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飯時,看著一家人的生活,劉醫生真是難以吞咽下玉米糊煮土豆塊,還有些野菜,吃得很寒酸,哪裏能見到什麽油水?劉醫生體會到不能超過貧下中農的中等生活是什麽滋味,忍不住問道:“你們家工分多嗎?”
王治山迴答道:“多的,隻是每年分紅時,隻分得十塊錢和少量的糧食。隊裏領導說,不準超過貧下中農的中等生活,想得通也好,想不通也好,都得夾著尾巴想通。有一次,我想不通,到公社反映口糧問題,還被拉去遊村示眾。”
劉醫生說:“原來如此。”
飯快要吃完時,劉醫生借故到屋外麵咳嗽,劉醫生悄悄地在碗底壓了五元錢,錢是折小後壓在碗底的,這一切王郎中一家人都不知道,也沒看見。
蘭蘭在收拾洗碗時,才發現碗底有五塊錢,猜想也是劉醫生的,說道:“劉醫生,你的錢掉在桌子上了。”
劉醫生說:“王郎中,你就收下吧,算是我一片小小心意。”
王郎中說:“不行,你客氣了,吃頓飯,怎麽要給錢?”
王郎中說:“你看你家也很困難。”
劉醫生說:“是困難,但是比你們家好得多。”
蘭蘭拿著錢與劉醫生推來推去。
劉醫生說:“你不要,我也不去公社,也不去小廠,這說明你們看不起我,你們不要,我會很難過。這個心意必須領,我才高興,我都是心甘情願的。”
一番說服,王郎中推辭不過,就說:“好好,蘭蘭就收下吧,劉醫生這次來也是份善意,以後要感謝人家。”
劉醫生說:“我差點忘了,我這裏還有五十斤糧票,現在物資匱乏,有時候有點錢也沒用,錢也不值錢,沒糧票也買不到東西,糧票也管用。沒錢沒糧票都可以,但一定要有糧食,糧食才是真正的硬通貨。哎,這是種奇跡也是種諷刺。”說著又遞給蘭蘭五十斤糧票。此刻大家眼眶發熱,稍不小心,熱淚就滑落下來。
大家都默默不語。
鹿山小廠,是個偏僻的地方,離公社有一段距離。小廠周圍有許多樹,圍牆高高的,牆的頂部安放著無數鋒利的玻璃碴,斜著的垂直的刺向空中,初來乍到的麻雀不小心落在上麵,也嘰嘰喳喳發出些牢騷話,不滿地飛走。牆裏的人想逃走是不可能,除非像麻雀一樣長出翅膀。牆腳長滿荒草與當地特有的倒鉤刺,互相交織在一起。
劉醫生說:“同誌,我是衛生院的劉醫生,我找你們李廠長。”
門衛,實際上是民兵,他們都背著槍,對來人都會職業性提高警惕。
“哎喲,不認識,你們衛生院的劉醫生有好幾個,我怎麽沒見過你?”民兵有些不屑,說話有些怪腔。
“是的。”劉醫生說。
民兵說:“那個背著老太太的人,來幹什麽?”
劉醫生說:“是來看她兒子的,麻煩你開門讓她進去看看。”
民兵說:“劉醫生,不行的,我們這裏,要廠裏的領導批準才可以的。”
“同誌,抽支煙吧。”說著,劉醫生遞給民兵一支煙。
“劉醫生,這是“大重九”,味道不錯喲。”民兵邊說邊將香煙放在鼻孔處移動,鼻子都縮成一坨,眼睛眯成一條線,然後臉麵如同湖水裏扔進一個小石頭,蕩起波紋,不久又恢複平靜。說道:“他們是什麽成份?”
“富農。”劉醫生說。
民兵搖搖頭,漫不經心地說:“有曆史問題的人。”
“我這裏還有一包,給你,就方便一下。”劉醫生說著,就將一包煙硬塞給門衛民兵。
“我就不客氣,你等著,我去匯報廠領導。”民兵說。
不一會兒,一個中年模樣的人和民兵向門口走來。這個中年人就是李廠長,歲數不大就謝頂了。看樣子,這年頭為了生活,他的確花費不少腦筋。他們這個年代,缺衣少食,脂溢性脫發是很少見的,這個李廠長看上去有些消瘦,要是他肥胖,肯定肚子裏有不少油水,但與他目前的身份不相匹配。
李廠長問道:“哪股風把劉醫生吹到這個拉屎不生蛆的地方來?”
劉醫生說:“想你了,來看看你,這頭發怎麽就沒長旺?邊上有幾棵茅草,中間就是個光禿禿的足球場。”
李廠長說:“是啊,從省城到這裏,水土不服,人家說,人窮誌短,馬瘦毛長。我是人窮毛短。自從在省城給剃了個十字頭,抹上黑油漆,遊街後,就再也長不出來,頭發生氣了。”
劉醫生說:“李廠長啊,你真會挖苦自己尋快樂,你可能是毛囊萎縮了。”
李廠長苦笑道:“嗬嗬,我“心”萎縮了。”
王修蓮接過話題便說:“李廠長,你長時間失眠、小便多、夜晚會起夜,人感到乏力,腰膝酸軟,天亮時分,也就是雞鳴之時,肚子會痛,痛時要上廁所,泄後疼痛減輕。加之你情誌不遂,鬱久化火,暗傷心神。你是脾腎陽虛,脾陽不振,水穀運化無力,氣血化生不足,心虛氣還短,氣血不能上榮,毛發難以生長,毛發乃血之餘;再者腎為先天之本,早期你頭發很漂亮,但如今腎陽腎精氣不足,難以還髓補腦。簡單地說,腦水不夠,怎麽能長出頭發?一個冰涼的大地,怎麽能長出草來?你最近丟三落四,伴有健忘啊,你剛才你說,你“心”萎縮了,有一定道理,準確地說,你的心情處在陰冷的冬季。”
“這位老媽,你可厲害,真神了。”李廠長眼睛一亮,說道。
劉醫生說道:“這位是王郎中,人稱“民間神醫”。”
王郎中說:“望而知,謂之神,你劉醫生也能做到。”
“對了,王郎中,聽說你來看你兒子,快請進廠裏來喝口水。”李廠長邀請道。
王郎中說:“是的,承蒙關照,我是腿腳不利索,這可能是最後一次來看看,以後沒機會了,來看一看,死無牽掛。”
大家聽這話,心都是涼的。
走在廠區,到處可以看到牆上的標語與口號,這些標語雖然有些陳舊,不影響人們看清楚。
“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幸福主義!”
“凡是錯誤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應該進行批判,絕不能讓它自由泛濫。”
“千萬不要忘記鬥爭!”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服從改造,重新做人!”
“要鬥私批修!”
“打倒複辟資本主義,打倒走資派!”
“打擊投機倒把,割去資本主義的尾巴!”
地上堆滿大煉鋼鐵時期的破銅爛鐵,最多的是堆積成山的半鐵半礦的東西,從這個方麵可以看到當年的革命場景。
有人說:“王治財,你休息下。”
“是,等我們打完這把鋤頭,冷了打不動。”
王郎中從遠處看到一個漢子正拿著錘子,在叮當叮當的敲打發紅的鐵塊,紅火的鐵屑四處飛濺。
“停一停吧,領導叫你呢,你媽你哥來看你。”
王治財聽到是自己的親人來看自己改造的地方,顯然有些意想不到。他放下手中的活計,朝王郎中這邊走來。來到母親身邊,一下就跪在地上,哭著說:
“媽,我是冤枉的。”王治財眼睛看著母親,他看到母親一雙有些渾濁的眼睛裏,有自己落寞潦倒的圖像。
“事到如此,相信組織,真相會弄清的,好好改造,爭取早日迴到飛燕村。在這裏,要聽領導的話,要好好幹活,活著比什麽都好。我是走不動了,是你二哥背我來的,多得劉醫生與李廠長的情,讓我看你一眼我就放心了,你知道嗎?我可能是最後一次來看你,以後就是眼睛一閉,大腳趾頭朝天了。你迴來時,可能就看到一個土堆,上麵長滿野草。以後不能守候你們了,隻能守山了。發財的,把手伸給娘看看,眼睛看著媽媽。”
王治財將一雙長滿老繭的雙手伸給母親,母親用手撫摸著,用慈祥的目光看著自己的兒子。大家都眼睛紅潤著。
王郎中說:“一切都會好的,好好活著,迴來後成個家,火燒竹園賠款慢慢還。今後,我不在了,還有你大哥、二哥。成家後,生兒育女,有空的話,來我墳上點炷香,給媽媽說說心裏話。”
聽到這裏,王治財仿佛感到生死離別,大聲悲痛地哭喊,王治財緊緊抱著母親,悲傷叫著:
“媽媽,媽媽·······”聲音在廠區迴蕩,招來許多人張望。兩人臉貼在一起,母子淚水交融,浸濕麵容。淚水滑落在王治財嘴角裏,他分明嚐到母親心酸苦澀的淚水味。他慢慢放開雙臂,再次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聲音悶響,雙手緊抓地麵上的野草,指縫間摳滿泥土。
王治山也抽泣著。王郎中感謝地說:“多謝李廠長、劉醫生,請適當關照下王治財,多教育。”
李廠長和劉醫生領著王郎中慢慢走向小廠大門,在王治山背上的郎中,不斷迴頭望望王治財,依依不舍,一個可憐的母親。王治財還跪在地上,不想站立起來,眼睛死死盯著母親的身影,像是在真誠懺悔,直到看不清母親的背影。他自責給這個家庭帶來的麻煩與災難,唯有母親不會拋棄自己的兒子,他怕自己永遠見不到母親,最後拿出全身的氣力,大聲喊叫安慰母親:
“媽媽,你要好好過活,你放心,我會迴來的。”
走出小廠大門的王郎中聽見他兒子王治財的唿喊聲,她抬頭迴望廠房,廠房的煙囪冒出來的黑煙,籠罩著四周。心情雖然不好,但至少見到日夜牽掛的、在教育改造中的兒子。沉重的心情讓大家都短時間的陷入沉默。忽然,李廠長發話了:“王郎中,想麻煩你開個中藥處方,治治我的禿頭病。”
“可以可以。記住啊,“愚弟要牛狗兔鹿龜,早將骨肉喂魚'',兩方合用。”
“郎中,我不搞牛鬼蛇神,也不會將親戚朋友骨肉兄弟往死裏整,我對那些所謂運動不感興趣。”李廠長激動、敏感地迴答。
王郎中說:“別激動,不是運動,是治病處方。”
劉醫生說:“這是什麽處方?王郎中,我從來沒聽說過。”
郎中解釋道:“山茱萸(愚)、熟地(弟)、山藥(要)、牛膝(牛)、枸杞(狗)、菟絲子(兔)、鹿角膠(鹿)、龜板膠(龜),另一個是大棗(早)、生薑(將)、補骨脂(骨)、肉豆蔻(肉)、五味子(喂)、吳茱萸(魚)。”
“聽起來挺有意思的。”
郎中說:“簡單,就是你們中醫方劑學中的“左歸丸''與“四神丸''的方劑。”
“這種方歌第一次聽說,多少年來怎麽也記不牢這兩個方歌藥,哈哈,聽你這麽一說,一下就記住了。”劉醫生高興得像個小孩。
王郎中說:“李廠長,你連服二十一劑,你許多症狀會好轉,頭發也長出來了,老婆子世代草醫,這點小能耐是有的。”
李廠長說:“好啊,哎喲,那可要多謝你了。”
王郎中真誠地說:“不用謝,頭發長出來後,多多關照我那不爭氣的兒子,他不懂事,說話得罪人,懇求不要武鬥他,要文鬥,要多說服教育,讓他不殘疾,不瘋掉就行,讓他以後留個根根,啊。”
李廠長說:“王郎中,你放心,有我在,我會保護的,我會教育他,好好表現,爭取早日改造好,提前釋放,如果表現很好,會提前一兩年釋放的。”
王郎中講:“那就有勞你了。”
李廠長說:“王郎中,王治財經常說他是冤枉的,你了解,那是真的嗎?我們隻有管教的義務,辦案經過是不歸我們。”
王郎中說:“這個情況是真的,是冤枉,為此還投水自殺過,但沒死成。”
李廠長說:“可是他的案子是公社定了性的,已經翻不過來了,運動以來,許多都顛倒黑白了,不過勞動改造與坐牢是性質不一樣的。在小廠打鐵與修水庫、修路、挖溝都是公社的勞動教育與改造,隻是沒有在家自由,沒有工分,分不到糧。”
王郎中說:“罷了,讓時間去慢慢證明去,讓時間去療傷吧。”
李廠長、劉醫生看著王治山背著王郎中,搖搖晃晃走了,在眼前是條彎彎曲曲的道路,腳下還凹凸不平,有時候是上坡路,有時候是下坡路,有時候是平路。
但不管怎麽,這條路都得走下去,他們感歎著,人生不過如此。
李廠長問劉醫生:“老太太為什麽活著?”
“為孩子。”
“不完全對。”
“物質?”
“不完全,她餓三天都沒事,她不怨天也不怨人。”
“那是什麽?”
“愛!”
“愛是什麽?”
“希望!”
“希望?”
“精神這棵柱子,支持她繼續前行。”
劉醫生說:“我聽到過她會說,“阿彌陀佛”,她信佛。”
李廠長說:“你說對了,她默默忍受,相當於下地獄的煎熬,從她的言行中,你難道沒看出,她認為她一直在渡人,這就是她心中最高的價值。生死對她已不重要,她變得淡定與從容。”
劉醫生說:“是啊,你們要麵對現實,要樂觀,還是那句話,''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
李廠長說:“鬥爭是有方法的,不能死鬥,在真理與是非混淆的時候,可以沉默或者退一步海闊天空,或者像穿山甲遇到危險,低頭夾住尾巴,穩如泰山,最後風平浪靜。”
劉醫生說:“好啊,動物世界都懂得保護哲學,何況人乎。當個縮頭烏龜,把頭縮到肚子裏,隨便他們打我們的外殼,這樣可以活動筋骨。在莊大廟裏住著的朱院長,每次批鬥都有他的名額,什麽原故?不夾尾巴,不縮頭,煮熟的鴨子嘴還硬,這不,腿鬥瘸了。”
“劉老弟是縮頭烏龜,當代烏龜英雄。”
“李廠長要當王八好漢。”
“哈哈,哈哈。”兩人都笑起來。
“別笑,看看周圍有沒有聽''小話”打“小報告''的人?”劉醫生慌忙說,兩人四處查看。
“我發現一個。”李廠長靠近劉醫生耳朵小聲說。
“在哪裏呀?”劉醫生問道,眼睛望著李廠長。
李廠長突然嚴肅起來,用手指著遠方,慢慢又指向劉醫生,頓時“嘿嘿”笑起來,說道:“就是這個縮頭烏龜。”
“開什麽國際玩笑,也不想想什麽年代!”劉醫生舒了一口氣。
王治山迴答道:“多的,隻是每年分紅時,隻分得十塊錢和少量的糧食。隊裏領導說,不準超過貧下中農的中等生活,想得通也好,想不通也好,都得夾著尾巴想通。有一次,我想不通,到公社反映口糧問題,還被拉去遊村示眾。”
劉醫生說:“原來如此。”
飯快要吃完時,劉醫生借故到屋外麵咳嗽,劉醫生悄悄地在碗底壓了五元錢,錢是折小後壓在碗底的,這一切王郎中一家人都不知道,也沒看見。
蘭蘭在收拾洗碗時,才發現碗底有五塊錢,猜想也是劉醫生的,說道:“劉醫生,你的錢掉在桌子上了。”
劉醫生說:“王郎中,你就收下吧,算是我一片小小心意。”
王郎中說:“不行,你客氣了,吃頓飯,怎麽要給錢?”
王郎中說:“你看你家也很困難。”
劉醫生說:“是困難,但是比你們家好得多。”
蘭蘭拿著錢與劉醫生推來推去。
劉醫生說:“你不要,我也不去公社,也不去小廠,這說明你們看不起我,你們不要,我會很難過。這個心意必須領,我才高興,我都是心甘情願的。”
一番說服,王郎中推辭不過,就說:“好好,蘭蘭就收下吧,劉醫生這次來也是份善意,以後要感謝人家。”
劉醫生說:“我差點忘了,我這裏還有五十斤糧票,現在物資匱乏,有時候有點錢也沒用,錢也不值錢,沒糧票也買不到東西,糧票也管用。沒錢沒糧票都可以,但一定要有糧食,糧食才是真正的硬通貨。哎,這是種奇跡也是種諷刺。”說著又遞給蘭蘭五十斤糧票。此刻大家眼眶發熱,稍不小心,熱淚就滑落下來。
大家都默默不語。
鹿山小廠,是個偏僻的地方,離公社有一段距離。小廠周圍有許多樹,圍牆高高的,牆的頂部安放著無數鋒利的玻璃碴,斜著的垂直的刺向空中,初來乍到的麻雀不小心落在上麵,也嘰嘰喳喳發出些牢騷話,不滿地飛走。牆裏的人想逃走是不可能,除非像麻雀一樣長出翅膀。牆腳長滿荒草與當地特有的倒鉤刺,互相交織在一起。
劉醫生說:“同誌,我是衛生院的劉醫生,我找你們李廠長。”
門衛,實際上是民兵,他們都背著槍,對來人都會職業性提高警惕。
“哎喲,不認識,你們衛生院的劉醫生有好幾個,我怎麽沒見過你?”民兵有些不屑,說話有些怪腔。
“是的。”劉醫生說。
民兵說:“那個背著老太太的人,來幹什麽?”
劉醫生說:“是來看她兒子的,麻煩你開門讓她進去看看。”
民兵說:“劉醫生,不行的,我們這裏,要廠裏的領導批準才可以的。”
“同誌,抽支煙吧。”說著,劉醫生遞給民兵一支煙。
“劉醫生,這是“大重九”,味道不錯喲。”民兵邊說邊將香煙放在鼻孔處移動,鼻子都縮成一坨,眼睛眯成一條線,然後臉麵如同湖水裏扔進一個小石頭,蕩起波紋,不久又恢複平靜。說道:“他們是什麽成份?”
“富農。”劉醫生說。
民兵搖搖頭,漫不經心地說:“有曆史問題的人。”
“我這裏還有一包,給你,就方便一下。”劉醫生說著,就將一包煙硬塞給門衛民兵。
“我就不客氣,你等著,我去匯報廠領導。”民兵說。
不一會兒,一個中年模樣的人和民兵向門口走來。這個中年人就是李廠長,歲數不大就謝頂了。看樣子,這年頭為了生活,他的確花費不少腦筋。他們這個年代,缺衣少食,脂溢性脫發是很少見的,這個李廠長看上去有些消瘦,要是他肥胖,肯定肚子裏有不少油水,但與他目前的身份不相匹配。
李廠長問道:“哪股風把劉醫生吹到這個拉屎不生蛆的地方來?”
劉醫生說:“想你了,來看看你,這頭發怎麽就沒長旺?邊上有幾棵茅草,中間就是個光禿禿的足球場。”
李廠長說:“是啊,從省城到這裏,水土不服,人家說,人窮誌短,馬瘦毛長。我是人窮毛短。自從在省城給剃了個十字頭,抹上黑油漆,遊街後,就再也長不出來,頭發生氣了。”
劉醫生說:“李廠長啊,你真會挖苦自己尋快樂,你可能是毛囊萎縮了。”
李廠長苦笑道:“嗬嗬,我“心”萎縮了。”
王修蓮接過話題便說:“李廠長,你長時間失眠、小便多、夜晚會起夜,人感到乏力,腰膝酸軟,天亮時分,也就是雞鳴之時,肚子會痛,痛時要上廁所,泄後疼痛減輕。加之你情誌不遂,鬱久化火,暗傷心神。你是脾腎陽虛,脾陽不振,水穀運化無力,氣血化生不足,心虛氣還短,氣血不能上榮,毛發難以生長,毛發乃血之餘;再者腎為先天之本,早期你頭發很漂亮,但如今腎陽腎精氣不足,難以還髓補腦。簡單地說,腦水不夠,怎麽能長出頭發?一個冰涼的大地,怎麽能長出草來?你最近丟三落四,伴有健忘啊,你剛才你說,你“心”萎縮了,有一定道理,準確地說,你的心情處在陰冷的冬季。”
“這位老媽,你可厲害,真神了。”李廠長眼睛一亮,說道。
劉醫生說道:“這位是王郎中,人稱“民間神醫”。”
王郎中說:“望而知,謂之神,你劉醫生也能做到。”
“對了,王郎中,聽說你來看你兒子,快請進廠裏來喝口水。”李廠長邀請道。
王郎中說:“是的,承蒙關照,我是腿腳不利索,這可能是最後一次來看看,以後沒機會了,來看一看,死無牽掛。”
大家聽這話,心都是涼的。
走在廠區,到處可以看到牆上的標語與口號,這些標語雖然有些陳舊,不影響人們看清楚。
“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幸福主義!”
“凡是錯誤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應該進行批判,絕不能讓它自由泛濫。”
“千萬不要忘記鬥爭!”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服從改造,重新做人!”
“要鬥私批修!”
“打倒複辟資本主義,打倒走資派!”
“打擊投機倒把,割去資本主義的尾巴!”
地上堆滿大煉鋼鐵時期的破銅爛鐵,最多的是堆積成山的半鐵半礦的東西,從這個方麵可以看到當年的革命場景。
有人說:“王治財,你休息下。”
“是,等我們打完這把鋤頭,冷了打不動。”
王郎中從遠處看到一個漢子正拿著錘子,在叮當叮當的敲打發紅的鐵塊,紅火的鐵屑四處飛濺。
“停一停吧,領導叫你呢,你媽你哥來看你。”
王治財聽到是自己的親人來看自己改造的地方,顯然有些意想不到。他放下手中的活計,朝王郎中這邊走來。來到母親身邊,一下就跪在地上,哭著說:
“媽,我是冤枉的。”王治財眼睛看著母親,他看到母親一雙有些渾濁的眼睛裏,有自己落寞潦倒的圖像。
“事到如此,相信組織,真相會弄清的,好好改造,爭取早日迴到飛燕村。在這裏,要聽領導的話,要好好幹活,活著比什麽都好。我是走不動了,是你二哥背我來的,多得劉醫生與李廠長的情,讓我看你一眼我就放心了,你知道嗎?我可能是最後一次來看你,以後就是眼睛一閉,大腳趾頭朝天了。你迴來時,可能就看到一個土堆,上麵長滿野草。以後不能守候你們了,隻能守山了。發財的,把手伸給娘看看,眼睛看著媽媽。”
王治財將一雙長滿老繭的雙手伸給母親,母親用手撫摸著,用慈祥的目光看著自己的兒子。大家都眼睛紅潤著。
王郎中說:“一切都會好的,好好活著,迴來後成個家,火燒竹園賠款慢慢還。今後,我不在了,還有你大哥、二哥。成家後,生兒育女,有空的話,來我墳上點炷香,給媽媽說說心裏話。”
聽到這裏,王治財仿佛感到生死離別,大聲悲痛地哭喊,王治財緊緊抱著母親,悲傷叫著:
“媽媽,媽媽·······”聲音在廠區迴蕩,招來許多人張望。兩人臉貼在一起,母子淚水交融,浸濕麵容。淚水滑落在王治財嘴角裏,他分明嚐到母親心酸苦澀的淚水味。他慢慢放開雙臂,再次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聲音悶響,雙手緊抓地麵上的野草,指縫間摳滿泥土。
王治山也抽泣著。王郎中感謝地說:“多謝李廠長、劉醫生,請適當關照下王治財,多教育。”
李廠長和劉醫生領著王郎中慢慢走向小廠大門,在王治山背上的郎中,不斷迴頭望望王治財,依依不舍,一個可憐的母親。王治財還跪在地上,不想站立起來,眼睛死死盯著母親的身影,像是在真誠懺悔,直到看不清母親的背影。他自責給這個家庭帶來的麻煩與災難,唯有母親不會拋棄自己的兒子,他怕自己永遠見不到母親,最後拿出全身的氣力,大聲喊叫安慰母親:
“媽媽,你要好好過活,你放心,我會迴來的。”
走出小廠大門的王郎中聽見他兒子王治財的唿喊聲,她抬頭迴望廠房,廠房的煙囪冒出來的黑煙,籠罩著四周。心情雖然不好,但至少見到日夜牽掛的、在教育改造中的兒子。沉重的心情讓大家都短時間的陷入沉默。忽然,李廠長發話了:“王郎中,想麻煩你開個中藥處方,治治我的禿頭病。”
“可以可以。記住啊,“愚弟要牛狗兔鹿龜,早將骨肉喂魚'',兩方合用。”
“郎中,我不搞牛鬼蛇神,也不會將親戚朋友骨肉兄弟往死裏整,我對那些所謂運動不感興趣。”李廠長激動、敏感地迴答。
王郎中說:“別激動,不是運動,是治病處方。”
劉醫生說:“這是什麽處方?王郎中,我從來沒聽說過。”
郎中解釋道:“山茱萸(愚)、熟地(弟)、山藥(要)、牛膝(牛)、枸杞(狗)、菟絲子(兔)、鹿角膠(鹿)、龜板膠(龜),另一個是大棗(早)、生薑(將)、補骨脂(骨)、肉豆蔻(肉)、五味子(喂)、吳茱萸(魚)。”
“聽起來挺有意思的。”
郎中說:“簡單,就是你們中醫方劑學中的“左歸丸''與“四神丸''的方劑。”
“這種方歌第一次聽說,多少年來怎麽也記不牢這兩個方歌藥,哈哈,聽你這麽一說,一下就記住了。”劉醫生高興得像個小孩。
王郎中說:“李廠長,你連服二十一劑,你許多症狀會好轉,頭發也長出來了,老婆子世代草醫,這點小能耐是有的。”
李廠長說:“好啊,哎喲,那可要多謝你了。”
王郎中真誠地說:“不用謝,頭發長出來後,多多關照我那不爭氣的兒子,他不懂事,說話得罪人,懇求不要武鬥他,要文鬥,要多說服教育,讓他不殘疾,不瘋掉就行,讓他以後留個根根,啊。”
李廠長說:“王郎中,你放心,有我在,我會保護的,我會教育他,好好表現,爭取早日改造好,提前釋放,如果表現很好,會提前一兩年釋放的。”
王郎中講:“那就有勞你了。”
李廠長說:“王郎中,王治財經常說他是冤枉的,你了解,那是真的嗎?我們隻有管教的義務,辦案經過是不歸我們。”
王郎中說:“這個情況是真的,是冤枉,為此還投水自殺過,但沒死成。”
李廠長說:“可是他的案子是公社定了性的,已經翻不過來了,運動以來,許多都顛倒黑白了,不過勞動改造與坐牢是性質不一樣的。在小廠打鐵與修水庫、修路、挖溝都是公社的勞動教育與改造,隻是沒有在家自由,沒有工分,分不到糧。”
王郎中說:“罷了,讓時間去慢慢證明去,讓時間去療傷吧。”
李廠長、劉醫生看著王治山背著王郎中,搖搖晃晃走了,在眼前是條彎彎曲曲的道路,腳下還凹凸不平,有時候是上坡路,有時候是下坡路,有時候是平路。
但不管怎麽,這條路都得走下去,他們感歎著,人生不過如此。
李廠長問劉醫生:“老太太為什麽活著?”
“為孩子。”
“不完全對。”
“物質?”
“不完全,她餓三天都沒事,她不怨天也不怨人。”
“那是什麽?”
“愛!”
“愛是什麽?”
“希望!”
“希望?”
“精神這棵柱子,支持她繼續前行。”
劉醫生說:“我聽到過她會說,“阿彌陀佛”,她信佛。”
李廠長說:“你說對了,她默默忍受,相當於下地獄的煎熬,從她的言行中,你難道沒看出,她認為她一直在渡人,這就是她心中最高的價值。生死對她已不重要,她變得淡定與從容。”
劉醫生說:“是啊,你們要麵對現實,要樂觀,還是那句話,''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
李廠長說:“鬥爭是有方法的,不能死鬥,在真理與是非混淆的時候,可以沉默或者退一步海闊天空,或者像穿山甲遇到危險,低頭夾住尾巴,穩如泰山,最後風平浪靜。”
劉醫生說:“好啊,動物世界都懂得保護哲學,何況人乎。當個縮頭烏龜,把頭縮到肚子裏,隨便他們打我們的外殼,這樣可以活動筋骨。在莊大廟裏住著的朱院長,每次批鬥都有他的名額,什麽原故?不夾尾巴,不縮頭,煮熟的鴨子嘴還硬,這不,腿鬥瘸了。”
“劉老弟是縮頭烏龜,當代烏龜英雄。”
“李廠長要當王八好漢。”
“哈哈,哈哈。”兩人都笑起來。
“別笑,看看周圍有沒有聽''小話”打“小報告''的人?”劉醫生慌忙說,兩人四處查看。
“我發現一個。”李廠長靠近劉醫生耳朵小聲說。
“在哪裏呀?”劉醫生問道,眼睛望著李廠長。
李廠長突然嚴肅起來,用手指著遠方,慢慢又指向劉醫生,頓時“嘿嘿”笑起來,說道:“就是這個縮頭烏龜。”
“開什麽國際玩笑,也不想想什麽年代!”劉醫生舒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