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山頭頂著篾帽,吱吱吱地,踏上去大屯的泥濘之路。豹子、狼、麂子的影子在他腦海裏閃現,一個個冷戰打上心頭,沒多少膽量去大屯村,途中要經過兩條小河,一片茂密樹林,還有一片亂墳堆。
這麽想,腳下有些猶豫,但想到王二毛的遭遇,也就腳步邁出去了,也顧不得那麽多,不管如何,今晚的通知要送到大屯村書記家。
雨下得不大,也就是牛毛細雨,摸黑路不是好走的。燃燒的火把,要是燒得快的話,就慘了,途中火滅了怎麽辦?火把燒得越快,人就要走快些。
幾天來的雨水,給嗚啦河的水漲了不少,翻滾的黃色細浪,嘩啦啦往低處急流,這一片黃土地長年累月,不知被河水帶走多少泥土。
王治山卷起褲腿,試著過河,水深到膝蓋,提腿往前邁一步,有些艱難,上身搖來晃去,險些跌倒,每邁一步都要格外小心。後來,他感到在水裏邁碎步,衝力不大,上身的穩定性要好些。
趟過小河,對麵就是山坡,路彎來扭去,兩旁的各種雜木樹的枝葉,相互交叉支撐著,把小路的上空遮起來,深遠的森林小道是黑森森的,偶爾從雜草間飛快逃竄出隻野兔,弄得樹葉沙沙地響,嚇得他心往裏縮了一下。越緊張越怕,膽小更怕,更重要的是心中有鬼,他也不敢迴頭望自己的身後及肩膀,總覺得身後有什麽跟著他,背脊梁上,一股一股的寒氣像毛毛蟲,不停往上爬。
他心咚咚地跳著,他聽老人說,走夜路不能看肩膀,肩膀上有一盞燈,要是看了,會熄滅,鬼祟會上身,於是腳步也比往常加快了。
前麵是大屯村的亂墳堆,多少年來,這裏埋下數千口死人,據說村裏死於非命,不到三十歲,叫“短命鬼”,隻能埋在這裏。有冤案的“短命鬼”埋在這裏不少,人們常說這裏會鬧鬼,還會像人一樣哭。在飛燕村的山坡上,有人看到這個山坡有鬼火燃燒,有時火焰有幾丈高,有時會竄來竄去。其實這是幹燥腐殖土被夜風吹襲,飛揚起來,人們看到的是磷火。
有句話說,“在家怕鬼,在外怕水”,許多人經過這裏,都不敢將眼斜著去看,怕看到不幹淨的東西。
王治山經過這裏,故意把火把吹得明亮些,壯壯自己的膽量。他豎著耳朵聽自己“嚓嚓”的泥濘路上的腳步聲。他心中明白,這就是亂墳堆。
不經意間,那些墳堆裏傳出來一種酷似人在夜間睡覺咬牙齒的聲音,再往前走十多米,他心呀簡直提到了嗓子眼,咚咚地,仿若要從胸膛裏跳出來,心口悶慌慌的。
“呱啊!”突然一聲怪叫。
王治山腦子像挨了一個悶棍,手一抖,火把散在地上,火星子到處飛揚,全身的毛孔都立起來,思維全都空白了,熱辣辣的東西從兩腿間往下流。恐則氣亂,驚則氣下,驚恐之餘,膀胱括約肌失調,小便不出來才怪。
他楞了好一陣子,又從剛才的恐怖狀態恢複過來,亂墳裏“唰啦”一聲,伴隨著麂子的“啯喔”聲,從山這邊叫到那一邊。此刻他才明白,這是麂子,他嚇怕了,也學著麂子的叫聲給自己壯膽,撿起地上的石頭往墳裏扔,看樣子這下不怕了,嘴裏罵著:“媽的,嚇死老子了!”他又啊啊地大聲叫喚,麂子變換著調子的怪聲,越來越遠。
他慌忙撿起散亂的火把,歪著嘴“噗嗤噗嗤”地吹,火苗又重新燃起來,照亮小路,自己冒著一身冷汗,終於趟過大屯村的小河。走進大屯村路口,村裏的狗叫聲從遠處傳來,算是對黑夜裏陌生的不速之客的一種警告。各家各戶都已經入睡了,不知道哪家的公雞也奏響了夜裏第一聲鳴叫:“喔·······喔·····”要是在現在,一個電話一分鍾就解決了,那年月落後與偏僻,可想而知。
磨了半天是這個結局,真是無言。可我們能理解,下雨路滑,不敢走得過快。大屯村的魯書記一家人,因為白天幹活,太累了。王治山喊了幾句書記的尊稱,不見迴聲,敲門也不起作用,此刻加上大雨聲與狗叫聲,淹沒了他剛才的敲門聲與唿叫聲。
王治山也不是沒想過,或許是對方聽到,不想受到打擾,故意裝著沒聽見,誰叫自己是富農,出身不好隻得受罪,他用他母親的話安慰自己:“努力活著才有希望,忍耐忍耐好事還在。”
書記屋簷下有個牛車,上麵鋪了些牛吃的幹草,天雖然冷,可他那份睡欲卻打敗了勉強支撐起來的眼皮。他自己感到,瞌睡蟲上身了,實在太困了,搖晃著疲憊的身軀,迷迷糊糊,一下倒在牛車睡了過去。
這一夜雨沒停,下半夜還有些風。
大約五更時分,王治山做夢,夢見自己右腳手又麻又木,自己被冰塊凍結了,怎麽使勁用力地掙紮,也無濟於事。
誰家吃奶的娃娃哭喊著,狗叫聲又叫起來,王治山也醒來。天還沒亮,這個時候,讓人心煩。
身上破爛的衣服抵不住夜間的寒冷與饑餓。一個人在牛車上瑟瑟地抖著,伸手摸摸自己的肩膀,又酸又痛肌膚布滿許多雞皮疙瘩,冷冰冰的。蜷縮著的雙腿,麻木得不能動彈。
天放出魚肚白。
書記老婆披著淩亂的頭發出現在門口,見牛車上趟著一個陌生的年輕人,頭上散落著牛草,年輕人全身像篩糠一樣發抖,臉色青蒼色,目光暗淡,清鼻涕糊在上唇,上下唇不斷抖動,牙床撞在一起,發出“哢吧哢吧”的聲音。
一種對別人,或者是對自己年輕時的可憐可惜,使得她心中泛起了一股苦澀的味道,遲疑一下,走過去對年輕人說:
“你做什麽事?”
“我送通知來的。”王治山說話時,像是大舌頭說話。
“快進來吧。”書記夫人說。
穿破衣服的年輕人,腳手冰凍,有些麻木,走得非常吃力,他恨不得馬上飛進家去,裏麵有溫暖的空氣。
好心的書記老婆,看著凍壞的孩子,同情心促使她爬上樓梯,找到幾個雞蛋大的土豆,塞在火塘裏。
火塘裏架起幹柴,書記老婆用一根火柴,嚓地一下,點燃了柴火。火苗子射出的溫暖,烤得王治山身上冒著熱氣。
起初,年輕人冷得不行,幾乎將手放在火苗上燒,不一會兒,身上有些舒服,不怎麽篩糠,順手將鼻涕擦在袖口,可剛才烤火的手,現在卻痛得他“呦呦”直叫。看來突然解凍,也不是件舒服的事情,但他仍然感到,雖痛但快樂著。
沒燃燒完全柴煙,把屋子裏籠罩著,王治山嗆得打噴嚏,但不舍得離開溫暖的可愛的火塘。樓上傳來書記的吼叫聲:
“這個婆娘,大清早,就不讓老子睡個好覺,搞什麽烏煙瘴氣的?老子氣管炎就是你弄的,這個憨婆娘。”
“老頭子,上麵送通知來,你快來看,昨夜就送來了。”婆娘喊道。
書記生氣說:“什麽破事?公社又發生什麽大事,什麽政治運動,昨夜雨這麽大,還送什麽通知?折騰別人,自己也不安生。”
書記翻身起來,披著棉衣,急切想知道通知的內容,他也不敢與政治開玩笑。
王治山已經聞到土豆的芳香,對饑餓的人來說,這是世界上最美的芳香味。什麽是美食?什麽最好吃的?就簡單的兩個字-饑餓。眼睛頓時有些明亮,不像從前的黯然。
書記的老婆,用火鉗將火灰裏那些黑不溜秋的土豆刨出來,放在嘴邊吹吹灰,慈善地望著年輕人,伸手拉起年輕人的手,將黑家夥塞在他手中。
饑餓擋不住,還有美麗黑土豆的誘惑,他的喉結上下移動,很快地吞咽了一下口水,鼻根子一酸,熱淚水仿佛衝破閘門似的往外湧。他哽咽說:
“謝謝大嬸,這份情,我永遠記在心裏。”
書記走下樓梯說:“小夥子,你叫什麽名字?”
“治山。”
“不認識我了?你爹娘呢?”書記說。
王治山說:“我爹當國民黨兵,去了就沒迴來,我媽叫王修蓮。”
“噢,我知道了,飛燕村大名鼎鼎的王郎中啊,你媽是好人啊!有這樣的兒子不錯,可惜成分不好,什麽富農、特務、通匪,你們村瞎球搞,好鬥!五湖四海的人搬家來的,就喜歡整人,新聞多。我不喜歡這個村子的人,村莊倒是風景好水也好。哎呀,通知拿來我看看。”
書記打開一看,扔在一邊說:“什麽又要開會,農業生產不好好,什麽趕英超美,拔紅旗“放衛星”,你看著,不餓死人才怪。”
他婆娘說:“老頭子,那是文件,你是鐵飯碗,說話做事要注意影響。”
書記說:“我一個農民,就喜歡實在,民以食為天,農民最根本問題就是吃飽肚子,過好日子。”
“你這脾氣,要吃虧的。”
“去去,我的事你不要管,對了,小夥子,你多拿幾個土豆迴去,聽說你們口糧不夠吃,是嗎?”書記說。
“是的,書記。”
“惱火了,這日子哦,不好過呀。以後說不定就是寅吃卯糧-斷炊。”書記說。
王治山與書記又聊到昨天,飛燕村隊長打人的事。
“這家夥,就仗著他老表趙老二在公社當領導,亂整。唉,仗勢欺人啊,你看著以後沒得好果子吃,唉,迴去吧,小夥子,以後來送通知,你大聲喊,使勁敲門。”書記說。
王治山趟過小河底,穿過大麥地,順著大斜坡,趕直路,爬上飛燕村的山梁,迴到家裏,他將黑土豆交給母親:“媽,我舍不得吃,這是書記家給的,我拿迴來一家人吃。”
母親望著眼前這個懂事的孩子,眼睛濕潤了,她仿佛看見一個閃現著成熟、孝敬心的男子漢的麵孔,把孩子摟在胸前,表達了一種安慰與肯定。
王治山沒說出昨夜發生的事,眼睛也一樣濕潤。
王修蓮說:“治山,去隊長那裏匯報情況。”
這麽想,腳下有些猶豫,但想到王二毛的遭遇,也就腳步邁出去了,也顧不得那麽多,不管如何,今晚的通知要送到大屯村書記家。
雨下得不大,也就是牛毛細雨,摸黑路不是好走的。燃燒的火把,要是燒得快的話,就慘了,途中火滅了怎麽辦?火把燒得越快,人就要走快些。
幾天來的雨水,給嗚啦河的水漲了不少,翻滾的黃色細浪,嘩啦啦往低處急流,這一片黃土地長年累月,不知被河水帶走多少泥土。
王治山卷起褲腿,試著過河,水深到膝蓋,提腿往前邁一步,有些艱難,上身搖來晃去,險些跌倒,每邁一步都要格外小心。後來,他感到在水裏邁碎步,衝力不大,上身的穩定性要好些。
趟過小河,對麵就是山坡,路彎來扭去,兩旁的各種雜木樹的枝葉,相互交叉支撐著,把小路的上空遮起來,深遠的森林小道是黑森森的,偶爾從雜草間飛快逃竄出隻野兔,弄得樹葉沙沙地響,嚇得他心往裏縮了一下。越緊張越怕,膽小更怕,更重要的是心中有鬼,他也不敢迴頭望自己的身後及肩膀,總覺得身後有什麽跟著他,背脊梁上,一股一股的寒氣像毛毛蟲,不停往上爬。
他心咚咚地跳著,他聽老人說,走夜路不能看肩膀,肩膀上有一盞燈,要是看了,會熄滅,鬼祟會上身,於是腳步也比往常加快了。
前麵是大屯村的亂墳堆,多少年來,這裏埋下數千口死人,據說村裏死於非命,不到三十歲,叫“短命鬼”,隻能埋在這裏。有冤案的“短命鬼”埋在這裏不少,人們常說這裏會鬧鬼,還會像人一樣哭。在飛燕村的山坡上,有人看到這個山坡有鬼火燃燒,有時火焰有幾丈高,有時會竄來竄去。其實這是幹燥腐殖土被夜風吹襲,飛揚起來,人們看到的是磷火。
有句話說,“在家怕鬼,在外怕水”,許多人經過這裏,都不敢將眼斜著去看,怕看到不幹淨的東西。
王治山經過這裏,故意把火把吹得明亮些,壯壯自己的膽量。他豎著耳朵聽自己“嚓嚓”的泥濘路上的腳步聲。他心中明白,這就是亂墳堆。
不經意間,那些墳堆裏傳出來一種酷似人在夜間睡覺咬牙齒的聲音,再往前走十多米,他心呀簡直提到了嗓子眼,咚咚地,仿若要從胸膛裏跳出來,心口悶慌慌的。
“呱啊!”突然一聲怪叫。
王治山腦子像挨了一個悶棍,手一抖,火把散在地上,火星子到處飛揚,全身的毛孔都立起來,思維全都空白了,熱辣辣的東西從兩腿間往下流。恐則氣亂,驚則氣下,驚恐之餘,膀胱括約肌失調,小便不出來才怪。
他楞了好一陣子,又從剛才的恐怖狀態恢複過來,亂墳裏“唰啦”一聲,伴隨著麂子的“啯喔”聲,從山這邊叫到那一邊。此刻他才明白,這是麂子,他嚇怕了,也學著麂子的叫聲給自己壯膽,撿起地上的石頭往墳裏扔,看樣子這下不怕了,嘴裏罵著:“媽的,嚇死老子了!”他又啊啊地大聲叫喚,麂子變換著調子的怪聲,越來越遠。
他慌忙撿起散亂的火把,歪著嘴“噗嗤噗嗤”地吹,火苗又重新燃起來,照亮小路,自己冒著一身冷汗,終於趟過大屯村的小河。走進大屯村路口,村裏的狗叫聲從遠處傳來,算是對黑夜裏陌生的不速之客的一種警告。各家各戶都已經入睡了,不知道哪家的公雞也奏響了夜裏第一聲鳴叫:“喔·······喔·····”要是在現在,一個電話一分鍾就解決了,那年月落後與偏僻,可想而知。
磨了半天是這個結局,真是無言。可我們能理解,下雨路滑,不敢走得過快。大屯村的魯書記一家人,因為白天幹活,太累了。王治山喊了幾句書記的尊稱,不見迴聲,敲門也不起作用,此刻加上大雨聲與狗叫聲,淹沒了他剛才的敲門聲與唿叫聲。
王治山也不是沒想過,或許是對方聽到,不想受到打擾,故意裝著沒聽見,誰叫自己是富農,出身不好隻得受罪,他用他母親的話安慰自己:“努力活著才有希望,忍耐忍耐好事還在。”
書記屋簷下有個牛車,上麵鋪了些牛吃的幹草,天雖然冷,可他那份睡欲卻打敗了勉強支撐起來的眼皮。他自己感到,瞌睡蟲上身了,實在太困了,搖晃著疲憊的身軀,迷迷糊糊,一下倒在牛車睡了過去。
這一夜雨沒停,下半夜還有些風。
大約五更時分,王治山做夢,夢見自己右腳手又麻又木,自己被冰塊凍結了,怎麽使勁用力地掙紮,也無濟於事。
誰家吃奶的娃娃哭喊著,狗叫聲又叫起來,王治山也醒來。天還沒亮,這個時候,讓人心煩。
身上破爛的衣服抵不住夜間的寒冷與饑餓。一個人在牛車上瑟瑟地抖著,伸手摸摸自己的肩膀,又酸又痛肌膚布滿許多雞皮疙瘩,冷冰冰的。蜷縮著的雙腿,麻木得不能動彈。
天放出魚肚白。
書記老婆披著淩亂的頭發出現在門口,見牛車上趟著一個陌生的年輕人,頭上散落著牛草,年輕人全身像篩糠一樣發抖,臉色青蒼色,目光暗淡,清鼻涕糊在上唇,上下唇不斷抖動,牙床撞在一起,發出“哢吧哢吧”的聲音。
一種對別人,或者是對自己年輕時的可憐可惜,使得她心中泛起了一股苦澀的味道,遲疑一下,走過去對年輕人說:
“你做什麽事?”
“我送通知來的。”王治山說話時,像是大舌頭說話。
“快進來吧。”書記夫人說。
穿破衣服的年輕人,腳手冰凍,有些麻木,走得非常吃力,他恨不得馬上飛進家去,裏麵有溫暖的空氣。
好心的書記老婆,看著凍壞的孩子,同情心促使她爬上樓梯,找到幾個雞蛋大的土豆,塞在火塘裏。
火塘裏架起幹柴,書記老婆用一根火柴,嚓地一下,點燃了柴火。火苗子射出的溫暖,烤得王治山身上冒著熱氣。
起初,年輕人冷得不行,幾乎將手放在火苗上燒,不一會兒,身上有些舒服,不怎麽篩糠,順手將鼻涕擦在袖口,可剛才烤火的手,現在卻痛得他“呦呦”直叫。看來突然解凍,也不是件舒服的事情,但他仍然感到,雖痛但快樂著。
沒燃燒完全柴煙,把屋子裏籠罩著,王治山嗆得打噴嚏,但不舍得離開溫暖的可愛的火塘。樓上傳來書記的吼叫聲:
“這個婆娘,大清早,就不讓老子睡個好覺,搞什麽烏煙瘴氣的?老子氣管炎就是你弄的,這個憨婆娘。”
“老頭子,上麵送通知來,你快來看,昨夜就送來了。”婆娘喊道。
書記生氣說:“什麽破事?公社又發生什麽大事,什麽政治運動,昨夜雨這麽大,還送什麽通知?折騰別人,自己也不安生。”
書記翻身起來,披著棉衣,急切想知道通知的內容,他也不敢與政治開玩笑。
王治山已經聞到土豆的芳香,對饑餓的人來說,這是世界上最美的芳香味。什麽是美食?什麽最好吃的?就簡單的兩個字-饑餓。眼睛頓時有些明亮,不像從前的黯然。
書記的老婆,用火鉗將火灰裏那些黑不溜秋的土豆刨出來,放在嘴邊吹吹灰,慈善地望著年輕人,伸手拉起年輕人的手,將黑家夥塞在他手中。
饑餓擋不住,還有美麗黑土豆的誘惑,他的喉結上下移動,很快地吞咽了一下口水,鼻根子一酸,熱淚水仿佛衝破閘門似的往外湧。他哽咽說:
“謝謝大嬸,這份情,我永遠記在心裏。”
書記走下樓梯說:“小夥子,你叫什麽名字?”
“治山。”
“不認識我了?你爹娘呢?”書記說。
王治山說:“我爹當國民黨兵,去了就沒迴來,我媽叫王修蓮。”
“噢,我知道了,飛燕村大名鼎鼎的王郎中啊,你媽是好人啊!有這樣的兒子不錯,可惜成分不好,什麽富農、特務、通匪,你們村瞎球搞,好鬥!五湖四海的人搬家來的,就喜歡整人,新聞多。我不喜歡這個村子的人,村莊倒是風景好水也好。哎呀,通知拿來我看看。”
書記打開一看,扔在一邊說:“什麽又要開會,農業生產不好好,什麽趕英超美,拔紅旗“放衛星”,你看著,不餓死人才怪。”
他婆娘說:“老頭子,那是文件,你是鐵飯碗,說話做事要注意影響。”
書記說:“我一個農民,就喜歡實在,民以食為天,農民最根本問題就是吃飽肚子,過好日子。”
“你這脾氣,要吃虧的。”
“去去,我的事你不要管,對了,小夥子,你多拿幾個土豆迴去,聽說你們口糧不夠吃,是嗎?”書記說。
“是的,書記。”
“惱火了,這日子哦,不好過呀。以後說不定就是寅吃卯糧-斷炊。”書記說。
王治山與書記又聊到昨天,飛燕村隊長打人的事。
“這家夥,就仗著他老表趙老二在公社當領導,亂整。唉,仗勢欺人啊,你看著以後沒得好果子吃,唉,迴去吧,小夥子,以後來送通知,你大聲喊,使勁敲門。”書記說。
王治山趟過小河底,穿過大麥地,順著大斜坡,趕直路,爬上飛燕村的山梁,迴到家裏,他將黑土豆交給母親:“媽,我舍不得吃,這是書記家給的,我拿迴來一家人吃。”
母親望著眼前這個懂事的孩子,眼睛濕潤了,她仿佛看見一個閃現著成熟、孝敬心的男子漢的麵孔,把孩子摟在胸前,表達了一種安慰與肯定。
王治山沒說出昨夜發生的事,眼睛也一樣濕潤。
王修蓮說:“治山,去隊長那裏匯報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