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半仙又瘋癲,頭頂雞蛋。肥肉後麵有拖著瘦肉,口中重複自語“肥肉拖瘦肉、肥肉拖瘦肉、肥肉拖瘦肉,天要變了,天要變了。”笑嘻嘻,神秘不測。許多人來看熱鬧,眾人不知道他的意思,但王治山明白。
這一年的一天,韓半仙把值錢的東西都搬到王治山家,糧食也搬來了,他告訴王治山自己要出一趟遠門,向隊裏打了一個外出證明帶在身上,就走了。
走的時候,王治山不知道。出工迴來,在自己的家門口見到一個布包,裏麵有一封書信,一把鑰匙,還有韓半仙早年學醫的筆記和易經、風水方麵的書。王治山焦急地看完書信,坐在地上失聲痛哭:“韓叔啊,你呀,你呀!”
蘭蘭問:“韓叔去哪裏了?”
“他沒說,房子我們用,說把他的糧食吃了,他四海為家去了。”
王治山難過好幾天,仿佛自己的親人去世了。沒事的時候,又打開韓半仙的房子左看看右摸摸。
當飛燕村的人們聽打靶的解放軍叔叔說雲南邊境要還擊越南,各村抽調民兵,還有聽到有的地方已經包產到戶了。人們才想起韓半仙在公社大街用繩子拴著肥肉瘦肉的事,又想起他口中重複自語“肥肉拖瘦肉、肥肉拖瘦肉、肥肉拖瘦肉,天要變了,天要變了。”那句話。
以後人們就沒見到韓半仙的身影。村裏人對韓半仙更加肅然起敬,再也不叫他韓老狗、韓瘋子,自此以後''韓半仙''就是他在飛燕村唯一的尊稱。
這是個梅雨季節,農忙活比較多,又是木耳香菇等各種菌類上市的日子。王學十跟著父親上山放羊,放羊有很多樂趣,山裏有各種野果子,酸溜溜楊梅、酸澀的地石榴、野山楂、野山藥、山土瓜、野黨參、雞素子。
肚子餓時,悄悄到來地裏摸點玉米或土豆放在火堆裏燒烤,那種玉米香、土豆香讓人直咽唾液,吃得爽,能拾到青頭菇或黃賴頭烤熟,放入口中,那股山珍的味道至今難以忘懷,如今永遠也嚐不到當初的感覺了,也許是那個時代和現在時代的環境與心境不一樣吧。拿野雞是父親的拿手戲,我們看著羊群,他觀察一個樹林有沒有野雞的跡象,就在地上刨出一條毛毛路,在路的盡頭找到一棵拇指粗的、有一定彈性與長度的樹枝,修剪枝頭後,手拉住枝頭,握成彎弓形,觸到地麵,突然放開,測試這個樹枝的彈性。在枝頭觸碰地麵的地方掏出一個方方五厘米深的小坑,在坑上橫放小指一樣細長木條,兩端用削尖樹丫枝釘在地上,用細而牢的線栓緊在修好的樹枝頭上。在線的另外一端,栓住一根火柴棒,在坑上的橫木條繞一圈,坑的底部是一顆稍稍扁平的玉米粒,再用第二根火柴一頭頂住玉米,另頭頂住第一根火柴,這根直立的火柴與橫著火柴形成直角,牢牢控製著彎弓。這是個機關,當地人叫它“扣子”,當野雞尋食,發現毛路上三五顆玉米粒來時,又發現坑裏有顆玉米,伸頭去啄那顆玉米時,觸動機關,漫不經心地放置在坑周圍的活動的一個圓圈緊緊地套住野雞的脖子,於是成為獵人的戰利品。
偶爾獵人也不一定有收獲,有時候收到個野雞頭和骨架,原來是被山上的野貓吃掉。弄迴家來的野雞,父親會用刀砍碎,撒上細碎的茴香,爆炒出鍋,一家人連骨頭都咽到肚子裏。實在太香了,這骨頭比現在鈣片好不知道多少倍,也沒聽說誰缺鈣啊,什麽骨質疏鬆啊。那個時候的人筋骨硬朗,很少生病,能吃苦能耐勞,搞農業夜戰“放衛星''幾天幾夜不合眼不叫一聲苦。能吃上肉是件幸福的事情,有一次父親在瓜地邊看到一隻刺蝟,他拾起一個金瓜追著刺蝟一百多米,口裏喊著\"嗨、嗨\"聲音,受到驚嚇的刺蝟保護性地把身上的所有刺都分開了,父親喘息著硬是將金瓜砸在刺蝟身上,刺蝟身上幾十厘米粗的長刺紮住金瓜,扛不住幾十斤重的刺蝟癱在地上不能動,這肉成了桌子上的美味。刺和皮懸在牆上,用來治療各種癌性腫塊。
有一次他在挖金鍾茵陳,看到穿山甲在吃螞蟻,激動的父親明白穿山甲片是名貴藥材,甲片善行走串,是消腫散結排膿之上等藥材。他抬起鋤頭直敲穿山甲,山甲鱗片堅硬,根本砸不壞,受到威脅的穿山甲尾巴抱住頭,從山上往山下滾,意圖跳跑。父親不甘示弱,連滾帶爬地追,慌亂中的穿山甲找到自己曾經的老窩,迅速爬進洞裏,這下讓父親傻眼了。稍停頓片刻,憑父親的性格,他不會放棄。他自言自語說,你打你的洞,老子挖你屁股追。他用鋤頭將石塊堵住洞口,走到一條有積水的小溝邊,用汗帽子打水來,往洞裏灌水,問他為什麽灌水,他說鱗甲與泥水混合一起,就車子在下過雨的泥路上打滑,這樣我就能挖土追上它,到嘴邊邊的肉不能讓它溜走,遇到父親這種性格的人也是穿山甲的悲哀。
父親就這樣沿著這小隧道窮挖不舍,偶爾停下來側耳臥在地上,閉住氣,鎖著眉頭,蒙鬆著眼睛,專注傾聽地下麵的動靜,他好一陣子終於聽到來自大地深處的細弱的沙沙聲,眉開眼笑,有幾分得意幾分傻氣,又加快挖土的節奏。幾乎到了夕陽西斜時,他挖到一堆稀泥,他用尖銳的木棍從洞口用力鑽進去,聽到穿山甲發出了嘰嘰嘰嘰的痛叫聲。他勝利地說,我就不信你飛到天上去,老子的汗沒白流。
夜幕降臨,我們趕著吃得十分飽脹似乎要肚子炸的羊群,在路上艱難地走著,看著從羊屁股裏散落的羊糞,嗅著羊的屁臭氣走在迴家的路上。晚上,夜很深了,打著哈欠都會吃上幾口帶著泥土氣息的穿山甲肉,心才踏實地迴到床鋪上,倒頭便睡,片刻就打起唿嚕聲。
又是一個星期三,父親交待王學十和哥哥王學紅看住羊群,自己壯著膽子,背著木耳和香菇去鹿山公社去賣。指定收購是公銷社,不準在街上交易,一經發現就是投機倒把,雖然是這樣的規定,但是部分人就不願意交公銷社,因為價格低,而黑市上價格高,有時候就偷偷私下交易。這天,王治山不敢走路,而是翻山越嶺來到公社,避開飛燕村的人,免得隊裏人又說他幹私活。走到集市上,偷偷摸摸怕遇見熟人,越怕越見鬼,老遠處見到飛燕村一個人,他慌忙一手抓起肩上包袱擋住對方視線,頭扭到一側,心慌意亂地躲過這一劫。一個陌生人拉了一下他的衣角,說道:“有貨不?”
“有的木耳香菇。”
“幾公斤?”父親看到有人往這邊張望,不敢說話,伸出三個指頭示意對方,對方也伸出二個指頭來迴應,父親點點頭,陌生人塞過來幾張分明看得清的錢,王治山急切地接過錢往褲兜裏塞。就在這時,有人喊道:“打擊投機倒把。”幾個穿著便衣的工作人員一起上陣,驚嚇中的王治山和陌生人拔開人群就逃跑,仿佛街上的警察與小偷。
“抓住投機分子,不讓他跑了。”周圍的群眾沒有阻攔投機分子,大家心知肚明,誰不想多苦幾個錢?王治山鞋子跑掉了一隻,聽到唿喊聲的隱藏在群眾中的便衣工作人員合圍住王治山和那個陌生人,反背著手扭送到公社辦公室,這裏被抓到的人還不少,統統被宣布勞動改造,被送到公社養蜂廠去挖地基。著急的王治山不知如何是好,隻得認命。
天晚了,焦急的王學十和王學紅說:“爹會不會有事,怎麽還沒迴來?”他們實在等等不到,隻得趕羊迴家。
王學十迴到家就問:“媽,我爹迴來沒?”
蘭蘭說:“沒有呀,要麽跌倒在山溝裏,要麽是投機倒把被抓了?不行的話,我去路上去遇,再不行就到公社去問問。”
蘭蘭交待過後,行色忽忽往路上趕,一路拖聲拉氣地叫著王治山的名字,隻有山穀的迴音。走了許久,她判斷自己的男人被抓的可能性很大,於是加緊步伐,好不容易走到公社,還好,剛好遇見公社開臨時緊急會議,討論明天讓主任去勞改隊做政治教育、開批判會,書記在縣裏開會沒法主持。工作人員看到門口有人影晃動,連忙起身來看個究竟。
工作人員問:“你找誰?”
蘭蘭說:“我來問問我男人是不是犯錯被抓了?一直沒迴家。”
“他叫什麽名字?”
“王治山。”
工作人員說:“看看花名冊有沒有?今天是抓住不少。王治山、王治山。”
蘭蘭聽著工作人員反複念叨這個名字,心中希望他被抓都比跌倒在溝裏好。
工作人員說:“啊,是王治山,那個王治山啊,又犯事了,上次賣中草藥,已經被勞改過一次。”
蘭蘭說:“好好。”
工作人員說“什麽覺悟?還說好?
蘭蘭:“哦,不,是我終於找到他了,我還以為他放羊掉在溝裏迴不來了,問下我男人上次賣中草藥怎麽沒勞改?他也沒跟我說起過這事?”
“你過來樓口邊我跟你說說,說起你男人王治山還真有兩下子,那天你男人被關在公社,書記在審問他時,書記不停地打嗝,你男人說會治,而且一分鍾見效,書記和王治山打起賭,無效要加重多勞改些日子。當時書記不敢吃藥,王治山自己先吃了,表明無毒性,書記吃了王治山給的南木香,王治山蒙住書記的嘴,半天出不了氣,旁邊的人以為是王治山要謀害書記,把王治山製服了。王治山掙紮說這是治病的手法,是我沒交待清楚讓你們誤會。說起來還神奇,書記再沒有打嗝,大家覺得神奇,都把南木香給沒收,大家給分了。書記不失言,說王治山沒有造成重大影響,教育教育一下,加之他還負責隊裏放羊的事,要是羊丟了,集體損失更大,於是放迴去了。這次是主任管事,我教你,你迴去找隊長,讓隊長來要人,說是村裏有特殊情況,讓隊裏人自己批判一下,這樣可以減少勞改的時間。別忘了帶雙鞋來,他鞋子掉了一隻。”
“謝謝,我迴去了。”此刻蘭蘭看到好幾個女人在院子裏打聽著自己男人的事。
夜晚,懷抱著鬱悶走在通往飛燕村的路上,她想到,自己的男人有苦都強忍著,不會讓苦傳染給家人,可是隊長是先進積極分子,批鬥人抓得很認真,本來上級說是要嚴肅批評教育,但到隊長那裏往往搞得聲勢浩大,開會是批評,教育變成棍棒教育,公社部分領導也默認隊長的做法,因此飛燕村成為典型,有點名氣。
第二天早上,蘭蘭去找隊長,手裏提著一隻破鞋,麵色難看,隊長看到這場景,心不是滋味。因為女人提一隻破鞋和男人站在一起,是表明兩人有見不得人的男女關係,是通奸,過去村裏批鬥男女不正當關係就這樣子。他想到這裏,生氣吼叫:“你幹什麽,你幹什麽?給老子拿走,想壞老子的名聲,你撒泡尿照照你自己,我怎麽會和你那個。”
蘭蘭說:“我是來帶話給你的。昨晚,我去公社,我男人投機倒把勞改,公社裏請你去領迴來批評教育,你看羊也沒人放。鞋子是我送給我男人的。”
“我命令你,你今天有早活,王治山不會一下迴來,你去放羊,王治山和你今天都沒有工分,不要把老子的羊餓瘦了,王治山的事,我和治保委員、民兵會用繩子把他請迴來。王治山放羊太舒服,把原來放牛的活兒再交給他。”
這是趕集的日子,最近市場上有很多東西可以交換,大家都偷偷搞,工商來時就躲。
這一天,在街上賣藥的、賣老鼠藥、賣雞蛋的被逮住,罪名是投機倒把。關到公社裏有好多人,罪名都是投機倒把,都要勞教,把他們弄去修路,修水庫。保光頭隊長去晚了,沒見到人,王治山已經到勞改隊去了。
這一年的一天,韓半仙把值錢的東西都搬到王治山家,糧食也搬來了,他告訴王治山自己要出一趟遠門,向隊裏打了一個外出證明帶在身上,就走了。
走的時候,王治山不知道。出工迴來,在自己的家門口見到一個布包,裏麵有一封書信,一把鑰匙,還有韓半仙早年學醫的筆記和易經、風水方麵的書。王治山焦急地看完書信,坐在地上失聲痛哭:“韓叔啊,你呀,你呀!”
蘭蘭問:“韓叔去哪裏了?”
“他沒說,房子我們用,說把他的糧食吃了,他四海為家去了。”
王治山難過好幾天,仿佛自己的親人去世了。沒事的時候,又打開韓半仙的房子左看看右摸摸。
當飛燕村的人們聽打靶的解放軍叔叔說雲南邊境要還擊越南,各村抽調民兵,還有聽到有的地方已經包產到戶了。人們才想起韓半仙在公社大街用繩子拴著肥肉瘦肉的事,又想起他口中重複自語“肥肉拖瘦肉、肥肉拖瘦肉、肥肉拖瘦肉,天要變了,天要變了。”那句話。
以後人們就沒見到韓半仙的身影。村裏人對韓半仙更加肅然起敬,再也不叫他韓老狗、韓瘋子,自此以後''韓半仙''就是他在飛燕村唯一的尊稱。
這是個梅雨季節,農忙活比較多,又是木耳香菇等各種菌類上市的日子。王學十跟著父親上山放羊,放羊有很多樂趣,山裏有各種野果子,酸溜溜楊梅、酸澀的地石榴、野山楂、野山藥、山土瓜、野黨參、雞素子。
肚子餓時,悄悄到來地裏摸點玉米或土豆放在火堆裏燒烤,那種玉米香、土豆香讓人直咽唾液,吃得爽,能拾到青頭菇或黃賴頭烤熟,放入口中,那股山珍的味道至今難以忘懷,如今永遠也嚐不到當初的感覺了,也許是那個時代和現在時代的環境與心境不一樣吧。拿野雞是父親的拿手戲,我們看著羊群,他觀察一個樹林有沒有野雞的跡象,就在地上刨出一條毛毛路,在路的盡頭找到一棵拇指粗的、有一定彈性與長度的樹枝,修剪枝頭後,手拉住枝頭,握成彎弓形,觸到地麵,突然放開,測試這個樹枝的彈性。在枝頭觸碰地麵的地方掏出一個方方五厘米深的小坑,在坑上橫放小指一樣細長木條,兩端用削尖樹丫枝釘在地上,用細而牢的線栓緊在修好的樹枝頭上。在線的另外一端,栓住一根火柴棒,在坑上的橫木條繞一圈,坑的底部是一顆稍稍扁平的玉米粒,再用第二根火柴一頭頂住玉米,另頭頂住第一根火柴,這根直立的火柴與橫著火柴形成直角,牢牢控製著彎弓。這是個機關,當地人叫它“扣子”,當野雞尋食,發現毛路上三五顆玉米粒來時,又發現坑裏有顆玉米,伸頭去啄那顆玉米時,觸動機關,漫不經心地放置在坑周圍的活動的一個圓圈緊緊地套住野雞的脖子,於是成為獵人的戰利品。
偶爾獵人也不一定有收獲,有時候收到個野雞頭和骨架,原來是被山上的野貓吃掉。弄迴家來的野雞,父親會用刀砍碎,撒上細碎的茴香,爆炒出鍋,一家人連骨頭都咽到肚子裏。實在太香了,這骨頭比現在鈣片好不知道多少倍,也沒聽說誰缺鈣啊,什麽骨質疏鬆啊。那個時候的人筋骨硬朗,很少生病,能吃苦能耐勞,搞農業夜戰“放衛星''幾天幾夜不合眼不叫一聲苦。能吃上肉是件幸福的事情,有一次父親在瓜地邊看到一隻刺蝟,他拾起一個金瓜追著刺蝟一百多米,口裏喊著\"嗨、嗨\"聲音,受到驚嚇的刺蝟保護性地把身上的所有刺都分開了,父親喘息著硬是將金瓜砸在刺蝟身上,刺蝟身上幾十厘米粗的長刺紮住金瓜,扛不住幾十斤重的刺蝟癱在地上不能動,這肉成了桌子上的美味。刺和皮懸在牆上,用來治療各種癌性腫塊。
有一次他在挖金鍾茵陳,看到穿山甲在吃螞蟻,激動的父親明白穿山甲片是名貴藥材,甲片善行走串,是消腫散結排膿之上等藥材。他抬起鋤頭直敲穿山甲,山甲鱗片堅硬,根本砸不壞,受到威脅的穿山甲尾巴抱住頭,從山上往山下滾,意圖跳跑。父親不甘示弱,連滾帶爬地追,慌亂中的穿山甲找到自己曾經的老窩,迅速爬進洞裏,這下讓父親傻眼了。稍停頓片刻,憑父親的性格,他不會放棄。他自言自語說,你打你的洞,老子挖你屁股追。他用鋤頭將石塊堵住洞口,走到一條有積水的小溝邊,用汗帽子打水來,往洞裏灌水,問他為什麽灌水,他說鱗甲與泥水混合一起,就車子在下過雨的泥路上打滑,這樣我就能挖土追上它,到嘴邊邊的肉不能讓它溜走,遇到父親這種性格的人也是穿山甲的悲哀。
父親就這樣沿著這小隧道窮挖不舍,偶爾停下來側耳臥在地上,閉住氣,鎖著眉頭,蒙鬆著眼睛,專注傾聽地下麵的動靜,他好一陣子終於聽到來自大地深處的細弱的沙沙聲,眉開眼笑,有幾分得意幾分傻氣,又加快挖土的節奏。幾乎到了夕陽西斜時,他挖到一堆稀泥,他用尖銳的木棍從洞口用力鑽進去,聽到穿山甲發出了嘰嘰嘰嘰的痛叫聲。他勝利地說,我就不信你飛到天上去,老子的汗沒白流。
夜幕降臨,我們趕著吃得十分飽脹似乎要肚子炸的羊群,在路上艱難地走著,看著從羊屁股裏散落的羊糞,嗅著羊的屁臭氣走在迴家的路上。晚上,夜很深了,打著哈欠都會吃上幾口帶著泥土氣息的穿山甲肉,心才踏實地迴到床鋪上,倒頭便睡,片刻就打起唿嚕聲。
又是一個星期三,父親交待王學十和哥哥王學紅看住羊群,自己壯著膽子,背著木耳和香菇去鹿山公社去賣。指定收購是公銷社,不準在街上交易,一經發現就是投機倒把,雖然是這樣的規定,但是部分人就不願意交公銷社,因為價格低,而黑市上價格高,有時候就偷偷私下交易。這天,王治山不敢走路,而是翻山越嶺來到公社,避開飛燕村的人,免得隊裏人又說他幹私活。走到集市上,偷偷摸摸怕遇見熟人,越怕越見鬼,老遠處見到飛燕村一個人,他慌忙一手抓起肩上包袱擋住對方視線,頭扭到一側,心慌意亂地躲過這一劫。一個陌生人拉了一下他的衣角,說道:“有貨不?”
“有的木耳香菇。”
“幾公斤?”父親看到有人往這邊張望,不敢說話,伸出三個指頭示意對方,對方也伸出二個指頭來迴應,父親點點頭,陌生人塞過來幾張分明看得清的錢,王治山急切地接過錢往褲兜裏塞。就在這時,有人喊道:“打擊投機倒把。”幾個穿著便衣的工作人員一起上陣,驚嚇中的王治山和陌生人拔開人群就逃跑,仿佛街上的警察與小偷。
“抓住投機分子,不讓他跑了。”周圍的群眾沒有阻攔投機分子,大家心知肚明,誰不想多苦幾個錢?王治山鞋子跑掉了一隻,聽到唿喊聲的隱藏在群眾中的便衣工作人員合圍住王治山和那個陌生人,反背著手扭送到公社辦公室,這裏被抓到的人還不少,統統被宣布勞動改造,被送到公社養蜂廠去挖地基。著急的王治山不知如何是好,隻得認命。
天晚了,焦急的王學十和王學紅說:“爹會不會有事,怎麽還沒迴來?”他們實在等等不到,隻得趕羊迴家。
王學十迴到家就問:“媽,我爹迴來沒?”
蘭蘭說:“沒有呀,要麽跌倒在山溝裏,要麽是投機倒把被抓了?不行的話,我去路上去遇,再不行就到公社去問問。”
蘭蘭交待過後,行色忽忽往路上趕,一路拖聲拉氣地叫著王治山的名字,隻有山穀的迴音。走了許久,她判斷自己的男人被抓的可能性很大,於是加緊步伐,好不容易走到公社,還好,剛好遇見公社開臨時緊急會議,討論明天讓主任去勞改隊做政治教育、開批判會,書記在縣裏開會沒法主持。工作人員看到門口有人影晃動,連忙起身來看個究竟。
工作人員問:“你找誰?”
蘭蘭說:“我來問問我男人是不是犯錯被抓了?一直沒迴家。”
“他叫什麽名字?”
“王治山。”
工作人員說:“看看花名冊有沒有?今天是抓住不少。王治山、王治山。”
蘭蘭聽著工作人員反複念叨這個名字,心中希望他被抓都比跌倒在溝裏好。
工作人員說:“啊,是王治山,那個王治山啊,又犯事了,上次賣中草藥,已經被勞改過一次。”
蘭蘭說:“好好。”
工作人員說“什麽覺悟?還說好?
蘭蘭:“哦,不,是我終於找到他了,我還以為他放羊掉在溝裏迴不來了,問下我男人上次賣中草藥怎麽沒勞改?他也沒跟我說起過這事?”
“你過來樓口邊我跟你說說,說起你男人王治山還真有兩下子,那天你男人被關在公社,書記在審問他時,書記不停地打嗝,你男人說會治,而且一分鍾見效,書記和王治山打起賭,無效要加重多勞改些日子。當時書記不敢吃藥,王治山自己先吃了,表明無毒性,書記吃了王治山給的南木香,王治山蒙住書記的嘴,半天出不了氣,旁邊的人以為是王治山要謀害書記,把王治山製服了。王治山掙紮說這是治病的手法,是我沒交待清楚讓你們誤會。說起來還神奇,書記再沒有打嗝,大家覺得神奇,都把南木香給沒收,大家給分了。書記不失言,說王治山沒有造成重大影響,教育教育一下,加之他還負責隊裏放羊的事,要是羊丟了,集體損失更大,於是放迴去了。這次是主任管事,我教你,你迴去找隊長,讓隊長來要人,說是村裏有特殊情況,讓隊裏人自己批判一下,這樣可以減少勞改的時間。別忘了帶雙鞋來,他鞋子掉了一隻。”
“謝謝,我迴去了。”此刻蘭蘭看到好幾個女人在院子裏打聽著自己男人的事。
夜晚,懷抱著鬱悶走在通往飛燕村的路上,她想到,自己的男人有苦都強忍著,不會讓苦傳染給家人,可是隊長是先進積極分子,批鬥人抓得很認真,本來上級說是要嚴肅批評教育,但到隊長那裏往往搞得聲勢浩大,開會是批評,教育變成棍棒教育,公社部分領導也默認隊長的做法,因此飛燕村成為典型,有點名氣。
第二天早上,蘭蘭去找隊長,手裏提著一隻破鞋,麵色難看,隊長看到這場景,心不是滋味。因為女人提一隻破鞋和男人站在一起,是表明兩人有見不得人的男女關係,是通奸,過去村裏批鬥男女不正當關係就這樣子。他想到這裏,生氣吼叫:“你幹什麽,你幹什麽?給老子拿走,想壞老子的名聲,你撒泡尿照照你自己,我怎麽會和你那個。”
蘭蘭說:“我是來帶話給你的。昨晚,我去公社,我男人投機倒把勞改,公社裏請你去領迴來批評教育,你看羊也沒人放。鞋子是我送給我男人的。”
“我命令你,你今天有早活,王治山不會一下迴來,你去放羊,王治山和你今天都沒有工分,不要把老子的羊餓瘦了,王治山的事,我和治保委員、民兵會用繩子把他請迴來。王治山放羊太舒服,把原來放牛的活兒再交給他。”
這是趕集的日子,最近市場上有很多東西可以交換,大家都偷偷搞,工商來時就躲。
這一天,在街上賣藥的、賣老鼠藥、賣雞蛋的被逮住,罪名是投機倒把。關到公社裏有好多人,罪名都是投機倒把,都要勞教,把他們弄去修路,修水庫。保光頭隊長去晚了,沒見到人,王治山已經到勞改隊去了。