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進入幹旱月,發科旱災嚴重,農作物減產,大家紛紛自救,節衣縮食,挖野菜。收割的棉花籽是飽滿,但花減產。棉籽每家榨油,讓人體增加營養、能量,有的人家為了度過青黃不接的日子,連棉籽餅都吃。
阿三家的棉籽油被王本堂買了,煉膏藥了,特別是棉籽蟑螂油,對燒燙傷等許多外傷很有效。棉籽餅被王本堂發酵成酒醋一類,用來調治跌打損傷。王本堂治病後,會向老百姓討要些糧食和豬油,王本堂等人也不習慣棉籽油。楊龍庚、火雷也經常上山一邊挖藥,一邊打獵,弄得些野兔野豬,貼補家用。
秋後熱,是發科的痛苦日子。村裏接二連三有人發病了。病人來找王本堂,他們表現為胸悶發熱,惡熱惡心,皮膚不適,嚴重的就會全身無力,頭都抬不起來,癱瘓,死亡。
王本堂想到,這病還真來了,到底是什麽病,他小心翼翼戴上布罩,摸脈相做檢查。王本堂一夥人戴麵罩,村裏人也仿效著。這般景象讓其他村來的人,看到後,都不敢進入村,以為是什麽瘟病。
從流行季節、從脈學看,似乎像《瘟病調變》的病機,但用了許多瘟病方藥,效果不明顯,最後用益氣解毒湯,保肝利腎水補肺氣,才有些效。但是藥材跟不上,也不是辦法。
他沉思很長一段時間,自己問自己,難道是其他原因?進入農曆六七八九十冬臘月月份就沒聽說有人懷上娃娃。但有一個人除外,阿三媽懷上了。兩口子都是吃王本堂的藥,這個消息震驚了發科的人們,慢慢傳到數百裏外,後來外鄉人都來請王本堂,人怕出名豬怕壯,因名聲帶來災難,這以後的章節要說到。
為什麽王本堂一夥人及阿三家沒人得病?難道麵罩起作用,也說不過去,其他家人也戴麵罩同樣得病,這又是為什麽呀?苦思冥想之後,突然冒出一個想法,難道是棉籽油?於是王本堂找來棉籽油,給豬和狗大量喂食,並暴曬在烈日下,一星期,發現豬和狗都有不同程度的臨床中毒症狀。驚喜之餘把自己偉大的發現公布給族長,開始族長不信,王本堂服用大量炒熟的棉籽油,一星期也全身不適,以身試毒,感動了發科百姓。
族長叫人吹響號角,人們家趕集一樣,匯集在大樹旁的場地上,族長鄭重宣布:“今天我們發科人民要感謝一個人,就是王郎中,他找到了發科得怪病的原因,就是大家食用棉籽油造成的,希望大家不要吃了。這是我們的恩人,我們都立個石碑永遠銘記。大家都聽到見到了,阿三媽懷了娃娃了,王郎中真了不起。阿三媽,你走上台來讓大家看看,恭喜你了!”阿三媽又羞澀又高興走在台上,凸顯的小肚難道還有假?”我們建兩間房子給他們,永遠在這裏行醫,大家說好不好?!”
“好!好!”大家的聲音洪亮,表達出來一種親切與敬重。此刻的王本堂比得了幾萬大洋還高興,因為他發現秘密,幫人們解除痛苦,是他人生一大樂事。
王本堂說:“謝謝大家,那以後還投河不?”
大家一下子安靜下來,都啞巴了,沉默了。王本堂感到是說到大家的文化底蘊了,說到痛處了,也不繼續問。
族長出來圓場:“今天不說這個,散了,散了。神在上,多有冒犯,請饒恕,別降罪發科啊!”
這是個敏感話題。
王本堂無奈之下,像做錯事的孩子,迴到阿三家。他問自己,千年習俗能說破就破嗎?這是科學、道德、文明與無知、野蠻的搏殺。
對於發科人來說,不吃棉粒油就擺脫這種病的折磨。表麵上看,發科人對族長是敬畏的,暗地裏卻悄悄找王本堂瞧瞧病。不食用棉油,群眾說浪費,王本堂就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把五種顏色的土,也叫五行土,與棉籽油一起混合靜置數天,然後過濾,油的顏色由原來的渾濁變成了清亮,毒性大大降低。
這一年阿三媽生了個兒子,發科的怪病沒了,這些傳奇般的故事被十裏八鄉人們越傳越神,方圓數百裏都有來求醫問藥的。發科漸漸熱鬧起來,誰會想到這裏會出神醫。
王本堂本不想長年待在發科,可是他心中關於男崖女崖流淚的奧秘,他還沒徹底解決,但是大體有了思路。但是關鍵在於發科人思想上是否接受新的東西,脫胎換骨是會陣痛的,發科人還要痛多久呢?
一天下午,發科來了一隊神秘麵紗的人馬。他們一大個篾帽子戴在頭上,在篾帽的邊緣垂著三十公分的黑紗,遮住臉麵。說是來找王本堂看病,村裏人說不巧,王本堂與楊龍庚已外出多日,也不知道歸期。這群人來到阿三家,果然不見王郎中,王本堂的兩個孩子不知和什麽其他娃娃玩去了,帶頭的首領說了聲:“王郎中呢?”
王夫人說:“采藥去了。”
其中一個人問:“什麽時候迴來,我們請他瞧病。”
王夫人說:“好幾天沒迴來,不知道什麽時候?”
又有人說:“綁走,不愁他不來。”
七八個人手腳敏捷地將王夫人、火雷綁了,王夫人、火雷分別說:“哪有這樣瞧病的,像土匪。”
土匪說:“哈哈,說對了,我們就是土匪。”
土匪走時,丟下一句話給阿三媽:“叫王郎中到火紅梁子鷹角嘴來給我們當家的瞧瞧病。不來就撕票,殺人滅口。”
急得阿三媽,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王本堂與楊龍庚方圓幾十裏采藥,討論著喀斯特地形,泥石流與森林砍伐,山間的泥沙從石縫進入暗河,阻塞暗河,水位上升,沿著崖層石縫橫流,形成發科所謂“男崖流淚”的說法。幹旱的枯水期,他們進入暗河,看到很多洞流出的泥沙,淤堵在暗河床邊,導致水流受阻,裏麵蓄積許多死水。他們不敢再進,怕人踏動河床,引起振動,引發決堤。王本堂此刻心頭莫名其妙的恍惚,自覺像要發生什麽,他不知道自己的老婆被人綁走了,可能是心有靈犀,有些預感。此刻他們的興趣在於男崖流淚的神秘。兩人基本肯定發科地質災害的發生的原因。
王本堂問道:“我們迴去,跟族長說,他們會相信嗎?”
楊龍庚說:“如果他相信了,族長的地位與威信就不在了,他內心的支柱就垮了,他就變成殺人犯。許多人都是同謀,大家寧願守著看著這些神話故事,延續著曆史。要是這一切被顛覆了,發科人們或許活得沒有意義,沒有故事。正如有的孩子,突然失去了父母,他的精神家園就毀滅了。”
王本堂說:“我就想顛覆這些,救人救到底。”
楊龍庚說:“希望成功,再做功德。”
迴到發科,王本堂很遠就聽到有農民唿喊他:“王郎中,你家出事了。”
王本堂大聲問:“什麽事啊?”
村民迴答道:“你老婆被人綁了。”
他們匆匆迴來阿三媽家,看著一臉不安的夫婦,還有淚娃娃修蓮和她弟弟。
王本堂說:“阿三媽,怎麽迴事情?”
阿三媽說:“那幫人說,請你去火紅梁子鷹角嘴去給他們大當家的瞧病,你老婆還有火雷被綁去了。那裏是個土匪窩。你得小心。”
王本堂說:“知道了,難怪我有一陣子不安。明天去,大概有多少路?”
阿三媽迴答說:“有兩三天的路。”
晚上,王本堂告訴楊龍庚:“這裏的土匪向來兇殘,殺人如殺雞,來者不善,此地沒有長期住下去的價值,以後會不得安生。你拿些銀兩,幫我帶著兩個娃娃,往藥靈山的藥靈寺去,那裏很遠,一去有幾十天的路,我們在那裏會合。多年前,我在那一帶采藥,曾短暫停留寺裏,那裏的主持知道我的化名飛燕。那一帶民風淳厚,很少有匪患。咱們也得找個安身之地,不能居無定所,流浪天涯。咱們還指望兩個娃給咱們養老送終。”
楊龍庚說:“這就是命啊,我早就給你說,人怕出名豬怕肥,這下因名所累了。此事我起卦,卦詞上有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警示,你要萬分小心。”
王本堂說:“以後我就做個普通百姓,無名之輩。”
楊龍庚說:“但願如此,像我孤家寡人一個,四海為家,沒有牽腸掛肚,多自在。有緣的話,有個容身的小廟,便可修身養性了,敲敲木魚,靜心打發時光。”
夜深人靜,楊龍庚睡得香甜,可王本堂望著戶外的月光,轉輾難眠,自歎人生起起落落,還是不如楊龍庚心無掛礙。天路險,江湖險,人心更險;黃連苦,窮病苦,人世更苦。這一夜他想得太多,過往風雨兼程,今往何處?下輩子真不想行醫,醫好自己人,其他人與我何幹?明哲保身,獨善其身算了,醫者愚者也,我愚啊。苦悶與自我否定,反複無常地折磨著本堂。
次日,本堂收拾東西,向阿三家人辭別說:
“我王本堂不想連累你們,有機會我會迴來,我們暫時分開,等平靜下來再說。”王本堂說。
“你們兩娃要聽楊叔叔的話,他帶著你們到個安全的地方,我把你媽和火雷叔找迴來,啊,乖乖的。”說著,娃娃的淚水傾刻滑落下來,分別之苦掛了一臉,可秀蓮的小弟還小,不懂人間愁苦。
他們走出家門,阿三媽提了一堆幹糧給楊龍庚,說道:“一路上,娃娃餓了,就吃。”
“謝謝阿三媽。”王本堂哽咽了。
走在發科村通往山外的村口,本堂發現,村裏有許多人圍著他們,都問長問短,紛紛說請他留下來。
村裏有人說:“留下來吧,給我們看病。”
“我還要生孩子的,你別走。”
“你走了,我們怎麽辦?”
村裏有頭有臉的都來了,族長也來了,他們真不情願王本堂離開,族長說:“真要離開,不迴來了?”
王本堂大聲說,他希望大家都能聽到他的講話:“鄉親們,你們放心,我會迴來的,隻是暫時離開,我隻是到火紅梁子鷹角嘴去瞧病,夫人被土匪綁了。對了,再告訴大家一件事,以後盡量不吃棉籽油,如果要吃就久煮後再榨,油出來後,用五色土加金銀花浸泡,過濾再吃。”
有人問道:“王郎中,什麽是五色土?”
王本堂說:“就是黑土黃土紅土灶心土白色的觀音土,這些可以解毒,金銀花也增強解毒功效。”
“謝謝!謝謝!”
“要迴來呀!”
許多村民前來送行,手裏提著東西,都要送給王本堂,但本堂一一拒絕,有的村民急得哭了,本堂硬咽著說:
“我王本堂謝謝你們,東西我不要,心意領了,你們也不容易,你們也過苦日子,天又幹旱。”
群眾似乎忘記了族長的存在,不把他族長放在眼裏,族長心中泛起一種嫉妒,心想王本堂要是待在發科,他這個族長遲早有一天,會被人們忘了,他說的話也沒人聽,他在心中告訴自己,走了好。
走村的盡頭,王本堂突然想起還有一件事情要說,他高聲喊:“族長?”
一直想自己心事的族長,沒聽見,是別人提醒才迴過神來。
“什麽事?本堂。”
王本堂說:“男崖流淚的事情,是嗚通河山洞裏暗河泥沙淤積,水位上升,從崖縫過來的。”
族長說:“你說得不對,隻要有人在嗚通河淘寶,到山洞裏挖寶,隻要發科有人做壞事,觸動了神,那些都是嗚通河的神,發科的神發怒了,才發生的,是神對人們的懲罰。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贖罪,你就別操心了。”
楊龍庚小聲說:“怎麽樣?你顛覆別人的地位,對族長來說,你造他的反,他恨不得掐死你。”
王本堂沒趣走了,族長隨口說了聲,是說給發科人聽的:“一個外鄉人瞎操心,用得著嗎?真是自以為是,無知,無知,發科的事,是千年老祖宗留下的,老祖宗定下的,世世代代的老祖宗還不如個王本堂,難道還想欺師滅祖?枯樹上的小麻雀,神逼鬥鬥的,發科的事發科人說了算。”族長喪著老臉,背著手迴家去了。有人“呸”一個口痰,像子彈一樣飛出,表示對族長的蔑視。族長轉聲斜瞅著說:“哪個雜種不服?敢吐老子!”
“族長,我不是有意的,我真是在吐痰。”這個人辯解。
“痰在哪裏?”族長責問道,並貓著身子找痰,想證明真假。
有人說:“在這兒。”
吐痰的人故意用腳踩在痰上:“族長你看嘛。”
族長又轉過身來:“把腳拿開,老子看看,大家看到他吐痰沒?”
有人說吐了,有人說沒有,有人說沒看見。族長將踏著痰的人用屁股推開,並沒見到痰,連聲說:“痰呢?”
吐痰的人說:“被我踩了。”
那人抬起腳來,族長發現有些黏液,臉色稍微平和。說道:“算你沒撒謊,日你祖宗的,以後給我態度好點。”
吐痰的人說:“你看到,我是真的,我真吐痰。另外,日祖宗的事,做不得,我的祖宗也是你的祖宗。”
眾人大笑。族長訓訴道:“笑個球。”又哭喪著臉走了,頭也不迴。
阿三家的棉籽油被王本堂買了,煉膏藥了,特別是棉籽蟑螂油,對燒燙傷等許多外傷很有效。棉籽餅被王本堂發酵成酒醋一類,用來調治跌打損傷。王本堂治病後,會向老百姓討要些糧食和豬油,王本堂等人也不習慣棉籽油。楊龍庚、火雷也經常上山一邊挖藥,一邊打獵,弄得些野兔野豬,貼補家用。
秋後熱,是發科的痛苦日子。村裏接二連三有人發病了。病人來找王本堂,他們表現為胸悶發熱,惡熱惡心,皮膚不適,嚴重的就會全身無力,頭都抬不起來,癱瘓,死亡。
王本堂想到,這病還真來了,到底是什麽病,他小心翼翼戴上布罩,摸脈相做檢查。王本堂一夥人戴麵罩,村裏人也仿效著。這般景象讓其他村來的人,看到後,都不敢進入村,以為是什麽瘟病。
從流行季節、從脈學看,似乎像《瘟病調變》的病機,但用了許多瘟病方藥,效果不明顯,最後用益氣解毒湯,保肝利腎水補肺氣,才有些效。但是藥材跟不上,也不是辦法。
他沉思很長一段時間,自己問自己,難道是其他原因?進入農曆六七八九十冬臘月月份就沒聽說有人懷上娃娃。但有一個人除外,阿三媽懷上了。兩口子都是吃王本堂的藥,這個消息震驚了發科的人們,慢慢傳到數百裏外,後來外鄉人都來請王本堂,人怕出名豬怕壯,因名聲帶來災難,這以後的章節要說到。
為什麽王本堂一夥人及阿三家沒人得病?難道麵罩起作用,也說不過去,其他家人也戴麵罩同樣得病,這又是為什麽呀?苦思冥想之後,突然冒出一個想法,難道是棉籽油?於是王本堂找來棉籽油,給豬和狗大量喂食,並暴曬在烈日下,一星期,發現豬和狗都有不同程度的臨床中毒症狀。驚喜之餘把自己偉大的發現公布給族長,開始族長不信,王本堂服用大量炒熟的棉籽油,一星期也全身不適,以身試毒,感動了發科百姓。
族長叫人吹響號角,人們家趕集一樣,匯集在大樹旁的場地上,族長鄭重宣布:“今天我們發科人民要感謝一個人,就是王郎中,他找到了發科得怪病的原因,就是大家食用棉籽油造成的,希望大家不要吃了。這是我們的恩人,我們都立個石碑永遠銘記。大家都聽到見到了,阿三媽懷了娃娃了,王郎中真了不起。阿三媽,你走上台來讓大家看看,恭喜你了!”阿三媽又羞澀又高興走在台上,凸顯的小肚難道還有假?”我們建兩間房子給他們,永遠在這裏行醫,大家說好不好?!”
“好!好!”大家的聲音洪亮,表達出來一種親切與敬重。此刻的王本堂比得了幾萬大洋還高興,因為他發現秘密,幫人們解除痛苦,是他人生一大樂事。
王本堂說:“謝謝大家,那以後還投河不?”
大家一下子安靜下來,都啞巴了,沉默了。王本堂感到是說到大家的文化底蘊了,說到痛處了,也不繼續問。
族長出來圓場:“今天不說這個,散了,散了。神在上,多有冒犯,請饒恕,別降罪發科啊!”
這是個敏感話題。
王本堂無奈之下,像做錯事的孩子,迴到阿三家。他問自己,千年習俗能說破就破嗎?這是科學、道德、文明與無知、野蠻的搏殺。
對於發科人來說,不吃棉粒油就擺脫這種病的折磨。表麵上看,發科人對族長是敬畏的,暗地裏卻悄悄找王本堂瞧瞧病。不食用棉油,群眾說浪費,王本堂就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把五種顏色的土,也叫五行土,與棉籽油一起混合靜置數天,然後過濾,油的顏色由原來的渾濁變成了清亮,毒性大大降低。
這一年阿三媽生了個兒子,發科的怪病沒了,這些傳奇般的故事被十裏八鄉人們越傳越神,方圓數百裏都有來求醫問藥的。發科漸漸熱鬧起來,誰會想到這裏會出神醫。
王本堂本不想長年待在發科,可是他心中關於男崖女崖流淚的奧秘,他還沒徹底解決,但是大體有了思路。但是關鍵在於發科人思想上是否接受新的東西,脫胎換骨是會陣痛的,發科人還要痛多久呢?
一天下午,發科來了一隊神秘麵紗的人馬。他們一大個篾帽子戴在頭上,在篾帽的邊緣垂著三十公分的黑紗,遮住臉麵。說是來找王本堂看病,村裏人說不巧,王本堂與楊龍庚已外出多日,也不知道歸期。這群人來到阿三家,果然不見王郎中,王本堂的兩個孩子不知和什麽其他娃娃玩去了,帶頭的首領說了聲:“王郎中呢?”
王夫人說:“采藥去了。”
其中一個人問:“什麽時候迴來,我們請他瞧病。”
王夫人說:“好幾天沒迴來,不知道什麽時候?”
又有人說:“綁走,不愁他不來。”
七八個人手腳敏捷地將王夫人、火雷綁了,王夫人、火雷分別說:“哪有這樣瞧病的,像土匪。”
土匪說:“哈哈,說對了,我們就是土匪。”
土匪走時,丟下一句話給阿三媽:“叫王郎中到火紅梁子鷹角嘴來給我們當家的瞧瞧病。不來就撕票,殺人滅口。”
急得阿三媽,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王本堂與楊龍庚方圓幾十裏采藥,討論著喀斯特地形,泥石流與森林砍伐,山間的泥沙從石縫進入暗河,阻塞暗河,水位上升,沿著崖層石縫橫流,形成發科所謂“男崖流淚”的說法。幹旱的枯水期,他們進入暗河,看到很多洞流出的泥沙,淤堵在暗河床邊,導致水流受阻,裏麵蓄積許多死水。他們不敢再進,怕人踏動河床,引起振動,引發決堤。王本堂此刻心頭莫名其妙的恍惚,自覺像要發生什麽,他不知道自己的老婆被人綁走了,可能是心有靈犀,有些預感。此刻他們的興趣在於男崖流淚的神秘。兩人基本肯定發科地質災害的發生的原因。
王本堂問道:“我們迴去,跟族長說,他們會相信嗎?”
楊龍庚說:“如果他相信了,族長的地位與威信就不在了,他內心的支柱就垮了,他就變成殺人犯。許多人都是同謀,大家寧願守著看著這些神話故事,延續著曆史。要是這一切被顛覆了,發科人們或許活得沒有意義,沒有故事。正如有的孩子,突然失去了父母,他的精神家園就毀滅了。”
王本堂說:“我就想顛覆這些,救人救到底。”
楊龍庚說:“希望成功,再做功德。”
迴到發科,王本堂很遠就聽到有農民唿喊他:“王郎中,你家出事了。”
王本堂大聲問:“什麽事啊?”
村民迴答道:“你老婆被人綁了。”
他們匆匆迴來阿三媽家,看著一臉不安的夫婦,還有淚娃娃修蓮和她弟弟。
王本堂說:“阿三媽,怎麽迴事情?”
阿三媽說:“那幫人說,請你去火紅梁子鷹角嘴去給他們大當家的瞧病,你老婆還有火雷被綁去了。那裏是個土匪窩。你得小心。”
王本堂說:“知道了,難怪我有一陣子不安。明天去,大概有多少路?”
阿三媽迴答說:“有兩三天的路。”
晚上,王本堂告訴楊龍庚:“這裏的土匪向來兇殘,殺人如殺雞,來者不善,此地沒有長期住下去的價值,以後會不得安生。你拿些銀兩,幫我帶著兩個娃娃,往藥靈山的藥靈寺去,那裏很遠,一去有幾十天的路,我們在那裏會合。多年前,我在那一帶采藥,曾短暫停留寺裏,那裏的主持知道我的化名飛燕。那一帶民風淳厚,很少有匪患。咱們也得找個安身之地,不能居無定所,流浪天涯。咱們還指望兩個娃給咱們養老送終。”
楊龍庚說:“這就是命啊,我早就給你說,人怕出名豬怕肥,這下因名所累了。此事我起卦,卦詞上有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警示,你要萬分小心。”
王本堂說:“以後我就做個普通百姓,無名之輩。”
楊龍庚說:“但願如此,像我孤家寡人一個,四海為家,沒有牽腸掛肚,多自在。有緣的話,有個容身的小廟,便可修身養性了,敲敲木魚,靜心打發時光。”
夜深人靜,楊龍庚睡得香甜,可王本堂望著戶外的月光,轉輾難眠,自歎人生起起落落,還是不如楊龍庚心無掛礙。天路險,江湖險,人心更險;黃連苦,窮病苦,人世更苦。這一夜他想得太多,過往風雨兼程,今往何處?下輩子真不想行醫,醫好自己人,其他人與我何幹?明哲保身,獨善其身算了,醫者愚者也,我愚啊。苦悶與自我否定,反複無常地折磨著本堂。
次日,本堂收拾東西,向阿三家人辭別說:
“我王本堂不想連累你們,有機會我會迴來,我們暫時分開,等平靜下來再說。”王本堂說。
“你們兩娃要聽楊叔叔的話,他帶著你們到個安全的地方,我把你媽和火雷叔找迴來,啊,乖乖的。”說著,娃娃的淚水傾刻滑落下來,分別之苦掛了一臉,可秀蓮的小弟還小,不懂人間愁苦。
他們走出家門,阿三媽提了一堆幹糧給楊龍庚,說道:“一路上,娃娃餓了,就吃。”
“謝謝阿三媽。”王本堂哽咽了。
走在發科村通往山外的村口,本堂發現,村裏有許多人圍著他們,都問長問短,紛紛說請他留下來。
村裏有人說:“留下來吧,給我們看病。”
“我還要生孩子的,你別走。”
“你走了,我們怎麽辦?”
村裏有頭有臉的都來了,族長也來了,他們真不情願王本堂離開,族長說:“真要離開,不迴來了?”
王本堂大聲說,他希望大家都能聽到他的講話:“鄉親們,你們放心,我會迴來的,隻是暫時離開,我隻是到火紅梁子鷹角嘴去瞧病,夫人被土匪綁了。對了,再告訴大家一件事,以後盡量不吃棉籽油,如果要吃就久煮後再榨,油出來後,用五色土加金銀花浸泡,過濾再吃。”
有人問道:“王郎中,什麽是五色土?”
王本堂說:“就是黑土黃土紅土灶心土白色的觀音土,這些可以解毒,金銀花也增強解毒功效。”
“謝謝!謝謝!”
“要迴來呀!”
許多村民前來送行,手裏提著東西,都要送給王本堂,但本堂一一拒絕,有的村民急得哭了,本堂硬咽著說:
“我王本堂謝謝你們,東西我不要,心意領了,你們也不容易,你們也過苦日子,天又幹旱。”
群眾似乎忘記了族長的存在,不把他族長放在眼裏,族長心中泛起一種嫉妒,心想王本堂要是待在發科,他這個族長遲早有一天,會被人們忘了,他說的話也沒人聽,他在心中告訴自己,走了好。
走村的盡頭,王本堂突然想起還有一件事情要說,他高聲喊:“族長?”
一直想自己心事的族長,沒聽見,是別人提醒才迴過神來。
“什麽事?本堂。”
王本堂說:“男崖流淚的事情,是嗚通河山洞裏暗河泥沙淤積,水位上升,從崖縫過來的。”
族長說:“你說得不對,隻要有人在嗚通河淘寶,到山洞裏挖寶,隻要發科有人做壞事,觸動了神,那些都是嗚通河的神,發科的神發怒了,才發生的,是神對人們的懲罰。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贖罪,你就別操心了。”
楊龍庚小聲說:“怎麽樣?你顛覆別人的地位,對族長來說,你造他的反,他恨不得掐死你。”
王本堂沒趣走了,族長隨口說了聲,是說給發科人聽的:“一個外鄉人瞎操心,用得著嗎?真是自以為是,無知,無知,發科的事,是千年老祖宗留下的,老祖宗定下的,世世代代的老祖宗還不如個王本堂,難道還想欺師滅祖?枯樹上的小麻雀,神逼鬥鬥的,發科的事發科人說了算。”族長喪著老臉,背著手迴家去了。有人“呸”一個口痰,像子彈一樣飛出,表示對族長的蔑視。族長轉聲斜瞅著說:“哪個雜種不服?敢吐老子!”
“族長,我不是有意的,我真是在吐痰。”這個人辯解。
“痰在哪裏?”族長責問道,並貓著身子找痰,想證明真假。
有人說:“在這兒。”
吐痰的人故意用腳踩在痰上:“族長你看嘛。”
族長又轉過身來:“把腳拿開,老子看看,大家看到他吐痰沒?”
有人說吐了,有人說沒有,有人說沒看見。族長將踏著痰的人用屁股推開,並沒見到痰,連聲說:“痰呢?”
吐痰的人說:“被我踩了。”
那人抬起腳來,族長發現有些黏液,臉色稍微平和。說道:“算你沒撒謊,日你祖宗的,以後給我態度好點。”
吐痰的人說:“你看到,我是真的,我真吐痰。另外,日祖宗的事,做不得,我的祖宗也是你的祖宗。”
眾人大笑。族長訓訴道:“笑個球。”又哭喪著臉走了,頭也不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