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紅三年級畢業,沒考上四年級,王治山用棍子抽打他,又綁在牛欄上,生氣地喊:“你呀,生的屬相是豬,她娘的就是好睡好吃,永遠扶不起來的豬大腸,扶的時候是跟像樣的腸子,手一放,稀裏嘩啦,就是一堆豬大腸,早知道你這麽不爭氣,出生的時候,就用水把你嗆死了,丟去娃娃洞喂野狗。你看你兄弟王學十,人家好學進步,聽老師說,不用我擔心,從來不留級,今年要到納浪小學讀書,那裏可以住校,也可以跑讀。”
王治山不再叫王學紅的名字,反而叫他“豬大腸”,這對他打擊很重。王學十聽見父親上麵的話語和大哥被父親抽打的哭泣聲,心情沉重與不安。
剛開始自己覺得被父親認可,是父親表揚的對象,有點洋洋得意,心中浮起一種想法,自己比哥哥厲害,比他強,從來不被打罵。可是父親打起大哥來,下手很重,仿佛哥不是他生似的,哥那種淒慘的叫聲和父親罵的話十分難聽,對王學十是種傷害,他自己想,要是他學習也不好,可能哥倆都不會挨打,自己不挨打反而在心認為自己是小人,是可恥的,他真想替哥分擔挨打的份兒。他心中怪怪的想法:“恨他時,我都笑他不如我,想他時,希望他對我好,有人欺負我時,我十分愛他,他是我最親愛的大哥,他會用錘頭幫我頂住一些被挨打的場麵。哥呀你可憐可恨也可愛,可恨的是,你不好好讀書。”
王治山生氣道:“你給老子聽著,再給你留個三年級,緩期執行一年,如果再考不上四年級,老子隻能槍斃你,永遠迴來修地球,永遠隻能挖地球,老子供你讀書的錢,你說容易嗎?老子省吃儉用,有時老子的褲子炸了洞,屁股都露出來了,舍不得出錢補一補,王學十呢,王學十呢?”
“來了,什麽事?”王學十跑進屋裏,眼紅潤起來。
“你們哥倆給我聽著,讀書是老子要出錢出糧的事,讀書不是為了我,是為了你們自己,我的錢供你大哥上學,算是丟在冷水裏,連個水泡泡都沒冒,真是冷冰淩擦屁眼,冷進髒頭去了。學十還可以,至少還冒起個泡泡。今後你們誰讀成器,爹就是把褲腰帶賣了,也要供你們上學。你們看到了,我想穿鞋子,可是沒錢買呀,赤腳就挺過來了,你們也赤腳,爹很難過,不是我的本意。你們看,我穿著的褲子屁股處處通了洞,許多地方都補了,補了又補,爹不怕屁股外漏也要供你們上學,都是為了你們,家裏窮得爛糟糟的,是我們命運不好,是地主富農的命,還要幫你三叔賠燒壞竹園的款,能活命下去就不錯了,但這一切都會過去,人呀三天不說嘴生,三天不練手生,天上也不會掉餡餅下來,得靠雙手,順命但不要認命。老子主要是時運不濟,時運好的話,老子也不是一般人。啊!對外麵的事,外麵的人,不頂嘴,要忍耐,要配合,要施舍,我這個階級成分的人,已經像牲口一樣被教乖了,活著是為了等待未來,等著未來活出彩,沒有永恆的黑夜,也沒有永恆的白天,雪怕太陽,草怕霜,我這根草命最怕霜,一句話就怕運動,運動來了,我這根草就得低頭,霜雪過後,我這根草頭又伸出來。你奶奶說的那個-在人世間,如果有人欺你、辱你、謗你、害你、踏你,你忍他,讓他,躲他,不理他,再過幾十年你且看他,聚散離合終有時日,悲歡離合都因佛法。”
說著王治山也流出眼淚,說:“我累了。”母親蘭蘭看到父親臉色迴暖,小跑步過去把大哥的繩子鬆開,王學十搬個凳子讓懸在空中的王學紅的腳有個站的地方。王學十知趣地給父親倒了杯溫水,感謝他不折磨王學紅。
人的心智打殘了,很危險。多年後,王學十總認為,父親的教育不對,大哥有機會變好,是方法不對,他的心智是肉體打擊和心理打擊致殘的,從此大哥變得一點不自信。三年級畢業了,也沒考取四年級,徹底迴家了,大哥的夢想破滅了,父親的期望也落空了。(大哥告訴我一句話:“父親越生氣,越痛苦,我越高興,他打擊我,其實是打他自己,破罐子破摔,我越失敗,就是對父親最大的報複。”聽到這句話,我大吃一驚,也不敢將這句話告訴父親,很難理解大哥這句話,長大才知道大哥當時就是一種逆反心理。對父親和大哥,我認為他們倆人都有錯,有責任,可能是父親所處的環境讓他變成那樣教育人的。大哥許多事情都對著父親幹,很失敗。)一個夏天,大哥在幹活的時候,睡著了,父親很生氣,反背著他的手把他推到地旁邊的山溝裏,說了句:“反正你也不成器,一輩子完了,少你一個也無所謂,你去死吧,這麽多年,我終於明白,這是你的命,所以不指望你了,隻要你二兄弟王學十爭氣,我就安慰了,這應了一句話,這金瓜呀得多種幾塘,總有一塘瓜能結出果來,你呀今後是個老孤寡,像你大爹,王治強囉!”
隨著王學紅的年齡增長,他和父親的關係也不理想,慢慢變得相互看不起。
飛燕村產的米很少,要逢年過節,有親戚來才能吃上一口。在王學十小學和初中的全部記憶裏,最深刻的是饑餓和寒冷,好像永遠吃不飽,永遠穿不暖。
母親蘭蘭和姐姐王學鳳是常年推石磨,玉米麵幾乎是她們磨的,王學十偶爾幫著母親磨麵,把他轉得頭暈眼花,天旋地轉,有種想嘔吐的感覺。他多次發誓:這輩子不能當農民,也不要推磨。這對他努力讀書是種激勵。
大哥因為不讀書了,就被父親折磨著,命令他:“從此後,和你姐每晚推石磨轉,讓你明白生活的苦,不讀書,就得幹活,你們要習以為常。”
王學紅有時也很壞,和王學鳳一起推石磨時,出工不出力,隻是繞著石磨轉悠,假裝推磨,兩個人打了不少架。最後變成各人推各人的,可是王學鳳磨得細致,而王學紅磨得很粗糙。
每次放學迴家,隻要是母親蘭蘭推磨,王學十就會忍不住去幫,可是轉上幾轉就眼花了,後來都強忍幫母親減輕一路上的阻力。王學十想,推磨轉來轉去不是一件愉快的事。那時,王學十努力讓家人喜歡他,老師向父母反映學習不錯,父親在家宣布一條規矩:學十的任務是讀書,盡量不要讓他幹活,把作業做好。
這個聖旨讓他免了許多勞役之苦,有時自己覺得,讀書變成他的借口,是逃避勞動最好的借口。在家裏,他像是一個特殊保護的對象,很多事情都讓著他。就算他做錯件事,都不會對他大聲吼叫,也不抽打。那時候王學十完全明白,讀好書是父親心中最重要的事:經常讀書,讀好書,會讀書,你就是家裏的英雄。父親常這樣說話:“小人家靠養雞豬,大人家靠讀詩書。”說明當時父親是把自家人當大人家來看待的。
記得有一次,王學十讀四年級,王學紅讀三年級時,瞌睡很大,每早都是王學十起來做飯,早上吃一頓,下午放學迴來吃一頓,下午真的特別餓。凡讀書的日子,都是母親把王學十叫起來,他把玉米飯熱好,才將王學紅叫起來,倆人就在一個鍋裏吃幹飯,噎住喉嚨,就一杯冷水下肚。
下午放學後迴來,又得炒一些玉米飯吃,吃飯後得找豬草去。玉米飯是王學十炒的,哥哥說:“大人要多吃,小的要少吃,我個子高,比你吃得多,因此每次在一個鍋裏吃飯,一定要劃清界限。”王學紅的體力比他強,他是打不過王學紅的,王學紅說什麽,他就照辦,每次炒好的玉米飯,王學紅總是要把飯從鍋的中間劃一條線,各吃各的,不能越界,他說他代表中國,王學十代表越南,中越是兄弟,但親兄弟明算賬,越界不好。那日,王學紅劃了線,倆人吃著的時候,王學十想問題時,走神了,不小心將勺子伸進哥的那邊去,哥十分生氣,說王學十是故意的,王學紅將手中的鐵勺挖到王學十頭上,鮮血從頭發裏流出來,頭上還粘著玉米飯。王學十“哇哇”大哭起來,王學紅也嚇著了,吃驚地看著弟弟。弟弟痛苦的哭叫聲音引來了正在烤煙的父親,王治山看到他的為之驕傲的學十頭上流血,看到頭上還有飯粒,很快就判斷出是哥哥幹的。他慌忙用手幫王學十擦洗,用仙鶴草、茜草、海螵蛸、鬆香做的藥粉幫著止血,用塊破布將王學十的頭裹起來。王治山找到平時抽打牲口的皮鞭,滿屋子找王學紅,找不到又去村子裏找,大哥早躲起來了。生氣的父親罵著:“找到就讓你死,讓你脫層皮,讓你點天燈,讓你吃癆傷藥。”
王學十聽到父親這種罵聲,也知道父親對大哥的嚴酷,知道哥一定很慘,他說:“爹,是我不小心踢了門坎,不是我哥打的。”
王治山問:“那頭發上的飯是怎麽迴事”?
王學十說:“我踢了門坎,頭撞上去的。”
王治山大聲說道:“你哥王學紅為什麽要跑呀?這不是做賊心虛嘛?”
“這麽嚴重的流血事件萬一被你誤打怎麽辦啊?你平時又罩著我。”
王學十知道,大哥是躲在樓上的一個十分隱蔽的地方,父親是找不到的。王學十說那番話是讓大哥聽的,是給他機會,以後別打王學十就行。父親以為是真的,就沒打罰王學紅。
王學紅晚上從樓上下來,對我很感激,往後就沒有因為飯的事偷襲我。飯是那時最珍貴的東西,不能怪大哥,怪的是口糧真的太少,不敢放開吃,怕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放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今天,他絕不會因為吃玉米飯的事,會挨王學紅的鐵勺攻擊,這都是饑餓惹的禍。
那時,王學十對吃都有了心理障礙,怕吃不飽,或是下頓沒了於是變成經常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常因為吃的事而煩惱。每次吃飯都變得狼吞虎咽,能吃多吃,特別是去親戚家,他都感到自己的肚皮快炸了。
長年讀書,吃飯毫無規律,帶去學校的飯常是冷飯,王學十得了胃病。
讀五年級的時候,是在納浪小學,納浪小學在三個村的交界處,學校旁邊有一條幹河,冬春季節河中沒有水,到了夏秋,這條河翻滾著巨浪,吼叫著。
納浪小學離飛燕村很遠的,從學校到飛燕村要一個半小時的路,學校不辦夥食,隻有兩口大鍋在操場一側的石棉瓦房子裏,供第二天同學帶來的飯菜在中午有個加熱的地方。
學校每天下午四點放學,同學們都迴家去,把肚子吃飽,又帶著一盒飯當晚迴到學校,夜裏住學校。
宿舍沒有像樣的床,全是學校從山上采來的碗大一般的木料建成的木床,人睡在上麵簡直是睡在木棍上,凹凸不平的。王學十帶去一片草席和一條灰氈,晚上是穿著衣服睡的。夏季雖不冷,但蚊子多,同學們都被蚊蟲叮咬慣了,王學十睡眠很淺,他習慣了聽別人說夢話、打唿嚕、磨牙齒、放屁。
每天中午,同學們都會排著兩條長長的隊伍,在兩口鍋裏炒飯,從同學們炒飯的品種,就基本看得出貧富的差距,當然還有穿著。王學十學習好,他從五年級才穿上褲子,原來的總是一件長衫似的衣物,從肩到腳,還是姨媽從省城帶來的。五年級了,有了自尊,鞋子可以不穿,但遮屌的褲子要有一條,總不能像牲口一個在眾目之下大搖大擺的。王學十又瘦又黑,個子因為營養不良,慢性胃病,長得不高。
說到炒飯,有一次王學十是排在前麵,他把自家的飯菜打開後,因為裏麵有酸菜豆湯,大家有種嫌臭的不屑眼光,一部分人開始用手在鼻子前扇風,說:“這是什麽飯菜?”他們都離王學十遠遠的,又有人說:“這口鍋炒不成了,簡直是酸臭味,屎的味道。”他看到同學們都擠到另一口鍋前。那刻他腦子突然想在地上找一個裂縫,鑽下去,遠遠地躲著,就想馬上消失在同學們的眼前。他在內心感歎:我不是王治山的兒子,王治山呀王治山,你讓你的兒子生活得一點尊嚴和麵子都沒有,我要不是王治山的兒子就好了,也不會遭到這樣的羞辱和嘲笑。王治山呀王治山,我恨你,我恨你把我生這個人世間,我幼小的心靈受不了這些挖苦的眼神與口氣。整個中午,他逃到一個沒人的地方,含著眼淚,將酸菜飯吃完,連他自己都覺得這飯菜不好聞,可是不吃又餓,丟掉又可惜。
下午,上課的時候,他心事重重,把頭低得隻能讓自己看到腳尖,他變得更孤獨和無助,他有些恐懼那些眼神,疑神疑鬼,經常擔心有人在嘲笑他。
以後,隻要到中午。同學們都會躲著他,像是王學十得了什麽傳染病,遠遠地躲著。王學十明顯聽見有人議論:“那個人就是在鍋裏熱臭飯的家夥,他叫王學十,我疑惑他家吃的不是飯,說不定是豬食。”王學十聽到,羞恥感占據著心靈。他跑到河邊,把冷飯吃了,不久胃就痛起來,他站在河邊,影子倒映在水中,他審視著他在水中的窮爛可憐樣。由於這種自尊的需要,他從此以後不在食堂熱飯,冷嘲熱諷比饑餓還傷人,這是王學十第一次體會到精神的痛苦,他也不告訴父母,一個人忍著。
經常吃冷飯,王學十常說胃疼,父親就用溫中散寒和止痛的楠木香和隔山消給王學十吃,服後很奏效。後來王學十自己也學會這兩味草藥,他也知道那些山上會長這種藥,周末他自己上山找這兩種藥,曬幹後,打成粉,在書包裏放上一包,一犯病就服一袋。他這樣維護自己的脆弱得可憐的自尊心。藥粉能止痛,他又感謝父親教給他一招方藥,這藥方給自己挽迴一點尊嚴,起碼讓別人看不出他因病而痛苦的神色。
寒冬臘月,學校裏很冷,家裏窮得不像話,實在是很冷的,父母問:“要不帶個被子去學校?”他心痛父母蓋得不踏實,萬一受凍生病了,家裏人會沒有飯吃的,拒絕了父母的好意,自己希望父母健康,王學十盡力減少父母的負擔。
到了半夜,王學十冷得不行,三點多鍾就凍醒了,睡不著,又熬了兩個小時,天還沒亮。王學十起床後,他走出學校,嘴裏發出“噝噝”的聲響,在山地裏伸展跳躍,希望自己身體暖和一些。臨近天亮,一個老年婦女朝他走來,她發現了王學十,老奶奶站著不動,顯然是她察覺到鬼頭鬼腦的影子,她咳嗽,為自己壯膽,她鼓起勇氣在遠處喊:“你是人還是鬼?”王學十答道:“我是人,不是鬼,天冷睡不著,我來鍛煉身體。”
“你嚇壞我了,我以為見到鬼了。”
我走近那老年婦女看,原來是納浪村一個姓趙的老奶奶。
“對不起,嚇著老奶奶了。”
老奶奶說:“沒事,我以為我是最早的,原來還有比我還早的小年輕,你這樣早起,會成器。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是他第一次聽到的話,學會“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道理。他把自己變換成“笨鳥先飛,比喻早起一點,多用點功,機會多些。”
王治山不再叫王學紅的名字,反而叫他“豬大腸”,這對他打擊很重。王學十聽見父親上麵的話語和大哥被父親抽打的哭泣聲,心情沉重與不安。
剛開始自己覺得被父親認可,是父親表揚的對象,有點洋洋得意,心中浮起一種想法,自己比哥哥厲害,比他強,從來不被打罵。可是父親打起大哥來,下手很重,仿佛哥不是他生似的,哥那種淒慘的叫聲和父親罵的話十分難聽,對王學十是種傷害,他自己想,要是他學習也不好,可能哥倆都不會挨打,自己不挨打反而在心認為自己是小人,是可恥的,他真想替哥分擔挨打的份兒。他心中怪怪的想法:“恨他時,我都笑他不如我,想他時,希望他對我好,有人欺負我時,我十分愛他,他是我最親愛的大哥,他會用錘頭幫我頂住一些被挨打的場麵。哥呀你可憐可恨也可愛,可恨的是,你不好好讀書。”
王治山生氣道:“你給老子聽著,再給你留個三年級,緩期執行一年,如果再考不上四年級,老子隻能槍斃你,永遠迴來修地球,永遠隻能挖地球,老子供你讀書的錢,你說容易嗎?老子省吃儉用,有時老子的褲子炸了洞,屁股都露出來了,舍不得出錢補一補,王學十呢,王學十呢?”
“來了,什麽事?”王學十跑進屋裏,眼紅潤起來。
“你們哥倆給我聽著,讀書是老子要出錢出糧的事,讀書不是為了我,是為了你們自己,我的錢供你大哥上學,算是丟在冷水裏,連個水泡泡都沒冒,真是冷冰淩擦屁眼,冷進髒頭去了。學十還可以,至少還冒起個泡泡。今後你們誰讀成器,爹就是把褲腰帶賣了,也要供你們上學。你們看到了,我想穿鞋子,可是沒錢買呀,赤腳就挺過來了,你們也赤腳,爹很難過,不是我的本意。你們看,我穿著的褲子屁股處處通了洞,許多地方都補了,補了又補,爹不怕屁股外漏也要供你們上學,都是為了你們,家裏窮得爛糟糟的,是我們命運不好,是地主富農的命,還要幫你三叔賠燒壞竹園的款,能活命下去就不錯了,但這一切都會過去,人呀三天不說嘴生,三天不練手生,天上也不會掉餡餅下來,得靠雙手,順命但不要認命。老子主要是時運不濟,時運好的話,老子也不是一般人。啊!對外麵的事,外麵的人,不頂嘴,要忍耐,要配合,要施舍,我這個階級成分的人,已經像牲口一樣被教乖了,活著是為了等待未來,等著未來活出彩,沒有永恆的黑夜,也沒有永恆的白天,雪怕太陽,草怕霜,我這根草命最怕霜,一句話就怕運動,運動來了,我這根草就得低頭,霜雪過後,我這根草頭又伸出來。你奶奶說的那個-在人世間,如果有人欺你、辱你、謗你、害你、踏你,你忍他,讓他,躲他,不理他,再過幾十年你且看他,聚散離合終有時日,悲歡離合都因佛法。”
說著王治山也流出眼淚,說:“我累了。”母親蘭蘭看到父親臉色迴暖,小跑步過去把大哥的繩子鬆開,王學十搬個凳子讓懸在空中的王學紅的腳有個站的地方。王學十知趣地給父親倒了杯溫水,感謝他不折磨王學紅。
人的心智打殘了,很危險。多年後,王學十總認為,父親的教育不對,大哥有機會變好,是方法不對,他的心智是肉體打擊和心理打擊致殘的,從此大哥變得一點不自信。三年級畢業了,也沒考取四年級,徹底迴家了,大哥的夢想破滅了,父親的期望也落空了。(大哥告訴我一句話:“父親越生氣,越痛苦,我越高興,他打擊我,其實是打他自己,破罐子破摔,我越失敗,就是對父親最大的報複。”聽到這句話,我大吃一驚,也不敢將這句話告訴父親,很難理解大哥這句話,長大才知道大哥當時就是一種逆反心理。對父親和大哥,我認為他們倆人都有錯,有責任,可能是父親所處的環境讓他變成那樣教育人的。大哥許多事情都對著父親幹,很失敗。)一個夏天,大哥在幹活的時候,睡著了,父親很生氣,反背著他的手把他推到地旁邊的山溝裏,說了句:“反正你也不成器,一輩子完了,少你一個也無所謂,你去死吧,這麽多年,我終於明白,這是你的命,所以不指望你了,隻要你二兄弟王學十爭氣,我就安慰了,這應了一句話,這金瓜呀得多種幾塘,總有一塘瓜能結出果來,你呀今後是個老孤寡,像你大爹,王治強囉!”
隨著王學紅的年齡增長,他和父親的關係也不理想,慢慢變得相互看不起。
飛燕村產的米很少,要逢年過節,有親戚來才能吃上一口。在王學十小學和初中的全部記憶裏,最深刻的是饑餓和寒冷,好像永遠吃不飽,永遠穿不暖。
母親蘭蘭和姐姐王學鳳是常年推石磨,玉米麵幾乎是她們磨的,王學十偶爾幫著母親磨麵,把他轉得頭暈眼花,天旋地轉,有種想嘔吐的感覺。他多次發誓:這輩子不能當農民,也不要推磨。這對他努力讀書是種激勵。
大哥因為不讀書了,就被父親折磨著,命令他:“從此後,和你姐每晚推石磨轉,讓你明白生活的苦,不讀書,就得幹活,你們要習以為常。”
王學紅有時也很壞,和王學鳳一起推石磨時,出工不出力,隻是繞著石磨轉悠,假裝推磨,兩個人打了不少架。最後變成各人推各人的,可是王學鳳磨得細致,而王學紅磨得很粗糙。
每次放學迴家,隻要是母親蘭蘭推磨,王學十就會忍不住去幫,可是轉上幾轉就眼花了,後來都強忍幫母親減輕一路上的阻力。王學十想,推磨轉來轉去不是一件愉快的事。那時,王學十努力讓家人喜歡他,老師向父母反映學習不錯,父親在家宣布一條規矩:學十的任務是讀書,盡量不要讓他幹活,把作業做好。
這個聖旨讓他免了許多勞役之苦,有時自己覺得,讀書變成他的借口,是逃避勞動最好的借口。在家裏,他像是一個特殊保護的對象,很多事情都讓著他。就算他做錯件事,都不會對他大聲吼叫,也不抽打。那時候王學十完全明白,讀好書是父親心中最重要的事:經常讀書,讀好書,會讀書,你就是家裏的英雄。父親常這樣說話:“小人家靠養雞豬,大人家靠讀詩書。”說明當時父親是把自家人當大人家來看待的。
記得有一次,王學十讀四年級,王學紅讀三年級時,瞌睡很大,每早都是王學十起來做飯,早上吃一頓,下午放學迴來吃一頓,下午真的特別餓。凡讀書的日子,都是母親把王學十叫起來,他把玉米飯熱好,才將王學紅叫起來,倆人就在一個鍋裏吃幹飯,噎住喉嚨,就一杯冷水下肚。
下午放學後迴來,又得炒一些玉米飯吃,吃飯後得找豬草去。玉米飯是王學十炒的,哥哥說:“大人要多吃,小的要少吃,我個子高,比你吃得多,因此每次在一個鍋裏吃飯,一定要劃清界限。”王學紅的體力比他強,他是打不過王學紅的,王學紅說什麽,他就照辦,每次炒好的玉米飯,王學紅總是要把飯從鍋的中間劃一條線,各吃各的,不能越界,他說他代表中國,王學十代表越南,中越是兄弟,但親兄弟明算賬,越界不好。那日,王學紅劃了線,倆人吃著的時候,王學十想問題時,走神了,不小心將勺子伸進哥的那邊去,哥十分生氣,說王學十是故意的,王學紅將手中的鐵勺挖到王學十頭上,鮮血從頭發裏流出來,頭上還粘著玉米飯。王學十“哇哇”大哭起來,王學紅也嚇著了,吃驚地看著弟弟。弟弟痛苦的哭叫聲音引來了正在烤煙的父親,王治山看到他的為之驕傲的學十頭上流血,看到頭上還有飯粒,很快就判斷出是哥哥幹的。他慌忙用手幫王學十擦洗,用仙鶴草、茜草、海螵蛸、鬆香做的藥粉幫著止血,用塊破布將王學十的頭裹起來。王治山找到平時抽打牲口的皮鞭,滿屋子找王學紅,找不到又去村子裏找,大哥早躲起來了。生氣的父親罵著:“找到就讓你死,讓你脫層皮,讓你點天燈,讓你吃癆傷藥。”
王學十聽到父親這種罵聲,也知道父親對大哥的嚴酷,知道哥一定很慘,他說:“爹,是我不小心踢了門坎,不是我哥打的。”
王治山問:“那頭發上的飯是怎麽迴事”?
王學十說:“我踢了門坎,頭撞上去的。”
王治山大聲說道:“你哥王學紅為什麽要跑呀?這不是做賊心虛嘛?”
“這麽嚴重的流血事件萬一被你誤打怎麽辦啊?你平時又罩著我。”
王學十知道,大哥是躲在樓上的一個十分隱蔽的地方,父親是找不到的。王學十說那番話是讓大哥聽的,是給他機會,以後別打王學十就行。父親以為是真的,就沒打罰王學紅。
王學紅晚上從樓上下來,對我很感激,往後就沒有因為飯的事偷襲我。飯是那時最珍貴的東西,不能怪大哥,怪的是口糧真的太少,不敢放開吃,怕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放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今天,他絕不會因為吃玉米飯的事,會挨王學紅的鐵勺攻擊,這都是饑餓惹的禍。
那時,王學十對吃都有了心理障礙,怕吃不飽,或是下頓沒了於是變成經常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常因為吃的事而煩惱。每次吃飯都變得狼吞虎咽,能吃多吃,特別是去親戚家,他都感到自己的肚皮快炸了。
長年讀書,吃飯毫無規律,帶去學校的飯常是冷飯,王學十得了胃病。
讀五年級的時候,是在納浪小學,納浪小學在三個村的交界處,學校旁邊有一條幹河,冬春季節河中沒有水,到了夏秋,這條河翻滾著巨浪,吼叫著。
納浪小學離飛燕村很遠的,從學校到飛燕村要一個半小時的路,學校不辦夥食,隻有兩口大鍋在操場一側的石棉瓦房子裏,供第二天同學帶來的飯菜在中午有個加熱的地方。
學校每天下午四點放學,同學們都迴家去,把肚子吃飽,又帶著一盒飯當晚迴到學校,夜裏住學校。
宿舍沒有像樣的床,全是學校從山上采來的碗大一般的木料建成的木床,人睡在上麵簡直是睡在木棍上,凹凸不平的。王學十帶去一片草席和一條灰氈,晚上是穿著衣服睡的。夏季雖不冷,但蚊子多,同學們都被蚊蟲叮咬慣了,王學十睡眠很淺,他習慣了聽別人說夢話、打唿嚕、磨牙齒、放屁。
每天中午,同學們都會排著兩條長長的隊伍,在兩口鍋裏炒飯,從同學們炒飯的品種,就基本看得出貧富的差距,當然還有穿著。王學十學習好,他從五年級才穿上褲子,原來的總是一件長衫似的衣物,從肩到腳,還是姨媽從省城帶來的。五年級了,有了自尊,鞋子可以不穿,但遮屌的褲子要有一條,總不能像牲口一個在眾目之下大搖大擺的。王學十又瘦又黑,個子因為營養不良,慢性胃病,長得不高。
說到炒飯,有一次王學十是排在前麵,他把自家的飯菜打開後,因為裏麵有酸菜豆湯,大家有種嫌臭的不屑眼光,一部分人開始用手在鼻子前扇風,說:“這是什麽飯菜?”他們都離王學十遠遠的,又有人說:“這口鍋炒不成了,簡直是酸臭味,屎的味道。”他看到同學們都擠到另一口鍋前。那刻他腦子突然想在地上找一個裂縫,鑽下去,遠遠地躲著,就想馬上消失在同學們的眼前。他在內心感歎:我不是王治山的兒子,王治山呀王治山,你讓你的兒子生活得一點尊嚴和麵子都沒有,我要不是王治山的兒子就好了,也不會遭到這樣的羞辱和嘲笑。王治山呀王治山,我恨你,我恨你把我生這個人世間,我幼小的心靈受不了這些挖苦的眼神與口氣。整個中午,他逃到一個沒人的地方,含著眼淚,將酸菜飯吃完,連他自己都覺得這飯菜不好聞,可是不吃又餓,丟掉又可惜。
下午,上課的時候,他心事重重,把頭低得隻能讓自己看到腳尖,他變得更孤獨和無助,他有些恐懼那些眼神,疑神疑鬼,經常擔心有人在嘲笑他。
以後,隻要到中午。同學們都會躲著他,像是王學十得了什麽傳染病,遠遠地躲著。王學十明顯聽見有人議論:“那個人就是在鍋裏熱臭飯的家夥,他叫王學十,我疑惑他家吃的不是飯,說不定是豬食。”王學十聽到,羞恥感占據著心靈。他跑到河邊,把冷飯吃了,不久胃就痛起來,他站在河邊,影子倒映在水中,他審視著他在水中的窮爛可憐樣。由於這種自尊的需要,他從此以後不在食堂熱飯,冷嘲熱諷比饑餓還傷人,這是王學十第一次體會到精神的痛苦,他也不告訴父母,一個人忍著。
經常吃冷飯,王學十常說胃疼,父親就用溫中散寒和止痛的楠木香和隔山消給王學十吃,服後很奏效。後來王學十自己也學會這兩味草藥,他也知道那些山上會長這種藥,周末他自己上山找這兩種藥,曬幹後,打成粉,在書包裏放上一包,一犯病就服一袋。他這樣維護自己的脆弱得可憐的自尊心。藥粉能止痛,他又感謝父親教給他一招方藥,這藥方給自己挽迴一點尊嚴,起碼讓別人看不出他因病而痛苦的神色。
寒冬臘月,學校裏很冷,家裏窮得不像話,實在是很冷的,父母問:“要不帶個被子去學校?”他心痛父母蓋得不踏實,萬一受凍生病了,家裏人會沒有飯吃的,拒絕了父母的好意,自己希望父母健康,王學十盡力減少父母的負擔。
到了半夜,王學十冷得不行,三點多鍾就凍醒了,睡不著,又熬了兩個小時,天還沒亮。王學十起床後,他走出學校,嘴裏發出“噝噝”的聲響,在山地裏伸展跳躍,希望自己身體暖和一些。臨近天亮,一個老年婦女朝他走來,她發現了王學十,老奶奶站著不動,顯然是她察覺到鬼頭鬼腦的影子,她咳嗽,為自己壯膽,她鼓起勇氣在遠處喊:“你是人還是鬼?”王學十答道:“我是人,不是鬼,天冷睡不著,我來鍛煉身體。”
“你嚇壞我了,我以為見到鬼了。”
我走近那老年婦女看,原來是納浪村一個姓趙的老奶奶。
“對不起,嚇著老奶奶了。”
老奶奶說:“沒事,我以為我是最早的,原來還有比我還早的小年輕,你這樣早起,會成器。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是他第一次聽到的話,學會“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道理。他把自己變換成“笨鳥先飛,比喻早起一點,多用點功,機會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