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到公元1975年初,這個家又增添了王學字,相當於給家裏增加一份口糧,可以說是喜又是憂。憂的是蘭蘭奶水不夠,並且王修蓮曾經被郭美英打得有癆傷病,每逢氣候變化就會加重,尤其是數九天,全身十幾處的陳舊性骨折疼痛頻繁發作,腦震蕩後遺症的眩暈、頭痛厲害。
近來,家裏的有勞動能力的,白天出工,晚上還有夜戰(夜裏勞動),王修蓮隻得看護王學字,日夜操心操勞。
每次想起王治財的事,自己十分難過,導致氣鬱。氣鬱久結,化為內火,內火煎熬,口苦咽幹,夜不安眠。自己想去看看王治財改造的地方,可是走不動。可憐天下父母心,憂勞成疾。
但這一切自己都忍耐著,活著就是希望。
有一次,自己身帶重病,移動很困難,眼巴巴看著王學字爬到火塘邊,半個屁股和右腳被火燒傷。王修蓮拚盡全力將王學字從火坑裏拉出來,麵對家人,自己更加自責與內疚。
小孩白天黑夜因為燒傷,痛得厲害,怪叫怪喊讓人心煩。這種大麵積深度燒傷,最怕是感染,就是現在的西醫治療,也會留下疤痕,但在王修蓮手中,這都不會留下疤痕,她很早就知道父親當年處理這類疾病的方藥。
她叫王治山用香油熬製燒傷膏,具體的是:紫地榆、虎杖、脫力草、梨樹寄生、地龍、桉樹葉。這些膏藥外敷,說來也神奇,小孩不會痛,也不哭鬧。
內服大劑量石膏地龍湯,控製感染與發熱。在今天的石膏用量中,是很少見的,小孩的用量是300克,這些臨床經驗是值得後世醫生去研究的。後來事實證明的確不留疤痕。
另外,為什麽燒傷後不留疤痕,這是醫學界,特別是中醫學的奇跡。博大精深的中醫藥的確是個寶庫。有時候可以這麽說,真正的神醫藏於民間,他們有著數百年的傳承與豐富的臨床實踐。數千年來,當西醫沒有引進中國以前,中國人的種族民族身體健康,正是靠偉大的中醫藥來實現的。
王修蓮告訴王治山:“治山,我老了,藥靈派石膏地龍湯和燒傷膏的熬製方法你要牢牢記住,關鍵在於熬製的方法與技巧,不然就失傳了。占山縣那次組織獻方獻藥,方藥我告訴他們,但熬製的方法他們不重視,這道工序不弄懂,說明隻懂一半。占山本草衛生委員會、還有你大嫂郭美英沒有必要把我往死裏打,特別是你大嫂,打得厲害啊,又很重。她為了當婦女主任,立功,為了逼迫說出很多方藥,打我打得兇,就在我講述熬藥工序時,領導來了,她煩我囉唆,我蔑視地看了她一眼,她就打了我頭部幾竹棍。當時頭昏、頭痛,本來要詳細說的,就簡單地一句話說完了,最重要的工藝沒有說出來,你大嫂就拿著秘方去邀功了。希望你記住,這麽多年,從根本來講,我不是被外人折磨死的,恰恰是自己人,這真是可悲。許多秘方就在後牆洞裏,那個洞在櫃的後麵,是用石頭封住的,你今後要注意保管,你如果時運不利的話,最後交給王學十,他命帶天乙,能斷病識藥,學醫有所成就。中醫祝由十三科,在“破四舊''時被我村黃才建拿走了,沒有被焚燒,那是個手抄本,原本還在那個洞裏,今後你們有用處。中醫祝由在當前氣氛條件下,是不能搞的,稍不注意,就戴上搞封建迷信的帽子。”
“知道了,媽,我會按照你的吩咐去做。”王治山聽母親這麽說,有點像交代後事的感覺,心裏有些不安,就盡力安慰母親。
王郎中說:“治山,我最近身體不太舒服,治財去小廠勞改已有些日子了,你抽時間背我到廬山公社的那個小廠,我想去看看你兄弟治財,萬一身體不行,就看不到他了。”
“好的,媽,你老身體不會有問題。”聽母親這麽說,治山眼睛濕潤了,心中有種說不出來的痛。
這個夜晚,治山琢磨母親的話語,整晚睡得不踏實,決定第二天就背著母親去看看王治財,讓她心安。這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第二天上午,王治山去山邊的菜園地,想砍根粗細適中的木棍給母親做拐杖,母親身痛,還有眩暈,站立不方便。
他拿著鐮刀到了山邊,走近路邊的斜坡,看到一頭母豬帶著小豬們往山上爬,結果母豬爬上去了,可是小豬爬到一半時,路滑就滾到坡底,驚嚇後,發出尖叫聲。
這時黃才德聽到小豬的叫聲,連忙跑出看個究竟,遇到村裏的南瓜就問:“小南瓜,我家的豬怎麽了?”
南瓜歲數小,但喜歡欺負人,他撒謊說:“王治山在那邊,我看到他打豬,豬才叫。”
黃才德憤怒著跑過去,追上王治山,叫罵著:“王治山,你個地富分子,特務崽子,你憑什麽打我家豬?”
王治山說:“我沒有打你家豬。”
黃才德不管青紅皂白,就給王治山兩個耳光,打得他眼冒金花。
王治山說:“老子沒有打你家豬。”
黃才德說:“南瓜說,他看到你打豬,你還抵賴。”
王治山說:“你哪隻眼睛看到,小孩子的話你也相信?”
黃才德說:“你個地富分子,特務崽子,打了你怎麽的?”
雙方聲音很衝,也很大,蘭蘭聽到吵架聲音,趕過來勸架。
王治山吼道:“黃才德,你有本事,再打老子,老子今天就用鐮刀給你挖了!”
黃才德正要握拳,想再打王治山,看到王治山鼓著憤怒的眼睛,手緊握鐮刀,高高舉起,然後在空中比劃搖晃,揮舞著,牙巴骨緊咬著,並鼓起一個隆凸,一種防守加進攻的姿勢。看著王治山臉色蒼紅色,像發怒的公牛,十分難看的樣子。黃才德也被嚇住了,他分明感到對方要殺人的樣子,他想,要是逼急了王治山,真是把他挖幾個窟窿眼,後果很慘。
“算了,算了,都是一個村的,何必吵鬧翻臉,抬頭不見低頭見,忍耐忍耐,好事還在嘛。治山,跟我迴去,別吵了。”蘭蘭拉著治山的衣角,隔在兩個大男人的中間,用手推著自己的男人,嘴裏說著“迴家迴家”。
王治山說道:“你就知道忍,老子已經忍了好多年了,活得不耐煩了,要不是你、孩子、媽媽拖累著,我直接把他殺了,欺人太甚,讓他陪我去死。”
黃才德教訓道:“你個地富分子,特務崽子,你就想造反。你那成分,注定你是出身有汙點。造反,在飛燕村,你這號人,永遠都是被踏在汙泥裏的。”
王治山說:“你等著瞧,老子哪天不想活的時候,就是你的死期,就把你滅了,你仗勢自己是貧下中農成分好就欺人,村裏其他貧下中農有幾個像你霸道?你不就是有個親戚在公社當官?你再欺人,狗急還會跳牆,官也不是當一輩子,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此時,有點像公家人模樣的人路過,也勸王治山離開,他說:“同誌,算了,算了,跟你愛人迴去吧。你們剛才都是誤會,沒人打豬,我看到的。”聽他叫“同誌”,看起來,應該是公家人才喜歡這麽稱唿。
“什麽同誌,是兔子,是飛燕村山上的“兔子”。他們這家人不配叫“同誌''。”黃才德還在嚷道。
上了歲數的公家人說:“你這個''兔子''啊,少說兩句行嗎?遠親不如近鄰嘛。”
“喂,你怎麽叫我“兔子''?”黃才德急眼了。
“對不起,啊,我上了歲數,你看,被你們給繞糊塗了,怎麽叫“兔子”,應該叫“同誌”,是嗎?同誌,同誌,我自我批評。”這刻,蘭蘭拉著王治山往家裏走了。在場的就剩下這位公職人員與黃才德。“同誌,你們吵架的事情我都聽到,也看到了,剛才那位,根本沒打你家豬,是爬不上去,著急亂叫,從坡上滑下去的,你怎麽就打人家呢?要是真的挖你幾鐮刀,後果不堪設想啊,錯怪人家了,給你打聽一個人,聽說你們村,有個叫王修蓮的草藥醫生,是嗎?”
“有。”黃才德有些不解的語氣答道。
“她家住在哪裏?”那個人問。
黃才德說:“你找她家幹什麽,那可是有曆史問題人,,你可要與他們劃清界限,她家是特務,地富成分,是壞人喲。”
那人說:“會的,會的,我來了解她中草藥的事,這是任務,向一切有經驗的草藥醫生學習。”
黃才德提醒道:“同誌,你呀,要多向貧下中農學習,這是覺悟問題。”
那人說:“是,是,向敵人學習,是為了戰勝敵人,最終也是更好地幹好革命工作,幹好衛生事業,都是為人民服務嘛。拿敵人的好東西來武裝我們貧下中農挺好的。”
“說得對,原來是自己人,她家,這個老不死的,在那邊。”黃才德用手指著說。“你看,房子的第三排,那裏有個小藥鋪,有三個字,叫什麽''行德堂'',你去了就知道。”
那人說:“好好,好,謝謝,都是階級兄弟。”
黃才德說:“都是階級兄弟,不客氣。”
近來,家裏的有勞動能力的,白天出工,晚上還有夜戰(夜裏勞動),王修蓮隻得看護王學字,日夜操心操勞。
每次想起王治財的事,自己十分難過,導致氣鬱。氣鬱久結,化為內火,內火煎熬,口苦咽幹,夜不安眠。自己想去看看王治財改造的地方,可是走不動。可憐天下父母心,憂勞成疾。
但這一切自己都忍耐著,活著就是希望。
有一次,自己身帶重病,移動很困難,眼巴巴看著王學字爬到火塘邊,半個屁股和右腳被火燒傷。王修蓮拚盡全力將王學字從火坑裏拉出來,麵對家人,自己更加自責與內疚。
小孩白天黑夜因為燒傷,痛得厲害,怪叫怪喊讓人心煩。這種大麵積深度燒傷,最怕是感染,就是現在的西醫治療,也會留下疤痕,但在王修蓮手中,這都不會留下疤痕,她很早就知道父親當年處理這類疾病的方藥。
她叫王治山用香油熬製燒傷膏,具體的是:紫地榆、虎杖、脫力草、梨樹寄生、地龍、桉樹葉。這些膏藥外敷,說來也神奇,小孩不會痛,也不哭鬧。
內服大劑量石膏地龍湯,控製感染與發熱。在今天的石膏用量中,是很少見的,小孩的用量是300克,這些臨床經驗是值得後世醫生去研究的。後來事實證明的確不留疤痕。
另外,為什麽燒傷後不留疤痕,這是醫學界,特別是中醫學的奇跡。博大精深的中醫藥的確是個寶庫。有時候可以這麽說,真正的神醫藏於民間,他們有著數百年的傳承與豐富的臨床實踐。數千年來,當西醫沒有引進中國以前,中國人的種族民族身體健康,正是靠偉大的中醫藥來實現的。
王修蓮告訴王治山:“治山,我老了,藥靈派石膏地龍湯和燒傷膏的熬製方法你要牢牢記住,關鍵在於熬製的方法與技巧,不然就失傳了。占山縣那次組織獻方獻藥,方藥我告訴他們,但熬製的方法他們不重視,這道工序不弄懂,說明隻懂一半。占山本草衛生委員會、還有你大嫂郭美英沒有必要把我往死裏打,特別是你大嫂,打得厲害啊,又很重。她為了當婦女主任,立功,為了逼迫說出很多方藥,打我打得兇,就在我講述熬藥工序時,領導來了,她煩我囉唆,我蔑視地看了她一眼,她就打了我頭部幾竹棍。當時頭昏、頭痛,本來要詳細說的,就簡單地一句話說完了,最重要的工藝沒有說出來,你大嫂就拿著秘方去邀功了。希望你記住,這麽多年,從根本來講,我不是被外人折磨死的,恰恰是自己人,這真是可悲。許多秘方就在後牆洞裏,那個洞在櫃的後麵,是用石頭封住的,你今後要注意保管,你如果時運不利的話,最後交給王學十,他命帶天乙,能斷病識藥,學醫有所成就。中醫祝由十三科,在“破四舊''時被我村黃才建拿走了,沒有被焚燒,那是個手抄本,原本還在那個洞裏,今後你們有用處。中醫祝由在當前氣氛條件下,是不能搞的,稍不注意,就戴上搞封建迷信的帽子。”
“知道了,媽,我會按照你的吩咐去做。”王治山聽母親這麽說,有點像交代後事的感覺,心裏有些不安,就盡力安慰母親。
王郎中說:“治山,我最近身體不太舒服,治財去小廠勞改已有些日子了,你抽時間背我到廬山公社的那個小廠,我想去看看你兄弟治財,萬一身體不行,就看不到他了。”
“好的,媽,你老身體不會有問題。”聽母親這麽說,治山眼睛濕潤了,心中有種說不出來的痛。
這個夜晚,治山琢磨母親的話語,整晚睡得不踏實,決定第二天就背著母親去看看王治財,讓她心安。這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第二天上午,王治山去山邊的菜園地,想砍根粗細適中的木棍給母親做拐杖,母親身痛,還有眩暈,站立不方便。
他拿著鐮刀到了山邊,走近路邊的斜坡,看到一頭母豬帶著小豬們往山上爬,結果母豬爬上去了,可是小豬爬到一半時,路滑就滾到坡底,驚嚇後,發出尖叫聲。
這時黃才德聽到小豬的叫聲,連忙跑出看個究竟,遇到村裏的南瓜就問:“小南瓜,我家的豬怎麽了?”
南瓜歲數小,但喜歡欺負人,他撒謊說:“王治山在那邊,我看到他打豬,豬才叫。”
黃才德憤怒著跑過去,追上王治山,叫罵著:“王治山,你個地富分子,特務崽子,你憑什麽打我家豬?”
王治山說:“我沒有打你家豬。”
黃才德不管青紅皂白,就給王治山兩個耳光,打得他眼冒金花。
王治山說:“老子沒有打你家豬。”
黃才德說:“南瓜說,他看到你打豬,你還抵賴。”
王治山說:“你哪隻眼睛看到,小孩子的話你也相信?”
黃才德說:“你個地富分子,特務崽子,打了你怎麽的?”
雙方聲音很衝,也很大,蘭蘭聽到吵架聲音,趕過來勸架。
王治山吼道:“黃才德,你有本事,再打老子,老子今天就用鐮刀給你挖了!”
黃才德正要握拳,想再打王治山,看到王治山鼓著憤怒的眼睛,手緊握鐮刀,高高舉起,然後在空中比劃搖晃,揮舞著,牙巴骨緊咬著,並鼓起一個隆凸,一種防守加進攻的姿勢。看著王治山臉色蒼紅色,像發怒的公牛,十分難看的樣子。黃才德也被嚇住了,他分明感到對方要殺人的樣子,他想,要是逼急了王治山,真是把他挖幾個窟窿眼,後果很慘。
“算了,算了,都是一個村的,何必吵鬧翻臉,抬頭不見低頭見,忍耐忍耐,好事還在嘛。治山,跟我迴去,別吵了。”蘭蘭拉著治山的衣角,隔在兩個大男人的中間,用手推著自己的男人,嘴裏說著“迴家迴家”。
王治山說道:“你就知道忍,老子已經忍了好多年了,活得不耐煩了,要不是你、孩子、媽媽拖累著,我直接把他殺了,欺人太甚,讓他陪我去死。”
黃才德教訓道:“你個地富分子,特務崽子,你就想造反。你那成分,注定你是出身有汙點。造反,在飛燕村,你這號人,永遠都是被踏在汙泥裏的。”
王治山說:“你等著瞧,老子哪天不想活的時候,就是你的死期,就把你滅了,你仗勢自己是貧下中農成分好就欺人,村裏其他貧下中農有幾個像你霸道?你不就是有個親戚在公社當官?你再欺人,狗急還會跳牆,官也不是當一輩子,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此時,有點像公家人模樣的人路過,也勸王治山離開,他說:“同誌,算了,算了,跟你愛人迴去吧。你們剛才都是誤會,沒人打豬,我看到的。”聽他叫“同誌”,看起來,應該是公家人才喜歡這麽稱唿。
“什麽同誌,是兔子,是飛燕村山上的“兔子”。他們這家人不配叫“同誌''。”黃才德還在嚷道。
上了歲數的公家人說:“你這個''兔子''啊,少說兩句行嗎?遠親不如近鄰嘛。”
“喂,你怎麽叫我“兔子''?”黃才德急眼了。
“對不起,啊,我上了歲數,你看,被你們給繞糊塗了,怎麽叫“兔子”,應該叫“同誌”,是嗎?同誌,同誌,我自我批評。”這刻,蘭蘭拉著王治山往家裏走了。在場的就剩下這位公職人員與黃才德。“同誌,你們吵架的事情我都聽到,也看到了,剛才那位,根本沒打你家豬,是爬不上去,著急亂叫,從坡上滑下去的,你怎麽就打人家呢?要是真的挖你幾鐮刀,後果不堪設想啊,錯怪人家了,給你打聽一個人,聽說你們村,有個叫王修蓮的草藥醫生,是嗎?”
“有。”黃才德有些不解的語氣答道。
“她家住在哪裏?”那個人問。
黃才德說:“你找她家幹什麽,那可是有曆史問題人,,你可要與他們劃清界限,她家是特務,地富成分,是壞人喲。”
那人說:“會的,會的,我來了解她中草藥的事,這是任務,向一切有經驗的草藥醫生學習。”
黃才德提醒道:“同誌,你呀,要多向貧下中農學習,這是覺悟問題。”
那人說:“是,是,向敵人學習,是為了戰勝敵人,最終也是更好地幹好革命工作,幹好衛生事業,都是為人民服務嘛。拿敵人的好東西來武裝我們貧下中農挺好的。”
“說得對,原來是自己人,她家,這個老不死的,在那邊。”黃才德用手指著說。“你看,房子的第三排,那裏有個小藥鋪,有三個字,叫什麽''行德堂'',你去了就知道。”
那人說:“好好,好,謝謝,都是階級兄弟。”
黃才德說:“都是階級兄弟,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