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表麵上對楊修的表現讚不絕口,但實際上心中卻是暗自忌憚不已。恰在此時,遠在魏國的曹操得知了楊修已入秦為官的消息。


    為了給楊修製造麻煩,曹操特意派人暗中在秦國境內散布各種謠言,聲稱楊修之所以願意投靠秦國,其實是妄圖煽動秦王出兵攻打其他國家,從而借機報複昔日與自己結怨之人。


    秦王因為輕信了某些別有用心之人所散布的謠言,對楊修產生了深深的疑慮和不滿,甚至動了要嚴厲處置他的念頭。


    而楊修在獲知了這個消息之後,並沒有驚慌失措。相反,他冷靜地思考著應對之策,並下定決心要再一次運用自己的智謀來擺脫這場困境、拯救自己的性命。


    於是,楊修找了一個合適的時機麵見秦王。在秦王麵前,他先是言辭懇切地表達了自己對秦王的耿耿忠心,表示願意為秦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緊接著,他又胸有成竹地獻上了一係列能夠讓國家富強起來並且增強兵力的絕妙計策。


    這些良策深深地打動了秦王的心弦,使得秦王原本堅定的處置決心開始動搖。最終,秦王被楊修的忠誠和才智所折服,暫且免除了他的罪責。


    然而,盡管暫時逃過一劫,但楊修心中十分清楚,這不過是短暫的平靜而已。他深知,真正巨大的危機仍然隱藏在背後,隨時可能爆發出來。


    與此同時,贏異人對於楊修這個人也是心知肚明。


    他暗自思忖:“這楊修可不是個善茬兒,竟然能夠洞察到帝王的心思。


    若是與這樣的人長久相處下去,恐怕連自己最後的那一點點隱私都會蕩然無存!”


    因此,贏異人暗暗下定決心,等到楊修將所有計謀都貢獻出來之後,便立刻尋個由頭把他遣送迴大齊去。


    楊修何等聰明機敏,他敏銳地察覺到了秦王態度上那細微的變化,同時也洞悉了贏異人的真實想法。


    但是,表麵上他卻裝作對此一無所知的樣子,依舊全心全意地為秦國出謀劃策,仿佛一切都未曾發生過一般。


    可實際上,楊修早已在暗中悄悄地行動起來。他不動聲色地聯係了一些江湖中的俠義之士,並與他們達成了默契。


    一旦局勢有變,這些俠義之士將會成為他的堅強後盾,幫助他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危險情況。


    一日,秦王又設下一場宴會,看似歌舞升平,實則暗藏玄機。


    在那場奢華盛大的宴會之上,燈火輝煌,佳肴美酒琳琅滿目,樂聲悠揚婉轉。


    然而,看似和諧歡樂的氛圍之下,實則暗潮湧動。


    秦王端坐在高位之上,嘴角掛著一抹似有若無的微笑,目光有意無意地掃過在座眾人,最後定格在了楊修身上。


    隻見秦王輕抿一口美酒,緩緩開口道:“聽聞近日齊國那邊可是熱鬧非凡啊!”這看似平常的話語,其中卻蘊含深意,顯然是在話中有話地試探著楊修。


    楊修何等聰明之人,豈會不知秦王之意?他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迴應道:


    “大王所言極是,齊國的確有所動靜。


    不過,臣下昔日雖與齊國有過些許交集,但如今身為秦臣,心中唯有對大秦的一片赤誠忠心,絕無半點二心。”


    其言辭之間,既委婉地表達了對齊國的舊日情誼,又著重強調了自己對秦國的絕對忠誠。


    正當眾人以為這場暗中較量即將平息之際,商鞅卻突然站起身來。他麵色凝重,眼神犀利如刀,直直地指向楊修,大聲說道:“大王明鑒,此人心懷叵測,實乃諸多可疑之處。


    依微臣之見,當速速將其除去,以絕後患!”商鞅這番話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原本就緊張的氣氛瞬間變得劍拔弩張起來。


    恰在此時,變故突生!一群身份不明的江湖人士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混入了王宮之中,並迅速製造出一片混亂。


    一時間,宴廳內唿喊聲、打鬥聲響成一片。而楊修則趁亂施展輕功,身形一閃便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成功逃出王宮的楊修深知,秦國已然沒有了他的容身之地。於是,他當機立斷,尋來一套粗布衣裳換上,又經過一番精心喬裝改扮後,馬不停蹄地踏上了返迴齊國的漫漫路途。


    一路上,楊修心中暗自思忖,此番迴到齊國,麵見曹操必然也是危險重重。但事到如今,他別無選擇,唯有先遠遠離開秦王的勢力範圍,方能暫保平安,再從長計議後續事宜。


    再說秦王這邊,待到混亂平息下來,才驚覺楊修已經逃走。秦王贏異人的臉色頓時陰沉似水,心中惱怒不已。


    然而,稍作思索之後,他終究還是按捺住了大肆追捕楊修的衝動。隻因楊修知曉眾多宮廷機密要事,若此事鬧大,恐會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


    至此,秦王贏異人終於明白過來,喃喃自語道:


    “那曹賊為何要如此行事?竟派這麽個狡詐之徒前來,還偷走我大秦的寶玉……”


    齊國路上的一家旅店內,楊修在那裏喝著茶水,旁邊是他的家屬,可是他們正在逃避秦國的追殺。


    齊國那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的皇宮之中,齊王高坐於龍椅之上,下方左右兩列站著諸位大臣,眾人正神情嚴肅地商討著重要事務。


    “諸位愛卿,對於這楊修,我們究竟應當如何除去,並盡可能地壓榨出他所剩無幾的價值呢?”齊王率先開口問道。


    此時,謀士田豐向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微臣認為最好的辦法便是讓楊修死於秦國之手。如此一來,我們便有了充足的理由對秦國發動進攻。”


    一旁的孫臏也緊接著發表自己的看法:“陛下,如果最終未能如願讓其亡於秦境,而是在我國境內將楊修及其黨羽抓獲,那麽首先要做的就是對他們嚴加審訊,務必逼問出秦國的秘密武器以及國家的發展方針等關鍵信息。


    待獲取到這些情報之後,再將他們殺人滅口,並設法把屍體放置到秦國境內。隨後,我們可在齊國的史冊中大書特書一筆,聲稱我大齊的某位謀士因知曉太多秦國機密而遭秦國士兵殘忍滅族。


    待到日後我大齊國力昌盛之時,便可憑借這段曆史名正言順地征伐大秦!”


    齊王聽完孫臏所言,不禁眼前一亮,驚歎道:“孫臏先生此計甚妙啊!真乃妙計!若依此行事,定能讓我大齊在未來的爭霸之路上占得先機!”


    眾大臣聞言紛紛點頭稱是,對齊王的稱讚表示認同。


    在逃亡的楊修也不知道,自己已經在齊王的殺人名單中。


    楊修一路疾馳,心中充滿了不安與焦慮。


    他知道,一旦被秦國追兵發現,自己將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然而,他更明白,迴到齊國也未必能獲得安全,齊王的算計和曹操的陰謀讓他感到前途渺茫。


    在逃亡途中,楊修不斷變換路線,盡量避開人多的地方,以免暴露行蹤。


    他的家屬也緊隨其後,雖然疲憊不堪,但都咬牙堅持著。


    他們深知,隻有盡快迴到齊國,才有可能找到一線生機。


    經過數日的奔波,楊修一行人終於接近了齊國邊境。


    然而,就在此時,他們卻遭遇了一支神秘的武裝隊伍。這支隊伍穿著統一的黑衣,手持利刃,顯然是來者不善。


    楊修心中一凜,暗道:


    “難道是秦國的追兵?”


    他迅速觀察四周地形,尋找逃生之路。然而,這支隊伍的行動極為迅速,很快就將楊修一行人團團圍住。


    領頭的黑衣人冷冷說道:“楊修,你已無路可逃。速速束手就擒,否則休怪我們不客氣!”


    楊修心中一沉,知道今日難以善了。他深吸一口氣,朗聲說道:


    “我楊修雖非英雄豪傑,但也絕非貪生怕死之輩。你們若要抓我,便拿出真本事來!”


    言罷,楊修抽出腰間長劍,準備與這支隊伍展開殊死搏鬥。


    他的家屬見狀,也紛紛拔出兵器,站在他的身邊,誓要與他共存亡。一場激烈的戰鬥即將展開。


    然而,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楊修循聲望去,隻見一隊騎兵疾馳而來,為首之人正是齊國的一位將領。


    這位將領高聲喝道:“住手!誰敢動楊修一根汗毛,便是與我齊國為敵!”黑衣人聞言,頓時愣住了。


    他們顯然沒有料到會有齊國軍隊出現在這裏。


    領頭的黑衣人猶豫片刻,最終下令撤退。齊國將領來到楊修身前,拱手說道:


    “楊先生,末將奉齊王之命,特來接應您迴國。請隨我一同前往京城吧。”


    楊修感激涕零,連忙還禮道:“多謝將軍相救!在下願隨將軍一同迴京。”就這樣,楊修一行人在齊國將領的保護下,順利迴到了齊國京城。


    楊修一行人在齊國將領的護送下,順利抵達了齊國京城。


    雖然暫時安全,但楊修心中明白,這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齊王和曹操的手段讓他不得不時刻保持警惕。


    進入京城後,楊修被安排在一處隱秘的府邸中,表麵上是保護他的安全,實則是軟禁。


    他深知自己已成為各方勢力博弈的棋子,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


    然而,他並未因此氣餒,反而更加堅定了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在這亂世中求得一線生機。


    為了擺脫當前的困境,楊修開始暗中籌劃。他首先利用自己在秦國積累的情報和經驗,向齊王提出了一係列增強齊國國力的策略,以此贏得齊王的信任和賞識。


    同時,他也通過秘密渠道,與一些反對曹操的勢力取得聯係,試圖構建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政治聯盟。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楊修得知曹操正密謀對齊國發動攻擊,而齊王對此卻毫無察覺。


    楊修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可以借此向齊王展示自己的忠誠和價值,徹底打消齊王對自己的疑慮。


    於是,在一個萬籟俱寂、月黑風高的深夜裏,楊修身著一襲黑色夜行衣,悄無聲息地潛入了齊王的宮殿。四周一片靜謐,隻有微弱的月光透過雲層灑在地上,映照出楊修那略顯緊張卻又堅定無比的身影。


    當他終於來到齊王所在的房間時,隻見屋內僅有一盞昏黃的油燈散發著黯淡的光芒。楊修輕輕叩門,得到應允後便推門而入。齊王端坐在桌前,麵容嚴肅而凝重。


    楊修快步上前,單膝跪地,壓低聲音向齊王稟報:“啟稟齊王,微臣楊修今日特來密報,事關重大,請齊王恕罪!”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一份密函,小心翼翼地遞給齊王。


    齊王接過密函,打開一看,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原來,這份密函中詳細記錄了曹操精心策劃的一場陰謀,其目的便是要對齊國不利。楊修緊接著將自己所搜集到的其他相關情報也逐一呈報給齊王,並誠懇地說道:“齊王殿下,微臣深知此事關係到我大齊的生死存亡,願傾盡所能為齊國出謀劃策,助您共同抵禦外敵!”


    齊王聽完楊修的匯報,心中不禁大為震驚。他凝視著眼前這位忠心耿耿且足智多謀的臣子,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敬佩之情。沉思片刻後,齊王緩緩起身,親自走到楊修麵前,親手遞給他一杯美酒,說道:“楊愛卿忠勇可嘉,此杯美酒聊表本王對你的敬意與感激。”


    楊修謝恩後,毫不猶豫地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楊修剛喝下這杯酒不久,便突然感到一陣頭暈目眩,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前傾倒下去。


    等到第二天黎明時分,陽光灑滿大地,人們驚訝地發現楊修竟然被高高地懸掛在秦國邊境的一棵大樹之上。


    他的身軀顯得那樣無力和脆弱,仿佛已經失去了生命的氣息。


    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楊修的身上布滿了大大小小十幾個恐怖的血窟窿,看上去像是遭受了極其殘忍的攻擊。


    經過仔細辨認,可以看出這些傷口似乎是由秦國特有的兵器所致。


    與此同時,楊家一族共計 32 口人,無一幸免。他們分別被吊死在了不同位置的樹上,每個人的屍體周圍都散落著許多箭矢,顯然是死於秦國強大的弓弩之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鄉之修道成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淡笑人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淡笑人生並收藏道鄉之修道成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