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蘭蘭挺著大肚子,出懷很明顯,看得出來,十月懷胎。為了少得可憐的工卡業績,換點口糧,在大隊社房裏,她得背六十斤玉米棒子,從樓上往下搬,然後用榔頭把玉米從棒子上敲打下來,送去樓上的倉庫,稱量並記工帳。她灰頭土臉,擦著汗珠,一副花臉像,站在隊長跟前問:


    “隊長,我有幾個業績”。


    “ 吃什麽夥食?差得遠呢!”保光頭隊長不屑一顧。


    樓下,會計的老婆議論道:“隊長的老婆真能生,第十個了,他土政策規定,一個孩子分大人七成的口糧,他家最富,口糧估計都生蟲了。我那口子不得力,廣種薄收,這不,我這塊肚皮成了荒地。”農村人說話粗俗,口無遮攔。


    “找找女郎中王修蓮嘛。”


    “幾年前我找過了,她被大兒子媳婦郭美英打成廢人了,竹棍打斷一捆,上不了山挖藥了,挺可憐的。”


    “會計嫂子,換個包穀種嘛,隊長如何?”一個胖婦女開玩笑說。


    “他?不行,品種不行,你看那頭型,頭上一根毛沒有,還長著一張大逼拽拽的臉,別笑我,我還是要用自家的老品種唄。”


    “說起蘭蘭,有什麽福?肚子都吃不飽,環境不好,規定不準超過的中等生活。聽說最近快生了,胸脯上幹癟癟,看樣子沒奶水,她小叔子燒竹園賠錢還沒完呢。真是人窮怕生病,天冷怕刮風,災禍連連。”有人說。


    “我們幾個姊妹都是環境,你們也不會打我小報告,說句實話,眼下這種生活,天災是有,更多的是內耗太大了。”會計老婆說這句話的時候,還特別看看門外有沒有人偷聽。


    蘭蘭在隔壁都聽到了,隻是默默地,抹著眼淚。


    整個下午,她自己心情一直鬱悶著······想這個漫長的冬季怎麽過,她懷疑未來的日子能否過出頭。


    冬夜的日子很漫長,天黑得早。


    入睡不久,蘭蘭做夢,夢見一個船夫劃船渡她過岸。上岸後,帶她上山采藥。船夫說是為一位奶奶采藥,於是,給她一捆藥,並讓她送給奶奶。後來,船夫說自己是蘭蘭的兒子,找她很多年了。由於多年沒見,船夫自己哭得傷心,跪在地上不起來。蘭蘭使勁拉他,結果手一鬆就往後倒,後來,一陣劇烈的腹痛讓她從夢中驚醒,並驚叫一聲。


    深夜,家裏人聽到響動,慌忙起來查看情況。


    蘭蘭自己想到今天勞動使過重力,像是傷到腹部胎氣了,宮縮得厲害。


    在痛苦伴著快樂中,更多的是期待。生孩子是痛苦的,多一份口糧是快樂的,活著不容易。孩子迫不及待,像是哭著喊著要來人間,聲音節奏頻率十分響亮,他是來給這個家增添一份口糧的。蘭蘭對分娩很滿意,她順利產下一男嬰,孩子眼睛盯著蘭蘭,他對世界是陌生的,卻對自己的媽媽像是眼熟。


    時間是甲寅年農曆十月初十。


    增添人口,對家人來說像是過年似的,沉浸在喜悅的氣氛之中。因為明天就能分到大人七成的口糧。嬰兒吃不了糧,但能給大人添些糧食。


    韓半仙聽說蘭蘭家添了人口,帶著十個雞蛋與八塊紅糖來道喜。王修蓮請他給孩子看前程命運,他問了生辰,掐指推算,又看看小臉、雙手,摸摸耳朵,神秘兮兮地自言自語,說些瘋話:


    “十螺全不下田,十月朝,祖墳培,青煙冒,吐故納新龍門躍,踏遍青山草藥王,四海雲遊樂逍遙。修蓮啊,恭喜你啊,你的衣缽後繼有人囉!”


    “真的嗎?韓半仙,快扶我看看。”


    老太太晃悠著身子,步履蹣跚,把孩子看個仔仔細細,她一臉皺紋像萬千溝壑,數十年來保持著一臉憂愁而悲傷的神情,但此刻終於像是從烏雲密布的縫隙裏擠出一絲陽光:“喲喲,還真是十螺,不種田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做夢啊,一個船夫怎麽會挖草藥給我吃啊,半仙,你說說呀,這是怎麽迴事?”老太太講了一遍自己做夢的具體過程。


    “媽,你說的夢,聽起來跟我做的夢很相似,真是奇了,是巧合。”蘭蘭也高興地把夢境講述一遍。


    “不可思議,兩個人做同一個夢,阿彌陀佛,菩薩托夢了。半仙,你天賦高,你給孩子取個好名。”王修蓮說。


    “好好好!這個飛燕村就你看得起我,別人都說我是瘋子,不理我,我得討口酒喝,行不行?”韓半仙說。


    “家裏給蘭蘭準備消毒的酒,是有的,來,給你一些,隻是有個條件,不準說酒(九)話,要說實話。”王修蓮說。王修蓮顫顫巍巍遞給半仙一碗酒。


    韓半仙的嘴唇與酒碗結合之時,發出好聽悅耳的聲調,響亮而清脆。一口酒有滋有味,像吸到心裏。他喝酒是閉著眼睛,小口喝的,每一口都伴隨一個調子,他喝酒的習慣,方圓十裏,許多人都知道。


    韓半仙說:“我說十花,不說九花、蓮花,也不說風花雪月,嘿嘿哈哈!”要知道,蓮花是王修蓮的小名,修蓮懂得半仙的話裏話外的意思,不會責怪他。王修蓮笑笑。


    韓半仙說:“你們家譜到了“學”字派,就叫王學十,學十,十字,十月初十,十月朝,培祖墳,得列祖列宗在天之靈的護佑。十,頂天立地,雙手擁抱蒼生,道家講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橫就是博愛,如同雙手擁抱世人,是人道;一豎分上下是敬畏天地日月星辰,下是地道,上是天道,別小看頭頂神秘的星空。佛家燒香一柱是接天地之緣,通過香煙繚繞伸入天空是溝通人天地宇宙的信息與能量,所求必應啊,立著的一柱香,就是一豎。外國人也信十字,說十字能唿喚神力。你看你家的藥鋪門上有個十字架,人們看到紅十字就知道是救死扶傷的標誌,積善成德,後福悠悠。就叫''王學十'',我看命裏有天醫星供照的組合,可成良醫。修蓮,你父親說過學醫可以安身立命,你應該體會到何為安身何為立命。不管時代如何變遷,都離不開醫藥。”


    “是的,能體會,他半仙叔叔說到我心坎上,就叫學十,很好,很好。”王修蓮答道。


    此時,不知什麽時候,一個僧人正立於門口側耳聆聽,他想進去看看,探頭探腦地,合掌便說:


    “阿彌陀佛!”


    門咯吱一聲打開了。他低頭時,頭上露出六個十分明顯的香疤。


    “施主,貧僧化緣來討口飯吃可否?”


    “好、好,阿彌陀佛!請進、請進。”王修蓮說。


    修蓮叫喚家人,把鍋灶洗幹淨,用香油炒些飯菜給他吃。半個時辰,僧人與修蓮聊了些家常,心裏很滿意、高興、輕鬆,如釋重負。走時留下一句話:


    “施主,小孩叫學十,好,是個不錯的名字,我給他小名吧,叫百歲,七歲以前就這樣叫,阿彌陀佛。在人世間如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者,隻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行人難行忍人難忍,緣來緣去終有因果,聚合離散莫非緣法,如此則圓瑞無礙,阿彌陀佛!”


    “謝師傅,阿彌陀佛!”王修蓮合掌說。


    僧人走出了門,走到草藥鋪“行德堂”,他駐足,抬頭望著落滿灰塵的十字架和那副對聯:“行蔭功積善德,為百姓解疾苦”,然後快步出飛燕村。看著遠去的背影,半仙與修蓮納悶,這年頭,怎麽會有僧人來化緣。其實,僧人來此,是有任務的。為何如釋重負,世人不知而已,詳情隻待後麵分解。


    王修蓮與半仙何以心有靈犀,這還得從身世故事慢慢說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你呀就缺一味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播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播樂並收藏你呀就缺一味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