國營救孫臏。孫臏來到齊國後,齊王拜他為軍師。


    不久,魏國進攻韓國,韓國求救於齊。齊王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韓。戰場上,孫臏用計大敗龐涓率領的魏軍。


    龐涓看到大勢已去,想起鬼穀子的“遇馬而瘁”之言,萬念俱灰,最後拔劍自刎。


    在當今之世,強大的魏國已然失去了龐涓這位智勇雙全的大將,而魏文王更是慘死於曹操那狠辣的手段之下。如此一來,魏國的實力大減,然而趙國此時的處境卻也是岌岌可危!


    如今的趙國國君終日沉迷酒色、昏聵無能且不辨忠奸,隻知一味地聽信那些諂媚小人的讒言,致使朝綱混亂、民不聊生。


    麵對這般情形,齊王不禁怒發衝冠,他氣憤填膺地吼道:“此次乃是我最後一次圍魏救趙!此後,你們趙國便隻能自求多福了!”


    當趙王收到來自齊國使者的書信時,他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一顆心仿佛掉進了冰窖一般,涼了半截。


    他呆呆地望著眼前的信件,口中喃喃自語道:“難道趙國當真要斷送在我的手中嗎?想當年,先王們勵精圖治,好不容易才將趙國發展成今日這番模樣,不想竟會毀於一旦……”


    想到此處,趙王悔恨交加,心中猶如翻江倒海一般,痛苦和自責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那原本堅毅的麵龐此刻也因為極度的懊悔而扭曲起來,淚水就像決堤的洪水一樣,不由自主地奪眶而出。


    趙王的思緒飄迴到了曾經的那個時刻,當時大臣藺相如一臉凝重地向他進言:“大王啊,我們一定要遵守齊國的一切提議。”然而,那時的趙王卻被奸雄曹操的花言巧語所迷惑,沒有將藺相如的忠言聽進去。如今想來,自己真是愚蠢至極!


    那曹操乃是一個心懷叵測之人,他豈能眼看著趙、齊兩國順利達成協議?於是便暗中從中作梗,使用各種陰謀詭計來挑撥離間。而趙王呢,竟然就這樣輕信了曹操的讒言,一時糊塗之下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最終導致了不可挽迴的局麵。


    趙王越想越是悔恨不已,他恨自己為何如此昏庸無能,竟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他更恨自己辜負了藺相如的一片忠心,使得國家陷入了如此艱難的境地。此時此刻,趙王的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愧疚和自責,這些情緒如同沉重的枷鎖,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趙王在絕望中突然想起了一個人,那便是老將廉頗。廉頗雖年事已高,但威名尚在。趙王立刻派人去請廉頗出山。廉頗聽聞趙國危難,毫不猶豫地披上戰甲。


    與此同時,齊國國內對於是否再次攻打趙國也產生了分歧。部分臣子認為趙國已不足為懼,可以一舉拿下;另一部分則擔心其他諸侯國趁機漁利。齊王猶豫不決。


    而在魏國,新君上位,立誌重振魏國。他招攬賢才,訓練新軍,並且暗中聯係趙國,表明願意摒棄前嫌,共同對抗齊國。


    廉頗帶領著趙國軍隊積極備戰,士兵們受到鼓舞士氣大振。


    趙王也開始整頓朝政,驅逐奸臣。


    趙國上下一心,逐漸改變了頹勢。齊國見趙國已有防備,又忌憚魏國在側,最終放棄了攻打趙國的計劃。


    趙王經此一役大徹大悟,開始效仿先王勵精圖治,趙國慢慢走向複興之路,而其他諸侯各國也在互相製衡與合作中共存,一時間這片大地進入了短暫的和平時期。


    身為楚國的蘇秦,乃是一名聲名遠揚的縱橫家。近日,他精心撰寫了一封書信寄往趙國。


    在那封書信之中,蘇秦言辭懇切地寫道:“吾乃楚國之蘇秦也,現今正致力於為國效力、謀求大事。倘若貴國能夠慷慨贈予我黃金萬兩,那麽憑借我的能力與智慧,定當竭力為您拖延魏國攻打趙國的期限。


    如此一來,不僅可為趙國爭取更多的時間來籌備防禦事宜,亦可避免一場生靈塗炭之戰禍啊!”


    而另一邊,趙王在收到蘇秦的來信之後,隻是不屑地冷哼了一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鄉之修道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笑人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笑人生並收藏道鄉之修道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