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如流水,孩子長大了,中年變老年,老人有的上山了,壘起一個個土堆。真是歲月不饒人。
“大家快來看,國民政府令。”這是鄉政府發下來的告知令。飛燕村唯一貼的一張,就貼在王老爺家的牆上,王老爺是這裏的保長。以蔣介石兼剿匪總司令頒布《剿匪區各縣編查保甲戶口條例》,規定10戶為甲,10甲為保,聯保連坐,互相監視,抽調壯丁。1934年,國民黨“中政會”第432次會議議決由行政院通令各省市切實辦理地方保甲。據此,行政院同年12月通知各省,普遍實行保甲製度。於是,保甲製度便由“剿匪”區推向全國。政策落實到飛燕村已經是1935年。
“各家各戶都聽著了,接到上邊的通知,蟊賊進入西南,土地財產平均,老婆人人都可以使用。”這是王保長在訓話,場上議論開來。
“這可不行,我土地多糧也多,也要分配平均。”
王保長說:“這不行的,任何人都可以睡你婆娘。”
有人說到:“這哪能行啊?王保長,怎麽辦?”
王保長說:“政府要求我們每家要買一支槍,至少兩戶合買一支。保護家園,保護老婆。發現有蟊賊,包庇不報的,甲長保長都要連坐。”
有人問:“蟊賊怎麽這樣厲害?不就小偷小摸?”
“蟊賊,幾萬人的。大家都要響應號召。”
“是啊!”“對!”“我與你合買一支。”“算了,一家一杆,用起來方便。”“有人家買不起怎麽辦?”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
王保長說:“殺豬宰貓的刀都得有,聽上邊的人講。殺人眼睛都不眨一下。大家怎麽想?”
眾人說到:“跟他們拚命。”
王保長說:“王郎中,聽說你有支漂亮手槍。拿出來讓大家看看。”
王郎中說:“走吧,跟我去看。”
大家從來沒有看過,很好奇,都希望一睹為快。
王保長問:“這麽好的槍,什麽地方有賣的?”
王本堂說:“這是一個朋友送給我的,平時外出用來防身。恐怕當地沒有賣的。”
王保長說:“大家就買支獵槍。靠我家丁那幾支槍也保護不了飛燕村的。”
王郎中平時也不幹農活,這年又多買了幾畝田地,當地農民看病也不收錢,他地裏的莊稼活計都是村民自願幫著耕種。王本堂更多時間走動鄉野,四處請去看病。
是年一個秋天,正是采藥的大好時節。
李一峰和阿三,一個是遊擊隊隊長,一個是副隊長。他們是攻打鹿山鄉政府時,由於情報不準,與鄉兵交火時,發現敵眾我寡,失利後退入楊梅山裏,幾乎彈盡糧絕,士氣低落。
楊梅山一帶藥草豐富,王本堂正在這一帶采藥。
藏於林裏的遊擊隊長李一峰聽見不遠處有窸窸窣窣的聲音,並看見有人影移動,小聲說道:“有情況,準備!”
有人說到:“看樣子是個采藥的,你看他背著草藥,請他過來看幾個傷員。”
其中一個人問到:“會不會是探子?”
隊長說到:“會會麵吧!”
阿三領著二人悄悄靠近王郎中,在確認真的是采藥時,阿三隔著幾十米,喊道:“郎中,辛苦啊。”
王本堂說:“不辛苦,采點草藥。”
阿三幾個人提著槍來到王郎中旁邊,王郎中正挖一根肥大的獨定子,並沒有注意看阿三他們。阿三說:“請郎中,看看我們幾個傷員。”
王本堂說:“好好,我弄完這棵藥。這可是刀傷槍傷的好藥。”
王本堂把獨定子放在籮裏。抬頭看著幾個打扮奇特的人,阿三死死盯著王郎中看。
王本堂說:“我一個郎中,沒有什麽好看,都快老頭了。”
阿三說:“你很像我見過的一個郎中。”
阿三手下發現郎中腰間有把手槍,幾個人迅速撲上去就把他按在了,說:“一個郎中帶槍,身份可疑,莫非真是探子?”
阿三帶著郎中來到李一峰身邊,說:“隊長,這個郎中身上有支槍。”話聲剛落,李一峰一下跪在王郎中跟前,眾人大驚,心想隊長為何給一個郎中下跪。
“快鬆手,這是我的救命恩人啊!王郎中,老天有眼,今日有緣相見,謝謝!”謝過之後,李一峰感歎著命運,緊緊抓住王郎中的手:“要不是你出手相救,我早就死了多年了,後來我去平河口、發科去找過你,當地村民說你上山給土匪看病,有人說你當土匪郎中了。我不信,一直在找你。誰知,今日見到了。我們多年不見,大家都蒼老了許多。我給你的槍呢?”
王本堂說:“哎,這不,被你的人下了。”
“快拿來。”李一峰接過槍,用手輕輕撫摸說:“想不到,郎中保管得這麽好。恩人,還給你,他們有眼不識泰山,多有得罪,王郎中,物歸原主。”
“隊長,我在發科見過王郎中,剛才我還說,郎中,你像我見過的一個郎中,想不到你就是王郎中,當年你試圖救我,我很感激,可我還是被村民丟到嗚通河裏祀河神,我平時就練過遊泳的本事。”阿三將他的經曆講了一遍,有些不可思議。又說:“我按照王郎中教的辦法,憋住氣,把肚子鼓起來,任河水衝。過一會兒,出水吸口氣,這樣保持體力,盡量讓身子仰著。二十裏餘裏後,是遊擊隊救了我,才有我今天。”
王本堂說:“你就是阿三,福大命大。”
“是阿三!”
隊長說:“這說明王郎中是好人嘛!”
阿三問道:“王郎中,我丟進河後,我爹媽怎麽樣?”
王本堂說到:“你走後,我就住在你家,你爹媽吃了我的藥後,又給你生了個弟弟。他們都好。後來我去鷹角嘴救我夫人,就沒有去過發科,以後就不知道了。”
阿三說:“那夫人呢?”
王本堂說:“被一個女匪首,逼迫跳山崖了。”
阿三問到:“肖玉山呢?”
王本堂說:“死了,死在他夫人手裏,這個女匪首叫飛霞。我也是從那裏逃出來的。”
“麻煩王郎中給處理下這幾個傷員。”
清理傷口時,大家都體會到這個郎中的本事,對王郎中豎起拇指:“隊長 ,讓邢郎中加入我們吧,隨隊搞醫務。那就太好了。”
李一峰問道:“王郎中,不知道你是否願意?”
王本堂說:“我上年紀了,東西南北走慣了,體力上吃不消,再年輕幾十歲,倒可以。”
“我們尊重王郎中的意願。當前我們缺糧缺槍。要想辦法解決當前困難。去找個村的大地主,借點錢糧。”
王本堂說到:“這樣吧,我領著你們到飛燕村附近,我弄點糧食和錢給你們,你們很困難。你們現在出手,萬一被追上甚至包圍,很危險,這一帶的鄉兵在村莊已有防範意識。”
阿三說:“你不是土豪,打你的土豪沒意思,如果有的話,我遊擊隊給你借,打借條,革命成功後還上。”
王本堂說:“不用還,你們困難。我看發科那一帶,有的大地主糧特別多,借機好好解放那裏的人們的思想,把男崖女崖用炸藥爆炸掉,阿三是吃過苦頭的。那裏鄉兵少,你們容易成功。打掉匪患也得民心,就算到那裏打著繳匪旗號籌糧借槍為名,那裏的匪患嚴重,大地主也會支持,就可以武裝一隊人馬。另外,槍就到火紅梁子鷹角嘴土匪那裏弄,那裏的錢糧槍枝很多,大概有一百多支人槍,我對那裏地形地貌熟悉,來個攻其不備。這樣的話人有了,槍糧都有了。”
隊長李一峰說:“這是個好主意,發科阿三也熟悉,你也好久沒有迴老家了。大家意下如何?”
“同意,同意。”大家都認可這個方案。
“大家快來看,國民政府令。”這是鄉政府發下來的告知令。飛燕村唯一貼的一張,就貼在王老爺家的牆上,王老爺是這裏的保長。以蔣介石兼剿匪總司令頒布《剿匪區各縣編查保甲戶口條例》,規定10戶為甲,10甲為保,聯保連坐,互相監視,抽調壯丁。1934年,國民黨“中政會”第432次會議議決由行政院通令各省市切實辦理地方保甲。據此,行政院同年12月通知各省,普遍實行保甲製度。於是,保甲製度便由“剿匪”區推向全國。政策落實到飛燕村已經是1935年。
“各家各戶都聽著了,接到上邊的通知,蟊賊進入西南,土地財產平均,老婆人人都可以使用。”這是王保長在訓話,場上議論開來。
“這可不行,我土地多糧也多,也要分配平均。”
王保長說:“這不行的,任何人都可以睡你婆娘。”
有人說到:“這哪能行啊?王保長,怎麽辦?”
王保長說:“政府要求我們每家要買一支槍,至少兩戶合買一支。保護家園,保護老婆。發現有蟊賊,包庇不報的,甲長保長都要連坐。”
有人問:“蟊賊怎麽這樣厲害?不就小偷小摸?”
“蟊賊,幾萬人的。大家都要響應號召。”
“是啊!”“對!”“我與你合買一支。”“算了,一家一杆,用起來方便。”“有人家買不起怎麽辦?”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
王保長說:“殺豬宰貓的刀都得有,聽上邊的人講。殺人眼睛都不眨一下。大家怎麽想?”
眾人說到:“跟他們拚命。”
王保長說:“王郎中,聽說你有支漂亮手槍。拿出來讓大家看看。”
王郎中說:“走吧,跟我去看。”
大家從來沒有看過,很好奇,都希望一睹為快。
王保長問:“這麽好的槍,什麽地方有賣的?”
王本堂說:“這是一個朋友送給我的,平時外出用來防身。恐怕當地沒有賣的。”
王保長說:“大家就買支獵槍。靠我家丁那幾支槍也保護不了飛燕村的。”
王郎中平時也不幹農活,這年又多買了幾畝田地,當地農民看病也不收錢,他地裏的莊稼活計都是村民自願幫著耕種。王本堂更多時間走動鄉野,四處請去看病。
是年一個秋天,正是采藥的大好時節。
李一峰和阿三,一個是遊擊隊隊長,一個是副隊長。他們是攻打鹿山鄉政府時,由於情報不準,與鄉兵交火時,發現敵眾我寡,失利後退入楊梅山裏,幾乎彈盡糧絕,士氣低落。
楊梅山一帶藥草豐富,王本堂正在這一帶采藥。
藏於林裏的遊擊隊長李一峰聽見不遠處有窸窸窣窣的聲音,並看見有人影移動,小聲說道:“有情況,準備!”
有人說到:“看樣子是個采藥的,你看他背著草藥,請他過來看幾個傷員。”
其中一個人問到:“會不會是探子?”
隊長說到:“會會麵吧!”
阿三領著二人悄悄靠近王郎中,在確認真的是采藥時,阿三隔著幾十米,喊道:“郎中,辛苦啊。”
王本堂說:“不辛苦,采點草藥。”
阿三幾個人提著槍來到王郎中旁邊,王郎中正挖一根肥大的獨定子,並沒有注意看阿三他們。阿三說:“請郎中,看看我們幾個傷員。”
王本堂說:“好好,我弄完這棵藥。這可是刀傷槍傷的好藥。”
王本堂把獨定子放在籮裏。抬頭看著幾個打扮奇特的人,阿三死死盯著王郎中看。
王本堂說:“我一個郎中,沒有什麽好看,都快老頭了。”
阿三說:“你很像我見過的一個郎中。”
阿三手下發現郎中腰間有把手槍,幾個人迅速撲上去就把他按在了,說:“一個郎中帶槍,身份可疑,莫非真是探子?”
阿三帶著郎中來到李一峰身邊,說:“隊長,這個郎中身上有支槍。”話聲剛落,李一峰一下跪在王郎中跟前,眾人大驚,心想隊長為何給一個郎中下跪。
“快鬆手,這是我的救命恩人啊!王郎中,老天有眼,今日有緣相見,謝謝!”謝過之後,李一峰感歎著命運,緊緊抓住王郎中的手:“要不是你出手相救,我早就死了多年了,後來我去平河口、發科去找過你,當地村民說你上山給土匪看病,有人說你當土匪郎中了。我不信,一直在找你。誰知,今日見到了。我們多年不見,大家都蒼老了許多。我給你的槍呢?”
王本堂說:“哎,這不,被你的人下了。”
“快拿來。”李一峰接過槍,用手輕輕撫摸說:“想不到,郎中保管得這麽好。恩人,還給你,他們有眼不識泰山,多有得罪,王郎中,物歸原主。”
“隊長,我在發科見過王郎中,剛才我還說,郎中,你像我見過的一個郎中,想不到你就是王郎中,當年你試圖救我,我很感激,可我還是被村民丟到嗚通河裏祀河神,我平時就練過遊泳的本事。”阿三將他的經曆講了一遍,有些不可思議。又說:“我按照王郎中教的辦法,憋住氣,把肚子鼓起來,任河水衝。過一會兒,出水吸口氣,這樣保持體力,盡量讓身子仰著。二十裏餘裏後,是遊擊隊救了我,才有我今天。”
王本堂說:“你就是阿三,福大命大。”
“是阿三!”
隊長說:“這說明王郎中是好人嘛!”
阿三問道:“王郎中,我丟進河後,我爹媽怎麽樣?”
王本堂說到:“你走後,我就住在你家,你爹媽吃了我的藥後,又給你生了個弟弟。他們都好。後來我去鷹角嘴救我夫人,就沒有去過發科,以後就不知道了。”
阿三說:“那夫人呢?”
王本堂說:“被一個女匪首,逼迫跳山崖了。”
阿三問到:“肖玉山呢?”
王本堂說:“死了,死在他夫人手裏,這個女匪首叫飛霞。我也是從那裏逃出來的。”
“麻煩王郎中給處理下這幾個傷員。”
清理傷口時,大家都體會到這個郎中的本事,對王郎中豎起拇指:“隊長 ,讓邢郎中加入我們吧,隨隊搞醫務。那就太好了。”
李一峰問道:“王郎中,不知道你是否願意?”
王本堂說:“我上年紀了,東西南北走慣了,體力上吃不消,再年輕幾十歲,倒可以。”
“我們尊重王郎中的意願。當前我們缺糧缺槍。要想辦法解決當前困難。去找個村的大地主,借點錢糧。”
王本堂說到:“這樣吧,我領著你們到飛燕村附近,我弄點糧食和錢給你們,你們很困難。你們現在出手,萬一被追上甚至包圍,很危險,這一帶的鄉兵在村莊已有防範意識。”
阿三說:“你不是土豪,打你的土豪沒意思,如果有的話,我遊擊隊給你借,打借條,革命成功後還上。”
王本堂說:“不用還,你們困難。我看發科那一帶,有的大地主糧特別多,借機好好解放那裏的人們的思想,把男崖女崖用炸藥爆炸掉,阿三是吃過苦頭的。那裏鄉兵少,你們容易成功。打掉匪患也得民心,就算到那裏打著繳匪旗號籌糧借槍為名,那裏的匪患嚴重,大地主也會支持,就可以武裝一隊人馬。另外,槍就到火紅梁子鷹角嘴土匪那裏弄,那裏的錢糧槍枝很多,大概有一百多支人槍,我對那裏地形地貌熟悉,來個攻其不備。這樣的話人有了,槍糧都有了。”
隊長李一峰說:“這是個好主意,發科阿三也熟悉,你也好久沒有迴老家了。大家意下如何?”
“同意,同意。”大家都認可這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